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丰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放大镜又叫 ,镜片透明,中央厚,边缘 ,能把 放大。
2.苍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结构叫做 。
3.科学家 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了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 。
4.我们周围的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需要依靠 ,如果没有这类生物,地球将变成垃圾的世界。
5. 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 。
6.大量研究说明,除 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7.接种 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个放大镜的镜片越大,它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
2.我们脸部的皮肤就是一个完整的大细胞。........................( )
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
4.科学家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 ....................................( )
5.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6.微小生物只生活在水中,土壤中是没有的。.....................( )
7.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 )
8.发现血液红细胞的是简 施旺麦丹。............................( )
9.人体内没有微生物。.........................................( )
10.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是细菌和病毒。........................( )
三、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时,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 )。
A.吸水纸 B.脱脂棉纤维 C.干草
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越( )。
A.多 B.少
3.给生物标本染色可以用( )。
A.碘酒 B.白酒 C.白醋
4.有关观察工具的发展历史,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眼睛—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B.放大镜—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眼睛—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5.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B.微生物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C.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对身体有害的
6.下列生物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 )。
A.变形虫 B.蚜虫 C.苍蝇
7.下列食物属于微生物的是( )。
A.蘑菇 B.芝麻 C.食盐
8.农民发现存储的少量玉米上面长毛了,据此回答(1)-(3)题。
(1)玉米上面长毛的主要原因是( )生长和繁殖造成的。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2)关于这些玉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玉米不能吃了 B.这些玉米洗干净以后还可以吃
C.这些玉米可以直接吃
(3)你建议农民以后将玉米储存在( )的环境中。
A.潮湿温暖 B.干燥温暖 C.干燥低温
四、提出问题(4分)
通过《微小世界》的学习,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许多生物的细胞,关于“细胞”,你还有哪些想要探究的问题呢?请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你最想要研究的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雷同问题不得分)
问题1:它们是否都有细胞核?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什么区别 ?
问题2: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是否有区别?
将下列观察工具与相应的观察范围用线连起来。(每题1分,共4分)
A光学显微镜 ①能看到小昆虫等
B电子显微镜 ②放大几十倍,能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
C眼睛 ③放大几百万倍,能观察到细菌、病毒
D放大镜 ④放大一千多倍,能观察到生物的细胞、微生物
六、实验题(画洋葱表皮细胞4分,填空题每空2分,选择题每空1分,共38分)
(一)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33分)
1.仔细观察下图,把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写在字母旁边的( )里。
A( )
B( )
C( )
D( )
E( )
2.显微镜调焦时(选填上图的字母),要旋转( B )处 ,调节镜筒的高低。先抬高镜筒安放好玻片标本,再将( C )处对准玻片标本,降低镜筒,然后眼睛对准( A )处慢慢抬升镜筒,直至出现清晰的图像。
3.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中,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安放显微镜②调节反光镜对光③调焦④放上玻片标本⑤观察标本 B.①安放显微镜②调节反光镜对光③放上玻片标本④调焦⑤观察标本
C.①调节反光镜对光②安放显微镜③调焦④放上玻片标本⑤观察标本
4.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忆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步骤吧。
①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
②用 在洋葱内壁取下一块表皮。
③将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注意标本要 。
④盖上 。
⑤在盖玻片的一端滴上 。
⑥用 从另一端吸取多余的碘酒,使标本染色均匀。
5.如图是科学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标本时的视野,
若要使视野①转换成视野②,则应向( )。
A.左上方移动标本 B.右下方移动标本C.左下方移动标本
6.请把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洋葱表皮细胞画在右面的方
框中,标出细胞核和细胞壁。
7.如果你想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A.换用低倍镜 B.换用高倍镜 C.调节反光镜
8.使用显微镜通过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很暗,可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二)探究题(5分)
某校拓展课程开展“草履虫”的研究,邀请你和他们一起研究。
1.用干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右图),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 B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
2.为了让草履虫繁殖得更快,培养液应放在( B )。
A.门后黑暗的角落 B.实验室的窗台上 C.冰箱的冷藏柜中
3.观察“草履虫”时,除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外,还需要( B )。
A.滴管、碘酒、镊子、脱脂棉纤维
B.滴管、镊子、脱脂棉纤维
C.小刀、镊子、碘酒、培养皿
4.小方高兴得叫起来,我看到了“草履虫”,他看到的是( B )。
5.草履虫是( A )生物。
A.单细胞 B.多细胞
七、解释现象(4分)
右图是荷叶上的露珠,仔细观察发现
透过露珠看到的荷叶的叶脉更大更清晰。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我的解释: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卷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透明,中央厚,边缘 薄 ,能把图像放大。
2.苍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结构叫做 复眼 。
3.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片,发现了木片上看上去像有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 细胞 。
4.我们周围的有机垃圾和污水的处理需要依靠 微生物 ,如果没有这类生物,地球将变成垃圾的世界。
5.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 光学显微镜 。
6.大量研究说明,除 病毒 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7.接种 疫苗 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个放大镜的镜片越大,它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 )
2.我们脸部的皮肤就是一个完整的大细胞。......................( × )
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 )
4.科学家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 √ )
5.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6.微小生物只生活在水中,土壤中是没有的。.....................( × )
7.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细胞内。...............( √ )
8.发现血液红细胞的是简·施旺麦丹。............................( √ )
9.人体内没有微生物。.........................................( × )
10.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是细菌和病毒。........................( √ )
三、选择题(请将答案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用显微镜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时,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在载玻片上放少量的( B )。
A.吸水纸 B.脱脂棉纤维 C.干草
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细节越( A )。
A.多 B.少
3.给生物标本染色可以用( A )。
A.碘酒 B.白酒 C.白醋
4.有关观察工具的发展历史,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C )。
A.眼睛—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B.放大镜—眼睛—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眼睛—放大镜一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5.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微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B.微生物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C.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对身体有害的
6.下列生物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是( A )。
A.变形虫 B.蚜虫 C.苍蝇
7.下列食物属于微生物的是( A )。
A.蘑菇 B.芝麻 C.食盐
8.农民发现存储的少量玉米上面长毛了,据此回答(1)-(3)题。
(1)玉米上面长毛的主要原因是( B )生长和繁殖造成的。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2)关于这些玉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这些玉米不能吃了 B.这些玉米洗干净以后还可以吃
C.这些玉米可以直接吃
(3)你建议农民以后将玉米储存在( C )的环境中。
A.潮湿温暖 B.干燥温暖 C.干燥低温
四、提出问题(4分)
通过《微小世界》的学习,我们用显微镜观察了许多生物的细胞,关于“细胞”,你还有哪些想要探究的问题呢?请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你最想要研究的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雷同问题不得分)
问题1:所有生物的细胞是否都有细胞核?
问题2:动物和植物细胞的功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问题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问题4:人体哪部分的细胞再生能力最强?
问题5:如何延长细胞的寿命?问题6.......注:围绕细胞提相关问题即可。
将下列观察工具与相应的观察范围用线连起来。(每题1分,共4分)
A光学显微镜 ①能看到小昆虫等
B电子显微镜 ②放大几十倍,能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
C眼睛 ③放大几百万倍,能观察到细菌、病毒
D放大镜 ④放大一千多倍,能观察到生物的细胞、微生物
六、实验题(画洋葱表皮细胞4分,填空题每空2分,选择题每空1分,共38分)
(一)利用显微镜观察物体(33分)
1.仔细观察下图,把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写在字母旁边的( )里。
A(目镜 )
B( 调节旋钮 )
C( 物镜)
D(载物台)
E( 反光镜 )
2.显微镜调焦时(选填上图的字母),要旋转( B )处 ,调节镜筒的高低。先抬高镜筒安放好玻片标本,再将( C )处对准玻片标本,降低镜筒,然后眼睛对准( A )处慢慢抬升镜筒,直至出现清晰的图像。
3.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中,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B )。
A.①安放显微镜②调节反光镜对光③调焦④放上玻片标本⑤观察标本 B.①安放显微镜②调节反光镜对光③放上玻片标本④调焦⑤观察标本
C.①调节反光镜对光②安放显微镜③调焦④放上玻片标本⑤观察标本
4.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忆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方法和步骤吧。
①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清水 。
②用镊子在洋葱内壁取下一块表皮 。
③将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注意标本要 展平 。
④盖上 盖玻片。
⑤ 在盖玻片的一端滴上 碘酒 。
⑥用 吸水纸 从另一端吸取多余的碘酒,使标本染色均匀。
5.如图是科学小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标本时的视野,
若要使视野①转换成视野②,则应向( C )。
A.左上方移动标本 B.右下方移动标本 C.左下方移动标本
6.请把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洋葱表皮细胞画在右面的方
框中,标出细胞核和细胞壁。
7.如果你想观察到更多的细胞,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 )。
A.换用低倍镜 B.换用高倍镜 C.调节反光镜
8.使用显微镜通过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很暗,可调节( C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二)探究题(5分)
某校拓展课程开展“草履虫”的研究,邀请你和他们一起研究。
1.用干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右图),甲杯中的液体最好
选用( C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池塘水
2.为了让草履虫繁殖得更快,培养液应放在( B )。
A.门后黑暗的角落 B.实验室的窗台上 C.冰箱的冷藏柜中
3.观察“草履虫”时,除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外,还需要( B )。
A.滴管、碘酒、镊子、脱脂棉纤维
B.滴管、镊子、脱脂棉纤维
C.小刀、镊子、碘酒、培养皿
4.小方高兴得叫起来,我看到了“草履虫”,他看到的是( B )。
5.草履虫是( A )生物。
A.单细胞 B.多细胞
七、解释现象(4分)
下面是荷叶上的露珠,仔细观察,发现透过露珠看到的荷叶的叶脉更大更清晰。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我的解释: 露珠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镜(凸透镜)的特点 ,能够放大物体的图像。所以透过露珠看到的荷叶的叶脉更大更清晰。(说出露珠具有放大镜的特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