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期中素养测评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分值:100分)
一、小明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帮帮他。(20分)
演讲稿(节选)
在抗日战争的一次关键战斗中,战士们在xuán yá( )边筑起防线,全神贯注地抵御着敌人的猛烈进攻。他们居高临下,身影如同寒风中的苞蕾,显得格外dān bó( ),却lǐn( )然不惧。一位年轻的战士别出心裁,他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从侧翼悄悄转移到土丘后面,冻僵的双手动作虽然略显笨zhuō( ),但毫不迟疑,只见他xiān( )开木头箱子的tì( )盖,lūn( )起手榴弹,投向敌人,斩钉截铁地喊道:“同志们,冲啊!”这场战斗中,指导员运chóu( )帷幄,每个战士都qīng( )尽全力,他们奋勇向前,围歼敌人,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铭记在péng pài( )的历史长河中,如同不朽的丰碑,yì lì( )不倒,供后人瞻仰,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建设祖国,那么多人去了荒原,开垦出万亩良田;那么多人去了大mò( ),建设酒泉发射基地; 。路上有多少风雨,就有多少无悔的坚守。
1.读稿时,小明有个字音读错了,请帮他找出来。(2分)( )
A.苞蕾(bāo) B.伪装(wěi) C.围歼(qiān) D.瞻仰(zhān)
2.小明遇到几个字词不会写,已用拼音标出,请你帮他写出正确的字词。(6分)
3.小明在修改演讲稿时,对几个词语进行推敲,下列对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全神贯注(连贯) B.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下看)
C.别出心裁(安排取舍) D.斩钉截铁(切断,割断)
4.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请你在横线上续写一句。(2分)
5.小明为搜集资料,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驱车前往途中看到几个路牌,下列地名拼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西双湖(XISHUANG HU) B.灌云(GUAN YUN)
C.花果山(HUAGUO SHAN) D.清溪路(QINGXI LU)
6.小明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不太了解,便阅读了相关书籍,他读得十分入迷,请你展开想象,把他读书时的情景写下来。(3分)
7.妈妈担心小明参加演讲比赛影响学习,不让他参加了,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么说服妈妈?请你用分条叙述或分点说明的方式写下来。至少写2个理由,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3分)
妈妈,我想参加演讲比赛,请听听我的理由:
二、优美诗文的内涵在语境中能充分体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自然之美,古今共谈。那是苏轼描绘的“ ,白雨跳珠乱入船”的奇丽雨景,是孟浩然诗中“ ,青山郭外斜”的山村美景,是辛弃疾眼中“明月别枝惊鹊, ”的月夜之景;我们欣赏了朱熹笔下“胜日寻芳泗水滨, ”的春日画卷,也沉醉于老舍勾勒的“既使人惊叹,又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的美妙境界。(6分)
2.民族之魂,薪火相传。曹植少时便挥笔写下“捐躯赴国难, ”的慷慨之语;陆游信守的是“位卑 ”,一生以收复失地、统一国家为志;面对山河破碎,李纲始终坚持“祖宗疆土, , ”;长征的千难万险,在战士们眼中却是“红军不怕远征难, ”的云淡风轻。从古至今,这样的爱国情感始终蕴藏着无限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5分)
三、生活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发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吧。以下是咱们班一位同学所了解到的内容,看看大家能不能运用起来吧。(12分)
[材料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饮料产品的营养价值,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出选择,最近市面上出现了饮料“分级”标识表。
举例:某饮料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6g/100ml,因此非乳源性糖等级为C级;饱和脂肪含量为1.2g/100ml,因此饱和脂肪等级为B级;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g/100ml,等级为A级;不添加非糖甜味剂,非糖甜味剂等级为A级。最终,该饮料的总体评级为C级。(选自科普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小知识
◎“非乳源性糖”指除乳制品中的乳糖之外的其他添加糖。
◎“非糖甜味剂”包括所有合成的、天然存在的或经过化学改性的非营养性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饱和脂肪”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如牛油、猪油,也可以从植物油中获得,如棕榈油、椰子油。
◎“反式脂肪”有很多“别名”,如人造黄油、氢化植物油、氢化起酥油、植物奶油、精炼植物油、人造酥油、代可可脂、植脂末、起酥油等。常出现在奶茶、冰激凌、巧克力、糖果等零食中。
调查表明,过量摄入安赛蜜等添加剂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腹泻、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如果每天摄入0.5克以上反式脂肪酸,心血管的发病率会增加1倍。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诱发肿瘤、哮喘、糖尿病、过敏等病症。
1.材料一“分级”标识表是主要依据饮料中 、 、
、 的含量,对饮料进行了四个等级的划分。(4分)
2.下图为某饮品的配料表,这种饮料应被评为。(填等级)(2分)
3.阅读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
(1)一般来说,添加剂含量越低,饮料等级越高,所以A级代表最佳,D级代表最不理想。 ( )
(2)“饱和脂肪”都来自动物脂肪,如牛油、猪油。 ( )
(3)作者仅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每天摄入过多“反式脂肪”的危害,更科学、直观也更具说服力。 ( )
4.你的同学小明在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反而特别喜欢吃蛋糕、巧克力等零食,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劝劝他,并说明理由。(3分)
四、本学期,同学们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学校文学社决定根据这个故事排练一个舞台剧,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阅读下面的舞台剧素材,回答问题。(12分)
小英雄雨来(节选)
管桦
①旷野被寒冷的夜雾笼罩着,四周一片漆黑。群星在深远的高空里,一明一灭地闪动着它们宝石一般的亮光。旷野很静。只有偶然间,风吹着地里的干柴叶子,刷啦刷啦响。可以听得见自己鞋底擦着地,唰唰的响声。
②雨来又害怕又心急,加快了脚步,差不多奔跑起来。跑着跑着,只听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喝道:“站住!干什么的?”
③雨来迟疑的时候,又听那人喝了一声:“再不来就开枪啦!”
④雨来往前走。走着走着,突然蹲下身子,用非常迅速的动作把信埋在地里。墙里那人喊叫说:“猫腰干什么?啊?”
⑤[A]雨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鞋掉啦!提上鞋!”“快,拍着手走过来!”
⑥[B]雨来一面很响地拍着巴掌,一面用脚踢了点土,把信埋起来。然后,这么拍着巴掌走过去。到墙根底下的时候,那人把枪筒子和脑袋一起从墙头上探出来,问雨来:“干什么的?”
⑦这声音好熟啊!雨来仰着脸,在星光下辨认这个人,竟欢喜地跳了起来:“啊哈!你不是咱村的王二哥吗?”
⑧王二哥先是一怔,立刻认出了雨来:“啊?是你呀!雨来呀!那你深更半夜干什么来呢?”“送封信。”
⑨“给我们的吧?拿来我看看。”
⑩可是,怎么拿来呢?信在路上土里埋着,黑灯瞎火哪里去找?雨来的一股子高兴劲儿立刻变成了一团怨气。他觉得刚才的一场虚惊和把信丢掉,都是因为这个王二哥。
雨来用手指着前面笼罩在夜雾里的道路,没好气地告诉王二哥说:“就在这一块地方!都是你连喊带叫地吓唬人嘛!还稀里哗啦拉枪栓,看怎么办?”
不知王二哥是感到有点“抱歉”了,还是别的什么缘故,竟是一声不响地猫着腰往回找。在黑暗里,鼻子几乎贴到地上了,用手在地上抓摸。雨来也一边嘴里嘟哝着,两手在地上乱摸。怎么摸不见了呢?
王二哥的两手,冻得冰凉冰凉的,不住地放在嘴上吹热气。雨来着急得连冻得手疼都顾不上了,嘟嘟哝哝地带着哭味儿说:“这怎么办?你看,信没有了!一封插着鸡毛和火柴的信哪!都是你嘛,连喊带叫地还拉枪栓!"
王二哥一边找信,一边安慰雨来:“别着急,没不了!”
雨来简直急得要流出泪来了:“还说没不了哪,都找不见啦!”
一封插鸡毛带火柴的信,十万火急的信丢了,找不见了。雨来带着失望的哭泣一般的声音,说:“这算找不见啦!”
忽然听得王二哥的手里哗啦响了一声,又听王二哥得意的声音:“你看看,这是什么?”
雨来急忙到王二哥跟前,伸着小脖儿,睁大眼睛一看,同时又伸过手去一摸,可不就是那封信。[C]雨来一把抓过信,黑暗里挤掉两颗泪珠,咧嘴笑了。(选自《小英雄雨来》,有删改)
1.导演组:将剧本分成六幕进行排练,请将下列场景补充完整。(3分)
2.演员组:扮演雨来的演员认真阅读以上故事片段,揣摩这个角色。(5分)
(1)文中画“ ”的A、B、C三句运用了 、 描写,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个 的孩子。(3分)
(2)有人喝道:“站住!干什么的?”雨来内心迟疑片刻,这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推测这时雨来的心理活动: (不少于30字)(2分)
3.道具组:根据故事发生的环境,精心布置舞台背景。(4分)
(1)文章第①自然段属于环境描写,如果在舞台上呈现这样的环境,需要设计以下背景元素:漆黑的旷野、 、 等。(2分)
(2)对文中第①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A.营造出一种紧张且略带恐怖的氛围,体现了雨来所处环境的恶劣。
B.与后文雨来轻松的心情形成对比。
C.能衬托出雨来当时害怕和心急的心理。
D.为下文雨来遇到“危险”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五、文学亦如生活,处处蕴含深意,让我们一同挖掘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与哲理吧。(15分)
风雨之夜
蒙福森
[A]夜幕降临时,狂风肆意横扫,像有万千野兽在凄厉地吼叫。窗户啪啪作响,像有人在拼命地拍击着。整个村庄渺无人迹,地上到处是被连根拔起的树木、断枝残叶,一片狼藉。
村干部赵福贵披上雨衣,上到楼顶。
“外面啥情况了?”媳妇问赵福贵。“外边风大雨大,恐怖得很。”赵福贵脱了雨衣,接过媳妇递来的毛巾,擦脸上头上的水珠。赵福贵擦着擦着,忽然停了下来。
“我得出去一趟。”赵福贵又穿上雨衣,拿上手电筒。“外面狂风暴雨,黑咕隆咚的,你去哪里?”“去看看梁大福一家子。”赵福贵转身出了门。梁大福是村里的困难户,一家好几口人挤在几间低矮破旧、布满裂缝的瓦屋里。
赵福贵顶着狂风骤雨,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村文化室——临时安置梁大福一家的地方。每次来暴风雨,他家都在这里避难。
可梁大福不在。赵福贵问他老婆:“老梁呢?”“他……回家了。”“啥?回家?回家干啥啊?”“他说忘记拿银行卡了。”“胡闹!”赵福贵急火攻心,差点儿昏倒,却转身往梁大福家跑去。
大雨噼噼啪啪地敲击着赵福贵的脸,狂风裹住了他的脚步。他浑身湿透,鞋子跑丢了一只,裤脚烂了,腿被地上的断树残枝划伤了几处,血流出来了。
终于,赵福贵跑到梁大福的家了。
[B]那几间旧瓦屋,在狂风暴雨中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瓦片飞落,摇摇欲倒。赵福贵扯开喉咙,声嘶力竭地大喊:“梁大福,快出来啊—梁大福,快出来啊—”可他的声音瞬间就被雨声风声吞噬了,屋里什么动静也没有。
赵福贵刚想冲进去,就在那一刻,“轰”的一声巨响,瓦屋塌了!
赵福贵惊呆了,瘫在地上。紧接着,他跌跌撞撞地爬起来,脱掉雨衣,扔了手电筒,一边拼命地用手扒着断砖烂瓦,一边拼命地大喊:“屋塌啦,出人命啦!大家快来救人啊—”
“福贵哥,我在这里啊!”
赵福贵转身,看见梁大福毫发无损地站在风雨中,他气愤得高举拳头,想一拳揍过去,却猛地上前抱住梁大福,紧紧地抱着,泪如雨下。
(选自2024年第8期《百花园》,有删改)
1.在这个风雨之夜,村干部赵福贵做了哪些事?请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4分)
2.同学们根据小说情节画出了主人公赵福贵的心情图,你认为哪幅最符合?说说理由。(3分)
我认为图 (填字母)最符合赵福贵的心情变化,理由是 ,从中我看到了一个 的村干部形象。
3.文中两处画“ ”的句子是 描写。请选择一处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
我选择( )(填字母),作用: 。
4.文章的结尾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大家展开了讨论,请你加入。(3分)
甲:“毫发无损”的意思是 。我本来以为梁大福凶多吉少了,但结尾出乎了我的意料。
乙:我发现结尾重点描写了赵福贵的动作。联系上文,赵福贵想一拳揍过去是因为 ,之后紧紧抱住梁大福是因为 。这样写使赵福贵的形象更丰满了。
六、(泰州海陵区真题)习作。(30分)
难忘的科技节、精彩的冬季三项赛、有趣的爱心义卖……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场面,请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场面来写,题目自拟,注意在写场面时,要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书写整洁,不写错别字,450字左右。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或班级。
一、1.C
2.悬崖 单薄 凛 拙 掀 屉 抡 筹 倾 澎湃 屹立 漠
3.A
4.示例:那么多人去了深山,修建起深山隧道
5.B
6.示例:小明坐在书桌前,手里捧着那本关于抗战的书籍,眼睛一刻也不离开书页,仿佛被书中的内容施了魔法一般。他时而眉头紧皱,似乎在为战士们面临的危险而担忧;时而嘴角上扬,大概是看到了战士们英勇歼敌的精彩瞬间。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与他无关,他完全沉浸在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7.示例:①参加演讲比赛可以锻炼我的表达能力,让我在公众场合更加自信地发言,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②准备演讲比赛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知识的过程,通过了解相关历史,我能更深刻地明白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所以,妈妈.请您同意我参加演讲比赛吧。
二、1.黑云翻墨未遮山 绿树村边合 清风半夜鸣蝉 无边光景一时新 叫人舒服 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视死忽如归 未敢忘忧国 当以死守 不可以尺寸与人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1.非乳源性糖 饱和脂肪 反式脂肪 非糖甜味剂
2.C
3.(1)√ (2)× (3)×
4.示例:小明,我注意到你午餐和晚餐时更倾向于吃零食,吃零食虽然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感,但大多数零食并不能提供我们身体所需的全面营养,而且零食中很多都含有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等物质,过量食用还可能导致肥胖或其他健康问题。因此,我建议你尽量在正餐时选择多样化的食物,确保营养均衡。希望你能考虑我的建议,为了自己的健康,逐渐调整饮食习惯,让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和健康!
四、1.(1)踢土埋信 (2)摸黑找信 (3)找到鸡毛信 (4)害怕、心急 (5)欢喜(或:惊喜) (6)高兴
2.(1)语言 动作 勇敢、遇事镇定、随机应变能力强(或:机灵)、责任心强 (2)示例:糟了,鸡毛信还在手里,可千万不能让信落入敌人手中啊!要不我现在跑回去?
3.(1)天上的群星 地里的干柴叶 (2)B
五、1.(1)村文化室 (2)去村文化室,发现梁大福不在 (3)房屋塌了,赵福贵拼命喊救人 (4)梁大福没被砸,赵福贵惊喜交加
2.B 体现出了赵福贵去找梁大福的过程中心情的跌宕起伏 关心群众、尽职尽责
3.环境 示例:B 这句话将“几间旧瓦屋”比作“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形象地写出了房屋在狂风暴雨中的危险,侧面烘托出赵福贵对梁大福极度担忧。
4.就是连头发这样细微的部位都没有损伤 他对梁大福不顾危险回家拿银行卡的行为感到恼怒与担忧 看到梁大福平安无事感到很欣慰
六、本次习作需写难忘的场面。首先从科技节、冬季三项赛等中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来确定主题与选材。开头直接引出场面,简单交代要素。中间重点运用点面结合、详略得当之法,由“面”展现场面氛围,用“点”聚焦关键人物或事件。结尾总结感受,升华主题。描写时注意用多种手法,合理安排详略,让场面生动难忘。
第3页,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6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