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卷【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检测卷【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4 20:15:56

文档简介

(共6张PPT)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卷【测试范围:1-4单元】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一、选择题 1 0.94 轴对称的认识及辨认
2 0.84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3 0.94 平移与平移现象
4 0.85 梯形面积的计算
5 0.75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6 0.85 循环小数的认识与简写;小数的近似数
7 0.65 经济问题;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提问题”“填条件”问题;小数与整数的乘法
8 0.64 奇数与偶数的认识;质数与合数的认识
9 0.65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10 0.4 2、5的倍数特征
二、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85 找一个数的因数及因数的特征;找一个数的倍数及倍数的特征
12 0.75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3的倍数特征;奇数与偶数的认识;质数与合数的认识
13 0.85 奇数与偶数的认识;周期问题
14 0.84 轴对称的认识及辨认;对称轴的画法及数量
15 0.65 循环小数的认识与简写;小数的近似数
16 0.75 因数和积的大小关系(小数乘法);被除数和商的大小关系(小数除法)
17 0.85 一位小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经济问题
18 0.84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9 0.64 梯形面积的计算
20 0.65 梯形的高及画法;平行四边形的高及画法;三角形的高及画法
二、知识点分布
三、判断题 21 0.85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22 0.75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认识及特征;对称轴的画法及数量
23 0.84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24 0.64 梯形的面积
25 0.65 奇数与偶数的认识
四、计算题 26 0.65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小数与小数的乘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7 0.75 解小数方程;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2解方程
28 0.64 小数的四则运算及法则;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29 0.65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二、知识点分布
五、作图题 30 0.75 作平移后的图形
31 0.65 画梯形;梯形面积的应用
六、解答题 32 0.85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应用;经济问题
33 0.75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4 0.64 2、3、5的倍数特征综合
35 0.65 运算性质(奇数和偶数)
36 0.74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37 0.65 分段计费问题(小数乘法);分段计费问题(小数除法)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综合检测卷
(测试范围: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0分)
1.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a÷b=7(a、b都是自然数),b是a的( )。
A.倍数 B.因数 C.质数 D.合数
3.下面每组图形中,左边的图形平移后可以得到右边图形的是( )。
A. B. C. D.
4.用总长48米的篱笆,靠墙围成一块梯形菜地(如图),这个梯形的高是16米,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
A.512 B.384 C.256 D.96
5.如图,将四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 ),面积( )。
A.变小,不变 B.变大,变小 C.不变,变小 D.无法确定,无法确定
6.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是2.36,这个循环小数可能是( )。
A. B. C. D.
7.三位同学去文具店买文具,小明买了3个同样的练习本和1支铅笔,一共花了2.9元,要解决“1支铅笔多少钱”这个问题,还应从下面的信息中选择( )。
A.买完文具后,小明还剩7.1元
B.小军买了5个与小明同样的练习本,一共花了4元
C.小红买了1支钢笔和1个与小明同样的练习本,一共花了15元
8.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一个命题是: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下面式子中可以印证这个猜想的是( )。
A.20=1+19 B.8=2+6 C.24=3+21 D.18=5+13
9.一种酸奶,在大众超市买5盒需要8.4元,在欣欣超市买3盒需要6.6元且赠送一盒,两个超市的酸奶的价格相比较,( )。
A.欣欣超市便宜 B.大众超市便宜 C.一样 D.无法判断
10.五(2)班来了两位富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年龄都在40岁到60岁之间,两人相差4岁,而且每人年龄的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5的倍数,那么较年长的老师是( )岁。
A.45 B.50 C.55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3分)
1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6,这个数是(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4,这个数是( )。
12.破解密码—ABCDE。
提示:A—最小的质数;B—3的最小倍数;C—6的最大因数;D—它只有一个因数;E—10以内最大的奇数。这个密码是( )。
13.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翻动1次后反面朝上,翻动2次后正面朝上,翻动3次后反面又朝上……如此有规律地翻动,翻动12次后( )面朝上。
14.下面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图形( )的对称轴条数最多。
15.9.383838…可以写作( ),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4.2503503…也可以写作( )。
16.在括号里填上“>”“<”或“=”。
66.7÷1.4( )66.7 6.04÷0.78( )6.04 23.6÷1( )23.6
0.36( )0.36÷0.98 7.45÷1.1( )7.45×1.1 4.63÷0.99( )4.63÷1.01
17.小丽攒钱想买一套《百科知识》丛书,一套售价23.2元。小丽攒够了钱去书店买书,刚巧碰上书店促销,这套丛书现在只需17.4元。小丽买了一套丛书,剩下的钱正好买了2本笔记本,每本笔记本( )元。
18.已知两个数的积是32.8,其中一个乘数是8,求另一个乘数是多少,列式是( )。
19.已知直角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长度之和等于高的一半,若高为12厘米,则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20.下面各图形中的虚线是该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吗?是的画“√”,不是的画“×”。

( ) ( ) ( ) ( )
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5分)
21.因为4×7=28,所以4和7是28的倍数。( )
22.如图,这个等腰三角形只有1条对称轴。( )
23.75.96÷3.6的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
24.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减小3厘米,高不变,则得到的新梯形的面积与原梯形的面积相等。( )
25.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一定有两个是奇数。( )
四、计算题(32分)
26.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07×0.3= 0.72×10= 0.42÷0.7= 3.6÷12=
0.35+4.5= 2.4×5= 16×2.5= 7.34×0.6+2.66×0.6=
27.解方程。
5.34+x=30.6 4x÷0.2=8 6+5x=41
28.脱式计算。
(2.5+11.5÷4.6)×3.4 3.2÷8÷1.25 3.6×9÷3.6×9
29.用竖式计算。(第3个算式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五、作图题(8分)
30.(1)画出图形A向下平移6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形B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31.在下面的方格纸(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上画两个面积是21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的形状不同的梯形。
六、解答题(22分)
32.李叔叔入住了新家,购买新家电拆下来的纸箱一共重14千克。对纸箱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李叔叔将这些纸箱卖给废品回收站,得到了16.8元,平均每千克纸箱多少元?
33.一块梯形麦田(如图)里有一条长60m、宽1.5m的长方形小路(阴影部分)。麦田的面积是多少m2?
34.有三路公交车从同一站点同时出发。1路车每2分发车一辆,3路车每3分发车一辆,6路车每5分发车一辆,这三路公交车至少再过多少分会同时发车?
35.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举办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五(1)班同学参加了这次竞赛,一共有40道题,评分标准如下:答对一道题得3分,不答或答错一题倒扣1分,那么五(1)班同学所得总分是奇数还是偶数,为什么?
36.为响应环保行动,同学们准备制作环保手工。明明的妈妈捐赠了一根长85米的可回收红丝带用于制作环保饰品,每个饰品需要1.2米长的丝带,这根红丝带最多可以制作多少个这样的环保饰品?
37.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某市自来水公司规定了水费的计算方式: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9吨(含9吨),按每吨2.6元收费;超过9吨,超过部分按每吨3.8元收费。
(1)淘气家10月份用水8.5吨,淘气家10月份交多少元水费?
(2)奇思家10月份交水费36.32元,奇思家10月份用水多少吨?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综合检测卷
(测试范围: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C B B D A B
1.A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是对称轴。根据概念,尝试找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能找出的是轴对称图形。
A.,有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
B.,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C.,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D.,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2.B
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作b的倍数,b就叫作a的因数,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据此解答。
因为a÷b=7(a、b都是自然数),所以b是a的因数。
故答案为:B
3.D
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据此可知,平移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且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
A.两边图形大小不同,左边的图形平移后不可以得到右边的图形;
B.两边图形形状、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左边的图形平移后不可以得到右边的图形;
C.两边图形形状、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左边的图形平移后不可以得到右边的图形;
D.两边图形形状、大小相同,方向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则左边的图形平移后可以得到右边的图形。
故答案为:D
4.C
根据题意,用篱笆的长减去梯形的高16米,计算出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然后再利用“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
(48-16)×16÷2
=32×16÷2
=32×8
=256(平方米)
则菜地的面积是256平方米。
故答案为:C
5.C
观察图形,分别分析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和面积的变化情况,即可解答。
长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长度的和,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条边的长度并没有改变。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也是四条边长度的和,所以周长不变。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当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平行四边形底的长度等于长方形的长,但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比长方形的宽变小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底不变,高变小,所以面积变小。
故答案为C。
6.B
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为2.36,则需要看这个循环小数的千分位,根据“四舍五入”即可得到近似值。
A.的千分位是6,所以≈2.37,不符合题意。
B.的千分位是5,所以≈2.36,符合题意。
C.的千分位是3,所以≈2.35,不符合题意。
D.的千分位是3,所以≈2.33,不符合题意。
一个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是2.36,这个循环小数可能是。
故答案为:B
7.B
已知小明买了3个同样的练习本和1支铅笔,一共花了2.9元,要解决“1支铅笔多少钱”这个问题,需知道1个练习本的价钱,再乘3,即是买3个练习本需花的钱数,再用花的总钱数减去买3个练习本需花的钱数,求出1支铅笔的价钱。从三个选项中找出可以得到“1个练习本的价钱”的信息即可。
A.买完文具后,小明还剩7.1元,没有练习本的信息,不能选择此信息;
B.小军买了5个与小明同样的练习本,一共花了4元,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可知,1个练习本是4÷5=0.8(元),则3个练习本是0.8×3=2.4(元),那么1支铅笔是2.9-2.4=0.5(元),可以选择此信息。
C.小红买了1支钢笔和1个与小明同样的练习本,一共花了15元,虽然有练习本的信息,但没有1支钢笔的价钱,也不能求出1本练习本的价钱,不能选择此信息。
故答案为:B
8.D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据此分析各选项中的算式是否符合“大于4的偶数=质数+质数”的形式即可。
A.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排除;
B.6是合数,排除;
C.21是合数,排除;
D.18是大于4的偶数,5和13都是质数,符合。
可以印证这个猜想的是18=5+13。
故答案为:D
9.A
大众超市买5盒需要8.4元,用除法求出平均每盒的价格;欣欣超市买3盒送1盒,即买4盒只需要3盒的钱,用除法求出平均每盒的价格;两者互相比较即可。
8.4÷5=1.68(元)
6.6÷(3+1)
=6.6÷4
=1.65(元)
1.68>1.65
所以欣欣超市便宜。
故答案为:A
10.B
在数字40和60之间找到十位和个位之和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再找到相差为4的两个数,取较大数即为所求。
数字在40到60之间,且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可以是41,46,50,55。又两位老师的年龄相差4岁,所以两位老师年龄分别为46,50,所以较年长的老师是50岁。
故答案为:B
在40和60之间找到十位和个位之和是5的倍数,再找到相差为4的两个数,取较大数即可。
11. 16 24
根据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也是它本身,进行解答即可。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6,所以这个数是16;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4,所以这个数是24。
12.23619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1只有一个因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最小的质数是2;
3的最小倍数是3;
6最大因数是6;
1只有一个因数,就是1;
10以内的奇数有:1,3,5,7,9。最大的奇数是9。
所以,这个密码是23619。
13.正
分析题目,如果翻动的次数是奇数次,则硬币反面朝上,如果翻动的次数是偶数次,则硬币正面朝上,据此解答。
因为12是偶数,所以翻动12次后正面朝上。
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翻动1次后反面朝上,翻动2次后正面朝上,翻动3次后反面又朝上……如此有规律地翻动,翻动12次后正面朝上。
14. 4 ②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写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再进行比较即可。
①平行四边形,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都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②正方形,沿两条对边中点连线和两条对角线对折,都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③等边三角形,沿三条高所在的直线对折,都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④直角梯形,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对折后两部分都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⑤长方形,沿两条对边中点连线对折,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⑥等腰梯形,沿上下底中点连线对折,能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所以是轴对称图形的有②、③、⑤、⑥,共4个,对称轴条数依次为4条、3条、2条、1条,4>3>2>1,所以图形②的对称轴条数最多。
15. 9.4 9.38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写法是将第一个循环节以后的数字全部略去,而在第一个循环节首末两位上方各添一个小点。
根据“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找到要求保留的数位,看下一位;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要往前进一;如果下一位的数字小于5,要舍去。
由分析可得:9.383838…可以写作,保留一位小数是9.4,精确到百分位是9.38,4.2503503…也可以写作。
16. < > = < < >
一个数(不为0)乘大于1的数,结果大于这个数;乘等于1的数,结果等于这个数;乘小于1的数,结果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不为0)除以大于1的数,结果小于这个数;除以等于1的数,结果等于这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不为0),结果大于这个数。以此可作出此题。
(1)因1.4>1,故66.7÷1.4<66.7;
(2)因0.78<1,故6.04÷0.78>6.04;
(3)因1=1,故23.6÷1=23.6;
(4)因0.98<1,故0.36<0.36÷0.98;
(5)因1.1>1,7.45÷1.1<7.45,7.45×1.1>7.45,故7.45÷1.1<7.45×1.1;
(6)因0.99<1,1.01>1,4.63÷0.99>4.63,4.63÷1.01<4.63,故4.63÷0.99>4.63÷1.01。
17.2.9
用原价减去促销价可以求出剩余多少钱,再用剩余的钱÷2,可以求出笔记本的单价。
23.2-17.4=5.8(元)
5.8÷2=2.9(元)
所以每本笔记本2.9元。
18.32.8÷8
在乘法算式中,“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若已知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需用“积÷已知乘数”计算。题目中,积是32.8,已知乘数是8,因此求另一个乘数的列式为:32.8÷8。
另一个乘数=积÷已知乘数
所以列式为:32.8÷8。
19.36
由于上底和下底之和等于高的一半,即为12厘米的一半,也就是6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得出答案。
12÷2=6(厘米)
6×12÷2
=72÷2
=36(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直角梯形的面积为36平方厘米。
20. √ √ × √
(1)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或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那么这个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为高;
(2)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任意一点向对边(或对边所在的直线)引一条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3)从梯形上底任意一点到对边作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梯形的底。
根据分析可知,①是给定边上的高;②是给定边上的高;③不是垂线,所以不是高;④是给定边上的高。
21.
×
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若a×b=c(a、b、c为非零自然数),则c是a和b的倍数,a和b是c的因数。据此判断。
4×7=28,28是4和7的倍数,4和7是28的因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将等腰三角形沿着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直线只有1条。据此判断。
如图:
图中是等腰三角形,且从形状看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它只有1条对称轴。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可知,75.96÷3.6=759.6÷36,由于除数是36,被除数的整数部分的前两位是75够除,所以商的最高位是在十位上。
75.96÷3.6的商的最高位是十位。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24.√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减少3厘米,则梯形上底、下底的和不变;再根据高不变,所以梯形的面积不变。
上底+3厘米+下底-3厘米=上底+下底,高不变,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知,得到的新梯形的面积与原梯形的面积相等。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奇数和偶数是交替排列的。当第一个数为偶数时,三个数的奇偶性依次为偶、奇、偶,此时只有1个奇数;当第一个数为奇数时,奇偶性为奇、偶、奇,此时有2个奇数。因此,三个连续自然数中“一定有两个是奇数”不一定成立。
设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为、、。
若为偶数(如),则三个数为偶、奇、偶,只有1个奇数。
若为奇数(如),则三个数为奇、偶、奇,有2个奇数。
因此,当第一个数为偶数时,三个数中仅有一个奇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6.0.021;7.2;0.6;0.3
4.85;12;40;6

27.x=25.26;x=0.4;x=7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5.34即可;
(2)等式两边同时乘0.2,再同时除以4即可;
(3)等式两边同时减去6,再同时除以5即可。
5.34+x=30.6
解:5.34+x-5.34=30.6-5.34
x=25.26
4x÷0.2=8
解:4x÷0.2×0.2=8×0.2
4x=1.6
4x÷4=1.6÷4
x=0.4
6+5x=41
解:6+5x-6=41-6
5x=35
x=7
28.17;0.32;81
(2.5+11.5÷4.6)×3.4,先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即11.5÷4.6,再算小括号里的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3.2÷8÷1.25,根据除法的性质,将原式变为3.2÷(8×1.25),再进行简便计算;
3.6×9÷3.6×9,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乘法,即3.6×9,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2.5+11.5÷4.6)×3.4
=(2.5+2.5)×3.4
=5×3.4
=17
3.2÷8÷1.25
=3.2÷(8×1.25)
=3.2÷10
=0.32
3.6×9÷3.6×9
=32.4÷3.6×9
=9×9
=81
29.44.75;0.89;3.06
根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即可,最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第三位,如果小数点后的第三位数大于等于5,即向十分位进一,小于5即舍去。
=44.75 =0.89 ≈3.06

30.见详解
平移图形的作图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平移后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形状和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据此作图。
(1)(2)作图如下:
31.见详解
由题意可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上底+下底=梯形的面积×2÷高,则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21×2÷6=7(厘米),2+5=3+4=7(厘米),上底为2厘米,下底为5厘米,或者上底为3厘米,下底为4厘米均可,据此作图。
作图如下:
(答案不唯一)
32.1.2元
根据单价=总价÷数量,用买纸箱的总钱数÷纸箱的质量,即16.8÷14解答。
16.8÷14=1.2(元)
答:平均每千克纸箱1.2元。
33.6510 m2
麦田的面积是梯形面积减去长方形面积。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长方形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
(70+150)×60÷2-60×1.5
=220×60÷2-90
=6600-90
=6510(m2)
答:麦田的面积是6510 m2。
34.30分
分析题目,要使三路公交车同时发车则时间必须同时是2、3、5的倍数,据此分别列举出2,3,5的倍数;再找出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数即可解答。
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
3的倍数有:3,6,9,12,15,18,21,24,27,30,33,36……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35……
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数是:30
答:这三路公交车至少再过30分会同时发车。
35.偶数;原因见详解
答对的数量×3-答错的数量×1=实际得分,奇偶的运算性质: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如果答对是奇数,那么答错也是奇数,得分和扣的分数一定是两个奇数,差为偶数;如果答对是偶数,那么答错也是偶数,得分和扣的分数一定是两个偶数,差还是偶数;据此解答即可。
假设全答对:
40×3=120(分),得分为偶数;
假设答对39道题:
39×3-1×1=117-1=116(分),得分为偶数;
假设答对38道题:
38×3-1×2=114-2=112(分),得分为偶数;
……
由于答对的数量×3-答错的数量×1=实际得分,总题数是40道,属于偶数,有两种情况:
①如果答对是奇数,那么答错也是奇数,得分和扣的分数一定是两个奇数,差为偶数;
②如果答对是偶数,那么答错也是偶数,得分和扣的分数一定是两个偶数,差还是偶数;
据此可得,总得分一定是偶数。
答:五(1)班同学所得总分是偶数。
36.70个
用红丝带的全长85米除以每个饰品需要的丝带长1.2米,商采用“去尾法”取值即可求出至多可以制作的饰品数量。
(个)
答:这根红丝带最多可以制作70个这样的环保饰品。
37.(1)22.1元
(2)12.4吨
(1)用水8.5吨,不超过9吨,即按照单价2.6元收费,用8.5乘2.6即可;
(2)10月份交水费36.32元,与用水9吨时费用比较,可判断出用水量超出9吨;先用总费用减去9吨水费用,即可求出超出部分的费用,再除以超出9吨时的单价,即可求出超出部分水的吨数,加上9吨即可求解。
(1)8.5×2.6=22.1(元)
答:淘气家10月份交22.1元水费。
(2)36.32-9×2.6
=36.32-23.4
=12.92(元)
12.92÷3.8+9
=3.4+9
=12.4(吨)
答:奇思家10月份用水12.4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