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四 实验探究题(新课标要求必做实验)
类型一 光学实验
(15分钟 15分)
考向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5分)(2025·辽宁中考)某小组探究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1)注意:为了避免伤害眼睛,使用激光笔时,禁止 。
(2)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 的径迹,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如图所示。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 测量∠i和∠r的度数,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数据 序号 1 2 3 4 5 …
∠i 30° 40° 50° 60° 70° …
∠r 30° 40° 50° 60° 70° …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考向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5分)小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他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如图所示,小滨拿另一支外形 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 。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小滨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考向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5分)小明在科技节上利用凸透镜制作一个照相机,他找到了一个凸透镜和一些器材,首先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部分操作如下:
(1)实验前先调节烛焰、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2)当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20 cm时,能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f= cm;
(3)小明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 cm处,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用一个凸透镜做成照相机的镜头,能在底片上呈现清晰的近处景物的像,而远处景物的像却相当模糊,小明找来了家中废弃的眼镜镜片放在自制照相机镜头前,发现远处景物的像也变得清晰了,则该镜片属于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取走镜片,他 (选填“增大”或“减小”)相机镜头与底片的距离也能使远处景物的像变得清晰。 题型四 实验探究题(新课标要求必做实验)
类型一 光学实验
(15分钟 15分)
考向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5分)(2025·辽宁中考)某小组探究在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1)注意:为了避免伤害眼睛,使用激光笔时,禁止 射向眼睛 。
(2)把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竖直 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 反射光 的径迹,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如图所示。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 量角器 测量∠i和∠r的度数,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数据 序号 1 2 3 4 5 …
∠i 30° 40° 50° 60° 70° …
∠r 30° 40° 50° 60° 70° …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
考向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5分)小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他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像 的位置。
(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如图所示,小滨拿另一支外形 相同 但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 完全重合 。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4)小滨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考向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5分)小明在科技节上利用凸透镜制作一个照相机,他找到了一个凸透镜和一些器材,首先在实验室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部分操作如下:
(1)实验前先调节烛焰、 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2)当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20 cm时,能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f= 10 cm;
(3)小明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 cm处,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能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用一个凸透镜做成照相机的镜头,能在底片上呈现清晰的近处景物的像,而远处景物的像却相当模糊,小明找来了家中废弃的眼镜镜片放在自制照相机镜头前,发现远处景物的像也变得清晰了,则该镜片属于 近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取走镜片,他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相机镜头与底片的距离也能使远处景物的像变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