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共7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共7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5 14:3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3张PPT)
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中考知识梳理及点拨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中考命题角度:辨别性状和相对性状,明确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1
生物的性状 性状 生物体①__________、②______和
③______等特征的统称
相对性状 ④__________的⑤________性状的
⑥______表现类型
基因控制生物 的性状 转基因番茄 研究的性状是⑦______________;控制这个
性状的基因是⑧______________ ;你究结
论是生物的性状是受⑨______控制的
转基因技术
性状的表现 性状受 ______控制,也受 ______的影响。生物体的性状是由 __________和 ______共同决定的
形态结构
生理
行为
一种生物
同一种
不同
番茄抗寒能力
抗冻蛋白基因
基因
基因
环境
基因组成
环境
温馨提示
相对性状的概念解读
1.理解相对性状的含义。
(1)三个条件(两同一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人的单眼皮、双眼皮。#1.1.3.2
①同种生物;②同一性状;③不同表现形式
2.相对性状的判别方法。
(1)不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是相对性状,如狗的黑毛和猪的白
毛。
(2)同一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表现形式也不属于相对性状,如兔的黑毛与兔的长
毛。
(3)相对性状的表现形式不一定只有两种,如人的 血型系统中,人的血型有
四种。
3.转基因技术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
4.性状的表现受到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1.1.6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和环境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中考命题角度:染色体、 和基因的关系。#1
遗传 遗传是指亲子代间的相似性
染色体 概念 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组成 由①________和②______组成
位置 分子主要存在于③________中
形态 是长长的④______结构
功能 除部分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以⑤______为遗传物质的,
⑥ 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上面分布着许多有遗
传功能的片段,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⑦ __________,控
制着生物的⑧______
蛋白质
细胞核
链状
遗传信息
性状
基因 位置 在细胞中,基因位于遗传物质——⑨______分子上
概念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⑩______片段
染色体、 、基因 的关系 大小关系 ________> ______> ______
数量关系 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含有 ____个 分子,有
_______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______
___ = __________ < ______
染色体
基因
46
2万多
染色体
分子
基因
续表
染色体、 、基因 的关系 图示
续表
温馨提示
染色体、 、基因之间的关系
1.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呈双螺旋结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数量关系: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 分子,有______个基因。
3.位置关系:如图所示。#1.1.5
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一个
许多
4.区分和和 同属于核酸,但它们是有区别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
5.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没有蛋白质包裹,不能形成染色体结构,因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真核细胞大多数有染色体,少数细胞内无染色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7
是脱氧核糖
核酸,是核糖核酸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
原核生物不具有
染色体
植物的导管细胞、哺
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血小板等无细胞核,也不具有染色体
例1 如图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 ,③是蛋白质
B.正常的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C.一个②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D.生物体细胞中的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母方
解析:一般情况下,一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分子,而一个 分子上有许
多个基因,C错误。
基因的传递
中考命题角度: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性状的 遗传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①__________把②
______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③______和④________就是基因
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生殖过程
基因
精子
卵细胞
基因经 精子或 卵细胞 的传递 规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 分子、基因都是⑤______存在的;成对
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⑥______位置上;在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
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都会减少⑦______,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而当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
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⑧______,一半来自⑨______,即数目变化:
亲代 生殖细胞 受精卵 子代
成对
同一
一半
父方
母方
续表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中考命题角度:显隐性性状的判定,分析遗传过程。#1
基因的 显性和 隐性 遗传学的奠基 人 奥地利遗传学家①________
选材及原因 选材:具有明显相对性状的②__________,进行③_______
____的传粉杂交。原因:相对性状明显,便于观察
性状分类 相对性状有④______性状和⑤______性状之分
孟德尔
纯种豌豆
人工控制
显性
隐性
基因的 显性和 隐性 基因分类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⑥______基因和⑦______基因之
分。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⑧______基因,用⑨______
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⑩______基因,
用 ______英文字母表示。例如,用A、 分别表示显隐性
基因,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___,隐性性状的
基因组成为 ____
显性
隐性
显性
大写
隐性
小写

续表
基因的 显性和 隐性 由亲代推断子 代的基因组成 及表现型
续表
禁止近 亲结婚 近亲的范围 __________或者 ____________旁系血亲
近亲结婚的危 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禁止近亲结婚 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系血亲
三代以内的
后代遗传病发病率、早期死亡率和畸形率高,后代容
易出现体质下降、体重减轻、发育不良等问题
血缘关系较近的后代之间婚配生育,产生隐性纯合子
的概率将增大,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概率就会增大
续表
温馨提示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遗传图解如图2所示(相关基因用D、
示)。#1.2.1
总结:若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均为纯合体,则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
性状。例如,高茎×矮茎 高茎,则高茎为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至
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如豌豆的高茎和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
用一对小写字母表示,如豌豆的矮茎 。
难点突破
一、性状显隐性、基因型的判断及概率的计算方法
1.凭空消失,“有”为显性,亲本纯合。
在后代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若____________________,后代只有一种性状,则后
代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高茎×矮茎 高茎,
则高茎为显性性状,亲本的高茎、矮茎基因组成为纯合。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
D、 表示)为图1。
注:若符合“凭空消失”,“有”为显性,亲本纯合
的规律,一定要注意后代“均为”“都
是”这些字眼,而且后代数量一定要多。
亲代性状为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亲本基因组成为纯合
2.无中生“有”,“有”为隐性,亲本杂合。
(1)若亲代性状相同,后代出现相对性状(不同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
状,亲本基因组成为杂合。例如,高茎×高茎 高茎、矮茎,则可判断矮茎为隐性
性状。遗传图解(相关基因用D、 表示)为图2。
①如果在后代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后代两种性状的数量比为 。
②基因组成及比例: 。
③后代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或,后代显性个体杂合的概率为 。
(2)若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则所生的孩子符合“无中
生有”的模型。
①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 。
②生一个正常男孩或正常女孩的概率为,生一个患病男孩或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
二、遗传题的做题方法
1.根据以上两种方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
2.写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
3.根据子代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写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
4.判断显隐性,以果蝇的翅型为例,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表示)
组别 亲代 子代个体数量
长翅 残翅
① 长翅 长翅 130 43
② 长翅 长翅 201 0
③ 长翅 残翅 101 95
④ 长翅 残翅 190 0
⑤ 残翅 残翅 0 181
(1)根据第①④组判断长翅为显性性状。
(2)①组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 遗传图解:
②组亲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或 遗传图解略
③组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 遗传图解:
④组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 遗传图解:
⑤组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 遗传图解:
三、测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与有关______纯合个体交配
1.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则所测个体的基因组成为纯合(____)。遗传图解
(相关基因用D、 表示)为图1。
隐性
均为显性性状
图1
2.如果子代既有显性性状,也有隐性性状,则所测个体的基因组成为杂合 。遗
传图解(相关基因用D、 表示)为图2。
图2
四、果皮的颜色和基因组成同母本,胚(受精卵)的基因组成同子代
例如,将黄色豌豆,授以绿色豌豆 的花粉,果皮(豆荚)颜色、基因组成
分别是__________;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________。
黄色、

例2 如图为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位同学
的家庭(Ⅰ、Ⅱ、Ⅲ、Ⅳ表示代数)中发
生某种遗传病情况(假设该遗传病受基因
A、 控制)进行调查后绘制的遗传图谱。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庭中的产生的卵细胞含致病基因的几率为______;个体、 的基
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个体Ⅳ的基因组成为 的几率为__。

(2)我国法律规定,和 不能结婚,原因是两者都携带相同的____________
___,结婚后子代患遗传病的机会较大;如果他们强行结婚,其子女患该遗传病的几
率为______。
隐性致病基因
(3)若Ⅳ 与患有上述遗传病的男性结
婚,她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
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羊水脱屑进行检
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有这种遗传病”。
医生认为她需要进行此项检查,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患病男性的基因组成是,的基因组成是或,他们的孩子存在患病的可能性较大
(4)如果要确保Ⅳ 的后代不患上述遗传病,则其选择的配偶控制该性状的一对
基因应该是____。
解析:和正常,而 患病,则该
病为隐性遗传病,的基因组成为 ,
因此 产生的卵细胞含致病基因的几率
为。 是正常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或,与之婚配的 患病,基因组成
是,且和婚配产生的是正常的,则基因组成是。和 都是
正常的,婚配产生的后代出现了不正常的Ⅳ,可见和 的基因组成均为
,的基因组成为或,且Ⅳ
的基因组成为的几率为。和
是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和
的基因组成均为 ,二者婚配后代患
该遗传病的几率是 。患病男性的基因
组成是,的基因组成是或 ,
他们的孩子存在患病 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要确保Ⅳ 的后代不患上该遗传病,
则其选择的配偶控制该性状的一对基因应
该是 。
例3 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适应者生存下来并不断地延续和发展着。有
关生物进化的研究总是与遗传学分不开,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植物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多明显的
__________,比如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豆荚的绿色和黄色等。
相对性状
解析: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豆荚的绿色和黄色等,都是豌豆的相对性状。
(2)已知豆荚的绿色对黄色 为显性,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
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将该植株所得豌
豆播种,自然状态下,所结出的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
黄色、
、、
解析:植物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雌花受粉后,子房壁
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和基因组成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花粉
没有关系。所以,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黄色、 。已知豆
荚的绿色B对黄色为显性,则绿色豌豆的基因型是或,黄色的基因型是 。
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所结种子胚的基因组成是 。将所结
种子播种,自然状态下,结出的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
(3)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
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 表示(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表为三组果蝇
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回答: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亲代的性状表现 长翅×残翅 长翅×长翅 长翅×长翅
子代性状表 现及数 目 长翅 102 211 152
残翅 99 0 49
①由第____组实验可以推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____翅。


解析: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
翅是显性性状。
②将第三组杂交实验所得的所有长翅果蝇均与残翅果蝇进行杂交,产生足够多的后
代,则后代中长翅、残翅果蝇之间的比例大致为_____。
解析:第三组杂交实验中,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的基因一定是 ,因此亲
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实验所得长翅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 ,分别
与残翅果蝇杂交,子代长翅、残翅果蝇之间的比例为 。
③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
多的后代,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如果后代均为长翅果蝇,则该长翅果
蝇基因组成为;如果后代既有长翅果蝇,又有残翅果蝇,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

解析:长翅雄果蝇与残翅雌果蝇交配,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则长翅雄果
蝇的基因组成是;若后代全是长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
人的性别决定
中考命题角度: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
人类的染 色体 染色体排序 图
人类的染 色体 概括 人的体细胞中有①____对染色体,②____条 分子,2
万多对基因;人体细胞的染色体分为③__________和
④__________
性染色体 男性的为⑤____,这对染色体彼此之间形态差别较大,分
别称为⑥___染色体和⑦___染色体;女性的为⑧____,这
对染色体形态是一样的,都是⑨___染色体
体细胞中的 染色体 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
⑩__________________;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表示
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生殖细胞中 的染色体 有 ______染色体,精子中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 _____
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卵细胞中的染色体
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
23
46
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
22对常染色体
22对常染色体
23条
22条
常染色体
22条常染色体
22条常染色体
续表
生男女的 奥秘 性别决定 人的性别是由 __________的组成决定的。性染色体上
有与性别有关的 ______
生男生女机 会均等 女性只产生含有 ___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产生 ____
种类型的精子,一种是含有 ___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有
___ 染色体的。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 染色
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____,这个受
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 ______。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
亲的含 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____,这个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 ______ ;由于含有
染色体的精子与含有 染色体的精子数量 ______,且它们
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是 ______的,且
__________
性染色体
基因

女孩
男孩
相同
随机
机会均等
续表
温馨提示
1.人的染色体组成。
染色体组成 性染色体
男性体细胞 22对
女性体细胞 22对
男性精子 22条或22条 或
女性卵细胞 22条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结论:女儿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儿子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难点突破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人群中男性患该病几率比女性大。
父亲
母亲
(2)遗传图解。
结论: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患该病,儿子一定患该病。
例4 某色盲男孩,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色觉均正常,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
递过程是( )
A
A.外祖母 母亲 男孩 B.祖母 父亲 男孩
C.外祖父 母亲 男孩 D.祖父 父亲 男孩
解析:已知色盲是伴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
(假设相关基因用B、表示),其致病基因 一定来自他的母亲(与父亲无关,父
亲提供的是)。由于母亲色觉正常,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 。由题干已知外祖
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母亲的一定是 ,则母亲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外祖母

例5 如图为人类染色体传递过程和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是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其中[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具有
独特的________结构。该物质上有许多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③叫作______,能控
制生物的性状。

双螺旋
基因
解析:图1中的①是染色体,由和蛋白质组成。 是最主要的遗传物质,它
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 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
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作基因。因此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有许
多与遗传特征相关的片段叫作[③]基因,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2)图2是______(填“男性”或“女性”)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谱,其生殖细胞的性染
色体组成是______。
男性

解析:图2中的两条性染色体大小不同,是 染色体,因此图2是男性的体细胞染色
体图谱,染色体组成是22对 。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性染
色体组成是或 。
(3)图3中产生[①]精子的器官是_____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睾丸
解析: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
人的性别遗传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这对夫妇
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为 。
生物的变异
中考命题角度:区分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杂交育种、航天育种、转基因
等新技术的应用。#1
变异 概念 亲子代间及子代个体间的①______
原因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②______存在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 样的。首先取决于③__________的不同,其次与④______也有关 系
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由⑤ __________的变化引起的变
异,如转基因番茄
不遗传的变异 单纯由⑥ ______ 引起的变异,如
果没有影响⑦ __________,一般
就不会⑧ ______ 给后代,如南橘
北枳
差异
普遍
遗传物质
环境
遗传物质
环境
遗传物质
遗传
人类应 用遗传 和变异 原理培 育新品 种 选育 很多蔬菜、禽畜品种是经过⑨______而来的。例如,人们对产奶量 不同的奶牛进行多代⑩______ 、 ______,获得了高产奶牛新品 种;野甘蓝经过长期的选育,形成了多种蔬菜
杂交 我国现在广为栽培的水稻、小麦、油菜等,大量饲养的奶牛、羊、 鸡、鸭等,许多花卉品种都是通过 __________得到的。例如,将 低产抗倒伏小麦与高产易倒伏小麦 ______,选择培育出高产抗倒 伏小麦
选育
选择
繁育
杂交育种
杂交
续表
人类应 用遗传 和变异 原理培 育新品 种 诱变 航天育种是利用太空中特殊的辐射、失重等环境因素 ______种 子产生变异,待种子返回地球后,再经过精心选育,从而培育出具有 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
基因工 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科研人员将特定 ______转入某种农作物的 __________中,或者将某种农作物的不良基因去除,从而培育出 具有特定性状的优良新品种。例如,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病毒 番木瓜等
诱导
基因
遗传物质
续表
易错易混
1.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关键是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变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将变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
细菌产生抗药性属于有利变异。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__________________。
(1)高产奶牛、家畜、宠物——人工选择培育。
(2)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育种。
(3)太空椒——诱变育种(诱导基因突变)。
(4)无子西瓜——诱变育种(诱导染色体变异)。
(5)抗虫棉——诱变育种(基因重组)。#1.1.1.3.5
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是否对生物的生存有利
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选育、杂交、诱变
例6 下列变异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C
A.利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
B.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三倍体无子西瓜
C.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
D.利用杂种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
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利用太
空育种技术培育的新品种,利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的三倍体无子西瓜,利用杂种
优势培育的高产油菜,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提供优良的水肥条件得到的穗大粒多的小麦,是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
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中考实验突破
模拟人的性别决定
提示
(1)男性的性染色体是,女性的性染色体是,所以10枚黑棋子代表 染色体,
20枚白棋子代表精子和卵细胞中的 染色体。
(2)黑棋子和白棋子随机结合表示含染色体的精子与 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形
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白棋子和白棋子随机结合表示含染色体的精子与 染色体
的卵细胞结合形,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
例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以下方式来验证性别决定的方式:将10枚黑围棋子
和10枚白围棋子放入甲纸盒中,再将20枚白围棋子放入乙纸盒中,然后每次从两个
纸盒中各摸取一枚围棋子组合起来,记录白白、黑白的组合数量,每次记录后,再
将棋子放回去,注意摇匀再取,共记录10次,得到下表。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
学生分组模拟实验结果统计记录表
组合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6组 7组 8组 9组 10组 合计
白白 2 6 3 5 4 9 6 5 7 5 52
黑白 8 4 7 5 6 1 4 5 3 5 48
(1)甲纸盒代表的是______(填“父亲”或“母亲”),其中的白围棋子表示________
___,“白白”围棋子的组合代表____孩。
父亲
染色体

解析:白围棋子表示染色体,黑围棋子表示 染色体,甲纸盒是“黑白”组合,代表
的是父亲,“白白”围棋子的组合代表女孩。
(2)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注意一个细节:“每次记录后,再将棋子放回去”,这样
做对于甲纸盒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每种棋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解析: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每种棋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应每次记录后,再将
棋子放回去。
(3)通过结果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男女比例是,接近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解析:通过结果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结果是男女比例是,接近 ,那
么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4)通过分析实验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随着中国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鼓励生育已是当前的趋势,一对夫妻已生育了一儿一女,那么
第三胎生育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精子的类型
解析:通过分析实验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精子的类型。一对夫妻
已生育了一儿一女,由性别遗传图可知,第三胎生育男孩的概率是 。
1.“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活动,有助于理解人类生男生女的奥秘。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D
A.可用标有“母亲”“父亲”的纸袋分别模拟母亲、父亲
B.可用3个红色小球、1个白色小球分别模拟染色体和 染色体
C.可用1个红色小球和1个白色小球模拟父亲的性染色体和 染色体
D.每名同学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都能恰好说明生男生女的比例是
2.生物兴趣小组在进行“模拟人类后代性别决定的过程”实验时,把20个白色小球放
入甲纸袋中,10个白色小球和10个黑色小球放入乙纸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C
A.标有“甲”的纸袋模拟父亲
B.可用黑色小球模拟 染色体
C.若抓到1个黑色小球和1个白色小球,则孩子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是
D.可用1个黑色小球和1个白色小球模拟后代女孩的性染色体组成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提示
(1)花生的大小受两个方面影响,即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遗传因素(内因)和环境
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由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的生物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该变异是不遗
传的。
例2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乙品种
(一种是大花生品种,一种是小花生品种)花生袋中分别取30枚花生果实做样品,
然后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由此得出探究结
果,请回答:
品种 甲 乙
长轴长度/毫米 12 14 16 18 22 24 26 28
样品数/枚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毫米
(1)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的大小是否存在变异?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品种的花生果实的大小存在(或不存在)变异
解析:假设是对实验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故作出假设:不同品种的
花生果实的大小存在(或不存在)变异。
(2)该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应该如何取样?___。
C
A.在两个袋子中都挑选果实较大的花生30枚
B.在两个袋子中都挑选果实较小的花生30枚
C.在两个袋子中分别随机抽取30枚花生
解析: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
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抽取一定量的花生果实作为样本,C符合题意。
(3)每个品种选花生各30枚而不是各1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避免偶然性
解析:用来实验的花生果实过少,容易因偶然因素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所以
每个品种选花生各30枚而不是各1枚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
(4)该小组实际测量的数据如表,他们应该计算这些数据的______值。
平均
解析: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5)由实验数据可知,大花生中可能含有小花生,小花生中也会出现大花生,可见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______存在的。
普遍
解析:由实验数据可知,大花生中可能含有小花生,小花生中也会出现大花生,可
见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6)如果将乙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较小的花生,这种变异______
(“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不能
解析:将乙品种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较小的花生,这种变异仅是由环境
变化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故不能遗传给后代。
1.花生有大花生和小花生两个品种,为探究花生
果实大小变异的原因,某生物小组随机抽取大
花生、小花生两个品种的果实各30枚,分别测
量果实的长度,将获得的实验数据转换成如图
所示坐标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D
A.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B.小组内某一同学作出的假设是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C.种植在相同地块的小花生平均长度小于大花生,这种差异这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
D.若将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里,则可以长成大花生,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2.下表是某学习小组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变异”所测得的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
花生品种 品种一 品种二
长轴长度/毫米 22 24 25 28 32 34 36 3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毫米 25.07 34.4
D
A.该小组采用的是抽样检测的实验方法,过程中要做到随机取样,不少于30枚
B.此实验可提出的问题是: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因为品种不同引起的吗?
C.该实验测量结果可用直方图表示
D.品种二中的花生果实长轴长度的差异是由自身遗传物质决定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