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和 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人们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亚热带、 、 、 ,此外还有 垂直温度带。
3.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出,800毫米降水量线大致沿 -----秦岭---- 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 -兰州--- ------ 东南端一线。
二、选择题
4. 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前 B.正午12点 C.正午12点后 D.午后2点
5. 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七月 B.八月 C.一月 D.二月
6. 一年当中,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7. 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是指大气的变化状况
B.气温的测定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C.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D.气温日较差是指某地某日白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8. 寒假期间,张虹红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请问:张虹红一家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的是( )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B.从香港到成都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9.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秦岭——淮河一线大约是( )
A.0℃等温线 B.-4℃等温线 C.4℃等温线 D.8℃等温线 10. 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 A.降水的季节变化 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 D.降水的日变化11. 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里( ) ?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12. 读北京降水量柱状图,你能看出北京市的降水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 D.冬季 13. 以下省区中跨热带和亚热带的有(?? )
①福建???? ②海南???? ③广东??? ④云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 你知道“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的生活特征出现在( )
A.湖北省 B.台湾省 C.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15. 每年五月下旬,河北省农民纷纷驾驶收割机南下到河南参加麦收,然后再北上。你认为 主要原因是( )
A.河南省降水量大于河北省 B.河南省比河北省热的早,小麦成熟早 C.河南省小麦的品种好于河北省 D.河南省的人口比河北省少
三、综合题
16.读下图 “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与夏季相比,一月等温线 ____________ (稀疏或密集),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温差 __________ (大或小)。(2) 找出0℃等温线,对照中国地形图,看看它大致沿 ___ 河 ____ 岭至 _______________ 的东南边缘一线分布。(3)1月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17.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国台湾岛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都在 1500mm以上,东北部迎风坡降水多、雨日长。基隆是著名的“雨港”。火烧寮年降水量在6000mm以上,有“中国雨极”之称。
而中国的新疆吐鲁番盆地托克逊县,年均降水量只有 6.6毫米。被称为中国的"旱极"。
材料二:城市降水柱状图, ABCD代表我国四个城市(北京、武汉、广州、哈尔滨)。
(1)由材料一,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不同地区 差异很大。台湾岛属于我国四类干湿区中的___________区,吐鲁番盆地则属于_____________区。
(2)由材料二,根据降水柱状图,判断四个城市应为: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
(3)读材料二,分析上述四城市降水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
(4)结论:我国各地降水规律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气温 降水2.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 3.淮河 青藏高原 大兴安岭 张家口拉萨 喜马拉雅山脉
二、4.D 5.C 6.D 7.B 8.D 9.A 10.B 11.A 12.B 13.D 14.C 15.B
三、16.(1)密集 大 (2) 秦岭 淮河 青藏高原 (3) 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17.(1)降水量;湿润;干旱(2)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3)降水集中夏季;年降水量不同(4)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关于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是地图上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B.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不同 C.等温线数值大,表示气温低D.等温线数值小,表示气温高
2.关于等温线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B.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C.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D.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
3.纬度因素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中纬度地区,气温最高
C.低纬度地区,气温低 D.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4.受海陆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夏季陆地气温高 B.夏季海洋气温低
C.冬季陆地气温高 D.冬季海洋气温高
5.各地气温的差异还要受到地形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其规律是( )
A.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60℃
B.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6℃
C.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D.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06℃
6.阅读某地气温分布图,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
某地气温分布图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7.通常情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前 B.正午12点 C.正午12点后 D.午后2点
8.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
A.七月 B.八月 C.一月 D.二月
9.一年当中,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10.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是指大气的变化状况B.气温的测定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C.一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D.气温日较差是指某地某日白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11.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
A.200毫米左右 B.500毫米左右 C.1000毫米左右 D.2000毫米左右
12.关于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B.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D.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1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B.全球各地夏季降水多C.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D.大陆内部地区降水多
14.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道附近,终年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冷却,易形成降水
B.回归线两侧,大陆东、西两岸常年降水少
C.温带大陆中部,距海洋远,降水也少
D.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亚洲东部,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湿润多雨
15.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D.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二、综合题
16.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是从_____向_______逐渐降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上找出-10℃等温线,说明世界寒冷的地带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上找出20℃等温线,说明世界炎热地带分布的主要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
(4)A、B两地纬度一致,而________点气温相对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7.根据下面几个地方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的是________图。该图反映的是什么地区的降水情况?
(2)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图。
(3)B图反映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季多雨;C图反映的降水特点是________季多雨。
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C 5.C 6.D 7.D 8.C 9.D 10.B
11.D 12.B 13.A 14.B 15.D
二、16. (1)赤道 两极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获得的太阳热量由多到少
(2)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地带
(3)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4)B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17.(1)A 赤道多雨地带,全年降水多
(2)B C
(3)夏 冬
4.2 气温和降水(一、二;2.1) A卷
1.南半球陆地气温最热月一般是____月。
2.造成自然景观和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的差别.
3.读图回答:(1)世界年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洲,约是_____℃;年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洲,约是_____℃.
(2)亚洲中部的_________地区,年均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原因是______.
(3)南北半球相比,____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4)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世界年均温分布规律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 2.气温 3.(1)非、30、南极、-10; (2)青藏高原、它地势高
(3)世界气温从低纬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海拔高处气温低)
4.2 气温和降水(一、二;2.1) B卷
1.世界上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 ( )
A.南美洲 B.南极洲 C.欧洲 D.亚洲
2.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 B.正午12时 C.正午过后(约14时) D.午后1时
3.读图回答:(1)B地最热月是____月,约是____℃;最冷月是_____月,约是_____℃。B地年温差是_____℃.
(2)B地在南北半球中的____半球.
(3)三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____地,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地。
(参考答案:1.B 2.A 3.(1)7、28、1、-4、32 (2)北 (3)A、B )
4.2 气温和降水(一、二;2.1) C卷
1.下列地区中,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 )
A.赤道附近 B热带 C.寒带 D.温带
2.南极大陆上最热月一般出现在 (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3.造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地势 B.人类活动 C.海陆分布 D.纬度因素
4.“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区是 (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两极地区 D.中纬度内陆地区
5.读"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1)该地区位于____(南/北)半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南北方向温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方面的差别。
(3)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若A、B均在陆地上,则两地温度的不同是由于_____方面存在差别。
(4)若A、B一个在海洋、一个在陆地,则____地位于陆地。
(参考答案:1.D 2.A 3.A 4.D 5.(1)北、图中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2)纬度
(3)A、海拔 (4)A )
4.2 气温和降水(三、四、五;2.2) A卷
1.世界“雨极”乞拉朋齐的降水类型是 (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2.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青藏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南极地区 D.日本群岛
3.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_____附近年降水量最多,多在_____
毫米以上。
(2)回归线附近的大陆___侧降水多。
(3)年平均降水最多的为____洲,最少的为____洲。
(4)在中纬度地带,从沿海到内地,降水由_____(多/少)至_____(多/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1)赤道、2000 (2)东 (3)南美、南极
(4)多、少;从海洋向内陆,水汽越来越少)
4.2 气温和降水(三、四、五;2.2) B卷
世界各地降水分布____(均匀/不均匀)。
降水量的单位是_______.
下图为北半球两地降水柱状图:(1)A降水最多月份为_____月,约为_____毫米;____月降水最少,约为______毫米。A地年降水量约为______毫米。
(2)A地降水季节差别_____(大/小),B地各月降水差别_____.
(3)A、B两地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地。
(参考答案:1.不均匀 2.毫米 3.(1)8、250;1、0;700 (2)大、小 (3)A )
4.2 气温和降水(三、四、五;2.2) C卷
印度东北部的_______,因降水特别多,被称为世界“雨极”,原因是:它位于(喜马拉雅山地)______坡,多_______(降水类型)。
下列地区,各月降水都多的是 ( )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回归线附近 D.赤道附近
3.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成的降水类型是 (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4.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类型是 (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5.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
A.我国西部 B.亚洲西部 C.非洲北部 D.欧洲西部
6.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多在 ( )
A.500-1000毫米 B.800-1000毫米 C.1000-2000毫米 D.2000毫米以上
7.冷暖气流相遇时,所形成的降水类型是 (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8.下列地区,冬季多雨的是 ( )
A.我国东南部 B.马来群岛 C.地中海沿岸 D.南极洲
(参考答案:1.乞拉朋齐、迎风、地形雨 2.D 3.A 4.C 5.D 6.D 7.C 8.C )
第1课时
1.通过身边的事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通过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对生活和生产影响的学习,感受身边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激发学习兴趣。
3.重点: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
气温
1.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气温 和 降水 。?
2.气温指的是空气的温度,单位符号记作“ ℃ ”,读作“ 摄氏度 ”。?
3.气温的差异是造成 自然景观 和我们 生存环境 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4.阅读课本和图4-8“一天中4次气温监测记录”:气温用 温度计 测量,通常一天测定3~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 2 时、8时、 14 时、20时。一天中4次观测气温的 平均值 就是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
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 相等 。?
2.等温线闭合时,要么是 低温 中心,要么是 高温 中心。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 大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 小 。?
3.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 高 ,高纬度气温 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 高 ,海洋气温 低 ;冬季相反。?
4.读图4-9,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 南半球海洋广阔 。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部分多发生在 海洋与陆地的交汇处及高的高原地区 。?
5.小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 降低 。?
(2)同纬度的 海洋 和 陆地 气温不同。?
(3)同一纬度地区,平原气温 高 ,高山高原气温 低 。?
根据生活实际回答问题。
1.一天之中,早上和傍晚的气温 低 ,中午的气温 高 ;一年之中,夏季的气温 高 ,冬季的气温 低 。这说明,气温的高低和 时间 有关系。?
2.闷热的夏天,陆地上很 炎热 ,但是水里面却比较 凉快 ;寒冷的冬天,陆地上较 寒冷 ,但是水里面却比较 暖和 。这说明气温的高低和 地表状况 有关系。?
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 气温日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 气温年变化 。?
4.一天中,气温有高有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 2点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前后 ,一个地方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叫该地的 气温日较差 。?
读图4-10“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4-11“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完成下列题目。
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哪个地方气温高,7月哪个地方气温高,为什么?
1月悉尼气温高,7月北京气温高。两地位于南北两个半球,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
2.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份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说明其原因吗?
大陆气温高;海洋与陆地性质不同,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海洋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晚一个月左右,见表格。
教师补充表格:
半球
最高值
最低值
大陆
海洋
大陆
海洋
北半球
7月
8月
1月
2月
南半球
1月
2月
7月
8月
3.阅读课本P72的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变化的原因:与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有关。
(2)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3)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
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
4.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
可能。因为气温受海拔的影响,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
见《导学测评》P19
课件9张PPT。第1课时1.通过身边的事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通过气温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对生活和生产影响的学习,感受身边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激发学习兴趣。
3.重点: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气温1.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气温指的是空气的温度,单位符号记作“_____”,读作“______”。
3.气温的差异是造成________和我们_________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4.阅读课本和图4-8“一天中4次气温监测记录”:气温用_______测量,通常一天测定3~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______时、8时、_____时、20时。一天中4次观测气温的________就是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认真阅读课本中的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_。
2.等温线闭合时,要么是______中心,要么是______中心。等温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______,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_______。
3.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_______,海洋气温_______;冬季相反。
4.读图4-9,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等温线的弯曲部分多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________。
(2)同纬度的_______和________气温不同。
(3)同一纬度地区,平原气温________,高山高原气温________。
根据生活实际回答问题。1.一天之中,早上和傍晚的气温______,中午的气温______;一年之中,夏季的气温______,冬季的气温_____。这说明,气温的高低和_______有关系。
2.闷热的夏天,陆地上很________,但是水里面却比较_______;寒冷的冬天,陆地上较_______,但是水里面却比较______。这说明气温的高低和___________有关系。
3.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__________;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____________。
4.一天中,气温有高有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一个地方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叫该地的_____________。
读图4-10“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4-11“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完成下列题目。
1.北京与悉尼相比,1月哪个地方气温高,7月哪个地方气温高,为什么?1月悉尼气温高,7月北京气温高。两地位于南北两个半球,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1月,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
2.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份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说明其原因吗?大陆气温高;海洋与陆地性质不同,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海洋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晚一个月左右,见表格。
教师补充表格: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变化的原因:与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有关。3.阅读课本P72的图4-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并且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4.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不平直,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除了纬度会影响世界气温的分布外,还有海陆的分布也会影响气温的分布。(3)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哪些?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可能。因为气温受海拔的影响,在同一座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即使是赤道附近的山地,只要海拔够高,山顶也可能终年白雪皑皑。
谢 谢!第2课时
1.比较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并概括出形成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重点:能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主要降水类型
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 水汽 和 凝结核 ;?
(2)空气温度 下降 到水汽能够 凝结 起来的程度。?
2.降水类型
(1)对流雨(A):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
(2)地形雨(B):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
(3)锋面雨(C): 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从而形成的降水 。?
3.降水量的多少是用 雨量器 及量杯测定的,以 毫米 为单位记录的。?
世界降水的分布
1.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一处是印度东北部的 乞拉朋齐 ;另一处在夏威夷群岛 卡维金尼山 的东北部山麓。?
2.通常用 等降水量线图 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 相等 。?
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 多 ,两极地区降水 少 。?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多 ,西岸和内陆降水 少 。?
(3)中纬度的 沿海 地区降水多, 内陆 地区降水少。?
4.你学校所在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
(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填)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认真阅读课本中的文字和图4-15“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4-16“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1.表示方法:常见的有 表格 、 坐标图 和 等值线图 三种表示方法。?
2.作用: 能快捷地了解和比较各地气候的特点 。?
1.完成课本中的活动题。
(1)乌兰巴托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昆明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乌兰巴托最高气温为19℃,最低气温为-23℃;昆明最高气温为19.8℃,最低气温为8.1℃。乌兰巴托年温差为42℃,昆明为11.7℃。
(2)乌兰巴托年降水量为300毫米,昆明约为960毫米。
(3)乌兰巴托气温变化大,年温差大,降水量少,主要集中在7、8月份;昆明气温变化不大,年温差小,降水量多,5~10月降水都较多。
2.完成课本中P77活动题2,用课本表中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画一幅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答案略。
3.人们常说昆明“四季如春”,你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昆明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小,温度四季都较为适宜。
4.说说你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理解。
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反映了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5.判读图4-14“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思考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向两极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如何?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4)分析造成(1)(3)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雨极——乞拉朋齐;干极——阿塔卡玛沙漠。
6.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我国南方雨水充沛,农作物适应雨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如果一个月不下雨,农作物就会因缺水枯萎或绝产,发生严重的旱灾;而沙漠地区终年干旱,植物比较耐旱,即使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
见《导学测评》P21
课件9张PPT。第2课时1.比较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并概括出形成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重点:能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主要降水类型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1)空气中含有足够的________和________;
(2)空气温度_______到水汽能够_______起来的程度。
2.降水类型(1)对流雨(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形雨(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锋面雨(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降水量的多少是用________及量杯测定的,以_______为单位记录的。 世界降水的分布1.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一处是印度东北部的___________;另一处在夏威夷群岛______________的东北部山麓。
2.通常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________。
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西岸和内陆降水________。
(3)中纬度的________地区降水多,_______地区降水少。
4.你学校所在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认真阅读课本中的文字和图4-15“乌兰巴托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4-16“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1.表示方法: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表示方法。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完成课本中的活动题。(1)乌兰巴托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昆明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乌兰巴托最高气温为19℃,最低气温为-23℃;昆明最高气温为19.8℃,最低气温为8.1℃。乌兰巴托年温差为42℃,昆明为11.7℃。
(2)乌兰巴托年降水量为300毫米,昆明约为960毫米。
(3)乌兰巴托气温变化大,年温差大,降水量少,主要集中在7、8月份;昆明气温变化不大,年温差小,降水量多,5~10月降水都较多。3.人们常说昆明“四季如春”,你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昆明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小,温度四季都较为适宜。谢 谢!七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达标检测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 ( )
A.正午12点 B.午后2点C.午后1点 D.午后3点
2.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
B.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
C.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
D.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3.北京七月平均气温是26℃,一月是-4.7℃。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 ( )
A.21.3℃ B.30.7℃ C.26℃ D.-4.7℃
4.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 )
A.一月 B.七月 C.八月 D.十二月
5.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 ( )
A.南极洲大陆B.西伯利亚C.北冰洋上D.格陵兰岛
6.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 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
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D.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低
7.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半球相反
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
D.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冰洋
8.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 )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温带地区降水多
9.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 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
10.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 ) A.赤道和中纬地区 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
二、非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箭头表示从海洋过来的气流运动方向。
(1).A,B两地,降水出现在___地。我们把由于受地形阻挡,在___造成较多的降水称为地形雨。
(2).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表现在___降水多,___降水少。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气中的水汽最主要的来源是: ( ) A.湖泊和河流水的蒸发B.植物的蒸腾C.海洋水的蒸发D.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2、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
3.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 )
A.非洲B.南极洲C.南美洲D.大洋洲
4.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 ( )
A.赤道附近地区B.南北回归线附近C.两极地区D.温带大陆东岸地区
5.山东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 )
A.锋面雨B.地形雨C.对流雨D.气旋雨
二、非选择题
6.下面是我国某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时段内,降水量 ﹝大于,小于﹞蒸发量。
(2)乙时段内,降水量 ﹝大于,小于﹞蒸发量,这种情况下出现 天气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2)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3)学校所在地的降水量约为————毫米。
8.读某地各月气温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0.5
10.7
13.4
18.2
22.1
25.5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1)、该地气温年较差是_______。
(2)、该地位于_______半球(南、北),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该地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_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4)、请在下图中画出该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
9.读下面的等温线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气温为_________℃以下,B点的气温数值范围是_________℃。
(2)、C处的温差比B处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点与D点的相对海拔至少是( )
A、2000米 B、2667米 C、3000米 D、4000米
10.一般情况下,夏季城市的气温要比乡村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是描述我国什么地方的什么地理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逐渐降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上,找出-10℃和20℃等温线,说明:①世界寒冷地带分布在________;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主要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3)A、B两地纬度一样,而________点气温相对低,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一看北半球20℃、10℃、0℃等温线是不是与纬线相平行?这是什么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D 3.B 4.C 5.A 6.B 7.B 8.C 9.B 10.B
二、非选择题
11.(1)A 迎风坡(2)迎风坡 背风坡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C 3.A 4.A 5.A
二、非选择题
6.(1)大于(2)小于 伏旱7.(1)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3)750(550—950毫米之间的数值)
8.(1)18.3℃ (2)北半球 最热月出现在7月 (3)北温带 1月的气温大于0℃,小于18℃ 属于亚热带 (4)略
9.(1)4 20~24℃ (2)小 C处的等温线更稀疏
(3)C
10.因为夏季城市的人口多、生活废热多;工厂多;汽车等交通工具多,排放的废热多;城市高楼林立,多为水泥路面;城市绿地比农村少,风速比乡村小,散热慢;因而一般情况下,夏季城市的气温要比乡村高。
11.因为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处于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本区,该地气候炎热干旱,地面多沙漠,白色衣服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因而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喜欢穿白色的衣服。
12.“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是对我国新疆(尤其是吐鲁番)的日较差大的生动写照。因为该地空气极端干燥,日出之后,极端干燥的空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地面辐射升温快,日落之后,降温快,降温幅度大,导致气温的日较差大。
13.(1)低纬度 极地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获得太阳光热由多到少 (2)①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 ②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 (3)A 因为A地是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4)各地气温除受纬度影响(等温线大体上与纬线相平行)外,还受海陆、地势等因素影响,致使等温线的分布呈弯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