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的《卢沟桥歌》指的是哪一事件?
卢沟桥!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
最后关头已临到,
牺牲到底不屈挠;
飞机坦克来勿怕,
大刀挥起敌人跑!
卢沟桥!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导 入
七七事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七 七 事 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经过
影响
1937年7月7日
北平卢沟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日本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概况
v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七 七 事 变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七七事变爆发不久,日军调集大批军队,全面入侵中国。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132师师长赵登禹、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赵登禹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中北部,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阜成门内大街。
佟麟阁路位于西城区中南部。南起宣武门西大街,北至复兴门内大街。
北平保卫战
v
七 七 事 变
第二次国共合作
妥协不抵抗
阅读下列材料,说一说七七事变前后国民政府对日作战态度的变化。
其态度逐渐强硬,
认识到必须全面抗战以保国家主权。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的努力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新四军军长叶挺
新四军臂章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
八路军臂章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
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
1935年
瓦窑堡会议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二次国共
合作建立
1937年
七七事变
加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国共两党表
明抗战立场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十年内战
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正式建立
v
第二次国共合作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项 目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不同点
开始标志
时 间
形 式
目 标
历史功绩
相同点
两次国共合作的对比
打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1924-1927年
1937-1945年
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发起了国民革命,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民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国共合作
淞 沪 会 战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淞沪会战
时间
主要
战役
结果
意义
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1937年8月13日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
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概况
v
淞 沪 会 战
姚子青与宝山守卫战
为了保卫宝山,国军89师292旅583团3营营长姚子青,奉命率军接防宝山城,阻击日军攻进上海,与日军血战7日,全体官兵壮烈牺牲。
国军第98师第583团3营营长姚子清
谢晋元与四行仓库的守卫战
为掩护主力撤退,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国军第88师262旅524团团附谢晋元
淞 沪 会 战
南 京 大 屠 杀
南 京 大 屠 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大30万人以上。
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日军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
日军“杀人比赛”的
新闻报道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两人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南 京 大 屠 杀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统计方式
遇难人数
集体屠杀
19万多人
零散被杀
(慈善机关收埋)
15万多具
南京大屠杀
遇难人数统计
官方认定
战后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在《谷寿夫战犯案判决书》中认定,被集体屠杀的有19万多人,零散被杀经慈善机关收埋的尸体有15万多具,死亡人数超过30万。这是基于大量的调查和证据得出的结论。
国际认可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审理,认可了中国方面的调查结果。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南京大屠杀中大量中国军民遇难的事实,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真相。
数据来源
这些数据来源于多方面的调查,包括慈善团体的埋尸记录、幸存者的证言、日军官兵的日记等。慈善团体在当时积极收埋遇难者尸体,并做了详细记录,为统计遇难人数提供了重要依据。
意义重大
准确统计遇难人数,是对死难者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真相的维护。它让我们铭记日军的暴行,时刻警惕历史悲剧的重演,激励我们为维护和平而努力。
南 京 大 屠 杀
南 京 大 屠 杀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公祭鼎
南 京 大 屠 杀
勿忘国耻
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人们缅怀死难者,铭记历史,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珍爱和平
我们要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了解这段惨痛的历史。通过教育、文化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反对战争
铭记南京大屠杀;是为了更好地珍惜和平。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和战争,倡导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一个和平稳定
的世界。
警钟长鸣
这段历史警示我们,要不断加强国家的实力,提高国防能力,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同时,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想一想,国家为什么要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 京 大 屠 杀
1、朱汉国在《明确“十四年抗战”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性抗战。其中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转折性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中共七大
2、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这段历史,我们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 )。
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B.新四军纪念馆
c.九一八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C
A
A
课 堂 练 习
【课课清 第17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什么是“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抗。这就是“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
2.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3.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入中国,在保卫北平的抗日战斗中哪两位将军壮烈牺牲?
赵登禹、佟麟阁
4.什么事件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5.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表现有哪些?
改编军队:红军主力改为八路军,南方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6.持续三个月,毙伤日军四万多人,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斗志的战役是什么?
淞沪会战
7.在淞沪会战中有哪些英勇的抗日事迹?
①姚子青宝山保卫战
②谢晋元四行仓库战斗
8.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占领南京后,犯下滔天罪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多少人以上?
30万
课 堂 背 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