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学期期中新课标全国命题趋势卷
阳春三月,满城花开,在这最美的时光里,我们以崭新姿态迎接新的春天。在三月,学校开展踏春实践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感 知 时间的美好——春日赏花,拾取春光
春日近,同学们准备去松山湖赏花,请你参与完成策划。
【查找资料】
松山湖第三届赏花月活动启动,请收好这份活动指南,一起拾取春光。
1.请给资料中加点的字标注拼音。(2分)
潺( )潺 簌( )簌
2.初见活动指南,同学们非常惊喜,纷纷发言。下列发言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我曾去过松山湖景区,彼时远山如黛、湖水如镜,与漫山遍野的鲜花交相辉映,那美景令我叹为观止。
B.从活动指南里可以看到,那里应该是草长莺飞,花枝招展。
C.看到松山湖的赏花月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我出游的兴致油然而生。
D.“汉服体验”项目颇有文化气息,我们可以踊跃参与,沉浸式赏花,体验春日之妙。
3.资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4.资料中“□”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1分)
5.为了顺畅、方便地参与赏花月活动,你需要做哪些准备?结合活动指南分条概述。(2分)
【个性赏花】
6.小语同学爱好传统文化,希望在赏花时有一份符合自己兴趣的、生动的旅游指南。请你根据下面的小贴士,帮助他设计向AI(人工智能)工具提出的问题。(3分)
小贴士:“RTGO”是询问 AI 的提示语模型。其中“R”指你的角色或身份,“T”指具体描述需要完成的任务,“G”指你期待达成的效果,“O”指输出格式、风格、字数等操作要求。
7.班级中有同学对出游赏花兴致寥寥,认为“虽然花朵美丽,但是学业更重要”。作为活动的策划人之一,请你礼貌地回应他的观点。(2分)
探 索 时间的痕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时间的痕迹在哪里?或许历史知道答案。让我们走入历史文化的长廊,理解、体会、思考。
【第一章 回归经典“景致”】
8.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人类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同学们围绕《经典常谈》,开展“乘坐经典之船,畅游古今之海”阅读分享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5分)
(1)小文喜欢《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中关于汉字的造字法的内容,请根据以下图片,推测“门”采用的是( )造字法,“明”采用的是( )造字法。(2分)
(2)一本好书就是一个旅行胜地。作者朱自清希望学生读了《经典常谈》这本书,能够“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在《经典常谈》之“海”中,你用选择性阅读策略,捕捉到的最美风景是什么?请选择一章,结合内容和价值,把它推荐给同学。(3分)
【第二章 繁花绽放·页间藏芳菲】
9.在“亲近经典,浸润书香”语文学习活动中,小葭同学设计了以下开场白,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8分)
阅读凝练隽永的经典诗文,能使我们跨越时空遇见他们的遇见。伫立江畔,迷离在“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意境中;在河之滨,唱出“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的倾慕;徘徊城头,默品穿越两千多年的“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的思念;深陷泥中,感受“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的愤懑;贬谪永州,柳宗元漫步小石潭,欣赏小石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那林木葱茂、绿藤缠绕的景象;遥望洞庭,感叹“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的浩渺与汹涌;浪迹天涯,体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
【第三章 雅谈论桃源·古今意涵思】
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并完成相关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豫章①胡叔俊,以高才硕学隐居进贤官溪之上,治乃祖西园,筑亭其间而游息之。以东南先朝阳而夕阴,宜木果,而树李、梨、栗。南为正阳方之宜芳华,而列种海棠。松、竹者贯岁寒而后凋,故以植乎西北。中又杂植梅数十株,曰:“松、竹之友也。”今皆蔚然为林矣。若菊,若牡丹、芍药之属,丛生而可爱,皆列于亭之左右,以便观赏。合而名其亭曰“园趣”。(节选自揭傒斯《胡氏园趣亭记》,有删改)
【注释】①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文中的“进贤”为县名。
10.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字词的理解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穷”有“阻塞不通”“尽”“不得志”等意思,在“欲穷其林”中“穷”的意思为“尽”。
B.“仿佛若有光”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与乙文中“若菊”中的“若”意思相同。
C.“以”有“因为”“凭借”“用”等意思,在“以东南先朝阳而夕阴”中“以”的意思是“因为”。
D.“中又杂植梅数十株”中的“数”是约数,“夹岸数百步”的“数”也表示约数。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松、竹者贯岁寒而后凋,故以植乎西北。
12.说说【甲】文中桃花源内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分)
13.陶渊明的诗文多描写田园归隐生活,结合《桃花源记》分析陶渊明与胡叔俊选择归隐的原因有何不同。(4分)
品 味 时间的往复——年年岁岁花相似
春,是岁月的轮回,也是记忆的复苏。当万物在春日中焕发生机,旧日的温情与故事也悄然苏醒。班级计划举办一场主题为“旧物·新生”的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任务。
一沓旧信,满藏温情
范 范
①一个寒气逼人的冬日周末,窗外朔风呼啸,悬在高空的太阳像一面镜子,明晃晃地照在身上,虽有薄薄的一层暖意,但很快被风吹得四散而去,无影无踪。
②我窝在家里,既不想做琐碎的家务,也无心处理书桌上堆积的工作,为了内心些许的秩序感,便在百无聊赖中,整理起书房里的杂物——从一沓书信开始。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土,一封封发黄的信纸上,字体不一,有的工整娟秀,有的龙飞凤舞,而我的名字和曾经就读的大学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③一封接一封地看,就着青涩稚嫩的文字,我又把当初与同学、朋友书信交往的场景和情感,仔细回想、重温了一下,也在一行行文字中刷新了自己当初懵懂又年少轻狂的印象。在别人的心目中,一个人的形象更客观具体,且有迹可循——好与坏,形成于黑字,飘飘洒洒地落在白纸上,定格生根,不畏风雨霜雪的侵染,也有“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
④看完信,我心里怅然若失,但更多的是感动和温暖。苏东坡有诗曰:“事如春梦了无痕。”时光匆匆,世事苍茫,日复一日,能在生活的辗转和人世的变迁中保留下来的,都是岁月给我们的美好馈赠。再三玩味之后,我规规矩矩地把一封封信装好,捆扎实了,又郑重其事地放到一个纸箱里,遮住了口,以免再被尘封。
⑤一沓旧信,蕴藏着丰富的情愫和鲜活的记忆。“旧”,一个常见易懂的字,一不小心,就会被忽视、遗忘在角落,落满岁月的风和生活的尘。A一旦重温、念起它的美,便像在春日暖阳下,打开一本心仪已久的书,欣赏一束历久不衰的干花,轻品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翻看一本装有一张张青春容颜的影集,让人目光柔软,思绪雀跃,情生意动,感慨良久。
⑥B旧与新,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如同一对冤家,却一脉相连,不可分割。
⑦有的人喜新厌旧,因为新意味着新鲜新颖新潮,更有可塑性,更值得期待;而旧,则意味着落伍过时、暗淡破败,不时尚,不够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惊喜。我更喜欢辞旧迎新。对于旧,不讨厌不嫌弃,但也不抱残守缺——旧物有温度,尚能再用,便留下,以备不时之需;若不能物尽其用,便像第一次遇到它时的满心欢喜一般,与之好好告别。
⑧在如今的生活中,物资丰沛,更新、添新易如反掌,也让故人、往事、旧物充当的角色少了,作用轻了。但从一封旧信出发,开始睹物思人,追忆往昔,那时望穿秋水的等待和期盼,欣喜和情思,多么难得,便认真对待,恋恋不舍。比如,小时候,母亲为我做的千层底布鞋;比如,故乡的一条色彩单一、曲曲折折的老巷;比如,中学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情日记……
⑨把“旧”字拆开,就是一个日子。人生中,没有一天是多余的。过好每一天,于己,是一次心灵的修行,是一份与时俱进的美好心境,也就无忧无惧于旧的侵扰与失意,也不畏时不我待的焦虑。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踩着一个个有得有失的日子,一步步铿锵有力地走过来,走到今天,我们才遇见更成熟更从容更美好的自己。
⑩旧是新的归宿。它是日复一日走过的一个个阶梯,值得你心平气和地面对它。就像一个人的青春,哪怕它在不经意间已悄然远走,但鲜活的记忆也依旧如草木庄稼,年年一茬茬,因了岁月不老,而延续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韵律和希望。人生之路,一站有一站的风景。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而现在的你,即使身处严冬,也可以深情回首,也可以心向春天,欣然出发。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任务一:旧物·新生——展板设计】
14.班级为活动设计了一个旧物展板。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展板,并补充一件你的旧物,说明它对你的意义。(6分)
展板名称:时光的足迹
文中的旧物 旧物名称 旧物意义
一沓旧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层底布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巷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日记 记录青春心事
④你的旧物:__________。对你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任务二:旧物·新生——作品旁批】
15.班级制作了一本《旧物故事集》,收录同学们的文字作品。你曾在阅读该文章时给本文A和B处画线句作了旁批,请写在下面。(6分)
A处(从修辞手法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从段落作用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旧物·新生——汉字新解】
16.班级根据文中作者对“旧”字的拆解获得灵感,举办了拆字游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根据示例,继续挖掘“旧”字的内涵。(3分)
示例:把“旧”字拆开,就是一个日子。“一”是一级又一级的台阶,踩着这一级级台阶,一步步铿锵有力地向上攀登,我们才能遇见更成熟更从容更美好的自己。
把“旧”字拆开,就是一个日子。“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四:旧物·新生——新旧碰撞】
17.班级举办了“保留旧物”与“拥抱未来”的讨论会,请结合文章内容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二者关系的理解。(5分)
创 作 时间的情怀——笔墨寄深情,时光酿温情
18.请从下面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40分)
任务一:时间在书写中流淌,我们感知时间的美好,探索时间的痕迹,品味时间的往复。过去的日子总有如金子般美好的存在,让你回味至今。
请你以《流金岁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余世存《时间之书》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以《藏在时光里的答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③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答案
1. chán sù
2. B 点拨:“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用来形容“那里”的景不恰当。
3. 将“散漫”改为“弥漫”。 4. :(填“冒号”也可)
5. 示例:①了解游玩项目;②了解游玩路线;③了解洗手间、垃圾桶、医疗救治点等重要地点的位置信息;④了解活动时间。
6. 示例:我是一名爱好传统文化的中学生,请你帮助我设计一份旅游指南,能够让我在赏花时感受传统文化,希望这份指南图文并茂。
7. 示例:同学,赏花能让我们暂时脱离课业压力,感受自然之美与生命活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适当的放松反而能提升学习效率,带着欣赏美的眼睛赏花也是一种学习。我敬佩你的努力与坚守,也期待你能够和我们一起寻找自然之美!
8. (1)象形 会意
(2)示例一:我推荐《〈诗经〉第四》这一章,《诗经》里面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读这一章,我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也更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
示例二:我推荐《〈说文解字〉第一》这一章。这一章从仓颉造字传说引入中国文字的渊源,又从秦始皇统一文字,定小篆为国书,衍生到汉字造字和用字“六书”,让我们了解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
9. 白露为霜 窈窕淑女 如三月兮 微君之躬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波撼岳阳城 海内存知己
10. B 点拨:“仿佛若有光”中“仿佛”的意思是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若菊”中“若”是“像,比如”的意思 ,二者意思不同。
11. (1)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
(2)松树和竹子历经寒冬也不凋谢,所以把它们种植在园子的西北方向。
12. 过着自给自足、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的美好生活。
13. 《桃花源记》描绘了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压迫和战乱的世外桃源生活,而当时的现实社会无法实现,所以陶渊明选择归隐的原因是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胡叔俊则是因为有高超的才学和渊博的知识选择隐居。
【乙参考译文】豫章的胡叔俊,因为卓越的才华和渊博的学识,隐居在进贤官溪畔,修缮他祖先留下的西园,在园子里修筑亭子用来游玩和休憩。因为园子的东南方向先迎来朝阳,后有背阴,适合种植果树,于是栽种了李树、梨树、栗树。园子的南边是正对着太阳的方向,适合栽种有花的植物,于是排列着栽种了海棠。松树和竹子历经寒冬也不凋谢,所以把它们种植在园子的西北方向。园子中间又交错种植了几十株梅花,(胡叔俊)说:“(这)是松树和竹子的朋友。”现在这些树木都长得枝繁叶茂,形成树林了。像菊花,像牡丹、芍药这类花卉,一丛丛生长得惹人喜爱,都排列在亭子的左右两边,以便于观赏。综合这些景致,给这座亭子取名为“园趣”。
14. ①蕴含着丰富的情愫和鲜活的记忆。
②体现了母亲的关爱。 ③是故乡的象征,承载着对故乡的思念。(每空1分)
④示例一:一支旧钢笔 这是我第一次获得写作比赛奖项时的奖品,它见证了我在写作道路上的起步,激励我不断努力创作。
示例二:一本旧相册 相册里装满了家人各个时期的照片,每当翻看它,那些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便历历在目,它是家庭温暖与爱的见证,让我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亲情的陪伴,给予我心灵慰藉。
示例三:一个手绘陶瓷杯 这是我和好友一起在陶艺工作室亲手制作的,上面绘着我们共同设计的图案。它承载着我和好友之间深厚的友谊,每次用它喝水,都能想起和好友相处时的快乐时光,提醒我珍惜这份情谊。(“你的旧物”1分,“意义”2分)
15. A处: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将重温“旧”的美好比作打开心仪的书、欣赏干花、轻品香茗、翻看影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重温“旧”能带来温暖、美好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旧”的珍视。(2分)
B处:过渡段,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旧”的讨论,引出下文对新旧关系的阐述,(1分)使文章过渡自然,结构更加严谨。(2分)
16. 示例:一条又一条的印迹(1分) 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回顾过去时,能找到成长的脉络(2分)
17. “保留旧物”是对过去的珍视和回忆,旧物承载着情感和记忆,能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1分)“拥抱未来”是积极向前的态度,我们不能因留恋过去而停滞不前。(1分)二者并不矛盾,“保留旧物”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为“拥抱未来”提供情感和经验的支撑;而“拥抱未来”能赋予旧物新的意义,让我们在新的经历中不断丰富对过去的认知。(1分)比如我们保留儿时的玩具,在成长过程中,它能让我们回忆起童年的快乐,而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回忆去面对未来的挑战,会更有勇气和力量。(2分)
18.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