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时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周代的贵族等级不包括( )
A.诸侯 B.天子 C.卿大夫 D.平民
2.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时迁都到( )
A.洛邑 B.殷 C.亳 D.牧野
3.如表为西周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重要事件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A.大禹治水 B.盘庚迁殷 C.牧野之战 D.涿鹿之战
4.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这说明( )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禅让制仍在继续
5.2024年暑假,小秦同学去了位于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参观。在这里,小秦可以了解( )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
6.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 )
A.夏王桀 B.商纣王 C.周幽王 D.周厉王
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其中“天下为家”指的是( )
A.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第一个王朝的建立 C.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D.分封制的实行
8.分封制中诸侯国的义务为( )
A.管理土地 B.分封诸侯 C.服从调兵 D.世袭官爵
9.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A.舜传位于禹 B.启继承了禹的位置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10.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是西周灭亡的催化剂,加剧了它的灭亡。公元前 771年,灭掉西周王朝的是( )
A.犬戎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鲜卑族
11.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A.平王东迁 B.“国人暴动” C.盘庚迁都 D.禹建都阳城
12.“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
A.皇帝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13.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等级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制度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公九卿制
14.下图(来源:202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6页)所示文物又名“武王征商簋(Guǐ)”,是已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之一。2002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该文物( )
A.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B.记述了商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
C.反映出商代后期能够铸造大型器物 D.为划分商周两代提供了实物依据
15.关于夏朝建立后的王位传承,史书中有不同的记载
内容 出处
“帝禹……以天下授益……益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战国策·燕策一》
据此能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启用武力夺取王位 B.启最终登上王位 C.益将王位让于启 D.禹直接传位于启
二、材料题
16.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该图片反映西周实行什么制度?实行该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这种政治制度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我国古代的不同君王,其治理国家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
(1)根据材料一,用一个词概括这位君王的统治情况,并指出夏朝在他的统治下命运如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汤的治国方略。在他的治理下,商朝的统治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 告子下》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二描述的是什么王朝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后世产生什么消极影响?试举两例史实。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时练习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A B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D B
1.D
2.B
3.C
4.C
5.A
6.B
7.C
8.C
9.B
10.A
11.C
12.D
13.B
14.D
15.B
16.(1)制度:分封制;根本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影响: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17.(1)残暴。夏朝被商所灭。
(2)任用贤才,勤政爱民。人民安居乐业,商朝强大起来。
18.(1)王朝、制度:西周、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消极影响:由于诸侯国拥有较大权力,威胁天子权威,为后来割据混战,埋下隐患。举例:楚王问鼎,周天子权威遭到挑战,诸侯争霸。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