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2.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改变,原子重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前学习任务
中国古代典籍《墨经》中有“非半弗斫,则不动,说在端”的文字记载,请查阅资料翻译其意思。
2. 查阅资料,找出道尔顿基于哪些实验论证提出的原子学说。
课上学习任务
思考1:如果你是道尔顿,如何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呢? 问题1:阿伏伽德罗的观点与前两位有什么异同点? 思考2:分子与原子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原子能否直接构成物质呢? 【学习任务一】 完成讨论与交流: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氧化汞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反应生成的物质氧气和汞分别是由什么微观粒子构成的? 【学习任务二】 利用手中的糖果,重新推演氧化汞微观分解的过程。 问题2:原子比分子小吗? 问题3:为什么需要两个氧化汞分子? 问题4:本实验中是只有两个氧化汞分子分解吗? 【学习任务三】 列表对比,分析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问题5:对比两幅图片中微观粒子的特点,你能推理出原子的性质吗? 【学习任务四】 与老师一起整理本节课内容。
推荐的学习资源(共19张PPT)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化学科粤版(2024)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第二课时)
“物质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将其称为原子。”
德谟克利特
“非半弗斫,则不动, 说在端”。
墨子
环节一 初识原子
17世纪的1661年,第一次明确了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物质观,把化学确定为科学,他以实验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元素论”。
波意耳
环节一 初识原子
1808年道尔顿提出“科学原子论”。
环节一 初识原子
主要内容:
①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都保持它的不可分割性。
②原子的相对质量是每种原子的特殊性质。
③不同的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相化合,成为复杂原子。
半个原子?
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应该等于它们的原子个数比。
思考1:如果你是道尔顿如何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呢?
环节一 初识原子
问题1:阿伏伽德罗的观点与前两位有什么异同点?
思考2:分子与原子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原子能否直接
构成物质呢?
环节一 初识原子
实验现象:
试管壁上附着着银白色的小液滴,同时产生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的气体。
环节二 再识原子
2
2
2
讨论与交流:
1. 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氧化汞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反应生成的物质氧气和汞分别是由什么微观粒子构成的?
学生活动2、分析下图,讨论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环节二 再识原子
加 热
氧化汞
汞 + 氧气
氧化汞分子
HgO
分解
原 子
Hg 、O
重组
氧分子
O2
聚集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2.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
3.分子是由原子(同种或不同种)构成。
2.2-5 氧化汞受热分解
小结
原子本身不变
化学变化
(可分)
(不可分)
利用手中的糖果重新推演一遍这个过程吧:
环节二 再识原子
氧化汞
加热
汞 + 氧气
2HgO
2Hg +
O2
加热
问题2:原子比分子小吗?
问题4:本实验中是只有两个氧化汞分子分解吗?
问题3:为什么需要两个氧化汞分子?
环节二 再识原子
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分析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环节二 再识原子
项目 分子 原子
概念
区别
联系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在化学变化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的苯分子
问题5:对比两幅图片中微观粒子的特点,你能
推理出原子的性质吗?
环节三 认识原子
原子
分子
同种
不同种
原子
新分子
分解
重组
改变
微观判断: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微观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
化学变化
不变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
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物质
(性质: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原子间有间隔,在不断运动。)
小结
B
1.有关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B.原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微粒
C.汞原子是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原子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评价检测
基础过关
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的种类 B. 分子的种类
C. 物质的种类 D. 分子的数量
A
评价检测
基础过关
C
3.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
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评价检测
拓展延伸
4.学过前面的内容后,你知道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
秘了吗?请填写下表。
空气中的物质 构成该物质的分子 构成该分子的原子
氮气(N2)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水蒸气(H2O)
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等] 它们由相应的原子构成
氮分子 氮原子
氧分子 氧原子
二氧化碳分子 碳原子、氧原子
水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评价检测
综合实践
THANKYOU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2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二课时
作业练习
基础过关 1.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比原子大 B. 分子运动速率比原子运动速率慢 C. 分子不参加化学反应而原子参加化学反应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的种类 B. 分子的种类 C. 物质的种类 D. 分子的数量 拓展延伸 3.下面是有关水的组成与构成的描述,请判断对错。 (1)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 (2)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1 。( ) (3)水分子中含有氢原子和氧原子。( ) (4)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综合实践 4.原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委2017年发布的第38号公告,《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明确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已经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含汞产品有效期不得超过2025年12月31日。我们家中以往使用的水银体温计已经逐步被电子体温计、红外体温计等所替代,因为水银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若不慎打破,里面的水银挥发成的汞蒸气会导致人中毒。请根据关于水银体温计的使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示数会变大,请用图示的形式画出该过程中汞原子的变化情况。 示数变化前: 示数变大: (2)温度计破损后,散落在地上的水银球不及时处理会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此过程中汞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体现了原子具有什么性质 。(3)若将散落的液态汞收集在试管中塞紧胶塞,对其进行加热后会得到砖红色的氧化汞粉末。 请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说出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 (D) (A) (1)错;(2)对;(3)对;(4)对; 4.(1)略;(2) 物理 ; 原子在不断运动 。(3)物质种类、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