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起源于同一个祖先,因此生物体内许多物质都有一定的共性。下列有关物质“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糖原、淀粉和脂肪都是储能物质
B.核苷酸和甘氨酸都含有C、H、O、N四种化学元素
C.ATP、NADH与NADPH都可为生命活动直接供能
D.神经递质、激素都可以与相应的细胞受体结合
2.液泡内部存在有很多酸性水解酶,为维持液泡中的pH环境,位于液泡膜上的V-ATPase可催化ATP水解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转运至液泡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V-ATPase运输H+的过程中,其空间构象不发生改变
B.V-ATPase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且有运输功能
C.正常情况下,H+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浓度低于液泡中的浓度
D.液泡中的水解酶不能水解液泡膜上的蛋白质,其原因可能是膜蛋白发生了修饰
3.下列描述与相关细胞结构不相匹配的是( )
选项 细胞结构 描述
A 细胞骨架 由蛋白质纤维组成,能维持细胞形态
B 溶酶体 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细胞不能再利用
C 核糖体 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
D 胞间连丝 高等植物相邻细胞之间物质运输以及信息交流的桥梁
A.A B.B C.C D.D
4.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可将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丙糖运出,同时将释放的Pi运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B代表物质分别是H2O与O2
B.抑制磷酸转运器,将导致淀粉合成增加而蔗糖减少
C.提高磷酸转运器的效率,不会造成细胞质基质中的Pi缺少
D.在暗反应中,CO2经固定合成C5化合物,再转化为磷酸丙糖
5.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材料选用、实验设计、观测指标等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以及结论。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选用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
B.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可利用DNA溶于酒精而某些蛋白质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实现DNA与蛋白质的分离
C.在检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实验中,只需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无尖端玉米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
D.利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推测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6.DNA分子受到某些环境因子的攻击后,在复制过程中会出现较高的出错率,如图所示1个DNA分子中的胞嘧啶被胸腺嘧啶替换。下列有关②D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录产生的mRNA一定发生改变
B.经过一次复制后,2个子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C.决定的氨基酸一定发生改变
D.限制酶可将连有错误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切掉
7.科研工作者对我国4个林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测定,并由此计算出这4个种群的遗传距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林麝种群的遗传距离
种群 留坝(野生) 陇县(野生) 凤县(野生) 凤县(养殖)
留坝(野生) - - - -
陇县(野生) 0.045 - - -
凤县(野生) 0.052 0.042 - -
凤县(养殖) 0.059 0.051 0.046 -
(注:遗传距离代表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数值越大,表示遗传距离越大)
A.凤县(野生)与陇县(野生)种群,亲缘关系最远
B.林麝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染色体数目的不同
C.种群数量下降,将导致近亲交配增加,患有遗传病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
D.为增加林麝遗传多样性,最好利用凤县(野生)种群与留坝种群进行杂交
8.研究发现,乙酰胆碱(Ach)可以与N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性电位;也可以与M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产生抑制性电位。图为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的Na+浓度升高,将使突触小体的静息电位变大
B.Ach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C.突触小体的外液中缺Ca2+将导致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中断
D.银环蛇毒竞争性结合N型乙酰胆碱受体后,导致肌肉弛缓性麻痹
9.每个淋巴细胞只带有一种特异性抗原受体,这种特异性受体是怎样产生的呢 指令学说认为在抗原进入机体后,是以抗原为模板设计出来的。而克隆选择学说认为,在抗原进入机体之前,具有不同类型特异性受体的淋巴细胞就已经存在。某实验研究小组利用小鼠和蛋白性抗原(X、Y)进行了如下实验(见表),并证实了克隆选择学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小白鼠的实验过程
项目组 第一次注射 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注射 实验结果
对照组 高剂量的抗原X 适宜剂量的抗原Y ①______
实验组1 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 适宜剂量的抗原X ②______
实验组2 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 ③______ ④______
(注:高剂量的具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仅能够全部杀死具有与其互补受体的B细胞)
A.①应该是产生抗体X与Y,②是产生抗体X
B.③应该是注射适宜剂量的抗原Y,④是产生抗体Y
C.依据克隆选择学说,世界上任何的病原体都可以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
D.给机体注射抗原后,会产生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0.“稻鸭共生”模式让广西某地区农民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收益,图是“稻鸭共生”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共有食物链3条,其中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
B.水稻与杂草中的能量,只有10%的能量流入青蛙中
C.水稻固定的总能量,就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青蛙、昆虫与鸭都是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白酒酿制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真菌和细菌等。解析微生物菌落多样性有利于揭示白酒酿造机理。图为酿造白酒时糖化和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多样性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同时又有气体产生
B.在糖化过程中,细菌多样性指数低于真菌多样性指数
C.在发酵末期细菌多样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
D.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能分离和纯化酿酒过程中的微生物
12.图表示某水体中鲫鱼的种群数量Nt与Nt+1/Nt的关系曲线图。已知Nt+1/Nt=1时,种群数量达到平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Nt=a时,鲫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当Nt=c时,鲫鱼种群的出生率应小于死亡率
C.在b~d的区域,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先增长后下降,并逐渐逼近环境容纳量以保持稳定
D.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的种群数量时,若重捕方法不当导致捕获的鱼部分死亡,则估算结果不一定偏小
13.卵巢中含有许多卵泡,1个卵泡常由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卵母细胞以及包围其中的滤泡细胞所构成。在繁殖期,动物个体会分泌某种激素类物质GSS,而后GSS诱导分泌另一种激素1-甲基腺嘌呤(1-MA),以诱导减数分裂重启。用不同浓度的GSS分别处理带有滤泡细胞和去除滤泡细胞的卵母细胞,研究它们减数分裂的重启情况,结果见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不同浓度GSS分别处理两类卵母细胞的结果
未稀释的GSS 稀释10倍的GSS 稀释100倍的GSS 稀释1000倍的GSS 海水 1μmol/L1-MA
带有滤泡细胞的卵母细胞 ++ ++ + - - ++
去除滤泡细胞的卵母细胞 - - - - - ++
(注:++,重启比例超过90%;+,重启比例为50%-89%;-,重启比例低于10%。)
A.1-MA可能在滤泡细胞中合成和释放
B.1-MA可能与卵母细胞的细胞膜结合,重启减数分裂
C.GSS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作用于滤泡细胞,使其合成1-MA
D.GSS在高浓度时抑制1-MA的分泌,在低浓度时促进1-MA的分泌
14.植物光敏色素phyB是感知环境光信号的关键蛋白复合体,通常存在Pr(生理失活)和Pfr(生理活性,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等生理功能)两种构型。Pr吸收红光(R,λ≈660nm)后转化为Pfr,而Pfr吸收远红光(FR,λ≈730nm)后可逆转为Pr。自然光下R/FR比值,大于遮阴条件下R/FR比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fr转化为Pr的过程,属于蛋白质变性过程
B.茎尖向光侧细胞的Pfr与Pr比值比背光侧细胞的小
C.种子被红光照射一段时间后,种子的萌发率高
D.光敏色素被激活后,经信号传导到细胞核内促进DNA复制
15.研究表明大熊猫LIF基因具有终止胚胎滞育的作用,某研究中心将LIF蛋白作为抗原获得了抗LIF单克隆抗体,实验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LIF单克隆抗体能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可以无限增殖
B.可以通过人为调控LIF蛋白的水平,来提高大熊猫的人工繁殖成功率
C.向杂交瘤细胞培养液加入抗LIF蛋白抗体用于筛选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
D.间隔多次注射LIF蛋白,其目的是使小鼠体内产生大量抗LIF蛋白抗体
16.拟南芥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其完全花是由4轮结构组成的,从外向内依次为:第1轮萼片、第2轮花瓣、第3轮雄蕊群、第4轮雌蕊群。这些结构由A、B和C三类基因共同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具体控制情况见图a。其中,若C基因突变丧失功能,则A基因在花的整个发育时期表达,见图b;反之,若A基因突变丧失功能,则C基因在花的整个发育时期表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基因突变,则花的结构为只有雌蕊群
B.若B基因突变,则花的结构为萼片-花瓣-花瓣-萼片
C.结构为萼片-萼片-萼片-萼片的花,其基因型有2种
D.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自交,其后代只有6种表现型
二、实验题
17.水稻生长期内遭遇短期干旱,在恢复供水后会出现生长的“补偿效应”,加快黄叶脱落,减少无效分蘖。为进一步研究该效应的价值,提高旱区水稻的产量,某研究团队以滴灌的分蘖期水稻为对象,进行干旱胁迫实验。表为分蘖期水稻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后拔节期的光合特征及产量变化。已知水稻通过激素调节气孔变化而降低蒸腾失水是其抵御干旱胁迫的主要途径,且干旱胁迫会导致滴灌水稻呼吸作用减弱、活性氧积累,而过量的活性氧会破坏植物的膜脂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蘖期水稻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后拔节期的光合特征及产量
处理 叶绿素(mg·g-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ol·m ·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产量(kg·hm-2)
CK 1.71 8.79 0.11 223.1 5963.35
T1 1.77 8.34 0.09 222.1 6126.23
T2 1.55 7.67 0.07 237.2 5498.69
T3 1.32 5.34 0.06 256.4 5632.12
(注:“处理”为灌水下限(相对于田间持水量百分比),其中,CK(90%~100%)、T1(80%~85%)、T2(70%~75%)、T3(60%~65%)。“分蘖”是指水稻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
(1)选取拔节期滴灌水稻的叶片,用 来提取叶片中的色素,进而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在提取色素的过程中,还需加入适量CaCO3,目的是 。
(2)有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下水稻产量下降主要与活性氧积累有关。活性氧会破坏 (填结构),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CK处理组相比,T1处理组滴灌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T3处理组滴灌水稻对CO2的利用率下降,判断依据是 。
(4)连续阴雨天时,水稻主要通过获取漫反射中的短波光(一般指波长380~500nm之间的光)来适应弱光环境。图为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据图分析,在该环境下,水稻叶片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将降低,主要原因是 。
三、解答题
18.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之一。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多种体液因子的异常变化有关,最具代表性的是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研究发现大脑中神经递质5-HT水平降低会导致机体精神萎靡,从而引发抑郁,具体调节机制如图a所示。去甲肾上腺素(NE)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海马区重要的神经递质,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NE合成量明显减少。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的海马区参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具体调节机制如图b所示。HPA轴异常活跃会使血清中糖皮质激素(GC)升高,过多GC会选择性损伤海马区神经元,导致海马区对下丘脑的效应减弱,形成恶性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5-HT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 ,该方式的生物学意义为 。(答出两点)
(2)5-HT转运体的作用是 ,激活5-HT1A自身受体会 (填“增强”或“减弱”)突触前神经元的活动。5-HT转运体与5-HT1A自身受体的活动异常增强将对抑郁症的发生具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3)GC对海马区的调节机制为 。根据图b分析HPA轴亢进导致抑郁症发生的机理是 。
(4)综合上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请你提出1个抑郁症治疗思路: 。(答出1个思路即可)
19.图a为某家族中苯丙酮尿症和红绿色弱的遗传系谱,苯丙酮尿症是由1对等位基因A/a控制,而红绿色弱是由另1对等位基因B/b控制;图b中甲、乙、丙、丁、戊为不同个体的相关基因经限制酶切后电泳得到的结果。已知I1电泳结果为甲,I2电泳结果为乙,Ⅱ4与Ⅲ1的电泳结果都是戊。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个体相关基因 甲 乙 丙 丁 戊
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 ▄ ▄ ▄ ▄
▄ ▄ ▄ ▄
▄ ▄ ▄ ▄
红绿色弱相关基因 ▄ ▄ ▄ ▄
▄ ▄ ▄ ▄
▄ ▄ ▄
图b
个体相关基因 己
苯丙酮尿症相关基因 ▄
▄
▄
红绿色弱相关基因 ▄
▄
▄
图c
(1)红绿色弱的遗传方式为 ,判断理由是 ;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为 。
(2)Ⅱ1和Ⅱ2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分别是图b中的 。Ⅱ3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可能有 种。
(3)如果Ⅲ1和Ⅲ2婚配生出一个男孩(己),且其红绿色弱基因的电泳结果如图c所示,则这个男孩的基因型为 产生此种基因型的原因可能是 。
(4)为了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 等手段,对遗传病基因进行检测而预防。
20.转基因植株培育过程中的转化细胞通常具有抗生素或除草剂抗性,将赋予转化细胞抗性的标记基因删除是提高生物安全性的重要措施。FLP/frt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工具,FLP重组酶可以定点删除位于两个frt位点之间的基因序列,从而实现选择标记基因的去除。研究人员将含frt位点的重组Ti质粒A和含FLP基因的重组Ti质粒B先后转入番茄植株,再通过热诱导处理,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没有抗除草剂基因(als)的转基因耐盐番茄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首先利用PCR方法分别克隆als基因和FLP基因,设定的程序为:预变性95℃1min, 56℃1min,延伸72℃3min,循环30次。预变性的目的是 。
(2)利用图a所示的植物基因表达载体进行第一次转化,筛选转化细胞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 和 。该Ti质粒不能直接对番茄进行转化,应 。
(3)为便于构建出重组Ti质粒B,可在FLP基因PCR引物的 (填“5′”或“3′”)端加上 识别序列。取转入betA和als基因的细胞,利用图b所示载体进行第二次转化。FLP基因的表达受到hsp的调控,其目的是 。
(4)在25℃室温条件下,成功进行二次转化的番茄在个体水平上应表现出的特点是 。(至少写出两个方面)
(5)选用特定引物扩增出的als基因片段,长度约1700bp,经热诱导被FLP重组酶成功切除后,其长度变为400bp。图c中 (填数字从1、2、3、4、5数字中选填)所对应植株是含有重组后als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
四、解答题组
2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问题对生态圈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阅读以下两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垦牧区,是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其自然条件极为严酷,存在气候干旱、沙尘暴频繁、植被严重衰退等问题。国家高度重视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生态建设、治理与恢复管理。
(1)治理初期,阿拉善地区主要开展单一主导的生态治理方式,种植以梭梭为主的灌木人工林,群落结构得到一定的恢复,该过程属于 (填“初生”或“次生”)演替,但是,很快又遭到鼠虫害大量爆发,威胁到梭梭等植物的生长,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2)治理期间,为防止原有的草原植被退化及荒漠化,有人认为大量种植本地树种就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荒漠化。请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资料二:广西某市红树林湿地区域作为东亚一澳大利亚国际水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每年冬季,都会有数万只候鸟在此停歇觅食,到了春季它们就会离开。为保护其过冬迁徙及其带来的自然价值,某科研团队分别调查统计了该区域S1、S2、S3、S4四个样点一年四季的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情况,如图。
(3)冬季,候鸟群聚使该区域形成了一道漂亮的城市风景线,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由图可知,过冬的候鸟群主要捕食 (填“底栖动物”或“浮游动物”),理由是 。
(4)湿地除了能为迁飞的鸟类提供栖息地外,还具有 的功能(至少写出1点)。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D
6.B
7.C
8.A
9.B
10.D
11.B
12.D
13.D
14.C
15.B
16.C
17.(1) 无水乙醇 防止色素被破坏
(2)叶绿体(或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3) 气孔导度下降导致叶片吸收的CO2减少,暗反应速率下降 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CO2浓度升高
(4)叶绿素b在短波光区有较高的吸收峰值,叶绿素b的相对含量越高,吸收短波光的能力越强
18.(1) 胞吐 短时间内可释放大量神经递质,进而快速引发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提高神经传递的速度
(2) 回收5-HT到突触前膜 减弱 促进
(3) 负反馈调节 HPA轴亢进会使血清中GC升高,过多GC会选择性损伤海马神经元,导致海马区产生的NE减少,而NE合成量明显减少是患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4)抑制5-HT转运体的功能;抑制5-HT1A受体的功能;促进5-HT3受体的功能;促进5-HT的合成与分泌;减少海马神经元上GC受体的数量等
19.(1)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Ⅰ1与Ⅰ2正常,却生出Ⅱ1患红绿色弱,说明红绿色弱是隐性病;I2红绿色弱相关基因电泳结果显示只有显性基因,所以是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丙、丁 4
(3) AaXBXbY Ⅲ1产生了正常基因型的精子AY,而Ⅲ2由于染色体变异产生了异常基因型的卵细胞aXBXb,精卵结合产生了基因型为AaXBXbY的个体(或者:Ⅲ1由于染色体变异产生了异常基因型的精子AXBY,而Ⅲ2产生正常基因型的卵细胞aXb,精卵结合产生了基因型为AaXBXbY的个体)
(4)产前诊断
20.(1) 复性 提高模板DNA分子彻底变性的概率
(2) 除草剂 一定浓度的NaCl 将Ti质粒导入农杆菌后再用农杆菌侵染番茄进行转化
(3) 5′ BamHI酶和KpnⅠ酶 控制切除标记基因的时机
(4)具有盐胁迫抗性、除草剂抗性、潮霉素抗性
(5)1、3
21.(1) 次生 物种丰富度低,生物数量较少,抵抗力稳定性小
(2)观点:有可能;理由:本地树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可以有效固沙蓄水,同时能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物多样性。观点:不可能;理由:在已经荒漠化的区域,大量种植树木可能会加剧土壤水分消耗,反而无法实现水土保持,进而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3) 直接 底栖动物 底栖生物生物量在冬季显著减少,而浮游动物生物量在冬季减少不多
(4)蓄洪防旱、自然净化污水、控制土壤侵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