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课后练习
选择题
1.清教在美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影响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美国文化中的清教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源于16世纪瑞士日内瓦 B.倡导自由平等、勤劳勤俭等
C.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D.宗教使命感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内在动力之一
2.“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 )
A.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西班牙人
B.中国人、鸦片战争以前、英国人
C.日本人、“黑船事件”以前、美国人
D.埃及人、拿破仑入侵以前、法国人
3.拿破仑通过一系列武力战争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庞大帝国。下列关于拿破仑战争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传播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成果,动摇了欧洲旧的封建统治秩序
②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受到被征服地区革命者的欢迎
③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普遍诉求
④被压迫地区的民族意识觉醒与反抗是拿破仑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认为,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6.1870年,随曾国藩到天津查办教案的幕僚,刚一到天津就一边批判天津“华夷杂处,市侩充塞,故城市全无清雅之气”,一边又相约畅游紫竹林租界、吃洋点心、打台球、登火轮船。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近代天津开埠后受到西方物质文明的影响
B.清朝官员对西方物质文明十分推崇
C.天津是当时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D.华夷杂处是天津教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7.在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中国近代史进行判断,下列不属于文化侵略的有( )
A.西方传教士强占土地修建教堂,禁止信徒拜祭祖先
B.法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教会学校强迫学生背诵教义
C.五四期间教会学校要求学生“断绝一切国家的观念”
D.美国传教士傅兰雅创办《格致汇编》,宣传科学知识
二、非选择题
8.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事实。
材料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阅读材料,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D
二、非选择题
8.【答案】历史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日不落帝国”,为加强对众多殖民地的有效统治,英国把英语作为其殖民地的官方语言;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不断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国际贸易将英语用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二战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进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进一步增强了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影响力。
试卷第2页,总2页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