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河师大附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期中试卷1(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古埃及君王的称号通常被解释为“我的主人与太阳神”“太阳神属于我”“我的主人是太阳神”等含义。这反映了古埃及( )
A.宣扬神话故事 B.法老具有无限权威
C.商品经济发达 D.用神权来强化王权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任何人开挖沟渠以浇灌田地,但是不小心淹没了邻居的田,则他将赔偿邻居小麦作为损失。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A.反映古巴比伦社会商业的繁荣 B.是部体系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注重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 D.主要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观察分析下表中的信息,你认为世界古代文明具有的特点是( )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互信性 B.一致性 C.多样性 D.互鉴性
4.罗马对外扩张的同时,其多民族文明也辐射至帝国的四周,其编织的商贸网络使东西方贸易往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这反映了( )
A.罗马扩张推动经济文化交流 B.罗马帝国版图横跨亚、非、欧三洲
C.罗马帝国靠武力征服了世界D.罗马帝国扩张导致了社会危机
5.伟大的历史人物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有这样一位古希腊的伟大人物:他博学多才,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解剖了许多动物,奠定了动物学基础; 他还创立了逻辑学这门新的学科; 他也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培养的学生曾经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帝国的疆域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他和他的这位帝王学生分别是( )
A.德谟克利特 查理曼 B.亚里士多德 亚历山大
C.苏格拉底 伯里克利 D.亚里士多德 屋大维
6.《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法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时,罗马法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是( )
A.罗马法重实际应用 B.罗马法深受基督教的影响
C.罗马公民崇尚法治 D.早期东西方文明相互隔绝
7.雅典实行“观剧津贴”制度,使公民们通过观看戏剧,受到政治熏陶。雅典还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它使广大中下阶层的公民不致因贫困而被排斥于政治之外。这些举措旨在( )
A.消除社会贫困现象 B.推动国家艺术繁荣
C.维护城邦民主政治 D.保障居民参与国事
8.伯里克利时代的公民巴斯塔和妻女居住在雅典的一个小山村,作为一家之主的巴斯塔( )
A.因家庭贫困被禁止参加公民大会
B.派12岁的儿子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会
C.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津贴
D.与妻子一起参与国家议事时,把女儿托付他人照顾
9.11世纪以后,欧洲教育领域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学的兴起。到13、14世纪,越来越多的世俗君主或城市开办大学,大学也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的发展,他们逐渐取代修道院成为知识和思想的中心。可见大学的兴起( )
有利于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极大冲击了欧洲封建王权的统治
D.是教会维护神权统治的工具
10.“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各地,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反映的时代是 ( )
A.奴隶时代的亚非文明 B.封建时代的欧洲社会
C.封建时代的亚洲社会 D.走向近代的欧洲社会
11.日耳曼人克洛维要求他的臣民都成为教徒,尽管他在征服过程中的残暴和背信弃义暴露无遗,但主教仍对他大加赞赏。凭借教会的支持,克洛维 ( )
A.征服了拜占庭帝国 B.加冕称帝
C.巩固了法兰克王国 D.强化了幕府统治
12.1233年,英王指责伯爵理查德侵犯了王室领地,但伯爵宣称国王侵犯他的土地违约在先,效忠关系自动解除,伯爵不再有效忠国王的义务。由此可知,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 )
A.有严格的等级性 B.矛盾冲突不断
C.存在着契约关系 D.地位相互平等
13.“正当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焦头烂额时,一个宗教却趁着这混乱劲儿,在帝国境内逐渐兴起。这就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下列关于此“宗教”正确说法是( )
A.是欧洲土生土长的宗教 B.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
C.4世纪末得到较大发展 D.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
14.“随着拜占庭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之间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欧人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通过拜占庭的哲学家获得了许多亚里士多德作品的拉丁译本。”材料意在说明拜占庭帝国( )
A.培养了近代古典哲学人才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C.为文艺复兴到来提供精神营养
D.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
15.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
A.引入佛教 B.大化改新C.奴隶制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
16.中世纪的西欧和大化改新后的日本都曾经出现过庄园。下列表述,符合日本庄园特点的是( )
A.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
B.庄园武士掌握着国家大权,天皇大权旁落
C.庄园的耕地分为两部分,分别称作“自营地”和“份地”
D.庄园具有司法权,设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17.西欧有一句谚语:“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人的脚。”与“阿拉伯人的脚”相关的史实是( )
A.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
B.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C.改造了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D.穆罕默德利用宗教实现统一
18.“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拾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B.封建行会的发展
C.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D.庄园经济的兴起
19.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
A.奴隶时代、封建主义时代
B.奴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
D.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20.《神曲》描绘了地狱像一个大漏斗,共9层,里面是形形色色的罪人(主教、僧侣、教皇等),受到各种酷刑折磨。该作品( )
A.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情感与理想
B.总结了作者详细的生活经验
C.抨击了教士生活的贪婪与腐朽
D.批判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陋习
二、非选择题
21.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中,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在延续和变异中不断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海成为古希腊人同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特别是民主制度建立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希腊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也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使其人格化,众神更加生动逼真。……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
——摘自孙凤玲《浅析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古老的基督教强调个人命运是亚当众儿女的普通命运的一部分,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钱男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腊人文思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东罗马帝国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3)根据材料三,与“古老的基督教”主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现了怎样的“变异”?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种“变异”对欧洲社会进程有何重大影响?(4分)
(4)综上所述,你对文明的发展有什么认识?(1分)
22.在七八世纪的亚洲大陆上,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翻开了历史的新一页。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造成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材料二 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7世纪时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人应对危机的途径。(3分)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次变革是如何改造日本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文化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并列举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七八世纪“日本和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2分)
23.千年文明熠熠生辉,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文明之源】——文明诞生复杂多元
(1)观察下面古代亚非文明诞生状况表,填写①——⑤处内容,通过表格知识的归纳,谈谈你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认识。(5分)
文明 发源地 文明成果(1例) 不同点
古代东方文明 古埃及 ② 金字塔 ⑤
① 两河流域 文字: ④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
古代西方文明 古代中国 黄河,长江 甲骨文
古希腊 爱琴海地区、希腊半岛 哲学
古罗马 ③ 法学
【法治之光】——法治传统源远流长
简要介绍《十二铜表法》,并概括卡片一中两部法律的相同之处。(4分)
(3)概括卡片二《罗马民法大全》的历史影响。(2分)
卡片一
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汉谟拉比法典》 债务法规定债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将其变卖为奴或处死。家庭法给予了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十二铜表法》
卡片二
查士丁尼认为法典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为此查士丁尼命人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后来他又相继组织人编写了有关法律论文、法令等文献,统称《罗马民法大全》。 《查士丁尼法典》
【建筑之美】——建筑艺术凝固历史
(4)分别写出图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图二的建筑特点。并概括图二和三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图三 罗马万神庙穹顶
【思想之智】——德育体现先贤智慧
(5)分别概括下面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位思想家主张的异同点。(6分)
为政以德,警如北展,居其所而众星典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知识即美德。求得知识最好的方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苏格拉底
24.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材料三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自由、财富、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对材料中这一现象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之后,英国的权力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2分)
(2)材料二表述的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什么文献?(1分)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主张。(1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并概括世界近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从1215年到1688年,英国政治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化,王权与贵族、议会权力的博弈和冲突跌宕起伏……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不能随意征税或任意剥夺财产,大部分社会剩余成为生产部门投资,其不断累积推动工业革命发生和经济持续增长。
——摘编自包刚升《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
材料二 早前英国的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大量廉价劳动力,扩大了英国的国内市场;殖民扩张也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海外市场的迅速成长,使得全球对英国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技术改革迫在眉睫,这就出现了发展机器的巨大需求。在自然科学进步以及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开始出现。
——摘编自樊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行为与政策》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2分)
(2)据材料二,分析推动英国新兴产业出现的因素。(3分)
(3)综上所述,谈谈英国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对推动当今国家产业升级的借鉴意义。(2分)
参考答案
1-5 DCCAB 6-10 ACCAB 11-15CCCCB 16-20ABCAC
21.(1)(4分)
原因:
(1)1.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希腊商业的发达,希、腊人与外界交往日趋频繁,逐步形成了古希腊人自由、开放、质朴的性格。
2.民主制度建立后,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
3.希腊文明借鉴了其他文明的成就为自己所用。
4.希腊人把神话中的诸神赋予了人性,使其人格化,众神更加生动逼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世俗文化特点,这也推动了人文思想的产生。
(2)重要作用(2分)
许多学者在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后逃到意大利,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为后来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传承与发展。
(3)“变异”和重大影响(4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宣扬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享乐,反对“古老的基督教”所倡导的禁欲主义和对来世的过度关注。
重大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促进了欧洲社会向近代化转型。
(4)认识(1分)
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传承、交流与创新的过程。不同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借鉴、融合,从而推动文明的进步;思想解放运动能够为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22(1)(3分)
危机:7世纪时,阿拉伯半岛四分五裂,部落间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导致商业衰落、生产停滞,且面临外族入侵的困境。
途径: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借助宗教的力量凝聚人心,推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以此应对危机。
(2)(2分)
历史事件: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日本大化改新。
改造日本的方式:大化改新以中国唐朝为蓝本,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通过这些举措,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成为中央集权制国家。
(3)(3分)
原因: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贡献: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为欧洲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基础;同时,阿拉伯人也将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传播到世界各地,方便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学交流与计算。
影响(2分)
七八世纪,日本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阿拉伯统一后,文化繁荣并促进东西方交流,都开启了历史新阶段。
23
(1)表格内容填写(5分)
①:古巴比伦
②:尼罗河流域
③:意大利半岛
④:楔形文字
⑤: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都在各自的发源地,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成果,如建筑、文字、社会制度、哲学、法学等方面的成就,这些文明共同构成了世界文明的丰富画卷。
(2)(4分)
《十二铜表法》介绍: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颁布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刻于十二块青铜板,内容涉及诉讼、所有权、债务等,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滥用。
相同之处:都属于成文法,都对后世法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
(3)影响 (2分)
《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法律汇编,它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提供了借鉴。
(4)(4分)
图一(埃及金字塔)的历史价值: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社会组织能力,也是研究古埃及历史、宗教、社会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
图二(雅典帕特农神庙)的建筑特点:采用了典型的古希腊建筑风格,以大理石为主要建筑材料,运用了柱廊结构(多立克柱式),建筑比例协调,体现了古希腊建筑的典雅、庄重和对称之美,融合了雕刻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图二和图三(罗马万神庙穹顶)的内在联系:罗马建筑在继承古希腊建筑风格(如柱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图三的万神庙穹顶体现了罗马建筑在结构和技术上的突破,是对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5)(6分)
苏格拉底的主张:强调“认识你自己”,重视道德和知识的关系,认为美德即知识,主张通过对话和提问的方式引导人们思考,追求真理。
孔子的主张: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强调“礼”,主张以礼治国,重视教育,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提倡“为政以德”。
异同点:
相同点:都重视道德和教育,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品德修养。
不同点:苏格拉底的思想更侧重于通过理性思考追求真理,强调个人的自我认知;孔子的思想更注重社会伦理秩序,强调“仁”和“礼”在社会治理和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其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和普及性。
24.(1)《权利法案》;(1分)英国的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1分)
(2)《独立宣言》。(1分)
(3)主张: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人们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或:天赋人权)。(1分)
(4)共同作用: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1分)
25.(1)背景:英国王权与贵族、议会权力进行不断博弈,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英国国内资本不断积累并转向生产投资,为工业革命奠定经济基础。(2分)
(2)因素:自由廉价劳动力的增加;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科技进步的推动;国家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的推动。(3分)
(3)借鉴意义:要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