桐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
2.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护目镜 B.腐蚀 C.热烫 D.排风
A.A B.B C.C D.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③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
④根据酸分子中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⑥金刚石、石墨和互为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
⑦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⑧碱石灰属于混合物,而、纯碱均属于纯净物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溶液中:、、、
B.常温下的溶液中:、、、
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D.含有的溶液中:、、、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溶液与溶液反应:
B.溶液中通入少量:
C.少量碳酸氢钙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溶液与稀硝酸反应: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7.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42-
C.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中的微粒只有和
B.B点表示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C.B→C的过程中,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增多
D.A→C的过程中,只发生一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9.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OH-、N2、Cl-等微粒,其中N2、ClO-的数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Cl-为氧化产物
B.消耗1个还原剂微粒,转移6个电子
C.NH被ClO-氧化成N2
D.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增强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① 2OH-+CO2 = CO+H2O
② Ba2++2OH-+2H++SO= BaSO4↓+2H2O
③ CH3COOH+NH3 H2O = CH3COO-+NH+H2O
④ Fe+Cu2+=Fe2++Cu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
11.已知有如下反应:① ② ③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在反应①中作还原剂
B.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氧化性的由强到弱的顺序:
D.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12.已知难溶性碳酸盐均易受热分解为对应氧化物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均属于电解质
B.甲的物质类别为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
C.乙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丁可能为
13.用粗盐(含、、及少量泥沙等杂质)制备精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步骤⑤、⑦中需用到玻璃棒 B.步骤②、④可以互换
C.步骤④生成的沉淀是 D.步骤⑥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个
14.碱式氯化铜制备需要的可用作催化剂得到,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转化过程中与个数比
B.图中M、N分别为、
C.a、b、c之间的关系式为:
D.N参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二、填空题
15.现有以下物质:① ② ③ ④胶体 ⑤酒精 ⑥ ⑦稀硫酸 ⑧氢氧化钡固体 ⑨熔融的 ⑩溶液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写出⑨中的电离方程式: 。
(3)向④中逐滴滴加⑦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写出将⑧的溶液滴加到⑨的溶液中,恰好使溶液中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 。
(5)有同学认为所有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可表示为,请从上述物质中选择反应物,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6)磷元素的含氧酸有、(亚磷酸)、(次磷酸)等多种酸。已知:。据此可推出属于 (选填“酸式盐”、“正盐”或“碱式盐”)。
16.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实验室、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Ⅰ.饮用水中的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8H2O=10Na[Al(OH)4]+3N2↑。
(1)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Ⅱ.过氧化氢(H2O2)的俗名为双氧水,医疗上可作外科消毒剂。
(2)双氧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KI)试纸变蓝(已知碘单质遇淀粉变为蓝色),此时双氧水表现出 性。
(3)将双氧水加入H2S溶液中,溶液出现黄色沉淀(生成了S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Ⅲ.为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对环境的污染,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反应:2NO+2CON2+2CO2。
(4)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
(5)若消耗3 gNO得到氧化产物的质量为 g。
Ⅳ.钒性能优良、用途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
(6)将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为V2O3)与稀硫酸、亚硫酸钾(K2SO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VO2+等离子(溶液中仅含有一种阴离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V2O5能与盐酸反应产生VO2+和Cl2(黄绿色气体),该气体能与Na2SO3溶液反应而被吸收,则该实验条件下、Cl-、VO2+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三、解答题
17.Ⅰ.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中铁元素是+2价,则其中铬元素是 价。已知能够与酸、碱反应均只生成盐和水,则从性质的角度分析属于氧化物 (选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2)明胶的水溶液和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填写字母)。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分散质粒子均可透过滤纸
c.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3)实验室常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证明有胶体生成的最常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Ⅱ.铈及其化合物可用于制造打火石、陶瓷和合金等。工业上利用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提取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4)第Ⅰ步“焙烧”过程中生成固体产物和,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第Ⅱ步酸浸后需要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为 ;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6)酸浸过程中可用稀硫酸和双氧水替代盐酸,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写出稀硫酸、双氧水与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Ⅰ.将两种化合物一起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和,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原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②取少量原溶液滴入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先滴加过量硝酸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④再取少量原溶液滴入少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若原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则判断溶液中有无,并说明判断依据: 。
Ⅱ.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向KOH、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气体,随的不断通入,生成的沉淀质量如图所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 。
(4)根据图像可知,随着通入KOH、混合溶液中,反应分多个阶段,AB阶段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5)随着的通入,(不考虑在溶液中的溶解,忽略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混合溶液的导电性会发生一些变化,导电性:0点 D点(填“>”、“≈”或“<”)。
(6)0A段和BD段消耗用量的数量关系: (用a、b和c表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C C B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B D A
15.(1) ④⑦⑩ ①③⑧⑨
(2)
(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4)
(5)+
(6)正盐
16.(1)
(2)氧化
(3)H2O2+H2S=2H2O+S↓
(4)15:14
(5)4.4
(6)V2O5+K2SO3+2H2SO4=2VOSO4+K2SO4+2H2O
(7)
17.(1) 两性
(2)
(3)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分散系,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4)
(5) 过滤 烧杯、玻璃棒、漏斗
(6)
18.(1)Mg2+、Fe3+、、
(2)溶液中一定有Ba2+、、,离子数目相等时,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无K+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