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湘潭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5 19:44:00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湘潭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卷
一、单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得0分。
1. 关于一些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以及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的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B. 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加速度也就越大
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一定等于运动过程中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D. 加速度 表示运动的快慢
【答案】A
【解析】
【详解】A.瞬时速度的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位移大小除以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若物体运动方向改变(如往返),位移大小可能小于路程,此时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故A正确。
B.速度大说明位置变化快,但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大小无关。例如匀速运动时速度大但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
C.仅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才等于初末速度的平均值。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此结论不成立,故C错误。
D.加速度公式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而运动的快慢由速度直接表示,故D错误。
故选A。
2. 航母装备的电磁弹射装置可使静止的舰载机获得10m/s的初速度,而后由机上发动机使得舰载机在96m内达到70m/s的起飞速度,假设该过程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舰载机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7.5m/s2 B. 25m/s2
C. 25.5m/s2 D. 50m/s2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解得
故选B。
3. 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两个力,,方向向右,,方向向左,当从16N逐渐减小到零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与桌面间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先增大后减小,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B. 先减小后增大,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C. 逐渐减小,方向一直向右 D. 逐渐增大,方向一直向左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块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摩擦力为
f=F1 F2
因为F1逐渐减小,所以摩擦力先减小,方向向左;当F1< F2时,摩擦力为
f= F2 F1
所以摩擦力增大,方向向右。
故选B。
4. 如图,光滑斜面被等分成四段,AB=BC=CD=DE,若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则( )
A. 物体通过每一段的时间之比为
B. 物体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通过C点时的瞬时速度
C. 物体通过B、C、D、E四点速度之比为
D. 物体通过AB、BC、CD、DE四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
可得
可知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为
故A错误;
B.由上述比值关系可知,B点为物体运动的时间中点,根据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速度可知,物体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由于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物体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C点时的瞬时速度,故B错误;
C.根据
可得
可知,物体通过B、C、D、E四点的速度之比为,故C正确;
D.因为物体通过每一段的时间之比为,则则平均速度之比为,故D错误。
故选C。
5. 甲、乙两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做直线运动,甲和乙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在t1时刻,两车的瞬时速度相等
B. 在t2时刻,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C. 在0~t2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在t1~t2之间的某一时刻,两车加速度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AB.根据x-t图像中图线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时刻两车速度不相等。在t2时刻甲车切线斜率比乙车大,即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像可知,0时刻两车的位置不同, 时刻两车位置相同,可知从0到时间内,两车走过的位移不相等,两车的平均速度也不相等。故C错误;
D.由两车x-t图线可知,在到时间内,甲车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加速度始终为零。乙车图线为曲线,斜率一直在变化,即速度一直在改变,加速度不为零,即两车加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6. 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电梯在第1秒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
B. 电梯在第1秒末到第10秒末之间的位移大小为19m
C. 电梯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0 m
D. 电梯从第11秒末到第30秒末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电梯在第1秒内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且1s末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电梯在第1秒末到第10秒末之间做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图像可得该时间段内速度的变化量为
而电梯在第1秒内速度的变化量
即可知,电梯在1s末的速度为
在10s末的速度为
则根据平均速度法可得电梯在第1秒末到第10秒末之间的位移大小为
故B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电梯在内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图像的对称性可知,电梯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与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为45m,故C错误;
D.根据图像的对称性可知,这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则可知11s末电梯的速度
而根据图像可知,电梯从第11秒末到第30秒末加速度为零,则可知电梯在这段时间内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7. 一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速度,突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后,汽车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刹车后经过5s时间汽车停下
B. 刹车后经过2s时间汽车速度大小变为12m/s
C. 刹车后经过6s时间汽车的位移为48m
D. 刹车后汽车经过50m的位移后停下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汽车刹车后停下经过时间
选项A正确;
B.刹车后经过2s时间汽车速度大小变为
选项B正确;
CD.刹车后经过6s时间汽车的位移等于5s的位移
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8. 甲乙两人在比较滑的水平地面上拔河,甲身材高瘦,乙身材矮胖,两人力气差不多,体重也差乙不多,穿相同材料的鞋子,则(  )
A. 乙对绳子的拉力更大
B. 甲、乙对绳子的拉力一样大
C. 甲赢的概率更大
D. 乙赢的概率更大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甲乙对绳子的拉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D.分别对甲乙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竖直方向共点力平衡可知甲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乙受到的支持力小于其支持力,由于穿相同材料的鞋子,所以甲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甲赢的概率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9. 物体沿直线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且均匀地减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不断增大,且均匀地增大
B. 在加速度减小到零之前速度都在增大
C. 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D. 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也减小到零
【答案】BC
【解析】
【详解】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那么物体就要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在减小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慢,但还是在增加的,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A.速度不断增大,且均匀地增大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B.在加速度减小到零之前速度都在增大与分析相符,符合题意;
C.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与分析相符,符合题意;
D.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也减小到零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10.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早 B. 当时,两物体相遇
C. 当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时,两物体相距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甲从时刻位移开始变化即开始运动,乙从时刻位移开始变化即开始运动,故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早,故A正确;
BC.由图像可知当时,两物体在x轴上的位移数值相同,故此时两物体相遇,故B正确,C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当时,甲的位移为0,乙的位移为,故此时两物体相距,故D正确。
故选ABD。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1. 同学们用一把刻度尺估测反应时间,如图所示。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刻度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刻度尺下端“0刻度线”处做捏尺准备,但手不触碰刻度尺。甲同学静止释放直尺,乙同学立即捏住直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乙同学先后做了两次测试,第一次和第二次捏住刻度尺的刻度线分别为“32cm”和“20cm”,乙同学的反应时间分别记为 t1和 t2,则 t1______ t2(填“>”、“=”或“<”),第二次测试过程中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t2=______s。
(2)甲、乙两同学对本班同学逐一进行测试,发现同学们的反应时间一般在0.2~0.4s之间,用来测量反应时间的刻度尺长度不能少于______cm。
(3)甲、乙两同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刻度尺上标有刻度线的背面标注时间的刻度线,以“0.05s”为时间间隔标度,则相邻两个时间刻度线之间对应的长度距离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1) ①. > ②. 0.2
(2)80 (3)不相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1][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可得
由此可知,刻度尺下落的高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所以
代入数据可得第二次的反应时间
【小问2详解】
人的反应时间越长,刻度尺下落的高度越大,当反应时间时,刻度尺下落的高度,即刻度尺的长度不能少于80cm。
【小问3详解】
由可知相邻两个时间刻度线之间对应的长度距离是不相等的。
12.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
(1)安装好实验装置,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静止时,弹簧弹力_____(填“>”“=”或“<”)所挂钩码的重力。记录下所挂钩码的重力以及对应的弹簧长度。
(2)该同学以弹簧的长度为横坐标,以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建立了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
【答案】(1)= (2) ①. 11 ②. 100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关系可知,此时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小问2详解】
[1]由题可知,当弹簧下端没有挂钩码时,此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由乙图可知,原长为;
[2]由图像可知,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四、解答题(13题10分。)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O ,轻绳 OB 水平且 B 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物体甲、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 g 取10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轻绳 OA 、OB 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质量 ,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答案】(1) 、 ;(2) 方向水平向左;(3)24kg
【解析】
【详解】(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如图所示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 分解,由平衡条件有
联立解得
(2)人水平方向受到OB绳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受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方向水平向左;
(3)当甲的质量增大到人刚要滑动时,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当人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由平衡条件得
FOBm=fm

联立解得
即物体甲的质量 最大不能超过 24kg。
14. 汽船甲在雾中以大小的恒定速度沿直线航行,某一时刻汽船甲拉响汽笛,经过,听到了由正前方的障碍物传来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将汽船视为质点。
(1)若障碍物为山峰,求汽船甲接收到回声时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2)若障碍物为以大小的恒定速度相向驶来的汽船乙,求汽船甲接收到回声时与汽船乙之间的距离;
(3)若在(2)中情况下,汽船乙的运动不变,汽船甲接收到回声后急转弯以免与汽船乙相撞,求汽船甲接收到回声到采取急转弯措施的时间t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
(2)
(3)
【解析】
【小问1详解】
设汽船甲拉响汽笛时与山峰之间的距离为,有
解得
经分析可知
解得
【小问2详解】
设从汽船甲拉响汽笛至汽船乙接收到汽笛声的时间为,有
解得
经分析可知
解得
【小问3详解】
汽船甲与汽船乙不会相撞需满足的条件为
解得
15. 一辆货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货车的前方有一辆出租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货车司机发现两车相距=30m时,货车司机经=0.5s的思考时间后,立即紧急制动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
(1)若货车经历了=2s的刹车时间,求此时两车间的距离;
(2)试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
(3)若货车刹车=2s时,出租车发现险情,立即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求这种情况下两车间的最小距离。
【答案】(1)13m;(2)不会相撞;(3)12.6m
【解析】
【详解】(1)从发现到货车经历2s的刹车时间,这段时间内货车的位移
这段时间内出租车的位移
此时两车间的距离
解得
(2)假设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最小,从发现到两车速度相等这段时间内货车的位移
这段时间内出租车的位移
由于
则两车不会相撞
(3)设货车刹车时间为t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从发现到两车速度相等,货车的位移
出租车的位移
此时两车间的距离
解得湖南省湘潭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卷
一、单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得0分。
1. 关于一些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以及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的大小就是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B. 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加速度也就越大
C.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一定等于运动过程中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D. 加速度 表示运动的快慢
2. 航母装备的电磁弹射装置可使静止的舰载机获得10m/s的初速度,而后由机上发动机使得舰载机在96m内达到70m/s的起飞速度,假设该过程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舰载机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17.5m/s2 B. 25m/s2
C. 25.5m/s2 D. 50m/s2
3. 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两个力,,方向向右,,方向向左,当从16N逐渐减小到零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物体与桌面间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先增大后减小,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B. 先减小后增大,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C. 逐渐减小,方向一直向右 D. 逐渐增大,方向一直向左
4. 如图,光滑斜面被等分成四段,AB=BC=CD=DE,若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则( )
A. 物体通过每一段的时间之比为
B. 物体通过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通过C点时的瞬时速度
C. 物体通过B、C、D、E四点速度之比为
D. 物体通过AB、BC、CD、DE四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5. 甲、乙两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做直线运动,甲和乙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在t1时刻,两车的瞬时速度相等
B. 在t2时刻,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C. 在0~t2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在t1~t2之间的某一时刻,两车加速度相等
6. 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电梯在第1秒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m/s2
B. 电梯在第1秒末到第10秒末之间的位移大小为19m
C. 电梯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10 m
D. 电梯从第11秒末到第30秒末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10m/s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7. 一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速度,突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司机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后,汽车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刹车后经过5s时间汽车停下
B. 刹车后经过2s时间汽车速度大小变为12m/s
C. 刹车后经过6s时间汽车的位移为48m
D. 刹车后汽车经过50m的位移后停下
8. 甲乙两人在比较滑的水平地面上拔河,甲身材高瘦,乙身材矮胖,两人力气差不多,体重也差乙不多,穿相同材料的鞋子,则(  )
A. 乙对绳子的拉力更大
B. 甲、乙对绳子的拉力一样大
C. 甲赢的概率更大
D. 乙赢的概率更大
9. 物体沿直线运动,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且均匀地减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不断增大,且均匀地增大
B. 在加速度减小到零之前速度都在增大
C. 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D 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也减小到零
10.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开始运动的时刻比乙早 B. 当时,两物体相遇
C. 当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时,两物体相距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1. 同学们用一把刻度尺估测反应时间,如图所示。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刻度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刻度尺下端“0刻度线”处做捏尺准备,但手不触碰刻度尺。甲同学静止释放直尺,乙同学立即捏住直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1)乙同学先后做了两次测试,第一次和第二次捏住刻度尺的刻度线分别为“32cm”和“20cm”,乙同学的反应时间分别记为 t1和 t2,则 t1______ t2(填“>”、“=”或“<”),第二次测试过程中乙同学的反应时间 t2=______s。
(2)甲、乙两同学对本班同学逐一进行测试,发现同学们的反应时间一般在0.2~0.4s之间,用来测量反应时间的刻度尺长度不能少于______cm。
(3)甲、乙两同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将刻度尺上标有刻度线的背面标注时间的刻度线,以“0.05s”为时间间隔标度,则相邻两个时间刻度线之间对应的长度距离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2.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
(1)安装好实验装置,该同学在弹簧下端逐一增挂钩码,每增挂一个钩码,待弹簧静止时,弹簧弹力_____(填“>”“=”或“<”)所挂钩码的重力。记录下所挂钩码的重力以及对应的弹簧长度。
(2)该同学以弹簧的长度为横坐标,以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建立了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N/m。
四、解答题(13题10分。)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O ,轻绳 OB 水平且 B 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物体甲、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 g 取10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轻绳 OA 、OB 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质量 ,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4. 汽船甲在雾中以大小的恒定速度沿直线航行,某一时刻汽船甲拉响汽笛,经过,听到了由正前方的障碍物传来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将汽船视为质点。
(1)若障碍物为山峰,求汽船甲接收到回声时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2)若障碍物为以大小的恒定速度相向驶来的汽船乙,求汽船甲接收到回声时与汽船乙之间的距离;
(3)若在(2)中情况下,汽船乙的运动不变,汽船甲接收到回声后急转弯以免与汽船乙相撞,求汽船甲接收到回声到采取急转弯措施的时间t应满足的条件。
15. 一辆货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货车的前方有一辆出租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货车司机发现两车相距=30m时,货车司机经=0.5s的思考时间后,立即紧急制动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
(1)若货车经历了=2s的刹车时间,求此时两车间的距离;
(2)试判断两车是否会相撞;
(3)若货车刹车=2s时,出租车发现险情,立即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求这种情况下两车间的最小距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