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勾股定理的应用 课件(2个课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 勾股定理的应用 课件(2个课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6 07:0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13.2 勾股定理的应用
13.2.1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经历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明确应用条件.
学习目标
情境学新知
蚂蚁通过计算自己行走的步数以及每步的角度来估计距离和方向.这种方法类似于路径积分,虽然我们不完全清楚蚂蚁是如何精确计算步长和步数的,但研究显示它们能够通过这种计算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验证蚂蚁是否能通过最短距离找到食物并顺利搬运回家!
如图所示,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 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 (精确到0.01cm)
A
B
C
D
任务一:蚂蚁在圆柱体上找食物
分析:蚂蚁实际上是在圆柱的半个侧面内爬动,如果将这半个侧面展开,得到长方形ABCD,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求的最短路程就是这一展开图——长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之长.
A
C
B
D
A
B
C
D
解:如图,在Rt△ABC中,BC=底面周长的一半=10cm.
由勾股定理,可得
答:爬行的最短路程约为10.77cm.
A
C
B
D
如果圆柱换成如图的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盒子,蚂蚁沿着表面从点A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又是多少呢?(精确到0.01cm)
任务二:蚂蚁在正方体上找食物
A
B
分析:把几何体适当展开成平面图形,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性质来解决问题.
A
B
10
10
10
B
C
A
解:最短路程即为长方形的对角线AB,
答:爬行的最短路程约是22.36cm.
10
10
10
B
C
A
变式 如果盒子换成如图长为3cm,宽为2cm,高为1cm的长方体,蚂蚁沿着表面由A爬到C1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又是多少呢?
A
B
C
D
B1
C1
D1
A1
(1)经过前面和上底面;
蚂蚁由A爬到C1过程中较短的路线有多少种情况?
2
3
A
1
B
B1
C1
D1
A1
(2)经过前面和右面;
(3)经过左面和上底面.
3
2
1
A
B
C
B1
C1
A1
3
2
1
A
D
D1
A1
B1
C1
解:(1)当蚂蚁经过前面和上底面时,如图,最短路程为
2
3
A
1
B
B1
C1
D1
A1
A
B
C
D
B1
C1
D1
A1
(2)当蚂蚁经过前面和右面时,如图,最短路程为
A
B
C
D
B1
C1
D1
A1
3
2
1
A
B
C
B1
C1
A1
(3)当蚂蚁经过左面和上底面时,如图,最短路程为
A
B
C
D
B1
C1
D1
A1
3
2
1
A
D
D1
A1
B1
C1
∴最短路程约为4.24cm.
∵4.24<4.47<5.10,
一只蚂蚁高0.9mm,背着一块边长为1.6mm的正方形饼干(饼干比蚂蚁宽),要将食物搬进形状如图所示的巢穴通道,下面是长方形ABCD,上面是半圆形,问这只蚂蚁能否通过该巢穴通道 并说明理由.
A
D
C
B
2mm
2.3mm
任务三:蚂蚁将食物搬回巢穴
长方形
半圆
解:在Rt△OPE中,由勾股定理得,
EP2=OE2-OP2=12-0.82=0.36,
∴EP=0.6mm,∴EF=EP+PF=0.6+2.3=2.9(mm),
∵2.9>2.5,(关键点:蚂蚁和饼干的高度低于EF才能通过)
∴蚂蚁能通过巢穴通道.
A
D
C
B
2mm
2.3mm
长方形
半圆
O
E
P
F
分析:由于饼干宽1.6mm,所以蚂蚁背着食物能否通过,只要比较距巢穴通道中线0.8mm处的高度与蚂蚁和食物的高度和即可,蚂蚁和食物的高度和为0.9+1.6=2.5mm.如图所示,点P在离巢穴通道中线0.8mm处,且EP⊥AD,与地面相交于点F.
随堂练习
1.小明和同学在放风筝时,风筝挂在了树上,如图,风筝线垂直落在地面,结果发现风筝线多出2米;接着小明又把风筝线向外拉了6米(BC=6米),这时风筝线紧绷且末端刚好接触地面,则风筝距离地面的高度AB为多少?
解:设AB=x米,则AC=(x+2)米,由图可得,∠ABC=90°,BC=6,
∴在Rt△ABC中,AB2+BC2=AC2,即x2+62=(x+2)2,解得x=8.
答:
2. 如图是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罐头盒,盒高6 cm,盒底周长为18 cm,盒外一只蚂蚁在底部的A处,想吃到盒内对侧B处的食物,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分析: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圆柱体侧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路线长就转化为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作出最短距离,从而结合“勾股定理”求得最短路程.
解:如图,将圆柱体侧面展开为矩形,
则蚂蚁的爬行路线为AP+BP,
作点A关于DE的对称点M,连结BM交DE于点P,
连结AP.
∴AP+BP=MP+BP=BM,
此时蚂蚁爬行的路程最短.
由对称的性质可知:ME=AE=6 cm,AB= AC=9 cm,
BM2 =AB2 + AM2 =92 +122=225,
∴BM=15cm.
∴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15cm.
最短路程问题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勾股定理
的应用
课堂小结
13.2.2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的综合应用
能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新课引入
前面学习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两者是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几何问题的基础工具.
本节课我们探究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综合应用吧!
如图 ,在 3 × 3 的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为 1,请在给定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1) 画出所有从点 A 出发,另一个端点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 的线段;
问题1
分析:只需利用勾股定理看哪一条以格点为端点的线段满足要求.
A
C
B
E
D
解:(1)右图中,AB、AC、AE、AD的长度均为 ;
新知学习
(2) 画出所有以题(1) 中所画线段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2)右图中,△ABC、△ABE、△ABD、△ACE、△ACD、△AED就是所要画的等腰三角形.
A
C
B
E
D
A. B.
C. D.
例1 如图,△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则BD的长为(  )
C
问题2
如图,已知CD=6m,AD=8m,∠ADC=90°,BC=24m,AB=26m. 求图中着色部分的面积.
解:在Rt△ADC中,∵AC2=AD2+CD2(勾股定理)
=82+62=100,
∴AC=10.
∵AC2+BC2=102+242=676=262=AB2,
∴△ACB为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S阴影部分=S△ACB-S△ACD= × 10 × 24 - × 6 × 8= 96(m2).
方法总结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步骤:
(1)“找”:找出三边的关系;
(2)“算”:计算两个较短边的平方和及最长边的平方;
(3)“判”:若两者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且最长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例2 如图,学校在校园围墙边缘开垦一块四边形菜地ABCD,测得
AB=9m,BC=12m,CD=8m,AD=17m,且∠ABC=90°,求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解:连接AC,
∵ABC=90°,AB=9m,BC=12m,
∴AC2=AB2+BC2=92+122=225,所以AC=15m.
又∵CD=8m,AD=17m,所以AC2+CD2=AD2,
∴△ACD为直角三角形,即∠ACD=90°,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114 m2
∴S四边形ABCD=S△ABC+S△ACD= × 9 × 12 + × 8 × 15= 114(m2).
随堂练习
1.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有A,B,C,D,E五个点.如果连接两个点之后线段的长度大于3且小于4,则可以连接______.(写出一个答案即可)
AD
2.为了美化环境,增加绿地面积,某市现计划在人造湖旁的一块空地上种植草皮,如图所示为该四边形空地,经测量AB=30m,BC=40m,CD=120m,DA=130m,∠ABC=90°.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30元,则在这块空地种植草皮需要投入多少元?
解:如解图,连接AC,
∵AB=30 m,BC=40 m,∠ABC=90°,
∴AC= = =50(m).
∵502+1202=1302,即AC2 +CD2=DA2,∴△ACD为直角三角形,
∴这块空地的面积为
×(30×40)+ ×(50×120)=600+3 000=3 600 m2,
∴种植草皮需要投入3 600×30=108 000(元).
答:这块空地种植草皮需要投入108 000元.
勾股定理及
其逆定理的
综合应用
勾股定理与网格
勾股定理
逆定理的
应用
课堂小结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步骤:
(1)“找”:找出三边的关系;
(2)“算”:计算两个较短边的平方和及最长边的平方;
(3)“判”:若两者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且最长边所对的角是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