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5 15: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太平天国颁布的体现农民需求的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变法通议》
C.《资政新篇》 D.定国是诏
2.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3.要了解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应查阅的历史文献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民报》 D.《青年杂志》
4.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导致其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浦口大捷
5.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是因为( )
A.中外反动势力绞杀 B.领导集体争权夺利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6.下列哪一口号或纲领出自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C.“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7.历史年表有助于了解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和它们相互之间关系。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事件
四月 李秀成连占常州、苏州等地;英法公使宣布保卫上海租界
六月 李秀成破美国人华尔洋枪队于青浦
八月 英法至北京,焚掠圆明园
九月 俄使借口调停效劳,订中俄《北京条约》
十月 李秀成大败
A.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 B.俄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乘火打劫
C.太平军军事上进入全盛 D.义和团运动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它虽然失败了,但它先后攻克600余城,席卷了半个中国,建立了政权,并与腐败的清朝封建政权对峙十余年之久。”材料旨在说明这次“农民战争”( )
A.打击了西方侵略势力 B.阻碍了社会向前发展
C.大大加剧了民族危机 D.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
9.历史学习要正确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38年道光帝派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
B.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C.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0.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幅描绘金田起义的浮雕。该浮雕纪念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广州人民的抗英斗争
11.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不久,曾颁发过一份《百姓条例》规定:“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归于天王收去,每月大口给米一担,小口减半,以作养生之资。”这一政策(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意愿 B.实现了普遍的社会救济
C.表达了隐晦的享乐观念 D.体现了朴素的公有理想
12.以下时间轴反映的主题是( )
A.列强加剧对中国侵略 B.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3.下面是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部分内容,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1860年,李秀成率军攻克杭州,进攻上海,先后在松江、青浦两地击败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 1900年,义和团在廊坊一带阻击八国联军,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A.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B.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D.维护了清政府统治
二、综合题
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民谣道:“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
(1)材料一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了重振朝纲,洪秀全提拔谁来总理朝政?
材料二:为了对付太平军,清朝江苏地方当局雇佣美国人华尔,招募一批外国人,组成洋枪队。洋枪队与英、法侵略军一起配合清军,在上海周围进攻太平军。李秀成率领太平军迎头痛击。洋枪队被打得落花流水,华尔也身受重伤。后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华尔被太平军击伤,不久毙命。
(2)材料二中“洋枪队”的出现,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并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摘编自《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材料二
材料三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摘编自《太平天国文书汇编》
材料四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摘自马克思《中国纪事》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文件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3)材料三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四观点的不足之处。
三、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对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工业文明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 ·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 ·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 ·在上海遭遇华尔洋枪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以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而创立的组织的名称。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怎样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2)教材素材 材料二出自哪一纲领?这一纲领最吸引当时民众的地方是什么?
材料三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其一》(1905年)
(3)这场运动的失败除了“煮豆燃萁”以外,还有什么原因?
17.某班同学就“认识历史的使者”这一主题,进行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Stree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圆明园遗址
【一座浮雕就是一处历史的见证】
金田起义浮雕
(1)材料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上图中的遗址是在哪次战争后留下的?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谁?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上图浮雕所示起义是哪场农民起义运动的一部分?它有何历史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第一单元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时练习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C B A D C C
题号 11 12 13
答案 D B B
1.A
2.D
3.B
4.C
5.C
6.B
7.A
8.D
9.C
10.C
11.D
12.B
13.B
14.(1)天京事变;洪仁玕。
(2)反侵略。
15.(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3)原因:“洋人助妖”。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只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4)不足:没有肯定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同时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方案和《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6.(1)组织的名称:拜上帝会。时代特征:既反封建又反侵略。
(2)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原因: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17.(1)影响: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便于英国倾销商品,从中国获得大量白银,加快了英国的殖民扩张。
(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英法联军。危害: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3)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