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3讲 专题强化:碰撞模型拓展 课时练作业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3讲 专题强化:碰撞模型拓展 课时练作业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5 17:3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6张PPT)
简洁
实用
高效
第七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3讲 专题强化:碰撞模型拓展
物理
内容索引
热点题型突破
第一部分
题型一 滑块—弹簧模型
题型二 滑块—斜面(曲面)模型
01
02
题型三 滑块—木板模型
03
课时作业
第二部分
04
题型四 子弹打木块模型
热点题型突破




题型探究·能力提升
题型一 滑块—弹簧模型
1.模型图示(如图所示)
2.模型特点
(1)动量守恒:两个物体与弹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若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0,则系统动量守恒。
(2)机械能守恒:系统所受的外力和除弹簧弹力以外的内力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同,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通常最小(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4)弹簧恢复原长时,弹性势能为0,系统动能最大(相当于刚完成弹性碰撞)。
【典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2=4 kg和m3=3 kg的B、C两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者之间用轻弹簧拴接。现有质量为m1=1 kg的A物体以速度v0=8 m/s向右运动,A与C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粘合在一起。求:
(1)A和C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 24 J 
(2)弹簧能产生的最大弹性势能;
【答案】 4 J 
(3)弹簧在第一次获得最大弹性势能的过程中,对C冲量的大小。
【解析】 设弹簧对B的冲量大小为I2,对B由动量定理得I2=m2v共-0=4 kg·m/s,所以弹簧对C冲量的大小是I3=I2=4 kg·m/s。
【答案】 4 kg·m/s
1.如图所示,两根光滑且平行的固定水平杆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两静止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m1、m2,分别穿在两杆上,两球间拴接一竖直轻弹簧,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给小球B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两杆足够长,则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   )
A.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B.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对点演练
D
2.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使A获得水平向右、大小为3 m/s的瞬时速度,从此刻开始计时,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像提供的信息可得(   )
A.在t1和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
且弹簧分别处于拉伸和压缩状态
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1∶m2=2∶1
C.在t2时刻A、B两物块的动能之比为Ek1∶Ek2=8∶1
D.在t2~t3时间内A、B的距离逐渐增大,t3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D
题型二 滑块—斜面(曲面)模型
1.模型图示(如图所示)
【典例2】 (多选)(2025·黑龙江牡丹江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4m的光滑物块a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块a左侧面为圆弧面且与水平地面相切,质量为m的滑块b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滑上a,沿a左侧面上滑一段距离后又返回,最后滑离a,不计一切摩擦,滑块b从滑上a到滑离a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D
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2m、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槽,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底端B点切线水平,有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由槽顶端A点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滚到槽底端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圆弧槽不固定,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对点演练
B
4.如图所示,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体,斜面体右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面前的冰块均静止于冰面上。某时刻小孩将冰块以相对冰面3 m/s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冰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在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0.3 m(h小于斜面体的高度)。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1=30 kg,冰块的质量为m2=10 kg,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斜面体的质量;
答案:20 kg 
(2)通过计算判断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
答案:不能,理由见解析
题型三 滑块—木板模型
1.模型图示(如图所示)
2.模型特点
(1)系统的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摩擦力与两者相对位移的乘积等于系统减少的机械能。
(2)若滑块未从滑板上滑下,当两者速度相同时,滑板速度最大,相对位移最大。
3.求解方法
(1)求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
(2)求时间:根据动量定理求解,研究对象为一个物体。
(3)求系统产生的内能或相对位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Q=FfΔx或Q=E初-E末,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
【典例3】 (2025·四川成都七中高三诊断)如图所示,质量M=3 kg、上表面粗糙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t=0时,质量m=3 kg、表面粗糙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4 m/s滑上长木板,经过时间Δt=2 s物块和长木板以共同速度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
A.长木板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物块与长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
C.长木板的长度至少为6 m
D.物块与长木板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0 J
B
5.(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M=3 kg的长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 kg的木块A。现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以大小均为4.0 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但最后A并没有滑离B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木块A在木板B上滑动过程中,木块A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C.木块A在加速运动过程中,木块A相对于木板B运动了2.67 m
D.整个过程中,滑动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4 J
对点演练
CD
题型四 子弹打木块模型
1.模型图示(如图所示)
2.模型特点
(1)子弹水平打进木块的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
(2)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
3.两种情境
(1)子弹嵌入木块中,两者速度相等,机械能损失最多(完全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mv0=(m+M)v,
(2)子弹穿透木块
动量守恒:mv0=mv1+Mv2,
【典例4】(多选)(2024·湖北卷)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块,质量为m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设子弹在木块内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大小f与射入初速度大小v0成正比,即f=kv0(k为已知常数)。改变子弹的初速度大小v0,若木块获得的速度最大,则(   )
AD
对点演练
AB
课时作业37




1.(5分)(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L,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s,此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大小Ff视为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B
2.(5分)如图所示,光滑弧形滑块P锁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弧形底端切线水平,小球Q(视为质点)的质量为滑块P的质量的一半,小球Q从滑块P顶端由静止释放,Q离开P时的动能为Ek1。现解除锁定,仍让Q从滑块P顶端由静止释放,Q离开P时的动能为Ek2,Ek1和Ek2的比值为(   )
C
3.(5分)(多选)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上表面放一小物块b。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和b一大小均为v0、方向相反的初速度,最后b没有滑离a。设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a、b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BC
解析:地面光滑,a、b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设a的质量为ma,b的质量为mb,最后b没有滑离a,则最终a、b相对静止,速度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b应在同一时刻达到共同速度,故D错误;从开始至二者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av0-mbv0=(ma+mb)v,如果ma>mb,则v为正,故B正确;如果ma=mb,则v=0,故C正确;如果ma4.(5分)(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右端与一水平轻质弹簧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墙上,质量为m的物体B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A相碰后一起压缩弹簧,直至B与A分离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物体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C
5.(5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滑块A和左侧固定有轻质竖直挡板的木板B,滑块C置于B的最右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A=2 kg、mB=3 kg、mC=1 kg。开始时B、C静止,A以v0=7.5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B发生正撞(碰撞时间极短),经过一段时间,B、C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此时C再次位于B的最右端。已知所有的碰撞均无机械能损失,木板B的长度为L=0.9 m,B、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A与B碰撞后瞬间,B的速度大小为5 m/s
B.A与B碰撞后瞬间,B的速度大小为6 m/s
C.C与B左侧的挡板相撞后的一小段时间内,C对B摩擦力的冲量水平向左
D.μ=0.55
(1)子弹击中物块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子弹从击中物块到穿出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答案:37.5mgh
C
7.(5分)如图所示,在固定的水平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光滑圆环,轻绳一端系在环上,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木块,现有质量为m0的子弹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绳子拉力等于(M+m0)g
C.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圆环对轻杆的压力大于(M+m+m0)g
D.子弹射入木块之后,圆环、木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9.(10分)(2024·辽宁沈阳高三联考)如图甲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是m1=4 kg和m2=4 kg,用轻弹簧相连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左侧与竖直墙相接触但不粘连。另有一个物体C从t=0时刻起,以一定的速度向左运动,在t=5 s时刻与物体A相碰,碰后立即与A粘在一起,此后A、C不再分开。物体C在前15 s内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物体C的质量m3;
解析:以水平向左为正方向,A、C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有m3vC=(m1+m3)v1,代入v-t图像中的数据解得m3=2 kg。
答案:2 kg 
(2)B离开墙壁后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大小。
答案:2.4 m/s
10.(10分)(2024·甘肃卷)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小球A(视为质点)在细绳O′P和OP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细绳O′P=OP=1.6 m,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质量为6 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 kg的物块C静止在B的左端。剪断细绳O′P,小球A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A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绳OP所受的拉力大小。
答案:40 N 
(2)A在最低点时,细绳OP断裂。A飞出后恰好与C左侧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竖直下落,C水平向右运动。求碰后C的速度大小。
解析:A与C相碰时,A和C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碰后A竖直下落可知mv0=0+mvC,解得vC=v0=4 m/s。
答案:4 m/s 
(3)A、C碰后,C相对B滑行4 m后与B共速。求C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0.1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