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5 15:5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黑龙江大庆中考)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2.1856年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是( )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安庆被包围 D.东学党起义
3.新素材 目前,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已经回归了8个,分别是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和龙首。圆明园十二兽首流失海外是因为( )
A.《瑷珲条约》的签订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虎门销烟
4.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由此可知( )
A.清政府始终尽力捍卫领土完整 B.香港在火烧圆明园后被完全占领
C.香港被分批割让及租借予英国 D.订约是列强抢占领土的唯一方式
5.2025年3月4日,美国纽约曼哈顿检察官办公室向中国返还了41件圆明园文物艺术品,包括东汉陶说唱俑、汉代铜摇钱树、西周青铜簋等。圆明园文物流落海外是因为1856—1860年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纵火烧毁
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C.俄国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天津条约》增开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
7.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形成如下评价。下面省略号处的论点应是( )
论点 论据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赔偿英、法军费白银各800万两
…… 鸦片战争后,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A.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性 B.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C.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 D.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8.恩格斯说过,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沙俄 D.法国
9.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据此判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通过洗劫圆明园获取更多财富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10.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43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虎门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
D.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
11.下面为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单位:人)。这反映出( )
年份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年 5 2 1 1
1864年 6 3 3 1
1873年 58 13 11 7
A.列强开始侵害中国关税主权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海关日益走向现代化 D.清政府已经抛弃华夷观念
12.“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3.美国由于国内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日益尖锐,国内政局不稳,因此对英国的提议,表示愿意在中国“一致行动”。该“一致行动”是指(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14.以下为晚清洋纱进口价格(按包计)数据柱状图,这一现象( )
A.说明外国商品竞争力弱 B.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表明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D.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
15.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其中“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这一变化( )
A.根源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过少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D.体现了中国商品强大的竞争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率先提出换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换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换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1)根据材料一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哪一个条约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材料二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左图)变为断壁残垣(右图)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结合所学,请你说出中国版图变化的原因。
(4)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请列举两例抗击外来侵略的典型事例。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历史思考和启示。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见下图)
材料二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透过两则材料,我们可以解读哪次侵略战争的历史?
(2)与上述材料有关的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影响?
(3)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
三、材料题
18.前人将历史载于书信,后人用书信打开历史。阅读下列书信,回答问题。
【书信一】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雨果给法国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书信二】
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给友人的书信
(1)书信一中的“两个强盗”表达了雨果对哪两个国家的强烈谴责?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
(2)联系书信二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列强在“这次远征行动”中与清政府签订了哪些条约?这些条约有何共同危害?
19.读地图: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增开的通商口岸。
(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有什么不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C B B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B C
1.B
2.A
3.C
4.C
5.B
6.B
7.A
8.C
9.C
10.B
11.B
12.C
13.C
14.B
15.C
16.(1)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西方列强提出了换约的要求,但被清政府断然拒绝。《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壮烈牺牲;陈化成吴淞抗英,力竭牺牲。
(5)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合国力,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等。
17.(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西方列强是一伙地地道道的强盗、魔鬼,他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切,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只是欺世盗名,也是自欺欺人。(相近的说法亦可)
18.(1)国家:英国、法国。行为: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2)条约:签订了《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和《北京条约》。危害: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1)通商口岸:营口、天津、烟台、镇江、江宁(南京)、汉口、九江、淡水、汕头、台湾(台南)。
(2)不同: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均在东南沿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10个通商口岸深入内陆及北方沿海,使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