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练习(解析卷+原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3.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练习(解析卷+原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18 09:19:46

文档简介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C.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D.求平均速度时,要考虑这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答案】:B
【解析】: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大体上的运动快慢情况的物理量,不能具体表示物体在某时或某地的运动情况。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8 s内通过20 m,关于第4 s时的速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2 m/s
B.一定是2.5 m/s
C.可能小于2.5 m/s
D.可能大于5 m/s
【答案】:B
【解析】:物体做变速运动,速度的大小是变化的,根据8 s内通过了20 m无法判断第4 s时的速度,所以B项中的“一定是2.5 m/s”是不正确的。
3.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平均速度。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2m/s。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的平均速度。故选B。2·1·c·n·j·y
4.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 km,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仙桃、天门、潜江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宜昌开往武汉的启程、到站时刻如下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120 km/h
B.150 km/h
C.200 km/h
D.580 km/h
【答案】:C
【解析】:从时刻表可以看出,列车在这段路程中运行的时间为t=87 min=1.45 h,列车运行的路程为291 km。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200.7 km/h,最接近200 km/h。www-2-1-cnjy-com
5.天佑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答案】:A
【解析】:平均速度最好选择范围较大的物理量进行测量,误差会较小。如果选定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有可能会超过桌面的长度,所以应该在桌面长度范围内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再测定时间较好,故应选A。
6.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出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2-1-c-n-j-y

A.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答案】:A
【解析】:判断运动员在三个阶段跑步的速度是否变化,可以选相同跑步路程,然后比较各段所用时间;也可以选相同运动时间,然后比较各段时间内所跑的路程。由题图可知,运动员在各段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而各段的路程都是20 m,故速度的大小没有变化。21cnjy.com
7.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 m用了4 s,跑完100 m 用了12 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www.21-cn-jy.com
A.6 m/s
B.8.3 m/s
C.7.15 m/s
D.7.75 m/s
【答案】:B
【解析】:求平均速度的关键是用跑的总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总时间,所以此题的总路程是100m,总时间是12s。  21*cnjy*com
8.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3 m/s,这表示( )
A.物体在过A点后1 s内通过的距离是3 m
B.物体在过A点前1 s内通过的距离是3 m
C.物体在以过A点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通过的距离是3 m
D.若物体从A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后每1 s内通过的距离是3 m
【答案】:D
【解析】:题中给出的3 m/s是瞬时速度,3 m/s只表示物体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
9.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来源:21cnj*y.co*m】
A.9∶5
B.3∶2
C.2∶3
D.5∶9
【答案】:D
【解析】:由速度的公式可知,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
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答案】:C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快慢不变、走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其速度的大小与时间无关,故C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1.沪蓉西高速恩施段建成通车后,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汽车即将进入某隧道时,小强从隧道入口上方的标示牌得知隧道全长12 km,兴奋的小强特意观察了汽车速度计,如下图所示,这个示数反映的是汽车的______速度。如果保持这个车速通过此隧道,则需时间为______min。【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瞬时 8
【解析】:汽车的速度计能反映汽车每一个时刻的瞬时速度,从题图速度表可以看出此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为90 km/h,隧道的长度为12 km,则汽车保持此速度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t==8 min。
12.在印度洋曾经发生过里氏9级海底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有几十万人遇难。这次灾难之后,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300 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 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
【答案】:1300
【解析】:次声波到达海岸的时间,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间隔:Δt=t2-t1=1 500 s-200 s=1300 s。
13.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cm/s。

【答案】:0.75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可知,小车开始的时间是10时5分4秒,到达终点的时间是10时5分10秒,共用6秒的时间。以小车头部为参照标准,开始在4 cm处,到达终点在8.5 cm处,所以共行驶4.5 cm。根据速度公式可求出平均速度。21教育网
14.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投入使用的CRH—Z型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250 km/h,以南京—苏州为例,9:30从南京发车,11:06到达苏州,全程218 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
【答案】:136.25
【解析】:从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为t=11 h6 min-9 h30 min=1 h36 min=1.6 h,平均速度是总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三、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如需要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及步骤)
15.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cm。21·cn·jy·co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21·世纪*教育网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答案】:(1)60.00 (2)20 (3)0.9
【解析】:(1)由题图可知,一块地砖长度为60.00cm。
(2)由题图可知,运动的时间为20s。
(3)因为s=30×60.00cm=1800cm=18m,小明步行的速度v===0.9m/s。
16.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 s拍摄记录一次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照片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t/s
0
10
20
30
50
路程s/mm
0
12.0
22.2
48.7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______运动,蜗牛在前2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m/s,整个50 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m/s。
【答案】:(1)40 34.3 61.2 (2)变速直线 1.11 1.22
【解析】:由于表格中的“路程”是运动的距离,不是位置距离,所以第四张照片相对于第一张照片“运动的距离”是44.3 mm-10.0 mm=34.3 mm;第六张照片相对于第一张,蜗牛运动的距离是71.2 mm-10.0 mm=61.2 mm。前20 s内,蜗牛运动的距离是22.2 mm,平均速度=1.11 mm/s,整个50 s内,蜗牛运动的距离是61.2 mm,平均速度=1.22 mm/s。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同步练习题
(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C.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D.求平均速度时,要考虑这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8 s内通过20 m,关于第4 s时的速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2 m/s
B.一定是2.5 m/s
C.可能小于2.5 m/s
D.可能大于5 m/s
3.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
4.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 km,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仙桃、天门、潜江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宜昌开往武汉的启程、到站时刻如下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21教育网

A.120 km/h
B.150 km/h
C.200 km/h
D.580 km/h
5.天佑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出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如图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21cnjy.com

A.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再增大
7.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 m用了4 s,跑完100 m 用了12 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www.21-cn-jy.com
A.6 m/s
B.8.3 m/s
C.7.15 m/s
D.7.75 m/s
8.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3 m/s,这表示( )
A.物体在过A点后1 s内通过的距离是3 m
B.物体在过A点前1 s内通过的距离是3 m
C.物体在以过A点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通过的距离是3 m
D.若物体从A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后每1 s内通过的距离是3 m
9.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9∶5
B.3∶2
C.2∶3
D.5∶9
10.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1.沪蓉西高速恩施段建成通车后,小强一家驾车外出旅游。汽车即将进入某隧道时,小强从隧道入口上方的标示牌得知隧道全长12 km,兴奋的小强特意观察了汽车速度计,如下图所示,这个示数反映的是汽车的______速度。如果保持这个车速通过此隧道,则需时间为______min。2·1·c·n·j·y

12.在印度洋曾经发生过里氏9级海底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有几十万人遇难。这次灾难之后,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300 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 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
13.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cm/s。

14.中国“子弹头”列车的科学名称是“动车组”。这种新型列车在动力、材料和内部结构上都使用了最新的机车技术,投入使用的CRH—Z型电力动车组,最高时速可达250 km/h,以南京—苏州为例,9:30从南京发车,11:06到达苏州,全程218 km,则此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km/h。
三、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7分,共14分,如需要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及步骤)
15.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c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21·世纪*教育网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16.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 s拍摄记录一次蜗牛的位置,拼成如图所示的图片。21·cn·jy·com
同学们依据此图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
照片序号
1
2
3
4
5
6
时间t/s
0
10
20
30
50
路程s/mm
0
12.0
22.2
48.7
(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以得出蜗牛是做______运动,蜗牛在前2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m/s,整个50 s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