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地球上的水
第
章
三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夏天去海边玩耍时,我们总喜欢追着海浪跑 —— 白色的浪花一次次冲向沙滩,没过脚踝又退去,带着清凉的海水和细碎的贝壳;而在台风天,电视里会看到海浪变得汹涌狂暴,巨大的浪涛拍打着海岸,甚至能冲毁堤坝。
海浪温柔或具破坏力,关键看能量大小:风力小、风时短、风区小,海浪温和;台风或地震等引发的海浪,能量强则破坏力大。海浪力量来自太阳辐射,其使大气运动成风,风与海面摩擦将能量传予海水。
问题:同样是海浪,为什么有时温柔可亲,有时却极具破坏力?海边的礁石被海浪长年拍打,会慢慢变得圆润,海浪的力量从何而来?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
认识海水运动(洋流、潮汐等)对气候调节、航运的作用,理解人类活动(如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干扰海水运动及生态,树立保护海洋、顺应海水运动规律、协调人海关系的意识。
区域认知
对比不同海域(如中低纬与中高纬、大陆东岸与西岸)海水运动差异,理解纬度、海陆分布对洋流的影响,明确区域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如航运、渔业)的不同影响。
综合思维
综合海水运动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的关联,分析其对沿岸气候、海洋生物、航海的影响,认识海水运动与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认知。
地理实践力
通过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模拟潮汐变化实验等实践,提升对海水运动的直观认知,培养图表绘制与实验分析海水运动问题的能力。
课标解读及重难点
课标解读
重难点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强调学习要结合图表资料;
②“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核心内容
③行为动词是“说明”,注意要说出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的同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对学习层次要求较高
重点: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海浪、潮汐和洋流的内涵
CONTENTS
海浪
潮汐
洋流
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录
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洋流
潮汐
波浪
海浪
PART
ONE
概述
概念:海里的波浪
成因: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
特点: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概述
波传播的方向
波高
波谷
波峰
波长
波峰——波浪周期性运动的最高点
波谷——波浪周期性运动的最低点
波高——相邻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
波长——相邻两个波峰之间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水平距离
知识拓展
海浪的常见类型
在风的直接作用下,水面出现的波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
风浪
风浪传到无风的海区或风停息以后的余波
涌浪
风浪或涌浪传到浅水区时,受到海底摩擦作用海浪的能量很快衰减,出现破碎和卷倒
近岸浪
知识拓展
海浪的发展过程
风浪
近岸浪
涌浪
“无风不起浪”中的浪指的是风浪
“无风三尺浪”中的浪指的是涌浪
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
海啸和风暴潮是常见的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
单击此处输入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单击此处输入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海啸
风暴潮
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
概念:海底地震、火山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特点:能量巨大
海啸
海浪的极端表现形式
概念: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特点:能量巨大,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时,风暴潮来势倍增。
风暴潮
知识拓展
风暴潮的类型
温带风暴潮
发生季节:多发于春秋季节,,夏季也偶尔发生
分布地区: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特点: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知识拓展
风暴潮的类型
台风风暴潮
发生季节:多见于夏秋季节
分布地区:凡是受台风影响的国家,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
特点: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影响
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影响人在海滨和海上活动
影响
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影响人在海滨和海上活动
影响
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均可能遭受风暴潮的袭击
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影响
对海上航行、海上勘探等活动不利,毁坏沿海建筑等
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影响
塑造各种海岸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等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防御与利用
人们在海滨和海水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防御与利用
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图3.21 青岛的海堤
防御与利用
海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人们可利用海浪发电。
案例
1953 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
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1 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此次灾害后,荷兰加强对风暴潮的研究,立即着手建造多层挡潮闸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其他温带沿海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风暴潮的防御。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练
阅读下列描述波浪的文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1.①描述的是( )
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解析:“水何澹澹”是拍岸浪,“洪波涌起”是风力引起的波浪。因此①描述的是海浪,选A。
A
阅读下列描述波浪的文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引起①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太阳辐射 C.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D.海底地震
解析:联系已学可知,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通常所说的海浪,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时形成的,故其主要力量来源于风,A正确;太阳辐射并不直接影响海水运动,B错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会引起潮汐,C错误海底地震可能引起风暴潮,D错误。故选A。
A
2024年10月10日,海南省冲浪锦标赛在万宁日月湾举行。日月湾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6.5℃,常年平均浪高1.5~2m,其主浪点和礁石浪点适合中高阶冲浪爱好者及职业选手,而沙滩浪点则适合新手。下图示意海南岛主要冲浪点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海浪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日月引力 B.地心引力
C.地热能 D.太阳辐射
解析:本题考查海浪的能量来源。海浪主要是海水受风的作用而产生的风浪,因此海浪形成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风,风是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D正确,A、B、C错误。
D
2024年10月10日,海南省冲浪锦标赛在万宁日月湾举行。日月湾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6.5℃,常年平均浪高1.5~2m,其主浪点和礁石浪点适合中高阶冲浪爱好者及职业选手,而沙滩浪点则适合新手。下图示意海南岛主要冲浪点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月湾全年适合冲浪,其主要原因有( )
①全年气温高
②浪点类型多
③常年浪高大
④冲浪位置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月湾地处热带,全年气温高,海水温度适宜,常年平均浪高1.5~2m,常年浪高大,适合冲浪时间长,①③正确;浪点类型多与冲浪位置多是冲浪的有利条件,但不是全年适合冲浪的主要原因,②④错误。故选C。
C
震荡水柱式发电主要利用波浪的水平和垂直运动驱动涡轮机转动发出电力,是目前利用最为广泛的波浪能发电技术,国内建有多个试验电站。下图为我国近海波浪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震荡水柱式海浪发电原理推测,我国南方海域同样装机容量下,震荡水柱式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比春季风、秋季风、冬季风都大,因此夏季波浪能最丰富,震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量最多。故选B。
B
震荡水柱式发电主要利用波浪的水平和垂直运动驱动涡轮机转动发出电力,是目前利用最为广泛的波浪能发电技术,国内建有多个试验电站。下图为我国近海波浪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造成图示海域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域面积 B.洋流强度
C.海水深度 D.海水温度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南方海域等深线更靠近陆地,海水更深,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更密集,北方海域等深线距离陆地较远,海水较浅,波浪能密度等值线分布更稀疏,所以海水深度是影响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C正确;海域面积南北差异较小,A错误;没有反映洋流强度的相关信息,B错误;海水温度对波浪能影响较小,D错误。
C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