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五)建设美丽中国
自然灾害与环境保护
必备知识 夯根基
一、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1.自然灾害______——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广。
2.常见的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季节性明显且每年都有发生。
类型 发生时间 主要分布范围 带来的灾害
气象灾害 _____ 冬半年 除西藏、云贵地区外的大部分地区 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严重
寒潮
类型 发生时间 主要分布范围 带来的灾害
气象灾害 台风 夏秋季节 东部沿海地区 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可解除和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问题)
干旱 不同季节 交替出现 我国东部 季风区 东部平原沿海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秦岭—淮河线一线以北旱灾多发 影响我国__________的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洪涝 不同季节 交替出现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给农业、国民经济带来损失
狂风、暴雨
范围最广
(2)地质灾害。
类型 主要分布范围 带来的灾害
地质灾害 _____ 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 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
滑坡和 泥石流 多发生在山区,特别集中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 摧毁房屋、工厂,淹没人畜,毁坏土地,交通中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
地震
二、除害兴利并举
1.“______为主、________相结合”:
(1)灾前__________:①建设防灾工程;②开展灾害监测;③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
(2)灾中__________:①抢救受灾人员;②抢修基础设施。
(3)灾后__________:①重建家园;②恢复正常秩序。
预防
防抗救
防灾备灾
应急救援
恢复重建
2.自救互救:
(1)洪水灾害应急措施:尽量跑向高处;来不及撤离时,抓住漂浮物等。
(2)台风灾害应急措施:关注台风预警信息,前往安全场所避险,停止户外活动。
(3)地震灾害应急措施:迅速撤离到空旷处:不能及时撤离时,寻找有承重小房间、结实桌椅躲避。
(4)滑坡、泥石流应急措施:暴雨时,警惕滑坡、泥石流现象的发生;遭遇泥石流时,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逃生;若无法逃离,可寻找大型、坚固物体躲避。
三、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______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西南地区的______化等)。
2.防治措施及成效:
(1)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及成效:脱硫治理酸雨;治理雾霾天气。
(2)生态建设治理措施及成效:水土流失面积缩小,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提高。
3.我国陆上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用______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有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资源
石漠
清洁
四、走向生态文明
1.国家层面:坚持人与自然__________,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
2.个人层面:每个人都要树立____________,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
和谐共生
人地协调观
考点一 自然灾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情境示范题1:太焦铁路清除危石
(2025 河北学业考)穿越太行山的太焦铁路(河南段)依山傍沟(如图)。雨季时,山上的危石在雨水的冲刷下极易掉落,给当地的交通运输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这里有一群可敬的劳动者——捅山工,他们负责清除危石,据此完成1~3题。
高频考点·释疑难
1.危石极易掉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捅山工清除危石主要是为了( )
A.减轻风沙危害 B.减少山体滑坡
C.保障列车安全 D.保护谷底农田
3.可以减少捅山工工作量的措施是( )
A.减少车次 B.平整土地
C.设防护网 D.加固路基
B
C
C
考点二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情境示范题2:特色生态旅游路线
(2025 湖南模拟)国家林草局、文旅部联合推出“河北坝上森林草原”“江苏滨海湿地”“四川大熊猫寻踪”“西藏国道318”“新疆阿勒泰千里画廊”等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下图为某旅行爱好者王先生收集整理的14条生态旅游线路中的部分景点分布图。完成4~6题。
4.西藏国道318生态旅游线路的主要特色是( )
A.森林草原景观
B.高山冰川与高原湖泊
C.鱼米之乡
D.沙漠绿洲景观
5.江苏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线路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候鸟迁徙栖息地
B.防风固沙
C.冰川水源涵养
D.热带雨林保护
B
A
6.为保护生态旅游线路的可持续发展,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大规模建设酒店和娱乐设施
B.开发矿产资源补充收入
C.鼓励自驾游自由探索
D.限制每日游客数量
D
【名师提醒】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主要灾害 主要分布地区
台风灾害 东南沿海地区
干旱灾害 华北地区
洪涝灾害 南方地区
寒潮灾害 影响范围广,西北、华北、东北较为严重
滑坡、泥石流灾害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地震灾害 分布范围广,台湾、西南和西北地区多发
【归纳总结】
1.气象灾害:
名称 特征 危害
干旱 长期降水异常偏少或无降水 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台风 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伴有狂风和特大暴雨 洪水灾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2.地质灾害:
名称 特征 危害
地震 地下深处岩层发生断裂,产生震动的现象 房屋倒塌、交通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等
滑坡 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交通线、房屋、农田等,危害巨大
泥石流 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 冲毁农田、房屋、道路等,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3.防灾减灾:
(1)防灾: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修建防灾工程。
(2)减灾:建立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等;灾害发生时,及时调动救灾人员。
全国题组
经典必考题组 精练常规题型(预习评估)
(2025 广东学业考)2025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省区连降暴雨,全面进入汛期。为此,各地加强应用直升机、无人机、无人艇、卫星电话等装备进行实战演练,增强应对汛情的预警、应急等能力。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暴雨的是( )
真题精练·提素能
A
2.进入汛期,我国南方地区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滑坡 B.沙尘暴
C.洪涝 D.寒潮
3.在防汛备汛中使用无人机,能够( )
①检修设备 ②巡堤查险
③定位险点 ④监测水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D
(2025 江西学业考)2025年1月7日,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国家紧急调拨各类物资和组织人员展开救援。一天之内交通、供电等得到恢复。如图示意定日县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定日县位于我国(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5.造成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A.山体滑坡 B.板块运动
C.地面下沉 D.冰川消融
C
B
6.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快速响应,反映了我国( )
①地震发生次数少
②地震灾害预报精准
③应急救灾能力强
④救灾物资储备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气称为绿氢。2023年4月,我国首个绿氢长距离输送项目“西氢东送”工程正式启动。
材料二 2023年,青岛煤炭消费占比不足30%;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占比首次近半,总量首次超过煤电装机;青岛清洁运输占比持续提升,运营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占比达95%,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1.9万个。
材料三 下面为“西氢东送”线路示意及乌兰察布气温降水柱状图。
(1)乌兰察布市发展“绿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图文资料,将下列“绿氢开发”框架图补充完整。
①________;②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
(2)结合材料二,举例说明青岛在低碳发展中的具体措施。
答:增加新能源发电装机;增加新能源公交车;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内蒙古
大
温带大陆性
长
省考预测题组 拓展命题视角(延伸训练)
考法 结合时事新闻考查自然灾害
(2025 北京大兴区学业考)2024年台风“摩羯”在我国南部海域登陆,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破坏力极大。如图为台风摩羯登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受“摩羯”影响较大的区域是( )
A.粤 B.新 C.甘 D.青
2.下列表示台风的天气符号是( )
3.台风到来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①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
②渔民可借风力出海打鱼
③气象部门应加强监测
④在广告牌下躲避大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D
B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