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地貌
第
章
四
第三课时
新课导入
一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
鸣沙山属于风积地貌;魔鬼城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为风蚀地貌。
问题:你知道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吗 你知道敦煌附近的魔鬼城是怎么形成的吗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认识常见地貌(如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与资源,理解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工程建设)对地貌的破坏,树立保护地貌、顺应地貌特征开发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意识。
区域认知
对比不同区域(如湿润区流水地貌、干旱区风成地貌)的地貌差异,理解气候、地形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明确区域地貌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如农业、聚落)的不同意义。
综合思维
综合内力(地壳运动)与外力(流水、风力)作用,分析常见地貌的形成过程,认识地貌与气候、水文等要素的相互关联,形成对地貌系统的整体认知。
地理实践力
通过实地观察当地地貌(如山地、河谷)、绘制地貌示意图等实践,提升对常见地貌的直观认知,培养实地考察与分析地貌问题的实践能力。
课标解读及重难点
课标解读
重难点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①强调学习要加强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突出对地理实践力的要求;
②“识别”重在对地貌进行区分和归类,强调从地理视角用关键性术语“描述”地貌景观的形态和组成等
重点: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等常见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难点:常见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
CONTENTS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录
风沙地貌
PART
ONE
概念和分布
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
概念和分布
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另外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沙质湖岸和海岸也有分布
知识拓展
风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力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搬运
风力沉积
风源附近
风蚀地貌
途 中
沙尘漫天
风力减弱
风积地貌
类型及其特征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类型及其特征
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风蚀地貌是指风力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的地貌。
类型及其特征
风蚀蘑菇
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而形成
形成
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地貌特征
类型及其特征
风蚀柱
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而形成
形成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长期受风蚀后形成孤立的石柱或土柱
地貌特征
类型及其特征
风蚀雅丹
在极度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湖泊和河床上,常形成裂隙,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使裂隙变大,导致表面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土墩或宽浅沟槽
形成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
地貌特征
类型及其特征
风蚀雅丹
沟槽
垄脊
盛行风
类型及其特征
陡峭的岩壁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
风蚀壁龛
类型及其特征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态的沙丘呈现
沙丘的成因: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
类型及其特征
知识拓展
静止沙丘和流动沙丘
风向
静止沙丘
形成:有的沙丘上生长着植物,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形成固定、半固定沙丘
特点:具有上下层理构造
知识拓展
静止沙丘和流动沙丘
流动沙丘
形成:如果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特点:具有斜层理构造
知识拓展
静止沙丘和流动沙丘
在沙漠边缘,流动沙丘会淹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等。治理流动沙丘的有效措施是在缓坡一面种草,以固定沙源;在陡坡一面种树,以阻滞沙丘前进
类型及其特征
新月形沙丘
地貌特征: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①沙丘的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所以坡缓一侧为上风向
②沙丘的迎风坡沉积物颗粒较大,沙丘的背风坡沉积物颗粒较小
类型及其特征
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因状如新月而得名。它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图为阿联酋利瓦沙漠的新月形沙丘。
思考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迎风坡长,背风坡短。风向标在图中长坡一侧,箭头指向短坡。
图4.13 新月形沙丘
1. 如何判断图中沙丘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在图上用箭头标注风向。
思考
我国西北地区多盛行西北风,所以沙丘链大多沿西南—东北方向延伸。
图4.13 新月形沙丘
2.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的沙丘链大多沿什么方向延伸?
类型及其特征
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
类型及其特征
金字塔形沙丘
地貌特征:形式金字塔,多个方向的风力均衡
类型及其特征
纵向沙垄
地貌特征:顺风向呈长条状
类型及其特征
横向沙垄
地貌特征:呈长条状,走向与风向基本垂直
类型及其特征
格状沙丘
地貌特征:呈网格状,由两种风向基本相互垂直的风形成
类型及其特征
蜂窝状沙丘
地貌特征: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沙窝相同,类似蜂窝,多个方向的风力均衡
知识拓展
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
各种形态的沙丘是新月形沙丘的变形,其形态与当地风向密切相关。
风向与沙丘形态示意图
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链
横向沙垄
纵向沙垄
复合横向沙丘
星状沙丘
抛物线状沙丘
穹状沙丘
活动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西藏米林市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市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图4.14—图4.15)。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图4.14 丹娘沙丘位置示意
1. 描述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
河谷宽阔,多沙洲
图4.15 丹娘沙丘景观
活动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西藏米林市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市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图4.14—图4.15)。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图4.14 丹娘沙丘位置示意
2. 推测该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该沙丘的沙源地是江心洲,原因是该地江面宽阔,风力较大,风将江心洲中的沙子吹至江边,堆积形成丹娘沙丘
图4.15 丹娘沙丘景观
活动
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
西藏米林市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市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图4.14—图4.15)。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图4.14 丹娘沙丘位置示意
3. 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东南风
图4.15 丹娘沙丘景观
自学窗
寻找隐藏在红柳沙包中的环境变化信息
红柳是生长在沙漠中的一种灌木,地上部分纤细,但地下根系发达。为了适应极端干旱的气候,红柳根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伸展,有的根长达30多米。
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枯枝落叶层。初春和夏季,刮大风时,风沙遇到红柳丛受阻,在灌丛中堆积,覆盖在枯枝落叶层上。年复一年,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交替堆积,红柳也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图4.19)。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能见到红柳沙包。
红柳沙包中交替堆积的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形成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纹层结构,隐含着环境变化的许多信息。科学家观察和分析红柳沙包的沉积纹层,进而了解近百年或者近千年来沙漠地区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图4.19 沙漠中的红柳沙包
知识拓展
“天漠”家族——飞来的“迷你沙漠”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神秘地出现在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它们究竟从何处而来 又如何在这沙漠的异乡落地生根
知识拓展
“天漠”家族——飞来的“迷你沙漠”
丹娘沙丘位于我国西藏米林县丹娘乡境内。这里气候较为湿润,年降水量 640 毫米左右。丹娘沙丘是“天漠”景观的经典代表,被称作“飞来的金子”
沙从何而来
丹娘沙丘所在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河漫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01
沙因何而动
雅鲁藏布大峡谷冬春季节气候干旱,经常刮大风,由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扬起的沙子层叠堆积成小山状,使连绵的沙丘构成波涛起伏的沙海。
02
沙为何停留
当携带沙粒的大风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时,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远远望去, 米黄色的沙丘如同一个巨大佛掌,沙丘背倚葱茏苍翠的青山,沙丘前沿是淡蓝色的雅鲁藏布江,沙丘及其倒影如同两个佛掌在合十祈祷。所以丹娘沙丘又称佛掌沙丘。
03
知识拓展
“天漠”家族——飞来的“迷你沙漠”
鄱阳湖“天漠”即鄱阳湖西北部滨湖地带的沙山,其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鄱阳湖地区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湖滩裸露。枯水期,强劲的东北风将裸露的泥沙吹扬起来,在图示地区西南部堆积形成沙山。
沙山上垄槽延伸的方向与当地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基本一致,是冬季风侵蚀形成的。
知识拓展
“天漠”家族——飞来的“迷你沙漠”
河北怀来“天漠”,因邻近北京,以其独有的“天漠”景观,成为都市人青睐的观光地。
怀来“天漠”北倚官厅水库,南靠连绵的群山,山地阻挡了南下的劲风,使沙尘沉降积累下来,逐渐形成了这片“迷你沙漠”。怀来“天漠”的特殊地理环境,散落各处的风力发电机反映出此处多风,且风力强劲,蜿蜒的河流带来的泥沙则是“天漠”的重要沙源。枯水时节,河滩裸露,劲风成为“天漠”的重要塑造力量。
知识拓展
“天漠”家族——飞来的“迷你沙漠”
“天漠”之所以如此“眷恋”江河湖海,是因为水能给“天漠”带来充足的沙源,而河谷和湖面等地理环境,则常常是起风和加快风速的天然温床。如此,才形成了各色神奇的“天漠”。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练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旱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地貌,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
解析: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流水沉积形成的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一层层堆积,起伏不大,经过风力侵蚀,风沿着裂隙进行侵蚀,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B正确;风力堆积作用多形成沙丘,A错误;风力侵蚀残留不会出现顶部平坦的特征,C错误;地壳运动多形成大构造地貌如褶皱,断裂等,D错误。故选B。
B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旱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盛行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鲸背状雅丹地貌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为(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解析: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势相对和缓,A正确,BCD错误。故选A。
A
敦煌玉门关以西某地区湖相砂质沉积岩在风力作用下发育成典型的垄槽走向的雅丹地貌。下图为该地区地貌分布图,单个雅丹垄脊体下风向一侧普遍较细小。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该地貌时期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解析:由图可知,雅丹垄脊的排列大致呈东北-西南,且雅丹垄脊最高点位于东北方向,说明东北一侧坡度较陡,属于迎风坡,故推出该地的盛行风为东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C
敦煌玉门关以西某地区湖相砂质沉积岩在风力作用下发育成典型的垄槽走向的雅丹地貌。下图为该地区地貌分布图,单个雅丹垄脊体下风向一侧普遍较细小。完成下面小题。
4.与该地区地貌形成相似的有( )
①风蚀洼地
②沙垄
③戈壁滩
④格状沙丘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由材料“敦煌玉门关以西”可知,该地貌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干旱地区,垄槽相间分布主要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洼地、戈壁滩为风力侵蚀地貌,①③对,A正确;沙垄、格状沙丘为风力沉积地貌,②④错,BCD错误。故选A。
A
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因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受力较大,砂砾堆积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沙丘两端向背风方向延伸;背风坡风力较小,砂砾堆积坡度较陡,等高线较密集。该地盛行西北风,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①图盛行西北风,A正确; ②图中盛行东北风,B错误;③、④迎风坡坡度陡,与实际地形不一致,C、D错误。 故选A。
A
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沙丘迎风坡从坡顶到坡底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和与背风坡坡度相比分别为( )
A.迎风坡—由大到小 坡度较陡
B.迎风坡—由大到小 坡度较缓
C.迎风坡—由小到大 坡度较缓
D.迎风坡—由小到大 坡度较陡
解析:迎风坡随着坡面升高,风的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由坡顶到坡底,颗粒由小到大,A、B错误;根据上题可知,沙丘的迎风坡坡度较背风坡缓,C正确,D错误。故选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