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6张PPT)
简洁
实用
高效
第十三章 交变电流 电磁波 传感器
第2讲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实验十五:
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物理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提升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考点一 实验十五: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考点二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应用
01
02
考点三 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03
课时作业
第三部分
04
考点四 远距离输电
必备知识梳理
第
分
部
一
自主学习·基础回扣
1.理想变压器
(1)构造
如图所示,变压器是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________组成的。
①原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也叫____线圈。
②副线圈:与负载连接的线圈,也叫____线圈。
两个线圈
初级
次级
(2)原理:________的____现象。
(3)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
功率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可得: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即P入=______。
电磁感应
互感
P出
(4)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①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如图甲(降压作用)、乙(升压作用)所示。
②互感器
低电压
2.电能的输送
如图所示,发电站输出电功率为P,输电电压为U,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用户的电压为U′,输电电流为I,输电线总电阻为R。
(1)输电电流
(2)电压损失
①ΔU=U-U′。
②ΔU=____。
(3)功率损失
①ΔP=P-P′。
②ΔP=_______=______。
IR
I2R
横截面积
电阻率小
输电电压
教材链接·想一想 请仔细阅读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61“科学漫步”——无线充电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无线手机充电技术的应用,让手机摆脱了“充电线”的牵制,手机使用者做到了“随用随拿,随放随充”。正在无线充电的手机无线充电器简化示意图如右,其工作原理与理想变压器相同。已知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匝数比为5∶1,CD端的输出电流i=sin (2π×105)t(A),则:
(1)1 s内发射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多少次?
提示:一个周期内发射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2次,则1 s内电流方向改变2×105次;
(2)发射线圈AB端输入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
(3)接收线圈的输出功率与发射线圈的输入功率之比是多少?
提示:接收线圈的输出功率与发射线圈的输入功率之比为1∶1。
1.变压器对交变电流起作用,对恒定电流不起作用。( )
2.变压器不但能改变交变电流的电压,还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
3.原线圈所加电压恒定,当原线圈的匝数增加时,副线圈两端电压也增加。( )
4.增大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有利于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失。( )
5.高压输电是通过减小输电电流来减少电路的热损耗。( )
概念辨析
√
×
×
√
√
关键能力提升
第
分
部
二
互动探究·考点精讲
考点一 实验十五: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1.实验原理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①n1、U1一定,研究n2和U2的关系。
②n2、U1一定,研究n1和U2的关系。
2.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低压交流电源,小于12 V)1个、可拆变压器1个、多用电表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3.实验过程
(1)保持原线圈的匝数n1和电压U1不变,改变副线圈的匝数n2,研究n2对副线圈电压U2的影响。
①估计被测电压的大致范围,选择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挡适当量程,若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致范围,则应选择交流电压挡的最大量程进行试测。
②组装可拆变压器:把两个线圈穿在铁芯上,闭合铁芯,用交流电压挡测量输入、输出电压。
(2)保持副线圈的匝数n2和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不变,研究原线圈的匝数对副线圈电压的影响。重复(1)中步骤。
4.数据处理
由数据分析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U1、U2之比与原、副线圈的匝数n1、n2之比的关系。
5.注意事项
(1)在改变学生电源电压、线圈匝数前均要先断开电源开关,再进行操作。
(2)为了人身安全,学生电源的电压不能超过12 V,通电时不能用手接触裸露的导线和接线柱。
(3)为了多用电表的安全,使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时,先用最大量程挡试测,大致确定被测电压后再选用适当的挡位进行测量。
【典例1】 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小型可拆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120、n2=240,某实验小组在原线圈两端依次加上不同的电压,用多用电表的交流电压挡分别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数据见下表。
1∶1.9
(1)实验小组根据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算出U1、U2的比值,还有一组U1、U2的比值没有算出,把求出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2)本实验可得出结论: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为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3)该变压器是____(选填“升压”或“降压”)变压器。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副线圈匝数多、电压高,所以该变压器是升压变压器。
升压
1.某物理小组欲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可拆变压器、交流电压表、若干导线。
对点演练
图甲为实验原理图,在原线圈A、B两端加上电压,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测量数据见下表:
实验 序号 原线圈匝数 n1=400, 原线圈两端 电压U1/V 副线圈匝数 n2=200, 副线圈两端 电压U2/V 副线圈匝数
n3=1 400,
副线圈两端
电压U3/V
1 5.8 2.9 20.3
2 8.0 4.0 28.1
3 12.6 6.2 4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乙中,应将A、B分别与______(选填“a、b”或“c、d”)连接。
解析: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中,原线圈两端应接入交变电流,故应将A、B分别与c、d连接。
c、d
(2)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线圈的匝数之比
(3)在实验序号为2的测量中,若把图丙中的可移动铁芯取走,副线圈匝数n2=200,则副线圈两端电压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一定小于4.0 V
B.一定等于4.0 V
C.一定大于4.0 V
解析:若把题图丙中的可移动铁芯取走,磁损耗变大,原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比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大,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副线圈两端电压一定小于4.0 V。
A
考点二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应用
1.理想变压器的制约关系
2.含有多个副线圈的变压器
计算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副线圈的变压器问题时,需注意三个关系:
功率关系:P1=P2+P3+P4+…+Pn;
电流关系:n1I1=n2I2+n3I3+n4I4+…+nnIn。
C
对点演练
B
BC
考点三 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1.匝数比不变的情况(如图所示)
(2)当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I2变化,根据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可以判断I1的变化。
(3)I2变化引起P2变化,根据P1=P2,可以判断P1的变化。
2.负载电阻不变的情况(如图所示)
3.分析动态问题的步骤
【典例3】 (多选)(2025·陕西西安六校高三联考)如图为理想的自耦变压器,其中P为变压器上的滑动触头,P′为滑动变阻器上的滑片,电流表为理想电表,若输入电压U1一定,则( )
A.P不动,P′向下滑动时,U2一直在减小
B.P′不动,P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时,U1和U2的
比值增大
C.P′不动,P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时,电流表读数在增大
D.P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同时P′向下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可以不变
BD
4.某住宅小区变压器给住户供电的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R为输电线的总电阻。若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所有电表视为理想电表,不考虑变压器的输入电压随负载变化,则当住户使用的用电器增加时,图中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A1增大,V2不变,V3增大
B.A1增大,V2减小,V3增大
C.A2增大,V2增大,V3减小
D.A2增大,V2不变,V3减小
对点演练
D
5.(多选)(2024·山东聊城高三质检)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S为单刀双掷开关,定值电阻R1、R2的阻值均为10 Ω。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S与a连接时,理想电流表示数为2.2 A
B.当S与a连接时,理想电压表示数为11 V
C.当S由a拨到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 Hz
D.当S由a拨到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
AD
考点四 远距离输电
1.明确三个回路(如图所示)
回路1:I1=I输入,U1=U输入,P1=P输入。
回路2:I2=IR=I3,U2=U3+ΔU,P2=P3+ΔP。
回路3:I4=I输出,U4=U输出,P4=P输出。
2.抓住两个联系
【典例4】 (2023·山东卷)某节能储能输电网络如图所示,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250 V,输出功率500 kW。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3∶n4=50∶1,输电线总电阻R=62.5 Ω,其余线路电阻不计,用户端电压U4=220 V,功率88 kW,所有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为368 A
B.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4.8 kW
C.输送给储能站的功率为408 kW
D.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1∶n2=1∶44
C
输电线路功率损失的四种计算方法
(1)输送功率是指升压变压器输出的功率,损失功率是指由于输电线发热而消耗的功率。两者关系是P损=P-P′(P为输送功率,P′为用户所得功率)。
规律方法
6.(2023·天津卷)如图为用输电线为用户输电的情境,电路中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都认为是理想变压器,中间输电电路电阻为R,发电机输出的电压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输出电压与T2输入电压相等
B.T1输出功率大于T2输入功率
C.若用户接入的用电器增多,则R功率降低
D.若用户接入的用电器增多,则T2输出功率降低
对点演练
B
解析:输电过程中,电阻R两端有电势差,故T1输出电压大于T2输入电压,A错误;输电过程中电阻R产生热量,会损失功率,故T1输出功率大于T2输入功率,B正确;由于变压器T1的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所以T1输出电压U2不变,若用户接入的用电器增多,则T2副线圈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变压器T2及其负载的等效电阻R等减小,由U2=I(R+R等)可知,输电线中的电流变大,根据P损=I2R可知R功率增大,故C错误;若用户接入电路的用电器增多,则用电器消耗总功率增大,即T2输出功率增大,故D错误。
7.(2024·湖南卷)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止到2023年9月,我国风电装机4亿千瓦,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位,湖南在国内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居于领先地位。某实验小组模拟风力发电厂输电网络供电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发电机转子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升、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输电线路上的总电阻可简化为一个定值电阻R0。当用户端接一个定值电阻R时,R0上消耗的功率为P。不计其余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风速增加,若转子角速度增加一倍,则R0上消耗的功率为4P
B.输电线路距离增加,若R0阻值增加一倍,则R0消耗的功率为4P
C.若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匝数增加一倍,则R0上消耗的功率为8P
D.若在用户端再并联一个完全相同的电阻R,则R0上消耗的功率为6P
课时作业66
第
分
部
三
1.(5分)(2023·浙江6月选考)我国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电端用“整流”设备将交流变换成直流,用户端用“逆变”设备再将直流变换成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送电端先升压再整流
B.用户端先降压再变交流
C.1 100 kV是指交流电的最大值
D.输电功率由送电端电压决定
A
解析:因为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端必须是交变电流,所以送电端先使用交流电升压,再用“整流”设备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A正确;降压端应先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再降压,B错误;1 100 kV指的是交流电的有效值,C错误;根据能量守恒,输电功率由用户端的功率决定,而用户端的电压为220 V,因此用户端功率由用户端电流决定,即输电功率取决于用户端的电流大小,D错误。
A
3.(5分)(多选)如图所示,L1和L2是输电线,甲、乙是两个互感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其中的线圈匝数关系为n1∶n2=200∶1,n3∶n4=1∶100,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电流互感器,乙是电压互感器
B.甲是电压互感器,乙是电流互感器
C.若V表示数为30 V,则输电线两端的电压最
大值为6 000 V
D.若A表示数为5 A,则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有效值为500 A
BD
4.(5分)(2023·北京卷)自制一个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600匝和190匝的变压器,原线圈接12 V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实际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 V。下列措施有可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是( )
A.仅增加原线圈匝数
B.仅增加副线圈匝数
C.将原、副线圈匝数都增为原来的两倍
D.将两个3.8 V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入副线圈
B
5.(5分)(多选)特高压输电可使输送中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失大幅降低。我国已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了特高压输电技术。假设从A处采用550 kV的超高压向B处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ΔP,到达B处时电压下降了ΔU。在保持A处输送的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改用1 100 kV特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变为ΔP′,到达B处时电压下降了ΔU′。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
AD
6.(5分)(多选)(2025·江西南昌高三检测)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正弦式交流电,则( )
A.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B.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C.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
BC
7.(6分)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小李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可拆式变压器(铁芯不闭合)进行研究。
(1)(多选)实验还需下列器材中的____。
A .电流表
B.多用电表
C.低压交流电源
解析:实验中,变压器的原线圈应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为了知道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比和线圈匝数比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用多用电表测交流电压。故选BC。
BC
(2)实验中,上图中变压器的原线圈接“0、8”接线柱,副线圈接线“0、4”接线柱,当副线圈所接电表的示数为5.0 V时,则所接电源电压挡位可能为__。
A.18.0 V B.10.0 V
C.5.0 V D.2.5 V
A
8.(5分)(2024·浙江1月选考)如图为某燃气灶点火装置的原理图。直流电经转换器输出u=5sin 100πt(V)的交流电,经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和n2的变压器升压至峰值大于10 kV,就会在打火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实现点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9.(5分)如图所示,某小型水电站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100 kW,发电机的电压U1=250 V,经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输电,输电线总电阻R线=8 Ω,在用户端用降压变压器把电压降为U4=220 V。已知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线=5 kW,假设两个变压器均是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输出的电流I1=40 A
B.输电线上的电流I线=625 A
C.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3∶n4=190∶11
D.用户得到的电流I4=455 A
C
A.副线圈中交流电频率为100 Hz
B.电流表示数为2 A
C.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40 W
D.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110 V
B
11.(5分)(2025·山东烟台高三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交流电源输出50 Hz、电压有效值为220 V的正弦式交流电,通过副线圈n2、n3分别向10只标称为“12 V 1.5 A”的灯泡和“36 V 5 A”的电动机供电,原线圈所接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40 V,副线圈n2的匝数为60匝。电路接通后,各用电器都恰好正常工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交流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60 W
B.灯泡L的额定电流为2.0 A
C.副线圈n2所接灯泡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D.原线圈n1的匝数为1 100匝,副线圈n3的匝数为180匝
B
12.(9分)小华同学做了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关系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需要测量电压,则在如图所示的器材中,应__。
A.选甲图中的器材 B.选乙图中的器材
C.都可以选 D.都不能选
A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图是多用电表,而乙图是电压表,实验需要测量交流电压,因此选用甲图,故A正确,B、C、D错误。
(2)小华在做本实验时,选择的原线圈为100匝,副线圈为200匝;他将原线圈接入学生电源中的交流电压“6 V”挡位,用合适的电表测量出副线圈的电压为13 V,则下列叙述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一项是__。
A.变压器的铁芯没有闭合
B.原线圈实际匝数与标注的“100”不符,应该大于100匝
C.副线圈实际匝数与标注的“200”不符,应该小于200匝
D.学生电源实际输出电压大于标注的“6 V”
D
(3)用匝数na=100匝和nb=200匝的变压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
根据测量数据可判断连接电源的线圈是__(选填“na”或“nb”)。
解析:根据题意,电压比与匝数比不相等,可知该变压器为非理想变压器,考虑到变压器有漏磁、铁芯发热、导线发热,判断出U2为原线圈上电压大小,则连接电源的线圈是nb。
U1/V 1.60 2.50 3.70 4.60
U2/V 3.70 5.30 7.60 9.70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