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宇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许昌市宇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1-05 20: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许昌市宇华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闭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
题 号 1-20 21 22 23 24 25 总 分
分 值 40 12 12 12 12 12 100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列答题框相应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随着一声炮响,一纸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与“一声炮响”和“一纸条约”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17年版教科书在原有《南京条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内容。这有助于深入分析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性质
3.如图所示为清代圆明园方印,1860年被掠走,现藏于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馆。方印见证了(  )
A.清朝鸦片战争B.近代商业发展
C.清朝实业救国D.中国民族危机
4.有人把近代中国某一事件的发展历程总结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逐梦”和“内乱毁梦”四个篇章。该事件可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5.洋务运动兴办了许多新型的工矿企业,产生了新型的职业人土,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等。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大多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等部门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6.如图是乐乐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危害
B.讽刺了晚清征服的盲目排外
C.肯定了太平天国的进步意义
D.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7.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八年级某班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板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邓世昌可归入的栏目是( )
A.革命先烈 B.禁烟英雄 C.变法志士 D.甲午英烈
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写到:“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9.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曾呼吁:“自强之道,兴学为先。”这表达了维新派( )
A.政治革命的诉求 B.组建新军的愿望
C.教育救国的主张 D.发展实业的决心
1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一场农民运动轰然起于民族矛盾的激化之中。使列强不得不承认“中国尚有无限蓬勃生气”。该运动抗击的对象是(  )
A.英法联军 B.日本舰队 C.八国联军 D.满清政府
11.下图为历史兴趣小组设计的“中国近代史年代尺”,该设计表达的主题是(  )
A.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B.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C.半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D.从专制独裁到民主共和
12.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该说的台词是(  )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1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这反映出(  )
A.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B.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C.民族经济发展滞后 D.军阀割据动乱纷争
14.“辛亥革命……它并非只是打落了一顶皇冠,而是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材料认为辛亥革命(  )
A.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结束了封建帝制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D.抵御了列强侵略
15.“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自由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等”上述材料应出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变法通议》
C.《警世钟》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据统计,1914﹣1918年间,全国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而陆军增加92万多人,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材料反映的是(  )
A.天京事变的影响 B.军阀割据混战的后果
C.《辛丑条约》的危害 D.列强侵略势头的加剧
17.1915年,中国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 )
A.推翻了满清统治B.打击了列强侵略 C.推动了思想解放 D.捍卫了民族尊严
18.陈独秀曾说:“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也……改造中国,首先要改造中国人的思想,提高中国人的素质,造就一代新人”。于是,哪一思想在中国盛行(  )
A.君主立宪 B.独裁专制 C.民主科学 D.维新变法
19.1919年,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变亦变,不变亦变
20.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人民的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打击了列强的嚣张气焰 B.推翻了腐朽的专制统治
C.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启迪了民众的思想觉悟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6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4分)
(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谁?作者对他们劫掠行径的态度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洋务运动前、后期的不同主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4分)
(3)根据材料,分析并指出与洋务运动相比戊戌变法的进步之处。(4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一例“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近代化的探索”的代表性事件。(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大事年表中任选两个事件,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4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事年表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建国民政府。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先后所倡导的两种救国方式。(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6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革命目标。(2分)
25.(12分)请依据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声明;学号:494901
等级建议:
一等 (12—9分) ①题目恰当,观点明确; ②史实运用正确; 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 (8—4分) ①题目恰当,观点较为明确; 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 ③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 (3—0分) ①题目不恰当,观点不明确; ②史实运用不正确; ③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
参考答案
1-5 ACDAA 6-10 DDBCC 11-15 CCBCD 16-20 BCCBD
21.【答案】
(1)战争:鸦片战争。(2分)理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2分,答出任一条理由,符合史实即可)
(2)强盗:英法联军。(2分)态度:谴责。(2分,其它符合题意亦可)
(3)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4分,其它符合题意亦可)
22.【答案】
(1)前期:“自强”或发展军事工业;(2分)后期:“求富”或开办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2分)
(2)相同: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条件下,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采取的措施;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失败了。等等。(4分,一条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3)进步:戊戌变法主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表明戊戌变法除了经济、教育、军事方面外,还进一步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4分,表述符合题意即可)
23.【答案】
(1)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任意一例即可)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分,任意一例即可)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2分,任意一例即可)
(2)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联系: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开展洋务运动。(4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
(3)趋势: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断探求新出路的近代化历程等。(2分,答出一条,符合题意即可)
24.【答案】
(1)救国方式:改革。(2分)革命。(2分)
(2)三民主义:民族。(2分)民权。(2分)民生。(2分)
(3)目标:推翻清政府,建立国民政府。(2分)
25.【答案】
一等 (12—9分) ①题目恰当,观点明确; ②史实运用正确; 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 (8—4分) ①题目恰当,观点较为明确; 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 ③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 (3—0分) ①题目不恰当,观点不明确; ②史实运用不正确; ③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
例文: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进一步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二者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变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