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讲义 (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讲义 (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5 17: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讲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电源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电源
①电动势
a.定义:非静电力所做的功与所移动的电荷量之比。
b.计算: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E=。
②内阻:电源内部也存在电阻,内电路的电阻叫内阻。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①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②公式:I=(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③其他表达形式
a.电势降落表达式:E=U外+U内或E=U外+Ir。
b.功率表达式:IE=IU+I2r。
(3)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U=IR=·R=,当R增大时,U增大。
②特殊情况
a.当外电路断路时,I=0,U=E。
b.当外电路短路时,I短=,U=0。
2.电路中的功率
(1)电源的总功率
①任意电路:P总=IE=IU外+IU内=P出+P内。
②纯电阻电路:P总=I2(R+r)=。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
P内=I2r=IU内=P总-P出。
(3)电源的输出功率
①任意电路:P出=IU=IE-I2r=P总-P内。
②纯电阻电路:P出=I2R==。
③纯电阻电路中输出功率随R的变化关系
a.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m=。
b.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c.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1.电动势的大小反映了电源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领强弱。( × )
2.电动势就是电源的路端电压。( × )
3.在电源电动势及内阻恒定的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大。( √ )
4.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 × )
5.电源内部发热功率越大,输出功率越小。( × )
6.电源的重要参数是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由电源中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与电源的体积无关,与外电路无关。( √ )
考点一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电路动态分析
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两种表达形式
(1)I=(适用于外电路是纯电阻的电路)。
(2)E=U外+U内或E=U外+Ir(适用于任何电路)。
2.动态分析的常用方法
(1)程序法: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
(2)极限法:因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滑至两个极端去讨论。
(3)结论法:用口诀表述为“串反并同”。
“串反”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或增大)。“并同”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或减小)。
3.含容电路分析的三点注意
(1)当电容器和某电阻并联时,该电阻两端电压即为电容器两端电压。
(2)当电容器和某一电阻串联后接在某一电路两端时,此电路两端电压为电容器两端电压。
(3)当电容器与电源直接相连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考向1闭合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典例1】 电源的电动势为4.5 V,外电阻为4.0 Ω时,路端电压为4.0 V。若在外电路中分别并联一个6.0 Ω的电阻和串联一个6.0 Ω的电阻,则两种情况下的路端电压为( C )
A.4.30 V,3.72 V B.3.73 V,4.30 V
C.3.72 V,4.29 V D.4.20 V,3.73 V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r,代入数据解得r=0.5 Ω。当并联一个R1=6 Ω 的电阻时,R外==2.4 Ω,则此时路端电压U1=R外≈3.72 V,当串联一个R2=6 Ω的电阻时,R′外=R+R2=10 Ω,此时路端电压U2=R′外≈4.29 V,故C正确。
考向2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
【典例2】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2为滑动变阻器,R、R1为定值电阻,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开关S断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闭合开关S,A1、A2的示数都变大
B.闭合开关S,V的示数变大
C.若R2的滑片向下移动,A1、A2的示数都变小
D.若R2的滑片向下移动,V和A1的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
【解析】 S闭合,电路中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则A1的示数变大,R两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V示数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减小,则A2的示数变小,故A、B错误;若R2的滑片向下移动,R2接入电路阻值变小,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流增大,则A1、A2的示数都变大,故C错误;若R2的滑片向下移动,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I1(r+R),可知=(R+r),即V和A1的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故D正确。
考向3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典例3】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7 V、内阻r=2 Ω,电阻R=R1=R2=5 Ω,R3=10 Ω,电流表为理想电表,电容器的电容C=6 μF。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流表示数为0.67 A
B.R3两端的电压为5 V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3×10-5 C
D.若开关S断开,通过R2的电荷量为7.5×10-6 C
【解析】 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外电路总电阻为R总== Ω=5 Ω,电流表示数为I== A=1 A,A错误;R3两端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为U=IR总=1×5 V=5 V,B正确;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R1两端的电压,为U1=·U=×5 V=2.5 V,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CU1=6×10-6×2.5 C=1.5×10-5 C,C错误;若开关S断开,电容器放电,相当于电源,R2与R3串联后再与R1并联,通过R2、R3的电流与R1的电流之比为===,结合Q=It,得通过R1与R2的电荷量之比Q1∶Q2=I1∶I23=3∶1,所以通过R2的电荷量为Q2=Q=×1.5×10-5 C=3.75×10-6 C,D错误。
考点二 电路中的功率及效率问题
1.电源的效率:η=×100%=×100%。
注意:纯电阻电路中η=×100%=×100%。
2.纯电阻电路中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1)P出=UI=I2R=R==。
(2)P出与外电阻R的函数关系可用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由图像可以看出:
①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m=。
②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④当P出<P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可能的外电阻R1和R2,且R1R2=r2。
【典例4】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6 V、内阻r=1 Ω,保护电阻R0=0.5 Ω。
(1)当电阻箱R示数为多少时,保护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
(2)当电阻箱R示数为多少时,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PR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
(3)求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4)若电阻箱R的最大值为3 Ω,R0=5 Ω,当电阻箱R示数为多少时,电阻箱R的功率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
【解析】 (1)保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P0=,因E、R0和r是常量,而R是变量,故R最小时,P0最大,即R=0时,Pmax== W=8 W。
(2)把保护电阻R0与电源内阻r合在一起,当R=R0+r,即R=0.5 Ω+1 Ω=1.5 Ω时,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Pmax== W=6 W。
(3)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R外=,当R外=r时,P出最大,即R=r-R0=0.5 Ω时,Pmax== W=9 W。
(4)把R0=5 Ω当作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则等效电源内阻r等=6 Ω,而电阻箱R的最大值为3 Ω,小于6 Ω,由P=R=,可知当电阻箱R的电阻取3 Ω时,R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Pmax=R= W。
【答案】 (1)0 8 W (2)1.5 Ω 6 W
(3)9 W (4)3 Ω  W
关于电源功率和效率问题的两点提醒
(1)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时,电源的效率并不是最大,只有50%;当R→∞时,η→100%,但此时P出→0,无实际意义。
(2)对于电路中的定值电阻,其消耗的功率根据P=I2R来判断,与电源输出功率大小的判断方法不同。
1.(多选)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图乙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与电阻箱读数R的关系图像,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为6 W,电阻箱读数分别为4 Ω、9 Ω时电源输出功率相等为P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电源的电动势为12 V
B.电源的内阻为6.5 Ω
C.当电阻箱阻值为4 Ω时,电源效率较大
D.当电阻箱阻值为6 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R=,由数学知识可知,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Pm=,当R=4 Ω时,有P0=,当R=9 Ω时,有P0=,解得r=6 Ω,则当电阻箱阻值为6 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则有6 W=,解得E=12 V,故A、D正确,B错误;电源效率为η=×100%=1-×100%,又有I=可知,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源效率最大,故C错误。
考点三 对电源U-I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1.电源的U-I图像与电阻的U-I图像比较
项目 电源的U-I图像 电阻的U-I图像
图形
截距 与纵轴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E,与横轴交点表示电源短路电流 过坐标原点,表示电流为零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
坐标U、 I的乘积 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表示电阻消耗的功率
坐标U、 I的比值 表示外电阻的大小,不同点对应的外电阻大小不同 表示电阻的大小,每一点对应的比值均等大
斜率的 绝对值 电源内阻r 电阻大小
2.电源的U-I图像两点说明
(1)如果U轴或I轴不从零开始,则图线截距的意义会发生变化,但斜率的意义不变。
(2)“面积”:如图所示,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典例5】 在如图所示的U-I图像中,直线Ⅰ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曲线Ⅱ为某一小灯泡L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曲线Ⅱ与直线Ⅰ的交点坐标为(1.5 A,0.75 V),该点的切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1.0 A,0 V),用该电源直接与小灯泡L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D )
A.电源电动势为2.0 V
B.电源内阻为0.5 Ω
C.小灯泡L接入电源时的电阻为1.5 Ω
D.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1.125 W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E-Ir,代入题中数据有0.75 V=E-1.5 A·r,0=E-2.0 A·r,解得E=3.0 V,r=1.5 Ω,故A、B错误;当用该电源直接与小灯泡L连接成闭合电路时,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0.75 V,流过灯泡的电流为1.5 A,由欧姆定律可得,小灯泡L接入电源时的电阻为RL==0.5 Ω,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P=UI=1.125 W,故C错误,D正确。
2.如图所示的U-I图像中,直线a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b、c分别是电阻R1、R2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若将这两个电阻分别直接与该电源连接成闭合电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阻R1的阻值大于电阻R2的阻值
B.R1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
C.R2接在电源上时,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
D.两种情况下,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
解析:由R=结合图像可知,电阻R1的阻值小于电阻R2的阻值,A错误;电源的内阻r=,当I=Im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m+U1=E,同理当I=Im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m+U2=E,解得U1=E,U2=E,根据P=UI可得两种情况下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均为P=EIm,D正确,B、C错误。
3.(多选)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同时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电压表V1的示数U1和电压表V2的示数U2。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流过电阻箱的电流I,分别描绘了a、b两条U-I图线,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流过电阻箱的电流的表达式为I=
B.小灯泡两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像是a
C.根据图乙可以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3.0 V、内阻r=2 Ω
D.该电路中小灯泡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 W
解析: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R=U2-U1,则通过电阻箱的电流I=,故A正确;灯泡与电阻箱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灯泡两端的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由题图乙所示图像可知,图线b是灯泡两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像,故B错误;随着电流的增大,路端电压减小,故题图乙中图线a是电源的U-I图像,由图线a可知,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 Ω=2 Ω,故C正确;由图线a可知,灯泡两端的最大电压为2 V,电流为0.5 A,则灯泡的最大功率P=2×0.5 W=1 W,故D正确。
课时作业50
1.(5分)如图所示为一个外电阻R和电源组成的闭合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若1 C正电荷从负极B移到正极A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3 J的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同时静电力做功0.5 J。则此时该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电源内电压U内、电源路端电压U外大小为( D )
A.E=2.5 V,U外=0.5 V
B.E=3 V,U外=0.5 V
C.E=2.5 V,U内=0.5 V
D.E=3 V,U外=2.5 V
解析:电源的电动势为E== V=3 V,内电压为U内== V=0.5 V,路端电压为U外=E-U内=3 V-0.5 V=2.5 V,故选D。
2.(5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由于电阻元件发生短路或断路故障,导致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增大,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A )
A.R1短路 B.R2短路
C.R3短路 D.R1断路
解析:若电路正常,则电流表测量流过R1的支路电流,电压表测量R3两端的电压。若R1短路,则R2被短路,外电路只有电阻R3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两表示数均增大,故A正确;若R2短路,则R1被短路,电流表示数为零,故B错误;若R3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零,故C错误;若R1断路,则电流表示数为零,故D错误。
3.(5分)(2023·海南卷)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电容器电容为C,闭合开关K,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上电荷量为( C )
A.CE   B.CE
C.CE   D.CE
解析:电路稳定后,由于电源内阻不计,若取电源负极为零电势点,则电容器上极板电势为,下极板电势为,极板间电势差U=,由Q=CU,可知C正确。
4.(5分)如图所示,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端a滑动过程中,两表的示数情况为( A )
A.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
B.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
C.两电表示数都增大
D.两电表示数都减小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R3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R总增大,总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为U=E-Ir,可知U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总电流I减小,R1两端的电压减小,R2两端的电压U2增大,流过R2的电流I2增大,则流过R3的电流I3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
5.(5分)(2025·山东济南高三开学考)如图所示,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L为小电珠,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现将开关S闭合,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B.小电珠L变亮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变大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小电珠L变暗,故A、B错误;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E-I(RL+r),总电流减小,其他量不变,则U增大,由Q=CU可知电容器C上电荷量Q变大,故C正确;电源的总功率为P=EI,电路总电流减小,可知电源的总功率变小,故D错误。
6.(5分)(多选)如图所示,E表示电源电动势、I表示电路中的电流、U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P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当外电阻R变化时,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CD )
解析:电源的电动势与外电路的电阻无关,A错误;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可知I-R图像不是直线,B错误;U=IR==,则随R增加U增大,当R→∞时U→E,C正确;P=I2R==,因此当R=r时,P最大,可知D正确。
7.(5分)如图甲所示的U-I图像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将此电源与一个线圈电阻为0.4 Ω的电动机和“4 V,2 W”的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电动机正常工作,灯泡也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源电动势为9 V,内阻为2.25 Ω
B.电路中的电流为1 A
C.电动机的工作效率约为96%
D.电源效率约为80%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结合题图甲中图线的斜率与截距可知E=9 V,r== Ω=1 Ω,故A错误;灯泡正常发光,则有I==0.5 A,故B错误;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U′=E-U-Ir=4.5 V,电动机的功率为P′=U′I=2.25 W,热功率为P热=I2rM=0.1 W,电动机的工作效率约为η=×100%≈96%,故C正确;电源的效率约为η′=×100%≈94.4%,故D错误。
8.(5分)(2024·重庆渝北区高三一诊)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如图所示,图线a是该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像,图线b是某纯电阻电器的U-I图像,则在该光照强度下,把该电池和该电器组成一个电路时,电池的( C )
A.内阻为12.5 Ω
B.输出功率为12.5 W
C.内耗功率为0.22 W
D.效率为50%
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当I=0时,E′=U,由图线a与纵轴的交点读出电动势为E=3.6 V,根据两图线交点处的状态可知,将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路端电压为U=2.5 V,电流为I=0.2 A,则电池的内阻为r== Ω=5.5 Ω,故A错误;电池的输出功率为P出=UI=2.5×0.2 W=0.5 W,故B错误;内耗功率为P内=I2r=0.22×5.5 W=0.22 W,故C正确;电池的效率为η=×100%=×100%≈69.4%,故D错误。
9.(5分)(多选)将一电源与一电阻箱连接成闭合回路,测得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与电阻箱读数R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电源最大输出功率为45 W
B.电源内阻一定等于5 Ω
C.电源电动势为45 V
D.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最大时,电源效率等于90%
解析:由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与电阻箱读数R变化的曲线可知,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最大为45 W,所以电源最大输出功率Pmax=45 W,故A正确;由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可知,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所以电源内阻r一定等于5 Ω,故B正确;由Pmax=,可得E=30 V,故C错误;电阻箱所消耗功率P最大时,电源效率为50%,故D错误。
10.(5分)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用来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由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知( B )
A.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3.50 Ω
B.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1 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 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源的热功率为0.14 W
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Ir,可得U=E-Ir,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r== Ω=1.0 Ω,故A错误;电源的输出功率P=R=,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即R=r=1 Ω,故B正确;电路中电流为0.40 A时,由题图乙可知外电路电压为U=1.00 V,外电路未发生短路,故C错误;由题图乙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路中电流为I′=0.2 A,电源的热功率为P热=I′2r=0.22×1 W=0.04 W,故D错误。
11.(5分)(2025·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月考)如图甲所示的连接电动机的电路,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整个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当电流小于0.2 A时,电动机不会发生转动,若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则( D )
A.该电动机的内阻为2 Ω
B.该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3.4 V
C.此电路中,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9 W
D.若电动机能转动,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小于12 Ω
解析:当电流小于0.2 A时,电动机不会发生转动,为纯电阻元件,则该电动机的内阻为rM= Ω=4 Ω,A错误;当U2=3.4 V时I=0.1 A;当U2=3.0 V时I=0.3 A;代入方程E=U2+Ir,解得该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3.6 V,内阻r=2 Ω,B错误;此电路中,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P=U1I-I2rM=3.0×0.3 W-0.32×4 W=0.54 W,C错误;当电动机两端电压超过U1=0.8 V时电动机开始转动,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2 A,则由电路可知E=U1+I(R+r),解得R=12 Ω,即若电动机能转动,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小于12 Ω,D正确。
12.(5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4 V、内阻r=0.5 Ω,定值电阻R1=1.5 Ω、R3=3 Ω,电阻箱R2的阻值调到2 Ω,滑动变阻器R4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 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1.0 μF,单刀双掷开关S与触点1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仅将R4的滑片向上滑动,电源效率增大
B.若仅将R4的滑片向上滑动,R4消耗的电功率增大
C.若仅将R2的阻值调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D.若仅将开关S由触点1拨向触点2,通过R3的电荷量为3.5×10-6 C
解析:仅将R4的滑片向上滑动,电源外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电源效率η=×100%减小,故A错误;R4消耗的电功率PR4=R4=,当R4=r+R1=2 Ω时,PR4有最大值,仅将R4的滑片向上滑动时,R413.(5分)(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6 V、内阻r=1 Ω,电阻R1=3 Ω,R2=6 Ω,电容器的电容C=3.6 μF,二极管D一般是由硅或者锗管组成,具有单向导电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
A.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和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电压均为4 V
B.开关S1闭合、S2断开,当合上S2,待电路稳定以后,电容器上电荷量变化了1.8×10-6 C
C.开关S1、S2闭合,待电路稳定以后断开S1,流过R1的电荷量为9.6×10-6 C
D.开关S1、S2闭合,待电路稳定以后断开S1,流过R1的电荷量为1.44×10-5 C
解析:设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1,干路电流为I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1== A=1.5 A,U1=I1R1=1.5×3 V=4.5 V。设开关S1、S2均闭合时,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2,干路电流为I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2== A=2 A,U2=I2=2× V=4 V,所以电容器上电荷量减少了ΔQ=(U1-U2)C=(4.5-4)×3.6×10-6 C=1.8×10-6 C,A错误,B正确;开关S1、S2闭合后,电容器上的电荷量为Q=CU2=3.6×10-6×4 C=1.44×10-5 C,再断开S1后,流过R1和R2的电流与阻值成反比,故流过电阻的电荷量与阻值成反比,则流过电阻R1的电荷量为Q1=Q=9.6×10-6 C,C正确,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