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时导学案】2016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导学案(Word版+PPT)+导学测评+课堂同步检测 (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时导学案】2016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导学案(Word版+PPT)+导学测评+课堂同步检测 (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17 00:11:20

文档简介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课堂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 ( )
A.夏天我们家乡昼长夜短 B.黑龙江的小麦在春天播种
C.台风“桑美”在浙江沿海登陆 D.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2.天气预报只是近几年的事。千百年来,人们出门看天,靠的是祖祖辈辈观察、积累流传下来的天气知识。请根据下列事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可能不会下雨的是( )
①星星布满天 ②蜻蜓、燕子低飞 ③蟑螂乱飞 ④蜘蛛织网 ⑤蚂蚁搬家
A.①②⑤ B.①④ C.②③⑤ D.③④
3.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是下列哪个国家男子的传统打扮 ( )
A.英国 B.日本 C.阿富汗 D.巴西
4.你一定学过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你知道诗句描写的是我国哪一地区的景象吗 (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王伟一家自驾车从所在市到北京游览,应该怎样选择地图。请完成下面4—5两题:
5.为了保证顺利到达,最适用的地图是 ( )
A. 中国铁路交通图 B. 中图公路交通图
C. 世界政区图 D. 中国地形图
6.到达北京后,他们想去游览北京的旅游景点,需要查找 ( )
A.北京市地形图 B.北京政区图 C.北京市导游图 D.北京市交通图
7.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是5000千米,若按1厘米代表500千米的比例尺绘制地图,那么图上的距离应是 (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
8.步行做一日往返的野外考察,下列哪种比例尺的地图不适用 ( )
A.1:1000 B.1:10 000 C.1:100 000 D.1:1 000 000
9.如果在一张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画四个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应该 ( )
A.都指向图的上方 B.都指向图的下方
C.都指向图的中心 D.都指向图的四周
10.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 C.东半球地图 D.世界地图
11.在图幅一定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比例尺的地图内容最详细 ( )
A.1:5000 B.五万分之一
C.1/500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2.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这说明 ( )
A.甲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
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
13.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
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地图上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的图例符号是 ( )
15.学完“地图上的比例尺”之后,小丽、小华、小明、小玲四位同学,针对“比例尺的大小与所表示的地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四人的发言,你认为谁的说法不正确 ( )
A.小丽:从表示范围来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
B.小华:从表示范围来看,比例尺小则表示的范围小
C.小明:从表示内容来看,比例尺大则表示的内容详细些
D.小玲:从表示内容来看,比例尺小则表示的内容粗略些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注明外,每个填空和每条连线均为1分,共35分)
16.(5分)请将下列地理学家与他们的突出贡献连线:
①李四光 A.积累了大量的我国气候资料
②竺可桢 B.系统研究了我国的岩溶地貌
③徐霞客 C.对我国河流进行了深入研究
④郦道元 D.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者
⑤魏格纳 E.发现了中国的含油地层
17.(11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箭头所标示的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____向____流。
⑵一辆汽车从学校驶向农机站,其行驶方向应是:从___向___。
⑶水电站位于农机站的____方向。水电站到农机站 的直线距离为___千米。从A点到B点的直线距离为___千米;
⑷如果将图中的指向标向右旋转45o,那么,面对此图,其上、下、左、右的方向分别应为:____、____、____、____。
18.(11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火车站在宾馆的什么方向?______________。(2分)
⑵量算一下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有多远?_________。(2分)
⑶从宾馆到公园选择哪条公交线路最好?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⑷假如有一天刮东北风,那么湖中的船只从A处划到B处,是顺风还是逆风?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⑸如果划船保持20米/秒的速度,从A处到B处需要多少时间?_____。(2分)
19.(8分)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绘图:
开学不久,升入H初中的玲玲给远在外省的姑姑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学校:“……学校大门朝南,一进校门穿过一段铺有大理石路面的通道,就是我们的教学大楼。大楼的后面是宿舍、食堂等生活区;东侧是铺有400米塑胶跑道的崭新运动场……噢!对了,校门的西侧还建有厕所,……我的新学校很漂亮。”姑姑回信让玲玲给她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
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地图的基本要素,帮玲玲绘制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只画线上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DBCAB; 6—10:CBDCD; 11—15:ADABB
二、非选择题
16.①—E;②—A;③—B;④—C;⑤--D
17.⑴西北 东南
⑵东北 西南
⑶东北 0.8 0.5
⑷西北 东南 西南 东北
18.⑴西北方向
⑵约175米
⑶选择3路。路程最短,能节省时间和路费
⑷逆风
⑸约5分钟
19.绘图(略)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1.通过观察生活中与地理有关的现象,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逐步养成探索、学习地理的兴趣。
2.重点:举例说明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逐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开地理之“谜”
我们生活在 地理环境 之中, 地理 就在我们身边。?
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理,能够提高对生活的 适应 能力。?
地理与生产建设
1.地理与生产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地理环境的 影响 和 制约 。?
2.地理与社会发展:在解决全球性的 资源、人口、环境 问题,防灾减灾,促进 区域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完成课本中的活动题。
答案略。
地理与风土人情
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
完成课本中的活动题。
略。
1.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的居民,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西亚和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那里风沙很多,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宽松的白色长袍既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地透气。
2.广州能否申办冬季奥运会?为什么?
不能,因为广州全年气温高,不具备举办冬奥会的条件。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悟空取得真经后修成了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住在西天。日子长了,倍感烦闷,决定出门旅游放松心情。
第一天,孙悟空来到了新疆的绿洲上。这里的村民因为得到过悟空的救助,都热情地款待他,并邀请他住下。悟空看了看住处,问道:“为何房子都不留窗户?”
(1)你能帮助悟空解答这个问题吗?
天气炎热、干燥,不留窗子可以防风防暑。
第二天,悟空离开这里,一个筋斗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他看到这里的房子都是斜顶或尖顶的,很奇怪,忙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的房顶为什么要建成这样呢?”
(2)你能告诉悟空吗?
这里降水充沛,斜顶或尖顶有利于排水,防止压塌房屋。
第三天,悟空又一个筋斗翻到了雪花飞舞的大兴安岭。在鄂伦春族的屯子里,他发现房子还是尖顶的。他不由得想:“这里跟长江中下游地区相距甚远,气候条件截然不同,怎么房子还是这样奇怪呢?”
(3)你能试着解答这个难题吗?
这里降雪较多,容易积压在房顶,这样的房屋有利于缓解压力和排除积雪。
4.贝贝学英语入了迷,在“英语角”广场,认识了好多外国朋友,这些朋友向贝贝介绍了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请根据描述,猜猜他们分别来自哪些国家。
朋友甲:我来自美丽的岛国,与中国隔海相望,和服是我们最具特色的服装,生鱼片很受人们的喜爱。
朋友乙:我来自“低地之国”,我们国家沼泽、河湖众多,以风车、奶酪、郁金香而驰名世界。
朋友丙:只要踏上我们的国土,你就能感受到足球比赛的热烈气氛。我们踢足球,有桑巴舞的节奏、狂欢节的热烈。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就在我们国家。
朋友丁:你知道世界最大的半岛吗?我的国家是这个半岛上最大的国家,这里气候终年炎热,几乎常年无雨,沙漠面积广大,石油资源却非常丰富,常被人们形容为“水比油贵”。
甲——日本 和服是日本大和民族特有的民族服饰。
乙——荷兰 荷兰北临北海,地势低平,常受海水侵蚀。
丙——巴西 居民喜爱足球,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巴西境内。
丁——沙特阿拉伯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国家,该国气候干旱,降水极少。
见《导学测评》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