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揣摩品读,体会并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忏悔背后的人文关怀。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叙事散文以小见大、蓄势伏笔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语言揣摩语句含义,感受作者深重的歉疚、忏悔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叙事散文的以小见大、蓄势伏笔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对话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标题切入,初步感知
师:刚走进咱们的校园,我就被这磅礴大气的建筑所吸引,穿行在校园中,又被浓厚的历史积淀所震撼。教学楼前的“六个学会”是老师对大家殷切的期望,尤其是“学会做人”,也许“学会做人”是我们穷其一生的生命追求,一位被誉为中国良心的老人,他用自己一生的文字诉说着他冰清玉洁、容不得任何渣滓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师:我们今天就通过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先生的人生境界。(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大家还有不懂的字词吗?
生:(摇头)没有了!
师:没有了?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很充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相信我们一定会度过愉快的一节课。
师: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小狗包弟”,“小狗”表明了这篇文章记叙的对象,“包弟”是这只小狗的名字。谁能用预习所得,说说小狗包弟是一条怎样的狗?(大屏幕显示:初读文本
感知包弟 小狗包弟是一条怎样的狗?)
生1:聪明伶俐 (板书)
师:同学们概括的非常准确,看来大家预习的很仔细。你们喜欢这只小狗吗?
生(齐):喜欢!
师:知己呀,老师也非常喜欢它!这么一只聪明伶俐的小狗,谁会不喜欢呢?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包弟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
生2:它被巴金先生送到医院的解剖台。
师:一条柔暖可爱的小狗没有任何过错却被送到了冰凉的解剖台上,真是不可思议。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呢?
生3:他们处的时期太特殊。
师:什么时期?
生3:文化大革命
师:你能用词语形容文革时期的社会现状吗?
生3:社会混乱、人民疯狂。
师:你不仅读书是很用心的,而且善于概括。
二、品读文本,体味情感
师:这样一只聪明伶俐的小狗,却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容纳。那么,作为小狗主人的巴金先生,送走包弟后他又经历着怎样的内心挣扎? 有着怎样的深刻反思呢?现在请一位同学诵读第十自然段,同学们仔细听,画出最触动你心灵的句子并想想原因,待会我们一起交流。(大屏幕显示:品读文本 体味情感
送走包弟后作者有着怎样的反思?
画出最触动你心灵的句子并思考原因。)
生4:读课文。
师:这位同学真是了不起,字正腔圆,流利通畅,值得大家学习。品读文章就是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总有一句话会触动我们的心弦,现在我们一起分享交流。
生5:最触动我的是“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这几句话。这句话描写了巴金先生在良知复苏之后的沉痛。为了求得自保,他竟然将相处七年、对自己友好而忠诚的包弟出卖了!一旦良心发现,巴金先生的内心更加痛苦与自责。尤其是他说“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反而”可以看出他现在的处境比思考如何处理包弟时更痛苦,而“包袱”也是他送走包弟后更沉重地思想负担,精神包袱的真实写照。
师:你能不能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就话?
生5:朗读。
师:谁来评价他的朗读?
生6:我觉得他读的有点快,这语段里满是作者的自责和痛楚,应该的读的慢一些,轻重音更明显些。
师:你能不能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再读一遍?
生6:有感情的朗读。
师:多么痛的领悟,说你是巴金先生的知己也不为过。
生7:“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最能触动我。包弟送走后,作者的脑海里不断出现幻觉,这种幻觉让作者陷入了更痛苦的境地。小狗包弟受的解剖是在身体上的,而作者所受的解剖是在心灵的,他时时受着灵魂的拷问。
师: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他不动声色地描写我们身边真实的生活却让我们震撼不已。
生8:“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读出了巴金先生深深地忏悔和痛心。“羞愧”、“瞧不起”、“不能原谅”直接的表达了作者送走包弟后内心强烈的谴责与忏悔,这种忏悔发自内心,来自一颗诚实的心。
师:你能不能给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让我们一起体会这种忏悔与痛心?
生8:读课文。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深深地忏悔之情,可谓字字含情,句句泣血,震慑灵魂。
生9:“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巴金先生说他幸运,而我更多的读到的是他的不幸。“终于”一词可以看出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也”指人的命运与小狗包弟的命运一样,都受到了社会和时代的摧残。“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我想更多的是说巴金先生也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我在课后补充材料中看到:1968年8月,巴金被监禁;9月,被抄家,并经受各种形式的批判斗争;1970年春节后到上海郊区劳动改造;1972年8月,妻子萧珊病逝,巴金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他历经九死一生而没有死去,所以作者说“倒是我的幸运”。更多的是自嘲,是不幸生活的反语,痛苦的心情不言而喻。
师:分析得不错,每一句都震撼心灵,发人深省,于朴实中表达着不安,倾吐着深情,进行着反思。希望同学们课下运用品字的方法继续感受这震慑心灵的力量。本段写了作者什么呢?
生10:巴金先生心生不安。(板书)
师:“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围绕小狗包弟,巴金先生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呢?谁来写在黑板上?
生11(板书):欢快 ——沉痛——歉意
师:一条小狗的命运始终牵动着作者的心,多年后,每当想起包弟他都心生歉意。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历经劫波之后能勇敢的剖析心灵,倾吐心声呢?结合第10段,请同学们速读11—13段,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下面的句式进行归纳:他是一个 的人。(大屏幕显示:速读文本 走进作者 请同学们速读11—13段,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
生速读课文,交流回答。
生12: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生13:他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生14:他是一个勇于剖析自己内心的人。
生15:他是一个有悲悯心的人。
生16:他是一个真诚的人。
师:巴金先生从一个个汉字中慢慢站起,从一个个语段中向我们缓缓走来,他的形象丰满而伟大。他是现代中国为数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的高贵品质,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力量,这位“20世纪中国的良心”,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2003年巴金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下面我们齐读给他的颁奖词。(大屏幕显示:巴金——感动中国颁奖词)
学生齐读颁奖词。
三、理清结构,学习写法
师:感受完巴金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再来看看他的文章结构。既然从题目到内容都主要是写小狗包弟的,但文章第一段写的内容却与小狗包弟无关。那么第1段所写的故事是否多余?为什么?(大屏幕显示:理清结构 学习写法 第1段所写的故事是否多余?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一定有非常独特的见解,下面我们一起交流。
生17: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文革中艺术家和狗的故事,狗对艺术家的忠诚、依恋和人对艺术家的迫害、背叛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那动乱的年代,父子反目、夫妻成仇、亲友疏远、人情殆尽,狗的出现,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所以,文章开篇描写狗对艺术家的忠诚与情义,反衬出文革社会中人性扭曲的万般世相,也为全文奠定了一种悲伤凄凉的基调。(板书:艺术家和狗 悲伤)
生18:第一自然段宕开去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看似离题,实际是以此为引子,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板书:引子)
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非常准确而且很有见地。既然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是这篇叙事散文的引子, 后面描写包弟的“聪明伶俐”、“惨遭厄运”和“我”的“心不得安”有什么的作用呢
生19:作者在引出小狗包弟后,通过许多场景描写来突出包弟的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为它后来惨遭厄运积蓄情感,增强苦楚悲愤的力量。
师:非常不错。积蓄情感,增强力量在结构上称为蓄势。(板书:蓄势)
生20:正因为有包弟的惨遭厄运才会有结尾作者的内心不安,这一部分好像是在为后面的情节埋下的伏笔,好让读者不感到突兀,荒唐。
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板书:伏笔)
生21:在悲痛的情感中,巴金先生没有一味沉浸其中,而是理性的向小狗包弟表达内心的歉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师: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且还在文章的结尾,那这是感情的一种——升华(学生齐声回答)(板书:升华)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小狗包弟》一课以它朴实自然的语言,震撼心灵的情感以及严谨有度的章法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不断探索它的奥秘,从中受到启迪。
四、发掘价值,获得启示
“文革”惨痛的事情很多,打死、逼死了许多知识分子。比如:老舍、傅雷都是受迫而死,但作者没有选取这些事情,却写了一条小狗的命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大屏幕显示:发掘价值,获得启示 “文革”惨痛的事情很多,却写了一条小狗的命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从思想价值、写作选材、表达真情等方面思考。)
生22: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用小狗的命运来反衬人的命运,用狗性来映照人性,以小事来反映大社会。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呼唤,对生命的尊重。
生23:这篇文章的语言朴实自然,但字里行间却饱含深情。通过这篇散文我感觉抒真情不必辞藻华丽,只要敢说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同样具有说服力,同样可以以情感人。
生24:“小狗包弟”只是一个切入点,作者绝不是仅仅表达对小狗的怀念,也不仅仅是对文革的一般意义的批判,而是发自内心的忏悔。巴金先生被称为“20世纪中国社会的良心”就是因为他有问责自己的勇气。
五、推荐阅读,拓展理解
师:品读着巴金先生“把心交给读者”的这些真言真情,感受着巧妙自然的结构,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收获颇丰。2005年10月17日,也就是十年前的今天,一代文坛巨星陨落。今天,在巴金逝世十周年的日子,我们唯有在文字里才能了解他的时代,他的光彩,这也是对他最好的悼念!课后推荐大家阅读:巴金的《随想录》;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大屏幕显示:推荐阅读,拓展理解 巴金的《随想录》,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师:谢谢大家,下课!
附:板书设计
内容:艺术家和狗——伶俐可爱——惨遭厄运——心不得安
|
|
|
|
情感: 悲
伤 —— 欢
快 —— 沉
痛 ——
歉
意
|
|
|
|
章法: 引
子 —— 蓄
势 —— 伏
笔 —— 升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