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张PPT)
简洁
实用
高效
第十四章 光
第2讲 光的波动性
物理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提升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考点一 光的干涉现象
考点二 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
01
02
考点三 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综合应用
03
课时作业
第三部分
必备知识梳理
第
分
部
一
自主学习·基础回扣
1.光的干涉
(1)定义:在两列光波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的光被____,出现亮纹,某些区域的光被____,出现暗纹,且____和____互相间隔的现象叫作光的干涉现象。
(2)条件:两列光的________,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加强
减弱
亮纹
暗纹
频率相等
(3)双缝干涉: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双缝后形成两束振动情况总是____的相干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是____________处出现亮条纹;路程差是______________处出现暗条纹。如图所示,相邻的亮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Δx与波长λ、双缝间距d及屏到双缝距离l的关系为__________。
(4)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________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的。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____。
相同
波长的整数倍
半波长的奇数倍
前后表面
相同
2.光的衍射
(1)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________,甚至比光的波长____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
(2)衍射条纹的特点
①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图样的比较
相差不多
还小
项目 单缝衍射 圆孔衍射
单色 光 中央为亮且宽的条纹,两侧为________的条纹,且越靠外,亮条纹的亮度____,宽度____ 中央是大且亮的圆形亮斑,周围分布着________的同心圆环,且越靠外,圆形亮条纹的亮度____,宽度____;亮环或暗环间的距离随圆孔半径的增大而____
明暗相间
越弱
越小
明暗相间
越弱
越小
减小
项目 单缝衍射 圆孔衍射
白 光 中央为亮且宽的白色条纹,两侧为亮度________、宽度________的彩色条纹,其中最靠近中央的色光是紫光,离中央最远的是红光 中央是大且亮的白色亮斑,周围是不等间距的彩色的________
逐渐变暗
逐渐变窄
同心圆环
②泊松亮斑(圆盘衍射):当光照到______(选填“透明”或“不透明”)的半径很小的小圆盘上时,在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____(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不透明
亮斑
3.光的偏振
(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________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____的方向振动的光。
(3)偏振光的形成
①让自然光通过______形成偏振光。
②让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____,反射光和折射光可以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
(4)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__波。
一切方向
特定
偏振片
折射
横
教材链接·想一想 请仔细阅读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98“做一做”——用肥皂膜做薄膜干涉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如图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薄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从上方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干涉条纹。
(1)任意一条明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是怎样的?
提示:厚度相同;
(2)改用频率更大的光照射,条纹间距将怎样变化?
提示: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1.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 )
2.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不能发生干涉。( )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用“分光”的方法使两列光的频率相同。( )
4.阳光下茂密的树林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 )
5.光遇到障碍物时都能产生衍射现象。( )
6.自然光是偏振光。( )
概念辨析
√
√
√
×
√
×
关键能力提升
第
分
部
二
互动探究·考点精讲
考点一 光的干涉现象
1.双缝干涉
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的波长越长,干涉条纹的间距越大,如图所示,相干光源S1、S2发出的光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Δr=r2-r1。
2.薄膜干涉
(1)形成原因
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表面AA′和后表面BB′分别反射回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
(3)薄膜干涉的应用
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楔形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平面是平整光滑的,我们会观察到平行且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被检平面不平整,则干涉条纹发生弯曲。
【典例1】 (多选)(2024·广西卷)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S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照在光屏上,一部分通过平面镜反射到光屏上。从平面镜反射的光相当于S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发出的,由此形成了两个相干光源。设光源S到平面镜和到光屏的距离分别为a和l,a l,镜面与光屏垂直,单色光波长为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
1.(多选)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可以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和制作镜头增透膜。图甲中,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这时从上方看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对点演练
BC
A.图甲中将薄片向着劈尖方向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
B.图甲中将样板微微平行上移,条纹疏密不变
C.在图甲中如果看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说明被检平面在此处是凹陷
D.图丙中镀了增透膜的镜头看起来是有颜色的,那是增透了这种颜色的光的缘故
解析:题图甲中当将薄片向着劈尖方向移动使劈角变大时,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小,所以干涉条纹会变密,故A错误;题图甲中将样板微微平行上移,导致满足原亮条纹光程差的间距向劈尖移动,因此出现条纹向着劈尖移动,但条纹疏密不变,故B正确;从题图乙中弯曲的条纹可知,此处检查平面左边处的空气膜厚度与后面的空气膜厚度相同,此处凹陷,故C正确;照相机、望远镜的镜头表面镀了一层透光的膜,可以增大某种光的透射强度,这种称为增透膜,这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同时镀膜镜头看起来是有颜色的是因为对该光增透效果稍差造成的,故D错误。
2.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截面图如图所示,光源S到S1、S2的距离相等,O点为S1、S2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光源S发出的波长为λ的光,经S1出射后垂直穿过玻璃片传播到O点,经S2出射后直接传播到O点,由S1到O点与由S2到O点光传播的时间差为Δt。玻璃片厚度为10λ,玻璃对该波长光的折射率为1.5,空气中光速为c,不计光在玻璃片内的反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考点二 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
1.对光的衍射的理解
(1)衍射是波的特征,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生衍射现象,只是存在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
(2)衍射现象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只有在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得多时,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的。
2.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
项目 单缝衍射 双缝干涉
不同点 条纹宽度 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 条纹宽度相等
条纹间距 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 各相邻条纹等间距
亮度情况 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 条纹清晰,亮度基本相同
相同点 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3.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比较
项目 自然光(非偏振光) 偏振光
光的来源 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 自然光通过起偏器后的光
光的振 动方向 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沿任意方向振动,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的强度相同 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沿特定方向振动
C
A.激光通过狭缝后在光屏上可以形成明暗相间的等距条纹
B.其他实验条件不变,使用频率更大的激光,中央亮条纹宽度变大
C.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对金属棒加温,中央亮条纹宽度变大
D.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增大光屏到狭缝的距离,中央亮条纹宽度变小
考向2 光的偏振
【典例3】 (2024·江苏卷)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现在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会观察到( )
A.两镜片都变亮
B.两镜片都变暗
C.两镜片没有任何变化
D.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
D
【解析】 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其镜片为偏振片,用立体影院的特殊眼镜去观看手机液晶屏幕,左镜片明亮,右镜片暗,可知眼镜的左、右两个镜片为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且屏幕发出的光的振动方向与左镜片的透振方向一致,将手机屏幕旋转90度后屏幕发出的光的振动方向与右镜片的透振方向一致,则左镜片变暗,右镜片变亮,故选D。
3.(2022·上海卷)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仅减小单缝的宽度,则光屏上( )
A.条纹变宽,光强增强 B.条纹变窄,光强增强
C.条纹变宽,光强减弱 D.条纹变窄,光强减弱
解析:根据单缝衍射实验规律可知,单缝的宽度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光屏上中央亮条纹越宽;通过单缝的光越少,光屏上光强越弱。因此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仅减小单缝的宽度,则光屏上条纹变宽,光强减弱,C正确。
对点演练
C
4.(多选)利用旋光仪这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其原理是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这一角度称为“旋光角”,θ的值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θ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D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θ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θ
解析: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若迎着射来的光线看,偏振方向会以传播方向为轴线,旋转一个角度θ,所以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故A正确,B错误;将偏振片A或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A或B转过的角度等于θ,故C、D正确。
考点三 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综合应用
3.光的频率、折射率、波速、波长的对应关系
颜色 红、橙、黄、绿、蓝、靛、紫
频率f 低→高
同一介质中折射率n 小→大
同一介质中速度v 大→小
波长λ 大→小
临界角 大→小
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小→大
【典例4】 如图所示,由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复色光,经半反半透镜后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经扩束器后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并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O是两单色光中央亮条纹的中心位置,P1和P2分别是波长为λ1和λ2的光形成的距离O点最近的亮条纹中心位置。反射光入射到三棱镜一侧面上,从另一侧面M和N位置出射,则( )
A.λ1<λ2,M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B.λ1<λ2,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C.λ1>λ2,M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D.λ1>λ2,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D
5.(2024·新课标卷)三位科学家由于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了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不同尺寸的量子点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现有两种量子点分别发出蓝光和红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光光子的能量
B.蓝光光子的动量小于红光光子的动量
C.在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大于红光的速度
D.蓝光在玻璃中传播时的频率小于它在空气中传播时的频率
对点演练
A
6.如图所示为一束太阳光射到截面为六边形的冰晶上时的光路图,a、b为其折射出的光线中的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冰晶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
C.从同种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
D.用同一装置做单缝衍射实验,a光的中央亮条纹更宽
C
课时作业70
第
分
部
三
1.(5分)(多选)关于光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
B.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红暗相间的直条纹
C.光照到不透明小圆盘上出现泊松亮斑,说明发生了衍射
D.光照到较大圆孔上出现大光斑,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不存在光的衍射
解析:单色光照到狭缝上产生的衍射图样是亮暗相间的直条纹,A正确;白光的单缝衍射图样是彩色条纹,故B错误;光照到不透明小圆盘上,在其阴影处出现亮斑,是衍射现象,故C正确;衍射是光特有的现象,光照到较大圆孔上出现大光斑,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但仍存在光的衍射,只不过是现象不明显,D错误。
AC
2.(5分)(2024·山东卷)检测球形滚珠直径是否合格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标准滚珠a与待测滚珠b、c放置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若待测滚珠与标准滚珠的直径相等为合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滚珠b、c均合格
B.滚珠b、c均不合格
C.滚珠b合格,滚珠c不合格
D.滚珠b不合格,滚珠c合格
C
解析: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上、下玻璃上表面的反射光在上玻璃上表面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光程差为两块玻璃距离的两倍,根据光的干涉知识可知,同一条干涉条纹位置处光的波程差相等,即滚珠a的直径与滚珠b的直径相等,即滚珠b合格,不同的干涉条纹位置处光的波程差不同,则滚珠a的直径与滚珠c的直径不相等,即滚珠c不合格,故选C。
3.(5分)用图示实验装置演示光的偏振现象,白炽灯在O发出的光通过两个透振方向平行的偏振片P、Q照到光屏上,通过偏振片前后的光束分别用Ⅰ、Ⅱ、Ⅲ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炽灯发出的光是纵波
B.偏振片Q起到检偏的作用
C.光束Ⅱ中的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
D.将偏振片Q以光传播方向为轴转过45°,光束Ⅲ完全消失
B
解析:白炽灯的光通过两个透振方向平行的偏振片P、Q照到光屏上,不能说明白炽灯的光是纵波,A错误;当白炽灯发出的光经偏振片P后就成为偏振光,又经与P平行的偏振片Q照到光屏上,所以偏振片Q起到检偏的作用,B正确;光束Ⅱ中的光是经偏振片P透射来的,所以光束Ⅱ中的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C错误;将偏振片P以光传播方向为轴转过45°,光束Ⅲ将会减弱,但不会完全消失,D错误。
4.(5分)(多选)(2024·湖北武汉高三质检)如图所示,PQ是半圆柱体玻璃截面的直径,一束由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真空中经P点斜射入玻璃,两单色光分别从A、B两点射出玻璃。设从A、B点射出的光波长分别为λA和λB,从P点传播到A、B点的时间分别为tA和t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λA<λB B.λA>λB
C.tAAD
5.(5分)(2024·辽宁卷)某同学自制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纸板上割出一条窄缝,于窄缝中央沿缝方向固定一根拉直的头发丝形成双缝,将该纸板与墙面平行放置,如图所示。用绿色激光照双缝,能在墙面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下列做法可以使相邻两条亮纹中央间距变小的是( )
A.换用更粗的头发丝
B.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
C.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
D.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
A
6.(5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单色线光源S垂直纸面水平放置,平面镜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单色线光源S发出的光有一部分直接入射到竖直放置的光屏上,一部分通过平面镜反射后再入射到光屏上,光屏上会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的条纹与水平面垂直,是光的干涉现象
B.光屏上的条纹与水平面平行,是光的衍射现象
C.将光屏沿水平方向远离线光源S,相邻条纹间距增大
D.将线光源S沿竖直方向面镜,相邻条纹间距减小
C
7.(5分)(多选)(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通过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从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缝板,在缝板后有一装有感光元件的光屏,通过信号转换,可在电脑上看到屏上的光强分布情况。图乙分别显示出A光和B光通过同一缝板得到的光强分布情况。下列有关A、B两种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光通过的可能是缝板上的单缝
B.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
C.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D.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CD
8.(5分)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完成了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图,单缝S0、屏上的P0点均位于双缝S1和S2的中垂线上。已知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双缝S1到S2的距离为d,双缝S1和S2到P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屏上P点到P0点的距离为y,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为L。若P点是暗条纹的中心,n=0,1,2,…,必须满足的关系是( )
D
9.(5分)(2023·重庆卷)某实验小组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观察a、b两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光屏上a光相邻两亮条纹的间距比b光的小。他们又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现a光的折射角比b光的大,则( )
A.在空气中传播时,a光的波长比b光的大
B.在水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比b光的大
C.在水中传播时,a光的频率比b光的小
D.由水射向空气时,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b光的小
D
10.(5分)(多选)(2022·山东卷)某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狭缝S1、S2的宽度可调,狭缝到屏的距离为L。同一单色光垂直照射狭缝,实验中分别在屏上得到了图乙、图丙所示图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CD
A.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也发生了衍射
B.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增大
C.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L,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
D.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S1、S2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一定是暗条纹
11.(5分)(2024·福建宁德高三质检)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弧形彩带,色彩鲜明的叫虹,色彩比虹暗淡的叫霓。如图所示为形成的光路图,一束太阳光射入水滴后,射出彩色光,其中a和b是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B.水滴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C.在水滴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D.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对应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宽
A
12.(5分)某实验小组同学采用图甲装置研究光的干涉现象,两狭缝S1、S2间距离d及各自宽度m均可调,狭缝到光屏的距离为L。用不同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狭缝,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在d、L相同条件下,照射光的频率越高,形成的干涉亮条纹越宽
B.若遮住S1,用红光照射S2,减小S2的宽度m,光屏上的中央亮条纹变宽变暗
C.若同时用红光和蓝光分别照射S1、S2,光屏上将得到红蓝相间的干涉彩色条纹
D.用红光照射两条狭缝时,若狭缝S1、S2到光屏上P1点的路程差为红光波长的3.5倍,P1点处一定是亮条纹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在d、L相同的条件下,红光的波长更长,频率更低,形成的干涉条纹更宽,故照射光的频率越低,形成的干涉亮条纹越宽,A项错误;若遮住S1,用红光照射S2,光屏上得到的是衍射条纹,减小S2的宽度m,衍射现象更明显,光屏上的中央亮条纹变宽变暗,B项正确;若同时用红光和蓝光分别照射S1、S2,不会发生干涉现象,光屏上不会得到干涉条纹,C项错误;用红光照射两条狭缝时,若狭缝S1、S2到光屏上P1点的路程差为红光波长的3.5倍,P1点处一定是暗条纹,D项错误。
13.(5分)(多选)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面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用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用a、b光分别做双缝干涉时它们的干涉条纹宽度
都是不均匀的
C.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D.若a光与b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b光
ACD
C正确;若a光与b光以相同入射角从水射向空气,由于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所以不断增大入射角时b光的入射角先达到临界角,则b光先发生全反射,首先消失的是b光,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