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材P54~P5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基本史实。
2.明白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认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激发青年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的原因。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大大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就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然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上的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暴力清党,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人民,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31万多人。
提出问题:你认为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共产党人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没有自己革命武装)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出示图片:一把老枪。
教师讲解:它为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
(1)它纪念了哪次暴动?
(2)这次暴动的主要领导者有哪些?
(3)这一暴动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自我解答: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师生共同看书学习。时间:1927年8月1日,(点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就定在8月1日。)地点:江西南昌,要求学生在教材地图上标明位置。领导人:朱德、周恩来、贺龙、陈毅等。
教材54页“动脑筋”:(4)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为什么要南下广东?
遭到反动军队包围,不宜与敌人硬拼,计划南下广东,争取外援,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北上。
启发学生思考: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于中共来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是反抗国民党叛变革命、实施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创建。
教师小结、过渡:当时,毛泽东也接受党中央的指派,回到家乡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指出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毛泽东等人又领导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出示秋收起义形势示意图,指图简述秋收起义的经过和结果,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果断决定将部队带往井冈山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激情朗诵:“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5)毛泽东的这首词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教师小结:秋收起义;以井冈山为落脚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6)指导学生看书思考:井冈山在哪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地区?为什么要在那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离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有利于军事割据。结合前面所了解到的中国革命失败的教训和井冈山地区的客观条件分析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会形成“燎原之势”。
出示“井冈山会师”图片,鼓励学生讲述“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革命的第一支坚强的革命的武装建立了。
明确:会师时间:1928年4月。
改编后的部队名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领导人:朱德、毛泽东。
媒体呈现:“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歌谣
(7)你从上面的歌谣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8)这首歌谣反映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9)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学习这种精神?
深化: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井冈山的物产比较丰富;红军保持高涨的革命乐观态度。体现了红军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自身做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讲一讲:组织学生讲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
归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会形成“燎原之势”。
1.歌诀小结:反蒋一枪南昌响,秋收起义“农根”创,朱毛建“四”更坚强,星火燎原呈“井冈”。
2.“三个第一”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火种:1.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
二、点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三、旺盛:井冈山会师
四、形成: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