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阶段测试】2025秋科粤版九上化学期中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达州中考)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
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暗香浮动月黄昏
C.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日照香炉生紫烟
2.(日照中考)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D )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直接排放工业污水
3.(淄博中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eq \o(\s\up7(),\s\do5(A.滴加液体)) eq \o(\s\up7(),\s\do5(B.量取液体)) eq \o(\s\up7(),\s\do5(C.添加酒精)) eq \o(\s\up7(),\s\do5(D.过滤))
4.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按照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B )
A.空气、过氧化氢溶液、铁
B.天然气、氧化铁、氮气
C.河水、红磷、氯酸钾
D.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石油
5.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均可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气体的用途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 D.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6.(岳阳中考)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B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6 000 L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 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云南中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8.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正确的是( D )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用燃着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C.高层住宅失火,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9.(菏泽中考)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4分)
10.(4分)(1)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氮分子__3N2__。
②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
(2)写出下列符号周围数字“2”的含义。
①Fe2+__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__。
②CO2__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__。
11.(3分)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__隔绝氧气__。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__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__。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__隔离可燃物__ 。
12.(4分)纯净的氧气与木炭、红磷、硫、铁丝在点燃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其反应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描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__。
(2)做实验4时,在瓶底没有放水或沙子,实验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瓶底炸裂__。
(3)做实验1时,在瓶底放入水的目的是__吸收有毒气体SO2__。
(4)红磷和氧气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__。
13.(5分)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11__,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35.5__。
(2)示意图D中的x=__8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B、C__(填字母)。
(4)已知A和B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这是由于__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_。
14.(4分)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
(1)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向顺序应为__BCA__(填字母,下同)。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应如何选择并说明原因:__选D;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__。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__C__。
(4)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__A__。
15.(4分)(锦州中考)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实验中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1∶2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水氢气+氧气__。
(2)用图2所示自制净水器处理得到的水__不是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6.(5分)(永州中考改编)小红同学借助U形管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如图。
实验操作步骤:
①准备一个干燥的18 mm×180 mm的U形管备用;
②点燃固定在桌面的蜡烛,将U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观察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
③蜡烛燃烧10秒后,将U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U形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__出现水雾__。
(2)步骤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
(3)上述实验现象进一步表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_C__、__H__(填元素符号)两种元素。
(4)小红同学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有__AB__(填字母)。
A.便于实验操作 B.实验现象明显
C.产物浓度较低
17.(6分)小林、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甲、乙两种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开始后,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迅速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此时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 __1/5__ 。
(2)根据实验现象,小林同学可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此外,他还可推测出集气瓶中剩余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 __难溶于水__(写出一点即可)。
小明同学在实验中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于是用乙装置进行了改进实验。乙装置是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共有50 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然后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3)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 __10_mL__ 。
(4)实验中,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__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__。
(5)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优点有 __更环保(或结果更准确)__。(写出一点即可)
(6)小明认为,该实验中的试剂除了红磷、铜丝外,还可以用木炭,但小林认为不行,理由是__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气压不会发生明显变化__。
18.(7分)(贵州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用图1、图2装置进行氧气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的操作是__把试管横放,用纸槽(或药匙)把试剂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直立试管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分解反应__。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BC或BE__(填字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__。
③图2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_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__。
(2)图3是一种紧急供氧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按动点火装置,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药块分解持续供氧,并有氯化钠生成。其中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氯酸钠氯化钠+氧气__。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阶段测试】2025秋科粤版九上化学期中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达州中考)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
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暗香浮动月黄昏
C.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日照香炉生紫烟
2.(日照中考)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D )
A.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B.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直接排放工业污水
3.(淄博中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eq \o(\s\up7(),\s\do5(A.滴加液体)) eq \o(\s\up7(),\s\do5(B.量取液体)) eq \o(\s\up7(),\s\do5(C.添加酒精)) eq \o(\s\up7(),\s\do5(D.过滤))
4.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按照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B )
A.空气、过氧化氢溶液、铁
B.天然气、氧化铁、氮气
C.河水、红磷、氯酸钾
D.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石油
5.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均可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气体的用途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D )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 D.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6.(岳阳中考)下列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B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C.6 000 L氧气能被压缩装入40 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云南中考)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
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
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
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8.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正确的是( D )
A.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用燃着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C.高层住宅失火,迅速乘坐电梯逃生
D.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9.(菏泽中考)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4分)
10.(4分)(1)按要求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3个氮分子__3N2__。
②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
(2)写出下列符号周围数字“2”的含义。
①Fe2+__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__。
②CO2__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__。
11.(3分)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__隔绝氧气__。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__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__。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__隔离可燃物__ 。
12.(4分)纯净的氧气与木炭、红磷、硫、铁丝在点燃的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其反应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描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__剧烈地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__。
(2)做实验4时,在瓶底没有放水或沙子,实验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瓶底炸裂__。
(3)做实验1时,在瓶底放入水的目的是__吸收有毒气体SO2__。
(4)红磷和氧气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白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__。
13.(5分)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11__,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35.5__。
(2)示意图D中的x=__8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B、C__(填字母)。
(4)已知A和B两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这是由于__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__。
14.(4分)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
(1)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向顺序应为__BCA__(填字母,下同)。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应如何选择并说明原因:__选D;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__。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__C__。
(4)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__A__。
15.(4分)(锦州中考)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实验中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1∶2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水氢气+氧气__。
(2)用图2所示自制净水器处理得到的水__不是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__用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6.(5分)(永州中考改编)小红同学借助U形管对蜡烛燃烧产物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如图。
实验操作步骤:
①准备一个干燥的18 mm×180 mm的U形管备用;
②点燃固定在桌面的蜡烛,将U形管的一端罩在蜡烛火焰的中上部,观察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
③蜡烛燃烧10秒后,将U形管快速倒过来,立即向U形管中注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可以观察到U形管内壁的实验现象是__出现水雾__。
(2)步骤③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
(3)上述实验现象进一步表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_C__、__H__(填元素符号)两种元素。
(4)小红同学用U形管代替小烧杯做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有__AB__(填字母)。
A.便于实验操作 B.实验现象明显
C.产物浓度较低
17.(6分)小林、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甲、乙两种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开始后,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迅速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此时看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 __1/5__ 。
(2)根据实验现象,小林同学可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此外,他还可推测出集气瓶中剩余气体所具有的性质是 __难溶于水__(写出一点即可)。
小明同学在实验中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于是用乙装置进行了改进实验。乙装置是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共有50 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然后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3)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 __10_mL__ 。
(4)实验中,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__使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__。
(5)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优点有 __更环保(或结果更准确)__。(写出一点即可)
(6)小明认为,该实验中的试剂除了红磷、铜丝外,还可以用木炭,但小林认为不行,理由是__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气压不会发生明显变化__。
18.(7分)(贵州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用图1、图2装置进行氧气实验室制取及性质实验。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的操作是__把试管横放,用纸槽(或药匙)把试剂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直立试管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分解反应__。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BC或BE__(填字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__。
③图2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为_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__。
(2)图3是一种紧急供氧设备内部结构示意图。使用时按动点火装置,金属粉末反应放热,使药块分解持续供氧,并有氯化钠生成。其中产生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氯酸钠氯化钠+氧气__。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