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卷02【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检测卷02【测试范围:1-4单元】(答案+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4 20:21:48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综合检测卷02
(测试范围: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2分)
1.既是36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的是( )、( )。
2.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 )条对称轴。
3.如图,一张平行四边形卡片的面积为4.5cm2,图中的高为( )cm。
4.张大伯家今年一共收获13.6吨的橘子,用一辆载质量4吨的卡车来运,至少需要( )次才能运完;遇到大客户一次性订购4吨橘子,张大伯最多只能答应( )家这样的大客户。
5.574至少加上( )后得到的数,既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3和5的倍数。
6.83至少要加上( )是2的倍数,至少减去( )是5倍数。
7.淘气在计算时,把括号忽略了,这样按顺序计算结果是0.87,那正确的结果是( )。
8.根据414÷23=18,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
41.4÷2.3=( ) 41.4÷23=( ) 4.14÷0.23=( )
9.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三角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 )。
10.根据算式9×4=36,我们可以说36是4和9的( ),4和9是36的( )。
11.葵花籽,又叫葵瓜子,是向日葵的果实。葵花籽油颜色金黄,澄清透明,气味清香,是一种常用的食用油。120千克葵花籽可以榨油50.4千克,平均每千克葵花籽可以榨油( )千克。
12.图中三角形ABC中,AB边上的高是( ),BC边上的高是( )。(填序号)
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0分)
13.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
A. B. C. D.
14.按规律,下一个图形应该是( )。
A. B. C.
15.下列各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是( )。
A.3.1415… B.0.51616 C.2.49494…
16.18的所有因数是( )。
A.1、18 B.3、6、18 C.2、3、6、9、18 D.1、2、3、6、9、18
17.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
18.计算8.577÷0.45时,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 )。
A.乘1000 B.乘100 C.除以100
19.数学课上,老师做了一个长方形活动框架,笑笑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相比,( )。
A.周长、面积都不变 B.周长变小、面积变大
C.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D.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20.下面两条平行线间的四个图形中,面积相等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
21.一道小数乘法算式1.□2×43,这道算式的结果可能是( )。
A.43.96 B.56.76 C.62.86 D.65.12
22.清远北江夜游航线单程约3500米,游船单程航行时间约25分钟,单程平均每分钟航行多少米?列式为3500÷25,与它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35÷0.25 B.3.5÷2.5 C.350÷25 D.35÷25
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5分)
23.7.2除以一个大于1的小数,所得的商小于7.2。( )
24.如图,甲乙两个长方形完全一样,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同。( )
25.2的倍数可能是5的倍数,5的倍数一定不是2的倍数。( )
26.将一个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然后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5格,最后向右平移4格,这个图形就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
27.。( )
四、计算题(32分)
28.直接写出得数。
2.3×0.03= 8.6÷4.3= 8÷0.25= 0.7×0.3=
20.8÷0.2= 0.2×75= 19÷0.1= 164÷8.2=
29.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89×101 (7.3+3.75)÷(7.2-4.6)
21.6÷0.8×(4.8-3.3) 61÷12.5÷0.8
30.用竖式计算。(带※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84÷0.5= 46×0.37= 87.4÷3.8= ※7.4×0.29≈
3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五、作图题(8分)
32.在方格纸中分别画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是16平方厘米。(每小格的面积表示1平方厘米)
33.画一画,填一填。
(1)画出三角形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2)图形甲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可与图形乙拼成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六、解答题(23分)
34.根据深港部门统计,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2025年4月18日出入境旅客约11.5万人次,其中入境旅客达8.4万人次,刷新该口岸开通以来单日入境客流历史记录。入境旅客是出境旅客的几倍?(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5.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的底BC是20cm,以BC为底的高是14cm,以CD为底的高是16cm。求CD的长。
36.在网络上,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在蚂蚁森林收集绿色能量,然后选择保护地进行虚拟种树。现实生活中,园林工人在鞍子河保护地种了一百多但不到两百棵梭梭树,种成5列,每列梭梭树棵数相同但有一列少2棵,这些梭梭树最少有多少棵?最多有多少棵?
37.一筐苹果共有45个,从筐中往外取苹果,如果不一次全部取完,也不一个一个地取,每次取的个数一样多,且取若干次后正好将苹果全部取完。一共有多少种取法?
38.一辆汽车从上午8时开始,从甲地开往乙地,1.5小时行驶了99千米,此时离乙地还有163.68千米。照这样的行驶速度,这辆汽车到达乙地大约是几时?
39.某电商4个网店一周(按7天)的收入是58.8万元。照这样计算,这个电商平均每个网店每天的收入是多少万元?
40.环保工人调查发现,中心街公共卫生间每天用纸约18卷,平均每人的用纸量为2.1米,浪费现象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厕所改用自动出纸机,平均每人的用纸量为0.5米。已知原来一卷纸可供90人使用,改用自动出纸机后,同样的一卷纸可供多少人使用?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综合检测卷02
(测试范围: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A C D B B D D B A
1. 12 36
一个数既是36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即求36以内(包括36)的12的倍数,可先求出36的因数和12的倍数,再找到共同的数即可。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12的倍数有:12、24、36、48…
所以既是36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的是12、36。
2. 3 6
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根据对称轴定义找出各图形对称轴的数量。
由图可知,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6条对称轴。
3.1.5
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得出高=面积÷底,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故如图,一张平行四边形卡片的面积为4.5cm ,图中的高为(1.5)cm。
4.
4
3
①用张大伯家橘子的总吨数13.6吨除以卡车的最大载重4吨,不够一车也需要一车进行运载,得数需要采用“进一法”,即可求出至少需要几次才能运完;
②用张大伯家橘子的总吨数13.6吨除以大客户需要订购的吨数4吨,不够4吨的部分不够一家大客户,得数需要采用“去尾法”,即可求出最多只能答应几家这样的大客户。
①(次),即至少需要4次才能运完;
②(家),即张大伯最多只能答应3家这样的大客户。
5.26
要找到574至少加上多少后得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和5的倍数,需要先明确同时是2、3、5 倍数的数的特征,再根据这个特征确定接近574的符合条件的数,最后计算出需要加上的数值。
2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 所以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个位一定是0。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个位是0且接近574的数有570和580。
570 各位数字之和为,,是3的倍数,但,不符合 “至少加上” 的要求。
580各位数字之和为,,不是3的倍数。
再看590,各位数字之和为,,不是3的倍数。
600各位数字之和为,,是3的倍数,且,是符合条件的数。计算需要加上的数值 用。
所以,574至少加上26后得到的数,既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3和5的倍数。
6. 1 3
2的倍数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和5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83+1=84,84是2的倍数,则83至少要加上1是2的倍数;
83-3=80,则至少减去3是5倍数。
7.5.67
先根据“忽略括号后的错误计算”求出□的值,再代入原式计算正确结果。原算式是,忽略括号后,算式变为:3.2-□÷0.4-0.18=0.87。先计算左边得3.02-□÷0.4=0.87,然后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加“□÷0.4”,再同时减0.87,最后同时乘0.4计算得□=0.86,然后把□=0.86代入计算即可。
忽略括号后,变为:3.2-□÷0.4-0.18=0.87。
3.2-□÷0.4-0.18=0.87
解:3.2-0.18-□÷0.4=0.87
3.02-□÷0.4=0.87
3.02-□÷0.4+□÷0.4=0.87+□÷0.4
0.87+□÷0.4=3.02
0.87+□÷0.4-0.87=3.02-0.87
□÷0.4=2.15
□÷0.4×0.4=2.15×0.4
□=0.86
把□=0.86代入(3.2-□)÷0.4-0.18:
(3.2-0.86)÷0.4-0.18
=2.34÷0.4-0.18
=5.85-0.18
=5.67
正确的结果是5.67。
8. 18 1.8 18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41.4÷2.3,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10,商不变;4.14÷0.23,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100,商不变。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这个数;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就除以或乘这个数。41.4÷23,被除数除以10,除数不变,则商也除以10,即商是1.8;据此解答即可。
41.4÷2.3=18
41.4÷23=1.8
4.14÷0.23=18
9. 底 高 底×高÷2
观察可知,三角形的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三角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又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0. 倍数 因数
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根据这个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根据9×4=36,可得:36÷9=4,36÷4=9,我们可以说36是4和9的倍数,4和9是36的因数。
根据算式9×4=36,我们可以说36是4和9的倍数,4和9是36的因数。
11.0.42
已知120千克葵花籽可以榨油50.4千克,用榨出的油的总重量除以葵花籽的总重量即可计算出平均每千克葵花籽的榨油量。
50.4÷120=0.42(千克)
所以平均每千克葵花籽可以榨油0.42千克。
12. ① ③
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底和高要一一对应,从图中可知,三角形ABC的底AB对应的高是CD,底BC对应的高是AE。
根据三角形底和高的定义可知,图中三角形ABC中,AB边上的高是①,BC边上的高是③。
13.B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逐项分析每个图形的对称轴数量,通过比较得出对称轴数量最多的图形。
A.有2条对称轴。
B.有4条对称轴。
C.没有对称轴。
D.有3条对称轴。
4>3>2>0,对称轴最多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B
14.A
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即可。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由图可知,第一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A”, 第二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B”, 第三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C”,第四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D”则下一个图形的左半部分为“E”,右半部分为关于竖直直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案,即。
故答案为:A
15.C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据此解答。
A.3.1415…的小数部分的数字是无限的,但没有循环节,所以不是循环小数,该选项不符;
B.0.51616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该选项不符;
C.2.49494…小数部分从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49,循环节是49,所以2.49494…是循环小数,该选项符合;
所以2.49494…是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C
16.D
如果a×b=c(a、b、c均为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因此乘积是18的两个自然数,即为18的因数。
因为1×18=18,所以1和18是18的因数;
因为2×9=18,所以2和9是18的因数;
因为3×6=18,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所以18的所有因数是1、2、3、6、9、18。
故答案为:D
17.B
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偶数是指能够被2整除的整数。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至少有3个因数,可以举例说明,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至少有3个因数。
如:2×2=4,4的因数有1,2,4,那么4是合数;
2×3=6,6的因数有:1,2,3,6,那么6是合数;
3×5=15,15的因数有:1,3,5,15,那么15是合数。
所以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合数。
故答案为:B
18.B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选择即可。
把除数0.45的小数点去掉就变成了45,那也就表示0.45乘100,那么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也必须得乘100。
故答案为:B
19.D
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长方形的长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邻边;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底+邻边)×2,所以周长不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为长方形的宽大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面积变小,由此判断即可。
据分析可知,数学课上,老师做了一个长方形活动框架,笑笑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长方形相比,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故答案为:D
20.D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假设平行线间的距离是hcm,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分别计算出各图形的面积,即可确定面积相等的图形。
①4×h=4h(cm2)
②6×h=6h(cm2)
③13×h÷2=6.5h(cm2)
④(8+4)×h÷2=12×h÷2=6h(cm2)
面积相等的是②和④。
故答案为:D
21.B
根据积÷因数=另一个因数,分别用各选项中的数除以43,求出的数符合1.□2即可。
A.43.96÷43≈1.02,不是正好等于1.02,排除;
B.56.76÷43=1.32,1.32符合1.□2,有可能;
C.62.86÷43≈1.46,排除;
D.65.12÷43≈1.51,排除。
故答案为:B
22.A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分析每个选项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情况,判断其与原式结果是否相等。
3500÷25=140
A.原式3500÷25,被除数变为35,3500÷35=100,即被除数除以100;除数变为0.25,25÷0.25=100,即除数除以100。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0,商不变,所以35÷0.25与3500÷25结果相等。
B.原式3500÷25,被除数变为3.5,3500÷3.5=1000,即被除数除以1000;除数变为2.5,25÷2.5=10,即除数除以10。
被除数和除数除以的数不同,不满足商不变的性质,所以3.5÷2.5与3500÷25结果不相等。
C.原式3500÷25,被除数变为350,3500÷350=10,即被除数除以10;除数不变,仍为25。
被除数除以10,除数不变,不满足商不变的性质,所以350÷25与3500÷25结果不相等。
D.原式3500÷25,被除数变为35,3500÷35=100,即被除数除以100;除数不变,仍为25。
被除数除以100,除数不变,不满足商不变的性质,所以35÷25与3500÷25结果不相等。
所以列式为3500÷25,与它结果相等的式子是35÷0.25。
故答案为:A
23.√
根据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一个非零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除以小于1(0除外)的数,商比原数大。据此,结合举例子的方式,判断题干正误。
当7.2除以一个大于1的小数时,例如:
7.2÷1.5=4.8,4.8<7.2;
7.2÷2.4=3,3<7.2;
7.2÷10=0.72,0.72<7.2。
所有大于1的小数作为除数时,商均小于7.2。因此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甲图两个三角形的高都是长方形的宽,两个底之和为长方形的长,可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多少。乙图三角形的底是长方形的宽,高是长方形的长,可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多少,进而可将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作比较。
设甲图左边三角形底为a1,右边三角形底为a2,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甲图的阴影部分面积为,乙图的阴影部分面积为,所以甲图和乙图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
25.×
1. 分析前半句:2的倍数可能是5的倍数。
2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0,因此10的倍数(如10、20、30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所以前半句正确。
2. 分析后半句:5的倍数一定不是2的倍数。
反例:10是5的倍数,同时也是2的倍数。所以后半句错误。
所以这句话的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
首先,2的倍数可能同时是5的倍数,例如10、20等,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因此前半句正确。其次,5的倍数中如果该数同时也是10的倍数,则它一定是2的倍数,例如10、20等,因此后半句“一定不是”错误。综合判断,整句话错误。
故答案为:×
26.×
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别分析,向上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5格,相当于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移动了(5-3)格;向左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4格,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互抵消,图形在水平方向回到原来位置。综合考虑,图形未能回到原来的位置。据此解答。
5-3=2(格)
向上平移3格,再向下平移5格,相当于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移动了2格。
向左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4格,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相互抵消,图形在水平方向回到原来位置。
由于垂直方向上图形向下移动了2格,所以图形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
在只有乘法的运算中,才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a×b×c=a×(b×c),对于39÷0.25×4,正确的计算应该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9÷0.25×4
=156×4
=624
正确结果应是624,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28.0.069;2;32;0.21;
104;15;190;20

29.89.89;4.25;
40.5;6.1
将101拆成100+1,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b+a×c,将0.89分别与括号里的两个数相乘,再相加;
按照运算顺序,先同时分别计算两个括号里面的加法、减法,再算除法;
按照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先将12.5与0.8相乘,再用61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0.89×101
=0.89×(100+1)
=0.89×100+0.89×1
=89+0.89
=89.89
(7.3+3.75)÷(7.2-4.6)
=11.05÷2.6
=4.25
21.6÷0.8×(4.8-3.3)
=21.6÷0.8×1.5
=27×1.5
=40.5
61÷12.5÷0.8
=61÷(12.5×0.8)
=61÷10
=6.1
30.1.68;17.02;23;2.1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法则先算出积。(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要求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计算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添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即可。
0.84÷0.5=1.68 46×0.37=17.02

87.4÷3.8=23 7.4×0.29≈2.1

31.37.5cm2;13.6m2;72dm2
第一个图形:该图形是三角形,底为12.5cm,高为6cm,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第二个图形:该图形是梯形,上底为2.3m,下底为5.7m,高为3.4m,根据梯形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第三个图形:先求平行四边形里面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8×9÷2=36(dm2),这个直角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同底等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这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即36×2=72(dm2)。
第一个图形:12.5×6÷2=37.5(cm2)
第二个图形:
(2.3+5.7)×3.4÷2
=8×3.4÷2
=27.2÷2
=13.6(m2)
第三个图形:8×9÷2×2=72(dm2)
第一个图形面积为37.5cm2;第二个图形面积为13.6m2;第三个图形面积为72dm2。
32.图见详解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都是16平方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分别确定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值,进而画图。
16=8×4÷2=4×4
即可以使三角形的底和高为8厘米和4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4厘米和4厘米。
(画法不唯一)
33.(1)图见详解;
(2)右;9;上;3;图见详解
(1)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
(2)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特点确定图形平移的情况即可。
(1)平移后的图形见下图:
(2)图形甲先向右平移9格,再向上平移3格,可与图形乙拼成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
34.2.7
根据题意可知,首先需明确入境和出境旅客的总和等于总人次,运用小数减法求出出境旅客人数,再通过除法计算倍数关系,并运用“四舍五入”法则保留一位小数。
8.4÷(11.5-8.4)
=8.4÷3.1
≈2.7
答:入境旅客约是出境旅客的2.7倍。
35.17.5厘米
从图中可知,平行四边形的高14厘米对应的底BC长20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底×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已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CD对应的高是16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据此求出CD的长。
20×14÷16
=280÷16
=17.5(厘米)
答:CD的长是17.5厘米。
36.最少:103棵
最多:198棵
种了一百多但不到两百棵梭梭树,种成5列,每列梭梭树棵数相同但有一列少2棵,由此可知,种树的棵数大于100小于200,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据此找出大于100而小于等于200的5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倍数,再减去2即可解答。
100到200之间大于100的最小倍数是105,最大倍数是200;
105-2=103(棵)
200-2=198(棵)
答:这些梭梭树最少有103棵,最多有198棵。
37.4种
根据每次取的个数×取的次数=苹果总数,苹果总数是45个。找出45的所有因数,根据题意不一次全部取完,也不一个一个地取,故去除1和45这两个因数外,有几个因数,就有几种取法。
,,,
除1和45这两个因数外,45的因数有3、5、9、15。
答:一共有4种取法.
38.12时
已知1.5小时行驶99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据此列式计算求出速度。已知剩余163.68千米,根据时间=剩余路程÷速度,则则可求出剩余路程所需的时间。再加上已经行驶的1.5小时,即可求出从甲地开往乙地所需总时间;出发时间是上午8时,根据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注意题干要求的是大约几时,据此解答。
163.68÷(99÷1.5)+1.5
=163.68÷66+1.5
=2.48+1.5
=3.98(小时)
8时+3.98小时≈12时
答:这辆汽车到达乙地大约是12时。
39.2.1万元
先根据“平均每个网店一周的收入=4个网店一周的收入÷网店数量”求出平均每个网店一周的收入;
再根据“平均每个网店每天的收入=平均每个网店一周的收入÷一周的天数”求出平均每个网店每天的收入即可。
58.8÷4÷7
=14.7÷7
=2.1(万元)
答:这个电商平均每个网店每天的收入是2.1万元。
40.378人
已知原来一卷纸可供90人使用,平均每人用纸量为2.1米,根据“一卷纸总长度 = 每人用纸量×人数”,可得一卷纸的总长度。现在自动出纸机平均每人用纸量为0.5米,根据“人数 = 一卷纸总长度÷每人用纸量”,可得同样一卷纸可供使用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90×2.1÷0.5
=189÷0.5
=378(人)
答:改用自动出纸机后,同样的一卷纸可供378人使用。(共6张PPT)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检测卷02【测试范围:1-4单元】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一、填空题 1 0.65 找一个数的因数及因数的特征;找一个数的倍数及倍数的特征
2 0.75 对称轴的画法及数量
3 0.84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4 0.85 用“进一法”解决问题;用“去尾法”解决问题
5 0.74 2、3、5的倍数特征综合;2、5的倍数特征;3的倍数特征
6 0.65 2、5的倍数特征
7 0.75 小数的四则运算及法则;解小数方程;应用等式的性质1和2解方程
8 0.65 商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9 0.84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用同样的图形拼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10 0.85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11 0.64 除数是整数,需要补0的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应用
12 0.85 三角形的高及画法
二、知识点分布
二、选择题 13 0.94 对称轴的画法及数量
14 0.84 轴对称的认识及辨认;图形的变化规律
15 0.74 循环小数的认识与简写;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认识
16 0.85 找一个数的因数及因数的特征
17 0.84 质数与合数的认识
18 0.75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
19 0.65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面积
20 0.64 梯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21 0.60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22 0.65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
二、知识点分布
三、判断题 23 0.84 被除数和商的大小关系(小数除法)
24 0.65 三角形面积的应用
25 0.75 2、5的倍数特征
26 0.65 平移与平移现象
27 0.64 小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四、计算题 28 0.75 小数与小数的乘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小数与整数的乘法
29 0.64 小数的四则运算及法则;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相关的简便计算
30 0.60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小数与整数的乘法;小数与小数的乘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31 0.65 梯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知识点分布
五、作图题 32 0.75 画平行四边形;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33 0.65 作平移后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点
六、解答题 34 0.85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35 0.64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应用
36 0.65 2、5的倍数特征
37 0.75 找一个数的因数及因数的特征
38 0.65 小数的四则运算及法则;基础行程问题;时、分、秒有关的计算
39 0.64 小数的连除运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应用;双归一问题
40 0.55 小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