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
师:成都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城市,咱们双流也不例外。老师这两天在咱们棠湖公园溜达了一下,发现各个角落都有诗文在流淌,难怪清代文人李调元说:“自古诗人例到蜀”。古往今来,大多数诗人都会到咱们蜀地来走上一圈,住上一阵子。我是第一次来成都,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也写了一首诗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
(屏显,师朗读)
成
都
行
蜀州海棠醉武侯,青城丹梯天下幽。
都江龙水沃天府,永陵翠荫思古愁。
浣花溪畔圣犹在,宽窄巷口月如钩。
澄濯锦江图画里,追梦双流更何求?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里,有哪些信息跟咱们成都有关?
生1:有武侯祠,青城就是青城山,都江龙水就是都江堰。永陵,哦……
师:谁知道永陵?(生沉默)咱们成都有一个著名的永陵博物馆,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看看,它就在我们成都。谁还有发现?
生2:浣花溪公园,宽窄巷子,还有锦江,还有双流。
师:非常好!她刚才说到浣花溪公园,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曾经在浣花溪畔住过,那儿有一个景点,非常有名,但凡来成都的人都要到看一看,是什么?
生3:(小声说)杜甫草堂。
师:声音大点,大家才能听到啊。同学们一起跟老师说:自信从大声说话开始!(生齐跟说)好,我希望同学们这一节课说话声音大一点,彰显我们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同学们的自信。今天我们就到当年的杜甫草堂去看一看,看当年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这首诗。对照书上的注释,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自由读。
(生大声自由朗读全诗,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读了一遍了,那么,字音有没有读准?节奏有没有读对?请一位同学代表给咱们朗读一下!
(一生大声朗读全诗)
师:读得还不错。那么有没有读准字音呢?
生4:“八月秋高风怒号”,就是这个“号”(háo)。
师:老师觉得你有点紧张,没有读顺。你能再读一遍吗?(生4重读)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应该读“号”(háo),什么意思?
生5:号叫、吼叫的意思。
师:好,注到书上。还有没有哪个地方读错的?
生6:“高者挂罥长林梢”的“梢”。
师:有一点点读得不准。还有什么?(生小声说)同学们读一下最后一句:“何时眼前突兀……”读什么呢?
生7:“见此屋”,读“见”(xiàn)。
师:“见”(xiàn)。你从哪里知道读“见”(xiàn)呢?我们知识迁移一下,有没有学过?
生8:“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xiàn)。
师:知识的迁移就是这样,这是一个通假字,这里读“见”(xiàn),请同学们标注。那么,刚才这个同学节奏读得很好,很顺畅,老师觉得还少了那么一点点语气。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朗读一下。请同学们在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的基础上,感受一下朗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师深情朗读,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我想大家对语气已经有一点点体会,那么,下来我们试读一下。
(生齐读全诗)
师:虽然说语气还那么欠缺了一点,但是,我听出同学们已经很努力的读出重音。不要急,我们慢慢来。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四遍了,我想同学们对内容应该有了一点了解。现在,请同学们针对文本,提出一些问题,你读了后有哪些发现?或者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生9:我发现这首诗与一般的古诗不同,它是有两个逗号,才一个句号,三个句子放在一起,和平时那种对仗工整的古诗不同。
师:对,这是一个不同。还有哪些发现?
生10:除了和一般的诗不一样外,整个的文体也和一般的词不尽相同,它的顺序并不像普通的词一样是整齐的,顺序是作者刻意打乱的,我想这里面可能寄托了作者某种隐秘的情感。
师:好的,他们发现都是形式上的不同,这个是没错的。这个同学说到了词,词虽然是长短句,但是它的格律是比较严格的。我们看看这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请同学们把“歌”圈起来。“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叫做“歌行体”,是由古代的乐府诗歌发展而来的。乐府诗歌我们也不陌生,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乐府诗歌,非常有名的,是什么?
生11:《木兰诗》。
师:歌行体就是从这种乐府诗歌发展而来的,它多为七言,也有杂言,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长短不一的句式,内容多为叙事,与词体裁不同。还有没有问题?
(生沉默)
师:我们都觉得这首诗有点杂乱,那么,我们就先从梳理结构开始。看大屏幕(屏显:品读,理结构,赏语言)。请同学们尝试从事件、场景或表达方式三个角度梳理层次。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旁边的同学商量一下。
生12:我是从表达方式来分的。从开头到“长夜沾湿何由彻”是叙事,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完,它是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
师:你的理解好深刻。她从表达方式把诗分成了两个部分。那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表达方式,知道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吗?
生(七嘴八舌):记叙、议论、抒情、说明。
师:她根据记叙和抒情把诗分成了两部分。还有同学从其他角度入手吗?(板书:记叙,抒情)
生13:我是从事件把它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下者飘转沉塘坳”,是诗人面对狂风吹破屋子的焦虑;第二部分,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到“归来倚仗自叹息”,是说作者面对群童抱茅的一种无奈之情;第三部分,从“俄顷风定云墨色”到“长夜沾湿何由彻”,是写作者夜雨痛苦的感情;最后一部分,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到完,是作者期盼广厦,期望人民能早日解脱苦难。
师:非常好。她不但分清了层次,还感受了诗人的心情。那么,场景的角度有没有人发现?
生14:“俄顷风定云墨色”前面一部分是写的屋内,后面除了抒情,就是写的外边的情况。
生15:我觉得她是说反了,“俄顷风定云墨色”前面应该是屋外的景象,后面的那一段应该是屋内的情景。
师:最后是诗人心中的蓝图。那么,看一下这一句“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它应该是屋内还是屋外啊?(生说屋外)哦,是屋外,但按照内容,我们又把它划到了下一层。那么,这个是什么句?
生(齐):过渡句,承上启下。
师:既然歌行体是以记叙为主的,那么我们就先从事件开始吧。这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是“秋风”,请一位同学把有关“秋风”的诗句读一下。
生1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师:这个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16:风力很大,吹得很狂。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16:怒号。愤怒地号叫。
师:风会愤怒地号叫吗?
生16:这个地方应该是模拟风吹出来的声音,是拟人。
师:从“怒号”我们就感到了风的猛烈之势。
生17:还有“卷我屋上三重茅”,把我屋上三重茅草都卷走了,说明了风的力量很大。
师:风的力量多大啊,那你换成“吹”读读,试试。
生17:“吹我屋上三重茅”,觉得这个风力比较小。
师:今天早晨下雨的时候也吹风,可连什么也没刮走。“吹”没有“卷”有力。刚才你还说到“三重茅”,“三重”是什么意思?
生17:“三重”好像是一个尺度,好像是三尺、三层。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18:“三”应该是泛指多,是多重。《木兰诗》中学过“军书十二卷”,“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二”“百”“十”都是泛指多。
师:那这个“三”我们也学过的:曾子曰——
生(齐):“吾日三省吾身。”
师:学习诗文就要举一反三,这样我们积累的文言词语就会越来越多。以后你看到一篇陌生的古诗文,你就会联想到你以前学过的东西,就能把它解决了。“三重”在这里指的是“多重”。肆虐的秋风把茅草都刮到哪儿去了?大家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师:茅草都被刮到江对面去了。那么,在秋风中茅草乱飞的这个画面、这个景象,你头脑中能不能呈现出来?你要呈现出来,依靠哪些词?
生19:飞、渡、洒、挂罥、飘转、沉。
师:这些都是什么词?
生19:动词。
师:把这些动词圈起来。这就告诉我们,动词是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秋风中茅草乱舞的情形,产生一种画面感。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善于运用动词。那么,这部分同学们能不能凝练一下,用几个字给拟一个小标题呢?这个女同学还没发过言,请你说说吧。
生20:风把茅草吹到河对岸。
师:意思是对的,能不能拟一个凝练点的小标题。
生21:风吹茅草。
师:刚才那个同学比较过了“吹”——
生21:风卷茅草。
师:好,你很快地抓住了诗中的一个词:“卷”。还有吗?
生22:茅屋为秋风所破。
师:这是一个被动句。“为……所”是一个固定的被动句式。先入为主,我们就以最早的来做小标题吧。
(板书:风卷茅草)
师:本来这些茅草捡回来那屋子修一修还能住,但茅草去哪儿了?
生23:被群童抢走了。
师:那么,给这部分也拟一个小标题,怎么拟?
生24:群童抱茅。
师:这个“抱”字用得好,表现了群童的动作。
生25:群童藏茅。
师:为什么是“藏”?
生25:有一句“忍能对面为盗贼”,我觉得是“藏”。藏到竹林里去了。
师:这个“藏”字用得好,抓住了儿童的情态。其实,汉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它还可以有很多表述方式。
(板书:群童抱茅)
师:群童把茅草抱走以后,诗人是怎样的表现?请还没有发过言的那位男同学把表现诗人的诗句朗读一下。
生26:“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师:你觉得哪个词很关键?
生26:欺,欺负的意思。
师:为什么敢欺负我啊?
生26:杜甫年老无力,追不上这些跑得很快的孩子。
师:抓住这个“欺”字,我们就能感受到杜甫当时是怎样的状态。杜甫面对这么一群孩子——
生27:无能为力。
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茅草抱走,所以,他回来以后,一个人住着拐杖,在那里“自叹息”。那他叹息什么呢?
生28:叹息他无能为力,叹息他老了。
生29:叹息他的屋子破了,也叹息外面很可怜的人,可能跟他的情况是一样的。
师:看来你有悲悯情怀,由杜甫想到了其他的人。那么,我们看看杜甫家里,茅草被卷走了多重以后是怎么样的状态呀?自由地朗读一下。
(生大声朗读:“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未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下)
执教:陕西省宝鸡高新中学 田 玲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家?希望我们三十位同学,每一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生30:我看到杜甫的家里应该是很破旧的,里面的被子都是破的,又很冷,屋又漏。
师:这些你都是从哪些词感受的?
生30:冷、铁、裂。
师:从这词感受到了杜甫家的破、旧。“布衾多年冷似铁”,“布衾多年”说明了什么啊?
生31:已经用了很久了。
师:“冷似铁”,为什么把它比作“铁”?
生32:僵冷,铁是冰冷的。
生33:这是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这个布衾已经用了很多年,用的已经僵硬了,跟铁一样。
生34:僵硬,冰冷,铁的感觉。
师:那么,铁是什么颜色?
生(众):黑色的、灰黑色的。
师:黑色还能表现被子的什么特点?
生(众):脏,破旧。
师:所以,杜甫家是穷困潦倒的家。还有没有能表现他穷困的?
生35:“床头屋漏无干处”,屋子漏得没有干处了,说明屋子很破旧了,不能住了。
师:这种穷困,由此可见一般。同学们要知道,杜甫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从他祖父杜审言开始就做官,他和父亲也都做过一些小官,在当时的社会是拥有特权、享有尊严的,他家享受免赋税、免兵役的待遇。为什么会穷困至此呢?那么一般老百姓家会怎样呢?
生(众):更穷困!
师:同学们这个“更”字用得好!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穷困呢?同学们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当时社会背景?
生(众):丧乱。
师:“丧乱”指的就是“安史之乱”。那我们看一下“安史之乱”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屏显背景:“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时战乱频发,田园荒芜,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流血死亡,到处是饥饿哀号。杜甫和百姓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于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一生朗读大屏背景文字。)
师:“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诗人从“安史之乱”开始就睡不着觉啦。那么,在这样一个秋风秋雨交加的夜晚,他就更难以入眠了。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这两句。
(生齐读:“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屋里这么破旧,家里这么穷,怎么能睡得着呀?同学们概括一下这层的小标题。
生36:自丧无眠。
师:自从丧乱就开始睡不着,抓住了社会背景。
生37:寝食不安。
师:为什么?
生37:经过磨难了。
师:你抓住了情态,很好。那这个夜晚,更多的是因为什么才难以入眠啊?
生38:屋子漏雨。
师:三合一,就是屋漏难眠。
(板书:屋漏难眠)
师:那么这时候屋子里谁在睡觉呢?
生(众):孩子。
师:孩子睡觉是什么样的状态呀?
生(众):睡相不好,被子都蹬破了。
师:你有没有过睡相不好,把被子蹬破的情况?(生纷纷摇头)哦,没有。被子的破旧,这个也能从侧面说明生活的穷困。
师:在这些记叙的内容里,还有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夹杂在其中呢?
生39:描写。还描写了当时将要下雨的情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描写天快黑了,将要下雨的样子。
师:这里面还夹杂着描写,包括前面我们抓动词的那个茅草乱飞的情景,它也属于描写。
(板书:描写)
师:难以入眠的杜甫,没有沉浸在个人的喜怒哀乐里面,刚才同学说了,他还想到了其他的人。那么,他发出了怎样热切的呼唤呢?大家一起朗读一下。
(生齐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老师觉得“呼唤”的感觉不够强烈,大家再大声地读一遍,既然是呼唤、期盼,那就要读得有力一些。
(生再读:“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语气有力)
师:比刚才好一点,但还有点火候不够。没关系,我们慢慢体会。这块如果也要概括一下,怎么拟小标题?
生40:忧国忧民。
生41:期盼广厦。
师:要广厦干什么呀?
生41:他想让天下的人民都不要受这个苦难,让他们幸福生活。
师:他要广厦,还要千万间,给天下的“寒士”居住。“士”本来是对古代文人的一个称呼,“寒士”就是穷困的文人,这里也可以泛指天下的普通老百姓。从“大庇”可以看出他的悲悯情怀。期盼广厦的他,是不是只期盼广厦呢?最后一句有一个感叹词很重要,哪个词?
生(齐):“呜呼”!
师:这应该是一个发自内心的感叹。为了得到这个广厦,杜甫宁愿自己冷死也心甘情愿,这里面有个词很重要,“独破”。我们看一下这个“破”,从题目里面最初的意思理解,是什么破了?
生(众):屋子破了,家破了。
师:那我们了解了背景以后,更深一层,不光是家破了,还有什么破了?
生(众):国破了。
师:面对家破国破,他不仅仅是期盼,而且愿意为这种理想的实现,做出自我的努力和牺牲。那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啊?让我们回顾全诗去感受一下。
(屏显:在秋风破屋之时,他是一个 人;
在群童抢茅之时,他是一个 人;
在屋漏难眠之时,他是一个 人;
在呼唤广厦之时,他是一个 人。)
生42:他是一个宽容的人。南村群童抢了他的茅草,他对群童有宽容之心,有怜悯之心。
师:你说的这个应该放在上面哪个横线上?你连起来读一读。
生42:第二个。在群童抢茅之时,他是一个有宽容之心、怜悯之心的人。
生43:在群童抢茅之时,他是一个有悲哀无力的人。
生44:在秋风破屋之时,他是一个可怜的人。
生45:在呼唤广厦之时,他是一个心胸宽广、忧国忧民的人。
师:说得真好。前面都是在说他自己,呼唤广厦时,他已经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人。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他自己啊,已经上升到了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层面啦。我们看一下,他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那是因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46:他是一个好人。
师:好在哪里?
生46:他自己处境都很困难,还能够忧国忧民。
师:你对好人的定义很高啊。我也是个好人,但老师还没有达到忧国忧民的境界。你直接用“忧国忧民”就行。
生47:推己及人。
师: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怀?
生48:爱国情怀。
师:也可以说是家国情怀。有一首歌叫《国家》,大家听过没有?家是最小国——
生(众):国是千万家。
师:对,有国才有家。所以说,从古到今,家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世代传承。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生(齐):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杜甫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
生(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范仲淹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
生(齐):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顾炎武发出呐喊:天下兴亡,——
生(齐):匹夫有责!
师:艾青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
生(齐):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师:家国情怀是渗透在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而杜甫,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最宏伟的一座丰碑!
师:就让我们在朗朗地诵读声中,来传承这种家国文化吧!请同学们试着背诵一下最后一段,注意读出气势来:
生(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用简单线条画出屋子形状,框住文字,完善板书。)
师:再把重音强调一下,从“呜呼”开始:
生(众):“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这种家国情怀,不仅文人应该有,我们普通人也应该有!谢谢大家!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