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汽化和液化随堂练习 (含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汽化和液化随堂练习 (含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5 09:2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汽化和液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D.若只增加水的质量,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c
2.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用保鲜袋封装新鲜的蔬菜 B.用吹风机向湿头发吹热风
C.利用管道替代沟渠输水 D.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3.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固态氮 固态氧 固态酒精 固态水银
熔点/
物质 液态氮 液态氧 液态酒精 液态水银
沸点/ 78 357
A.将氮和氧放在的环境中,慢慢提高环境的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
B.在时水银是固态
C.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D.将液态氮置于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沸腾,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4.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5.如图所示,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也会发生汽化现象
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C.纸锅里的水沸腾时温度先升高再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D.纸锅里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会使纸锅燃烧
6.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B.用细颈的瓶子装汽油且加盖
C.水果加一层保鲜膜 D.用完钢笔要将笔帽盖紧
7.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液化,后汽化
8.如图所示,常温下的烧杯装有冰块,杯口盖有玻璃片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上的水珠是冰块熔化形成 B.a 上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形成在a 的下表面 D.小水珠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9.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

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 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 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
10.过去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如图所示,这是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在冰冻室内液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B.氟利昂在冷凝器内汽化、放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
C.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D.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液化现象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在做“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中,敞口烧瓶中的水蒸气上升后遇到金属盘液化成水珠滴下来,这一过程中水蒸气是通过 的方法液化的。同时发现金属盘的温度升高,这说明了液化 。为了使液化现象更明显,可以对金属盘采取的措施是 。
12.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的散热效果,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5℃,对该地区的汽车来说,宜选表中含量为 %的防冻液;
(2)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防冻液的含量会 (增大/减小),沸点会 (升高/降低/不变);
(3)由表格中的数据,小明认为﹣49℃就是防冻液凝固点的最低值,他的想法是 (错误/正确)的;
(4)由上面的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防冻液的沸点随防冻液的含量的增加而 。
13.相信你经历过:①刚买的新鲜蔬菜没得及时吃,就会用保鲜膜包起来或者放入冰箱冷藏起来,前者是通过 来减慢蒸发的,后者是通过 来减慢蒸发的。②年终时节,会买来许多牛肉烘干,方便储藏,已备来时之需,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 蒸发的(填“加快”或“减慢”)。
14.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入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 。
15.小明在厨房和妈妈学习烹饪,他发现在烹饪过程中提起锅盖后,锅盖上有水滴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了先 后 的物态变化。
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小致所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 热量,温度 ;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此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三、作图题
1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请画出水温变化的大致图像。
四、实验题
18.如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安装好器材后,按如图甲的方式进行读数,会造成所测温度偏 ;
(2)此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 ;
(3)图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的特点为 。
五、简答题
19.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再次沸腾。请解释水再次沸腾的原因。

六、综合题
20.2020年11月,“中国探月工程科普宣传周”在深圳体育中心亮相,展厅展出了“长征三号”系列火箭、玉兔号月球车等模型。
(1)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发射升空的情形,请你说出此时刻,火箭发射塔架下巨大水池上方形成的“白雾”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和 。
(2)为了防止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使火箭熔化,所以火箭必须由熔点 (选填“高”或“低”)的材料制成,同时在火箭表面涂上易汽化的物质加强防护。
(3)由于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时,其向阳面和背阳面温度差高达200℃,我国采用热管温控技术,使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温端汽化 ,低温端液化 (均选填“吸热”或“放热”),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端温度趋于平衡。
七、科普阅读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古法制盐
盐铁制度是古代重要的国家经济政策,比如明朝时期,有时需要用5至10斤粮食才能换取1斤盐,如图所示,在《天工开物·作咸》中详细介绍了制盐的方法。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盐资源,同时也含有一些有毒物质,盐的熔点是801℃,沸点是1474℃,据记载,古人制海盐,“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煎盐场所,白雾升腾”,古人没有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是如何除去海盐中的有毒物质呢?古人在熬制卤水时会加入豆浆,豆浆中的蛋白质会与卤水中的杂质结合,形成悬浮泡沫,通过去除这些泡沫,初步去除卤水中的部分有毒物质,并且古人充分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差异,用水反复冲洗盐垢,多次使盐结晶,去除杂质,再通过细筛过滤,最终得到较为细腻的盐粒。
(1)燃薪熬盐,煎盐场所,白雾升腾,这白雾的形成在加入卤水时,先汽化后 (填物态变化),这些白雾中 (选填“含”或“不含”)盐的成分;
(2)使用海盐锅煎之法,在盐卤沸腾之时,撤去燃薪,盐卤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沸腾;
(3)盐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
(4)在提纯海盐过程中,古人向卤水中加入豆浆的目的是 ,为了进一步提纯海盐,古人还采用的方法是: 。
《1.3汽化和液化》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C A B B D D
1.A
【详解】AB.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温度计的示数为98℃,那么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只增加水的质量,则水的沸点不变,但加热至水沸腾所需的时间会增长,所以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c。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控制了表面积,减慢了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电吹风吹头发,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可提高液体的温度(热风),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
C.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控制了表面积,减慢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从而减慢了水分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
D.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控制了表面积,减慢了酒精上方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A.将氮和氧放在-200℃的环境中,慢慢提高环境的温度,温度会先达到液态氮的沸点,故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30℃的温度高于水银的熔点,故在-30℃时水银是液态,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低于沸水100℃,故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沸腾,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由图知:游泳后,从水中上岸的人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将胳膊抱在胸前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
A.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减小了表面积,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下降,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蒸发是汽化的一种,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纸锅里的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水无法吸热,不会沸腾,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纸锅里的水烧干后,继续加热纸锅温度升高,会使纸锅燃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A.用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可以加快蒸发,故A符合题意;
B.用细颈的瓶子装汽油且加盖,使汽油与外界隔绝,控制了蒸发的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
C.水果加一层保鲜膜,控制了蒸发的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完钢笔要将笔帽盖紧,控制了蒸发的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污水杯中的水分首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整个过程先汽化,后液化,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由于烧杯中放有冰块,所以杯口玻璃片的温度较低,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片的上表面,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因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所以槽中水沸腾时温度是100℃,并保持不变。甲瓶中水从槽内水中吸热,温度升高直到,这样甲瓶中的水温也能达到沸点,不过甲瓶中的水一旦与槽内的水温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无法吸热,当然不能沸腾。
虽然乙瓶中水温同样可达到100℃,但乙瓶上端封闭,瓶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点高于100℃,这样乙瓶中水温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液态的制冷剂通过电冰箱冷冻室,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把冰箱冷冻室内热带走,故A错误;
B.制冷剂气态进入冷凝器,气态的制冷剂变为液态的制冷剂,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把冰箱内热散失掉,故B错误;
C.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周围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会“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1. 降低温度 放热 在盘中加一些冰
【详解】[1][2]由题可知,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金属盘,液化成小水滴,是利用降低温度的方式使气体液化,同时在液化的过程向金属盘放热,使金属盘温度升高。
[3]为使水蒸气更容易放热,应降低金属盘的温度,故应向金属盘中加一些冰块。
12. 50 增大 升高 错误 升高
【详解】(1)[1]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2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40~﹣3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50%的防冻液。
(2)[2][3]长时间使用后,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由表中数据可知,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3)[4]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在60%处于最低值,为﹣49℃,但防冻液含量50-60%和60-70%可能还有比-49℃还低凝固点,故小明的想法是错误的。
(4)[5]观察表中数据得出,知防冻液的沸点随防冻液的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13. 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降低液体温度 加快
【详解】[1]用保鲜膜把菜包起来,保鲜膜使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慢蒸发的。
[2]把菜放入冰箱冷藏起来,菜的温度降低,是通过降低液体温度来减慢蒸发的。
[3]把牛肉烘干时,提高了牛肉的温度,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牛肉中水分的蒸发,防止变质。
14. 液化 见解析
【详解】[1][2]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温度较低,倒入纸杯后,纸杯的温度也较低,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纸杯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纸杯上,使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
15. 汽化 液化
【详解】[1][2]在烹饪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即发生了液化现象,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
16. 吸收 不变 98 低于
【详解】[1]水沸腾时,需要对它不断加热,所以水沸腾时要不断吸收热量。
[2][3]由图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98℃不变,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沸点是98℃。
[4]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随水面上方气压减小而降低,所以,此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强低于标准大气压。
17.
【详解】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但由于水的质量变大,水沸腾所需要的时间变长,所以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18. 高 大量气泡出现,上升变大 吸热,温度不变
【详解】(1)[1]安装好器材后,从图甲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此时用俯视方式进行读数,因此读数会偏高。
(2)[2]水沸腾时,水会剧烈的汽化,产生大量气泡,而且温度不再升高,这些气泡在上升时,由于水不断汽化,越来越大的水蒸气汇集,且上升时,水的压强越来越小,所以气泡越大越大。
(3)[3]由图乙可知,水温度达到沸点后,不再升高,所以得出水沸腾的特点为: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19.见解析
【详解】答:当我们向瓶底浇冷水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使瓶内的水蒸气液化,从而使瓶内气体压强变小,水的沸点降低,当瓶内水的温度高于此时水的沸点时,水就会再次沸腾。
20. 汽化 液化 高 吸热 放热
【详解】(1)[1][2]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放出大量的热量,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就是为了吸收这些热量,水吸热后迅速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2)[3]火箭发射时,大气与火箭表面产生的剧烈摩擦导致火箭温度升高,为保护火箭,防止火箭熔化,必须由熔点高的特殊材料制成。
(3)[4][5]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是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此过程放热。
21.(1) 液化 不含
(2)不能
(3) 晶体 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4) 去除有毒物质 多次结晶,反复冲洗,过滤等
【详解】(1)[1]加入卤水时,水先温度高升,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
[2]白雾是小水珠,不含盐的成分。
(2)盐卤在沸腾时,需要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撤去燃薪,盐卤不能继续吸热,不能保持沸腾。
(3)[1][2]由短文知,盐的熔点为801摄氏度,即盐在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则凝固时,有固定的凝固点,是晶体。
(4)[1]由短文知,加入豆浆的卤水,会形成悬浮泡沫,初步除去卤水中的部分有毒物质。
[2]为了进一步提纯海盐,古人充分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差异,用水反复冲洗盐垢,多次使盐结晶,去除杂质,再通过细筛过滤,最终得到较为细腻的盐粒。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