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市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强基班)期中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谚语“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人靠地养,苗靠肥长”、“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体现了水、无机盐以及气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因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通过氢键结合而成为良好的溶剂
B.缺磷导致油菜生长发育不正常的原因是磷脂、几丁质等合成受阻
C.水和无机盐是决定陆生群落中植物地上垂直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
D.冬小麦的春化作用主要是低温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结果
2.某兴趣小组拟检测某品牌直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是否超标,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已知步骤④培养后的大肠杆菌菌落数平均值为56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操作者的手等应进行灭菌
B.实验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应直接放入垃圾桶丢弃
C.经计算推测每毫升直饮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约为5.6×106个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时,稀释度越低越好
3.某小组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 乙 丙 丁
1%淀粉溶液3mL + - + -
2%蔗糖溶液3mL - + - +
唾液淀粉酶溶液1mL - - + +
蒸馏水1mL + + - -
37℃水浴10min,分别加入检测试剂2mL,摇匀,热水浴2min,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注:①“+”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②检测试剂为斐林试剂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37℃水浴10min,目的是让酶促反应充分进行
B.甲、乙两组是对照组,可证明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C.本实验无需调节pH,因为pH不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D.本实验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则无需热水浴2min这一操作
4.对下列中学生物实验中的实验材料、试剂和操作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DNA的粗提取实验
②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③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⑤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A.会用到酒精的有①③④
B.会用到苏丹Ⅲ染色判断的实验是⑥
C.可使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是①②④
D.②⑤实验过程中需要在高倍镜下才能观察
5.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6.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参与线粒体中氧气生成水的过程。肿瘤细胞线粒体中存在有缺陷的CcO,可导致线粒体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引发应激信号,应激信号传递至细胞核后,细胞核中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上升,进而表现出癌细胞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cO是一种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的蛋白酶
B.CcO结构异常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供能不足,使肿瘤细胞的分裂期延长
C.抑制癌细胞中编码无氧呼吸相关酶的基因的表达,可降低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
D.“细胞核中癌变相关基因表达量上升”所说的基因主要是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7.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翅外展黑檀体果蝇与野生型纯合果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B.菱形眼雌蝇与野生型雄蝇杂交,F1中雄蝇均为野生型,雌蝇均为菱形眼
C.基因型为RuruEe的果蝇,减数分裂可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配子
D.痕翅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2个或0个r基因
8.果蝇(体细胞含4对染色体)的精原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如图表示果蝇的精原细胞进行分裂时处于a~e不同时期核DNA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不考虑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n=4,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经历的过程是c→d→e→c
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能发生在处于d时期的细胞中
C.处于e时期的细胞一定是在进行有丝分裂
D.处于b、d、e时期的细胞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9.临床发现一例特殊的特纳综合征患者,其体内存在3种核型:“45,X”“46,XX”“47,XXX”(细胞中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导致该患者染色体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其母亲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Ⅰ中X染色体不分离
B.其母亲卵母细胞减数分裂Ⅱ中X染色体不分离
C.胚胎发育早期有丝分裂中1条X染色体不分离
D.胚胎发育早期有丝分裂中2条X染色体不分离
10.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复合体A均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具有催化活性。下列实验组合中,能推出“大肠杆菌复合体A中的单独RNA组分有催化活性,但单独蛋白质组分无催化活性”这一结论的是( )
①大肠杆菌复合体A经核糖核酸酶处理后,丧失催化活性
②大肠杆菌复合体A经蛋白水解酶处理后,仍有催化活性
③从大肠杆菌复合体A中分离的蛋白质组分,没有催化活性
④从大肠杆菌复合体A中分离的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⑤大肠杆菌复合体A的RNA与枯草芽孢复合体A的蛋白质组装成的复合体,具有催化活性
A.①③ B.①⑤ C.②③ D.②④
11.喜阳植物若受到周围其他竞争者的遮阴,会表现出茎、叶柄快速伸长的现象,称为避阴反应。农田中玉米和大豆间作时,玉米对大豆具有遮阴作用,严重时会引发大豆的避阴反应。研究发现,光敏色素和转录因子PIFs参与了避阴反应的调控,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色素是色素-蛋白复合体,植物只能通过光敏色素感知光信号
B.光敏色素Pr可进入细胞核,直接参与基因的表达
C.当红光/远红光值下降时,未磷酸化的PIFs能激活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避阴反应
D.PIFs基因缺陷的大豆突变体的避阴反应更加显著
12.椎间盘是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正常情况下椎间盘内处于低氧状态。CESCs(人软骨终板干细胞)能够应用于椎间盘病变后的修复和再生。在体外培养时,低氧对CESCs衰老影响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2h低氧处理对CESCs衰老有抑制作用
B.CESCs能够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
C.CESCs在衰老过程中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D.血管入侵椎间盘利于CESCs发挥修复功能
13.黄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但是黄瓜种子有休眠期,为了解除黄瓜种子休眠,缩短黄瓜种子发芽时间。科研工作者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在播种前用GA处理种子以解除休眠
B.IAA可以由黄瓜种子细胞中色氨酸转变而来
C.GA浓度在0-200mg/L之间,随着浓度升高对提高黄瓜发芽率的效果越好
D.由图可知,IAA在最适浓度下,作用效果最强,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种子萌发
14.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不考虑XY的同源区段)。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可推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若III1为纯合子,可推测I1为杂合子
C.若III2为纯合子,可推测II5为杂合子
D.若II2和II3再生一个孩子,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4
15.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红细胞寄生虫病。当疟原虫pfert基因编码的蛋白第76位赖氨酸(密码子为AAA)替换成苏氨酸(密码子为ACA)时,疟原虫获得对氯喹(一种抗疟疾药物)的抗性。研究人员根据pfrt基因的序列,设计了F1、F2、R1和R2共4种备选引物,用于扩增目的片段,以疟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1。对来自两位疟疾患者的pfert基因进行分析,将扩增产物用限制酶ApoⅠ(识别位点为切割,电泳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引物不需要与pfcrt基因序列完全匹配,F1和R1可特异性扩增目的片段
B.出现F1和R2扩增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引物长度过短导致其与非目的片段结合
C.使用F2和R1未扩增出相应片段,可能是引物与模板不互补或复性温度不合适
D.据图2可知,治疗患者1的疟疾不能使用氯喹,应使用青蒿素等其他抗疟疾药物
二、解答题
16.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28倍,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5000倍。在静息状态下,胰岛B细胞膜上的ATP敏感K+通道(KATP)开放,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产生的ATP会关闭KATP,最终促进胰岛素分泌,机理如下图所示。研究还发现,胰岛素分泌颗粒内pH降低是分泌颗粒释放的必要条件,而H+通过质子泵的转运需要Cl-通过离子通道转运的协助。
(1)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后,氧化分解产生ATP的具体场所有 ;在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中,ATP发挥的作用有 。
(2)据图分析,参与胰岛素分泌调节的蛋白质的功能有 (答出2点),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的根本原因是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 不同。
(3)据图分析,以协助扩散进入胰岛B细胞的物质有 。H+进入分泌颗粒的运输方式和胰岛素分泌的运输方式的共同特点有 (答出两点)。
(4)研究发现,KATP和Cl通道上均耦联有磺脲类药物的受体(UR),据图分析,磺脲类药物能治疗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Ⅱ型糖尿病的途径有 、 。
17.过敏反应的发病机理如图所示。经研究发现,过敏反应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致敏细胞受变应原刺激,一次性释放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引起机体功能紊乱。而少量的变应原刺激会引起少量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不会产生剧烈的过敏反应;若致敏细胞内没有储存生物活性物质,即使受到变应原刺激,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变应原是过敏反应中的 。致敏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引起机体出现毛细血管舒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反应,其过程本质属于 调节。Th2细胞与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有 。
(2)在过敏反应中,致敏细胞释放的组胺物质等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 ,使得鼻腔通道变窄,导致鼻塞。
(3)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致敏细胞释放组胺,致敏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 。某同学吃了海鲜几分钟后出现皮肤红疹、瘙痒、肿痛等症状,几十分钟后症状消失,询问得知该同学家族有海鲜过敏的遗传史。据此推测,过敏反应的特征有 (写出2点)。
(4)某同学有青霉素过敏史,现出现严重的细菌感染,且必须使用青霉素治疗。结合题意,简要写出治疗方案(要求治疗过程不得引起该同学严重的过敏反应): 。
18.纤毛是广泛存在的细胞表面结构,功能异常可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研究纤毛形成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纤毛结构如图Ⅰ所示,由细胞膜延伸形成的纤毛膜主要由 组成。基体由中心体转变而来,中心体在有丝分裂中的功能是 。
(2)某病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毛异常,为了分析纤毛相关基因X是否发生了变异,对基因X进行了PCR扩增与产物测序。从细胞样品中分离DNA时,可通过交替调节盐浓度将与核蛋白结合的DNA分离出来,溶液中添加NaCl至2.0 mol/L的目的是 。PCR扩增时,需在 催化下。
(3)为研究蛋白质X在细胞中的定位,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X的融合蛋白,融合蛋白具有绿色荧光,可指示其在细胞内位置。将X-GFP基因融合片段M导入如图Ⅱ所示载体质粒Y,构建Y-M重组质粒(在EcoRⅤ位点插入片段)。请完成下表。
分步实验目标 简易操作、结果、分析
PCR鉴定正向重组质粒Y-M(图Ⅱ中融合片段M中有白色的箭头,代表转录方向) ①选择图Ⅱ引物 ; ②PCR目的产物约为 bp
M确保M及连接处序列正确,Y-M的连接处上游含有HindIII+EcoRV的识别序列,下游含有EcoRV+BamHI的识别序列 ③质粒测序,图Ⅲ中正确的是 。 (选填序列编号)
检测融合蛋白定位 ④对照质粒Y-GFP(仅表达GFP)与实验质粒Y-M分别导入细胞,发现对照组整个细胞均有绿色荧光而实验组荧光集中在纤毛基部,说明 。
(4)为研究另一纤毛病相关基因Z表达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健康人与病人基因Z的转录水平。采集样本、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形成cDNA作为模板,PCR扩增结果显示,在总扩增出的cDNA量相等的条件下,健康人Ct值为15,而病人Ct值为20(Ct值是产物荧光强度达到设定阈值时的PCR循环数)。从理论上估算,在PCR扩增20个循环的产物中,健康人样品的目的产物大约是病人的 倍。
三、实验题
19.叶绿体中R酶既能催化CO2固定,也能催化C5与O2反应,CO2和O2两种底物竞争R酶同一活性位点;线粒体中G酶参与催化甘氨酸转化为丝氨酸,如图(a)。为探究保卫细胞中G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以野生型植株W为参照,构建了G酶表达量仅在保卫细胞中增加的植株S,实验结果如图(b)。回答下列问题。
(1)R酶催化CO2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的 。
(2)植物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度增大。由图(a)(b)可知,相同光照条件下植株S保卫细胞中G酶表达量提高,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植株W,原因是 。
(3)保持环境中CO2浓度不变,当O2浓度从21%升高到40%时,植株S的净光合速率 (填“增大”或“减小”);相较于植株W,植株S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幅度 (填“大”“小”或“无法判断”)。
(4)若需确认保卫细胞中G酶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还需补充一个实验组。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 。
20.凤仙花(2n=14)是一种自花传粉植物,其花瓣颜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 和 B/b 控制。研究发现,A、B基因同时存在时花色为红色,A或B基因单独存在时花色为紫色,无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已知a基因会导致部分花粉致死。为探究该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使用纯合亲本进行了下图两个实验。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凤仙花杂交实验时,需要对母本进行 的操作流程。
(2)实验一中亲本紫色凤仙花的基因型是 ,F2出现该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 。
(3)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分析,请在细胞图中画出实验二中F1代红色凤仙花的A/a和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4)实验二中F2红色凤仙花与紫色凤仙花的表型之比是 。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C
6.C
7.B
8.D
9.C
10.C
11.C
12.A
13.D
14.B
15.D
16.(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提供能量、作为信号分子传递信息
(2) 信息识别、物质运输、催化 碱基序列(或脱氧核苷酸序列)
(3) 葡萄糖和Ca2+ 需要蛋白质参与、消耗能量
(4) 促进胰岛素分泌颗粒向细胞膜转运,使胰岛素分泌增多 使分泌颗粒中pH降低,有利于胰岛素的释放
17.(1) 抗原 体液 两个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Th2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与B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2)组织水肿
(3) 变应原与致敏细胞表面吸附的抗体结合 发作快,消退快;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
(4)先进行青霉素皮试,若皮试显示过敏程度较弱,可采用小剂量、多次注射青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该同学的反应
18.(1) 磷脂、蛋白质 与有丝分裂有关(参与纺锤体的形成,是纺锤体形成中心)
(2) 溶解DNA 耐高温DNA聚合酶(Taq酶)
(3) a、b 1100 X蛋白参与中心体的形成 Q4
(4)32
19.(1)基质
(2)植株S保卫细胞中G酶表达量提高,促进甘氨酸转化为丝氨酸,释放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从而生成更多的可溶性糖,提高了保卫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植物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度增大,二氧化碳吸收加快,碳反应速率加快
(3) 减小 小
(4)实验思路:以野生型植株W为参照,构建了G酶表达量仅在保卫细胞中增加的植株S和构建了G酶表达量仅在保卫细胞中减少的植株T为实验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测定三组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
预期结果:植株T净光合速率小于植株W,植株S净光合速率大于植株W
20.(1)去雄和套袋
(2) aaBB 含有a基因的花粉75%致死
(3)
(4)红色凤仙花:紫色凤仙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