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1-06 15: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物 理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 全球首场“人机共跑”21.0975公里半程马拉松赛事中,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24秒夺冠,“天工Ultra” 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1.0975公里表示的是位移大小
B. 2小时40分24秒表示的是时刻
C. 计算“天工Ultra”平均速率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 “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约为20公里/小时
2. 如图为仰韶文化时期的尖底瓶,装水后的尖底瓶“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关于装水后的尖底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瓶所受的重力就是瓶对支架的压力
B. 装入瓶中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
C. 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 瓶的重心一定在瓶身上
3. 将一块长15cm、宽10cm、高5cm的砖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当以BC边为轴转动90°立起来的过程中,砖块上的P点移动的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4. 某电梯的自动门如图甲所示,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后两扇门从静止开始同时向两侧平移,经2s恰好完全打开,两扇门的移动距离均为0.5m(如图乙),若门从静止开始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完全打开时速度恰好为0,则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5. 如图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坑打夯机”,电动机带动两个滚轮匀速转动将夯杆从深坑中提上来,当夯杆底端即将到达坑口时,两个滚轮彼此分开,将夯杆释放,夯杆底端刚到坑口时开始下落,夯杆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夯杆底端落回深坑底且不反弹,接着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将夯杆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已知坑深,不计因打夯引起的深度变化,则夯杆每次落回坑底的速度大小为(  )
A. 6.4m/s B. 8m/s C. 11.2m/s D. 12m/s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智能科技的焦点。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刹车性能测试、得到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紧急刹车(刹车后加速度不变)过程中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的单位是的单位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刹车后内的位移为 B. 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C. 刹车后末的速度为 D. 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
7. 如图所示,一辆小轿车从匝道驶入平直行车道时速率为16m/s,想要加速后驶入内车道。小轿车司机先加速8s后发现无超车条件,再立即踩刹车减速,经过3s减速后,刚好与前方大货车保持距离约60m同速跟随。整个过程中轿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货车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轿车与货车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B. 该过程小轿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
C. 该过程小轿车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D. 轿车开始加速时与货车的距离约为154m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
8. 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忽略布带的质量,下列关于比赛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在僵持状态下,乙对甲的拉力与乙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甲若获胜是因为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
D. 甲、乙拖动布带互拉的力一定大小相等
9. 为了测试某种遥控玩具小汽车的性能,生产厂家用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a、b进行测试。 t=0时刻让两玩具小车并排同向行驶,其中小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x-t图像如图甲所示,小车b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t=0时刻a车的速度大小为1m/s
B. 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4m
C. 两车在途中相遇时,b车的速度大小为2m/s
D. b车停止运动时,a车在其前方12m处
10. 弹道凝胶是用来模拟测试子弹对人体破坏力的一种凝胶,它的密度、性状等物理特性都非常接近于人体肌肉组织。某实验者在桌面上紧挨着放置8块完全相同的透明凝胶,枪口对准凝胶的中轴线射击,子弹即将射出第8块凝胶时速度恰好减为0,子弹在凝胶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假设子弹在凝胶中的运动可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子弹可看作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弹穿透第6块凝胶时,速度为刚射入第1块凝胶时的一半
B. 子弹穿透前2块凝胶所用时间为
C. 子弹穿透前2块凝胶所用时间为
D. 子弹穿透第1块与最后1块凝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实验中,在竖直轻弹簧下端悬挂若干个质量相等的钩码,记录悬挂的钩码个数n,测量对应的弹簧伸长量x,实验时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个数n(个) 1 2 3 4
形变量x(cm) 1.00 2.00 x3 4.00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完成下列问题:
(1)数据表中x3的数值为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结合表格和图像可知:每个钩码的质量______kg;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N/m。
12.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_的仪器(填“计时”或者“测位移”)
(2)甲图是______打点计时器(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者“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3)关于上面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甲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乙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
B.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交流电源
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D.乙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
(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通过计时器记录下的运动情况如上图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选定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厘米,则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5)小明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对每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再依次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判断_________
A.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
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大
D.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有可能为零
13. 质量是3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F1=6N的水平拉力拉该物体时,恰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已知g=10N/kg,求:
(1)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对物体施加一竖直向下作用力F2=30N,如图乙,当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多大。
14. 2024年9月14日,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隆重开幕。当晚八点半左右,一场璀璨夺目的烟花秀在武汉的夜空中绚丽绽放。设在某次燃放中,一烟花从地面竖直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0时间到达离地面h = 45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然后烟花从该处竖直上抛,上抛后继续运动2 s爆炸,已知抛出后第2 s内的向上位移为3 m。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烟花的速度大小;
(2)烟花从地面到爆炸的整个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15. 水平公路上甲、乙两车在不同车道上沿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的速度大小v1=32m/s,乙车的速度大小v2=16m/s,当甲、乙两车车头沿着车道行驶方向相距x0=24m时,甲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做加速度大小a=3.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刹车时开始计时,求:
(1)从甲车刹车时开始到两车速度相等经过的时间;
(2)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车头在运动方向上相距的最远距离 x;
(3)从甲车开始减速到两车车头并排行驶所用的时间t。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物 理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 全球首场“人机共跑”21.0975公里的半程马拉松赛事中,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24秒夺冠,“天工Ultra” 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1.0975公里表示的是位移大小
B. 2小时40分24秒表示的是时刻
C. 计算“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 “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约为20公里/小时
【答案】C
【解析】
【详解】A.21.0975公里表示的是路程移大小,故A错误;
B.2小时40分24秒表示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
C.计算“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时,“天工Ultra”的形状和体积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够忽略,此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C正确;
D.“天工Ultra”的平均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2. 如图为仰韶文化时期的尖底瓶,装水后的尖底瓶“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关于装水后的尖底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瓶所受的重力就是瓶对支架的压力
B. 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
C. 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D. 瓶的重心一定在瓶身上
【答案】C
【解析】
【详解】A.瓶所受的重力是地球对瓶子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并不是瓶对支架的压力,故A错误;
B.随着装入瓶中的水的增加,瓶的重心位置先降低再逐渐升高,故B错误;
C.根据重心的定义,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C正确;
D.装水后的尖底瓶,其重心位置与装入水的多少有关,不一定在瓶身上,也有可能在瓶子内部某处,故D错误。
故选C。
3. 将一块长15cm、宽10cm、高5cm的砖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当以BC边为轴转动90°立起来的过程中,砖块上的P点移动的位移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P点的位移大小为
故选B
4. 某电梯的自动门如图甲所示,电梯到达指定楼层后两扇门从静止开始同时向两侧平移,经2s恰好完全打开,两扇门的移动距离均为0.5m(如图乙),若门从静止开始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完全打开时速度恰好为0,则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电梯门打开过程中门先从0加速后又减速到0,由运动的对称性可知,
代入数据得
故选C。
5. 如图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坑打夯机”,电动机带动两个滚轮匀速转动将夯杆从深坑中提上来,当夯杆底端即将到达坑口时,两个滚轮彼此分开,将夯杆释放,夯杆底端刚到坑口时开始下落,夯杆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夯杆底端落回深坑底且不反弹,接着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将夯杆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已知坑深,不计因打夯引起的深度变化,则夯杆每次落回坑底的速度大小为(  )
A. 6.4m/s B. 8m/s C. 11.2m/s D. 12m/s
【答案】C
【解析】
【详解】 夯杆底端从坑口自由下落至坑底,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可视作自由落体运动。由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得 v = 2gh
代入数据得 v =11.2 m/s
故选C。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智能科技的焦点。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刹车性能测试、得到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紧急刹车(刹车后加速度不变)过程中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的单位是的单位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刹车后内的位移为 B. 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C. 刹车后末的速度为 D. 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BD.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
可得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故BD正确;
C.刹车后2s末的速度为
故C正确;
A.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所用时间为
则刹车后2s内的位移为
故A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7. 如图所示,一辆小轿车从匝道驶入平直行车道时速率为16m/s,想要加速后驶入内车道。小轿车司机先加速8s后发现无超车条件,再立即踩刹车减速,经过3s减速后,刚好与前方大货车保持距离约60m同速跟随。整个过程中轿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货车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轿车与货车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B. 该过程小轿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
C. 该过程小轿车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D. 轿车开始加速时与货车的距离约为154m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货车的速度为14m/s,则轿车速度一直大于货车速度,直到11s末两车速度相等,所以两辆车距离一直在减小,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0~11s内,轿车的位移为
平均速度大小约为,故B错误;
C.该过程轿车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
D.0~11s内,轿车的位移为
货车的位移为
开始的距离为,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得0分)
8. 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忽略布带的质量,下列关于比赛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在僵持状态下,乙对甲的拉力与乙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甲若获胜是因为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
D. 甲、乙拖动布带互拉的力一定大小相等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在僵持状态下,绳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甲与乙的拉力相互平衡,是一对平衡力,A项正确;
B.乙对甲的拉力是甲受到的力,乙对地面的摩擦力是地面受到的力,两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B项错误;
CD.甲拉乙的力与乙拉甲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C项错误,D项正确。
故选AD。
9. 为了测试某种遥控玩具小汽车的性能,生产厂家用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a、b进行测试。 t=0时刻让两玩具小车并排同向行驶,其中小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x-t图像如图甲所示,小车b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 t=0时刻a车的速度大小为1m/s
B. 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4m
C. 两车在途中相遇时,b车的速度大小为2m/s
D. b车停止运动时,a车在其前方12m处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由于a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0时刻a车的速度为,加速度大小为,结合图甲,有, m
解得
A 错误;
B.由
可知
并结合图乙可知,
b车的初速度
加速度
设经过时间两车速度相等,故有
联立解得s
则a车的位移大小为
同理可得b车的位移大小为
此时两车的距离为
B正确;
C.设两车相遇所用的时间为,则有
解得
此时b 车的速度大小为
C正确;
D.设b车停止运动所需要的时间为,则有
解得
则此时a车的位移大小为
b车的位移大小为
故当b车停止运动时,a车在其前方12m处,D正确。
故选BCD。
10. 弹道凝胶是用来模拟测试子弹对人体破坏力的一种凝胶,它的密度、性状等物理特性都非常接近于人体肌肉组织。某实验者在桌面上紧挨着放置8块完全相同的透明凝胶,枪口对准凝胶的中轴线射击,子弹即将射出第8块凝胶时速度恰好减为0,子弹在凝胶中运动的总时间为t,假设子弹在凝胶中的运动可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子弹可看作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弹穿透第6块凝胶时,速度为刚射入第1块凝胶时的一半
B. 子弹穿透前2块凝胶所用时间为
C. 子弹穿透前2块凝胶所用时间为
D. 子弹穿透第1块与最后1块凝胶平均速度之比为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因为子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将其视为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即射穿第6块时,恰为全程时间中点,速度为全程的平均速度
即初速度的一半,故A正确;
BC.将8块凝胶分为四等份。根据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比为
则第一份长度的时间相对总时间的占比为
故B错误,C正确;
D.因每块凝胶大小一致,若令穿透最后一块凝胶的时间为1s,则穿透第一块凝胶的时间应为,则平均速度之比应为,则D错误。
故选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实验中,在竖直轻弹簧下端悬挂若干个质量相等的钩码,记录悬挂的钩码个数n,测量对应的弹簧伸长量x,实验时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个数n(个) 1 2 3 4
形变量x(cm) 1.00 2.00 x3 4.00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计算,完成下列问题:
(1)数据表中x3的数值为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结合表格和图像可知:每个钩码的质量______kg;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N/m。
【答案】 ①. 3.00 ②. 正比 ③. 0.2 ④. 200
【解析】
【详解】(1)[1]由表格规律可知
(2)[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与伸长量成正比;
(3)[3]有表格及图像数据可知,一个钩码是该弹簧伸长1cm,2N的力也使该弹簧伸长1cm,故有
解得
[4]根据胡克定律有
12.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材,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_________的仪器(填“计时”或者“测位移”)
(2)甲图______打点计时器(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者“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3)关于上面两种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甲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乙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
B.它们都是使用10V以下的交流电源
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
D.乙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实验误差也较小
(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通过计时器记录下的运动情况如上图所示,图中A、B、C、D、E为连续选定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厘米,则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5)小明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甲和乙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对每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再依次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并在各计数点处将其剪断,然后将这些剪断的纸条粘贴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判断_________
A.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
B.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大
D.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有可能为零
【答案】 ①. 计时 ②. 电磁打点计时器 ③. CD ④. 0.19 ⑤. 0.20 ⑥. A
【解析】
【详解】(1)[1]打点计时器是计时的仪器.
(2)[2]如图甲、乙是两种打点计时器的图片,图甲是电磁打点计时器.
(3)[3]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故A错误.
B.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是4V 6V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的电压是220V交流电源.故B错误.
C.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们都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故C正确.
D.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较小,误差较小.故D正确.
(4)[4] [5]根据中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
根据逐差法得:
(5)[6] A.如果将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得到的直线是纸带的v-t图象,该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大.故A正确.
B.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增大,所以两物体均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打第三个计数点时,甲物体的速度比乙小.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所以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的速度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13. 质量是3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用F1=6N的水平拉力拉该物体时,恰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已知g=10N/kg,求:
(1)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对物体施加一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2=30N,如图乙,当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多大。
【答案】(1)0.2;(2)12 N
【解析】
【详解】(1)根据平衡条件,摩擦力
f1=F1=6N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N=mg=30N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对物体施加一竖直向下作用力F2=30N,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N1= mg+ F2=60N
当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
14. 2024年9月14日,首届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隆重开幕。当晚八点半左右,一场璀璨夺目的烟花秀在武汉的夜空中绚丽绽放。设在某次燃放中,一烟花从地面竖直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0时间到达离地面h = 45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然后烟花从该处竖直上抛,上抛后继续运动2 s爆炸,已知抛出后第2 s内的向上位移为3 m。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烟花的速度大小;
(2)烟花从地面到爆炸的整个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答案】(1)18 m/s
(2)
【解析】
【小问1详解】
设燃料恰好用完时烟花的初速度为v0,则烟花上抛后前1 s内的位移为
前2 s内的位移为
烟花第2 s内的位移为
代入数据解得
【小问2详解】
烟花加速向上运动时,有
代入数据解得
烟花抛出后前2 s内的位移为
则烟花从地面到爆炸的整个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代入数据解得
15. 水平公路上甲、乙两车在不同车道上沿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的速度大小v1=32m/s,乙车的速度大小v2=16m/s,当甲、乙两车车头沿着车道行驶方向相距x0=24m时,甲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做加速度大小a=3.2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刹车时开始计时,求:
(1)从甲车刹车时开始到两车速度相等经过的时间;
(2)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车头在运动方向上相距的最远距离 x;
(3)从甲车开始减速到两车车头并排行驶所用的时间t。
【答案】(1)5s (2)64m
(3)11.5s
【解析】
【小问1详解】
设从甲车刹车时开始到两车速度相等经过的时间为t0,则
解得
【小问2详解】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距离,则
代入数据解得
【小问3详解】
甲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该过程中甲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为
由于
说明甲车停止运动后才与乙车并排,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