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文档属性

名称 出师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1-10 20: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出师表诸葛亮 建兴中学张富伟 诸葛亮,字 ,是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 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 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受遗诏 后主刘禅。孔明三国隐居出山辅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你能向同学介绍一下诸葛亮的事吗?诸葛亮年谱 1岁:诸葛亮诞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15岁:诸葛亮和弟妹移居隆中。 27岁: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对刘备陈说三分 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旋即出山辅助刘备。28岁:诸葛亮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参与赤壁之战获胜。 41岁:刘备登基,建立蜀国。诸葛亮任丞相。43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45岁:诸葛亮率军南征,稳定南部四郡。 54岁: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五丈原。 46岁:诸葛亮准备兴师讨魏。47岁: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交《出师表》
进行北伐。 48岁:北伐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自贬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49岁:诸葛亮再次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恢复丞相职位。 蜀建兴8年。 50岁:诸葛亮再次北伐。51岁:诸葛亮北伐,破司马仲达,大败魏将张合。 湖北襄阳古隆中诸葛草庐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诸葛亮刘备(先帝)刘禅(陛下)父子君臣白



孤火烧赤壁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成都武侯祠 诸葛亮像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杜甫岳飞书出师表武侯祠匾额对联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
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
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诸葛亮殿对联
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
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
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
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诸葛亮殿对联《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外拓展: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祁山东和:东和东吴收二川:诸葛亮收复的蜀国两处根据地:东川、西川北拒:北拒曹魏七擒:七擒孟获排八阵:摆设八卦阵五太原:诸葛亮出征时病死的地方 点四十九盏明灯:诸葛亮死时,点燃了四十九盏长明灯,祭神灵以求延续阳寿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还有吗?请你找找看: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指日可待 察纳雅言 聪明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 下的两 件事: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1、说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的句子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说明北伐的目的( 战略目标 )的句子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诸葛亮分析当前形式,向刘禅提出修明政治的三点建议:(1)广开言路;(2)赏罚分明;(3)亲贤远佞 4、文中“ 、 ” 俩句,高度概括了创业过程中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意与先主患难与共的深情。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课文中,诸葛亮回顾了他经历的一件大事。先帝为什么,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把“大事”托付给他的?用原文的两个词语依次回答。
(1)知臣谨慎;(2)临崩8、为了不堵塞“忠谏只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 (用原文
填空)7、文中加点词“开张”的意思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意思是:奖惩功过,评定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开张圣听扩大 6、作者在《出师表》中所表达的情感,可用文字中的“ 六个字来概括。 “报先帝”“忠陛下”10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处罚)的是 的人,应该“赏”(奖赏) 的是的人。
11、《出师表》中用对比方法论述汉室兴亡原因的句子是:
12、选段中,表现蜀国有利主观条件的句子是第——————句(写出句子的序号)
9、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职掌朝政有那些告诫?(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不宜偏私作奸犯科为忠善 17、文中“计日而待”,与今天的————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 15、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这成语。14、文中第二段表达了作者对刘备父子怎样的思想感情?(摘用文中词语回答) 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中包含了一个什么成语。现在的意思是:19、翻译“妄自菲薄’引喻失义”:18、文中指出可以“北定中原”的条件是: 过分的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忠志之士忘身于外1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列子)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此文写在北师伐魏之前,当时的 蜀汉已从败战中恢复过来了,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临行前,给刘禅写了这篇表。写作背景:      关于“表”
  “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帝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写给刘禅(刘后主)的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