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 文 期中模拟卷0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 文 期中模拟卷03(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5 14:3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七年级上学期语 文 期中模拟卷03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3单元。
6. 难度系数:0.66。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任务一:分享成长感悟
1.班级正在开展“欣赏自然之美,体悟成长之味”语文实践活动,下面是小南同学写下的一些感悟,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6分)
学习语文,欣赏自然之美,体悟成长之味。朱自清的春风里酝(  )酿着土香草香和花香,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莫怀戚一家在田野里散步时产生了分 qí(  ),体会到中年人责任的重大。冰心在雨夜徘徊(  ),以荷叶喻母亲,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于漪在欣赏山水插图时,仿佛徜徉于浩miǎo(  )的梁山水泊间,懂得了形象思维的作用。
(1)(2分)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汉字。
分 qí 浩miǎo
(2)(2分)选择正确的拼音,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酝(①yùn ②yún)酿
徘徊(①huí ② huái ) ;
(3)(2分)仿照小南的任意一句感悟,在下列三个选项中任选一个,仿写一句话。
A.老舍《济南的冬天》
B.泰戈尔《金色花》
C.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任务二:探究交友之道
进入初中,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也一定结交了新的朋友。现在学校要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以下要求完成任务。
2.(3分)随着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筑牢青少年网络安全的屏障刻不容缓。你的新朋友小明沉迷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飞车”等游戏无心学习,你该如何劝说他?
我会这样说:
3.(5分)在“如何与朋友相处”这个环节小明展示了下面这幅图。

(1)(3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2)(2分)请你联系上图,谈谈你心目中的“友谊”。
任务三:积累经典诗文
4.(8分)孩童喜欢探究诗词中“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古人走进丰富多彩的古诗世界吧。
诗人用景物佳句,传递悠悠诗情。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以“① ,② ”既写出了个人身世之悲,又写出了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王湾船行江中,面对“潮平”“风正”之景,不免发出“③ ,④ ”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由衷的劝勉与宽慰之情的句子是:“⑤ ,⑥ 。”;在《观沧海》中,诗人借“⑦ ,⑧ 。”欣欣向荣的景色描写,来抒发自己渴望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
二、阅读(共48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天净沙·秋思》与《乐游原》,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乐游原①
李商隐
向晚②意不适③,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2分)《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列举了九个意象,渲染了① 的气氛,其中“② ”一句给人温暖闲适的感觉,反衬作者内心的惆怅。
6.(2分)李商隐的《乐游原》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夕阳”,但所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两位作者分别借“夕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注】①乐游原:长安(今西安)城南的游览胜地。地势高而宏敞,西汉曾在这里建有宫苑。②向晚:将近傍晚。③不适:不愉快。
(二)文言文阅读
(12分)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
普①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②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③户启箧④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⑤,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注释】①普:赵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赵匡胤。③阖(hé):关。④箧(qiè):小箱子。⑤薨(hōng):古代指诸侯、丞相等去世。
7.(3分)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加点词语 方法 释义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成语推断法:叶公好龙 (1)
及次日临政 查阅词典法:①站在高处向下看;②统治,治理;③到,到达;④面对,碰上 (2) (填序号)
处决如流 课内迁移法:逝者如斯夫 (3)
8.(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9.(2分)仿照示例,给下面句子进行批注。
【示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修身做人)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0.(3分)赵普晚年对《论语》“手不释卷”,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也已流行多年。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
(三)现代文阅读
(12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是否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⑤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如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
[材料二]
[材料三]
①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②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
11.(2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
B.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提取和储存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C.边看边读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D.智能手机,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让注意力无法集中。
12.(3分)怎样才能保持更长久的记忆?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回答。
13.(3分)在记忆“后座、傍晚、宠溺、回头”这些词语时,小宜选择按顺序背诵,小诚则选择将其组成一个句子“傍晚放学,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爸爸回头宠溺地看着我”背诵。请结合【材料二】,说明小诚记忆长久的原因。
14.(4分)小宜在背诵李白按人生经历写的《行路难(其一)》(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南陵别儿童入京》(入京为官)、《峨眉山月歌》(初离家乡蜀地作品)三首古诗时觉得很困难。作为课代表的你,请结合
三则材料和生活经验,帮助他设计一份背诵计划。
(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偷书记
何君华
①我实在太喜欢那本书了,那本精装的带插图的《西游记》,每次去新华书店,我都要“狼吞虎咽”地读上几页。
②我在苏木(注: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乡级行政区)念寄宿初中,我们每天下午5点放学,6点上晚自习,这一个小时我们用来吃晚饭和自由活动。我没时间吃晚饭,也没时间自由活动,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头一个冲出教室,跑到位于苏木街道中央的新华书店去读《西游记》。新华书店五点半关门,如果不跑快点的话,看不上几页我就得“打道回府”了。
③我在我们家的黑白电视上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可是电视剧拍得有点不过瘾,而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插图精美,简直把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精气神都画出来了。
④新华书店的售货员跟我已经很熟悉了。每天等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店门口时,他总是要微微地冲我点点头,或是笑一笑,或是跟我打趣:“哟,再不来我可要关门啦!”
⑤我不好意思地冲他笑笑,然后便冲进最里面的那排书架前,熟练地在第三层书架上找出那本《西游记》,争分夺秒地读起来。
⑥苏木初中跟新华书店有一里多路程,留给我读书的时间只有不到20分钟。你不知道,20分钟时间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简直太短暂了。很快,读得入神的我便会被那句熟悉的提示语打断。彼时不知道售货员已经呼喊几次了,可我此时此刻方才听到。我依依不舍地将书放回书架上,又马不停蹄地跑回学校食堂去打晚饭。
⑦是的,我总是最后一个赶去食堂打饭,这时往往已经没什么可吃的了,可我并不觉得后悔。
⑧我实在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可怕的念头————我要把那本《西游记》偷回来!
⑨我是偶然发现新华书店后面连接库房门的门闩没有真正上锁的。售货员每次去库房里取书都是轻轻地将它掩上,并没有锁上,而库房的后门则是从里面通过门闩闩住的。也就是说,我只要趁售货员不注意,将库房后门的门闩偷偷抽开,再将库房前门的门锁虚挂在门闩上就可以了。
⑩晚上8点,晚自习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像哈萨尔的神箭一样射向新华书店。跟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我走的是新华书店的后门,而不是正门。我用手一推,库房的后门果然开着!我的心扑通扑通直跳,我摸进库房,再摸开库房前门,在熟悉的位置上“拿”到《西游记》,然后将两道门轻轻掩好,头也不回地跑开了。
我将《西游记》藏在宿舍床铺的枕头底下,不敢拿出来示人。这一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放学就跑去新华书店,可我又不敢当着同学的面将《西游记》拿出来读。这种感觉太熬人了,我盼望着周末快点到来,我好拿着书回家去读。
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额吉(蒙古语,母亲的意思)赶着羊群出去了,我便迫不及待地将《西游记》从书包里掏出来,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你手里拿的什么书?哪里来的?”我读得太入迷,不知什么时候额吉已经站在了我的身后。我吓了一跳,额吉见我惊吓过度的样子,心中似乎已经明白了一切,我便不打算隐瞒,将去新华书店偷书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额吉。说完,我等着额吉将原本用来赶羊的皮鞭抽打在我身上。
可是过了许久,额吉手中的鞭子也没有扬起来。额吉忽地瘫坐在地,放声大哭起来:“我到底做了什么,竟生了个窃贼!”我跪倒在额吉身前,不停地向额吉认错,祈求额吉的原谅。
额吉抹干眼泪,带着我和那本《西游记》来到了新华书店。面对那么信任我的售货员,我早已经羞愧得抬不起头,而售货员其实早已经知晓一切:“你每次来都读那本《西游记》,现在这本书不见了,我当然猜到了是谁拿走了它,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将这本书还回来……”售货员没有用“偷”字,而是用了“拿”字。
我的眼泪再一次止不住地流下来。
额吉将兜里拉拉杂杂的零钱全部掏出来,摆放在柜台上,买下了那本我心爱的《西游记》。我知道,那些钱的数额远远超出了书的定价……
这本插图版的《西游记》如今仍摆放在我的书架上,尽管已经读过多遍,它的书页也已经泛黄,但我确信,我将一辈子珍藏它。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4年5月6日,有删改)
15.(3分)根据下面的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去书店看书——(1) 把书藏起来——(2) ——(3)
16.(4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晚上8点,晚自习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像哈萨尔的神箭一样射向新华书店。
17.(4分)如果给文章增加几句环境描写,用来渲染气氛和烘托人物心情,你认为加在哪里好?请你写几句,不少于50字。
18.(4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我将一辈子珍藏它”这句话的理解。
(四)整本书阅读
19.(5分)你班发起了“影响鲁迅成长的老师”候选人网络票选。大众评委将从选段【A】和选段【B】两位候选人中选出魅力老师,请你结合名著内容进行选择并阐明理由。
【A】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B】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三、作文(共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享受温暖;风雨交加的日子,我们需要坚强;与你同行的日子,我们相互搀扶;孤单的日子,也自有别样的风景……走过无数个这样的日子,我们慢慢地长大了。回头望望,哪段日子最让你难忘?哪一段日子最让你感怀?
请以“____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叙述清楚,要有真实情感;(3)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3
语 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1) (2分) 歧 渺
(2)(2分) ① ②
(3)(2分)我选C 。海伦·凯勒在水井房由水的沁凉触感,感受到莎莉文老师的耐心与爱心。
2.(3分)示例:小明,在那虚拟游戏世界里,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我们应该做生活的强者,而不是游戏的沉溺者。一寸光阴一寸金,青少年一旦沉迷网络游戏,势必心神不宁,会荒废学业,我们应该从游戏里走出来,关注更广阔的天地。
3.(1)(3分)示例:一条小船上,一黑一白两小朋友在一起玩,一个说:“你要跟我一起玩猜谜语吗?”对方回答:“不行,今天我要和小白玩捉迷藏。”然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2)(2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心中的友谊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基础之上,真正的友谊能够经得住考验和磨砺。
4.(8分)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二、阅读(共48分)
5.(2分) 悲凉 小桥流水人家
6.(2分)李商隐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余晖映照,晚霞满天的景象,表达无力挽留美好事物的惆怅,也表达了爱惜光阴的积极态度。马致远描绘了夕阳落山的景象,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7.(3分) 喜爱,爱好 ② 像,如同
8.(2分)(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分)(2)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
9.(2分) 学习态度 珍惜时间
10.(3分)《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个人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论述,对他处理政务帮助很大。
11.(2分)B
12.(1分)①对信息进行深加工;(1分)②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1分)③专注,避免干扰(如电子产品)。
13.(3分)因为小诚将这几个词语组成了一个句子,赋予了词语意义,而有意义的信息的遗忘慢于无意义的信息。
14.(2分)①背诵顺序:按照李白的人生经历依次背诵这三首诗:《峨眉山月歌》《南陵别儿童人京》《行路难(其一)》依次是李白从年少出蜀到入京为官最后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
(2分)②背诵时间和方式:A.建议在每天中午11点到12点进行背诵。B.背诵时应大声朗读,背诵完后应及时温习(边看边读)。
15.(3分) 去书店偷书 被母亲发现偷书 赎回书并反思
16.(1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我”比作哈萨尔的神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跑出教室的速度之快,(1分)突出了“我”急于得到《西游记》的迫切心情,(1分)表达了我对《西游记》的喜欢和痴迷。(意近即可)
17.(4分)示例:加在第⑩段之后。 月亮躲藏在厚厚的云层后,不肯露面,街道两旁的灯光昏黄而微弱,勉强照亮着前方的一小段距离。夜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着什么秘密。漆黑的夜晚,四周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感。
18.(4分)示例:体现作者对《西游记》这本书的喜爱与珍视;这本书蕴藏着“我”成长历程的珍贵回忆,提醒“我”坦诚面对错误的重要性;代表着“我”对母亲与售货员的感激;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道德教材,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诚信和道德,深化了文章主旨。
19.(5分示例一:寿镜吾先生。推荐理由:他有旧时代知识分子的质朴、正直、博学,虽有一根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可见他对学生严慈相济,认真负责。“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由此可见在寿镜吾老师的教导下,“我”在不断地成长。
示例二:藤野先生。推荐理由:他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热情诚恳、关心学生,比如他为“我”修改讲义,帮助“我”纠正解剖图。最难能可贵的是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他不仅认真指导纠正“我”,还担心“我”不肯解剖尸体,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作文(共50分)
20.例文:
与书相伴的日子
窗台上的绿萝又抽出了新叶,在阳光里轻轻晃动。我翻开泛黄的《小王子》,鼻尖仿佛又萦绕着旧书店里那股混合着纸页与灰尘的气息,那些与书相伴的日子,忽然在记忆里清晰起来。
最初的相遇是在街角的旧书店。潮湿的霉味里,我蹲在摆满绘本的木架前,指尖抚过《爱丽丝梦游仙境》封面上爱丽丝蓬松的裙摆。店主老爷爷戴着圆框眼镜,见我蹲着不动,便往我手里塞了块水果糖:“小姑娘,坐那儿慢慢看。”阳光透过蜘蛛网般的窗格,在书页上织出金色的格子,我跟着爱丽丝掉进兔子洞,第一次知道文字能创造如此奇幻的世界。那个暑假,我每天抱着不同的绘本回家,在蝉鸣声中把自己埋进故事里,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掉眼泪,为《猜猜我有多爱你》里的大兔子和小兔子笑出声。书像一艘小船,载着我在小小的卧室里环游世界。
后来搬家,我有了自己的书架。某个深秋的雨夜,我在书架上发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在黑暗中触摸文字的段落,让我放下了手中的漫画。我第一次意识到,文字除了带来快乐,还能传递力量。那天我捧着书坐在床上,听着雨声翻到最后一页,窗外的梧桐叶正被风雨打得簌簌响,而我的心里却有一束光在亮着。从那以后,我不再满足于童话故事,开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读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书变成了一面镜子,让我看见不同的人生,也照见自己内心的渴望。
初三那年,学业突然变得沉重。某个深夜,我盯着数学试卷上鲜红的叉号,眼泪大颗大颗地掉在草稿纸上。恍惚间,我摸到书包里装着的《小王子》——那是我偷偷塞进去的。翻开熟悉的插画,看到小王子在沙漠里遇见狐狸的片段,狐狸说:“真正重要的东西,要用心去看。”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在书中寻找勇气的日子,那些在文字里收获的感动,不正是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吗?我擦去眼泪,重新拿起笔,在草稿纸边缘写下:“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从那以后,书包里总装着一本小书,课间的十分钟、放学路上的公交车上,我都会抓紧时间读上几页。那些文字像清晨的露水,让我在疲惫的日子里保持着心灵的湿润。
如今,我的书架已经满满当当,每一本书都像一枚时光的邮票,贴在成长的信封上。每当生活陷入迷茫,我总会回到书里,在《撒哈拉的故事》里寻找自由的风,在《飞鸟集》里聆听自然的歌。与书相伴的日子,是孤独时的陪伴,是困惑时的指引,是岁月长河里永不熄灭的星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