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提升培优精练苏教版
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专项02 填空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3只燕子2天吃害虫300只,3只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 )只。
2.“抬花轿”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一顶花轿,需要4个人一起抬,5个人要把花轿从离家600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个人要抬( )米。
3.一张课桌需要2个人一起抬,3个人要把这张课桌从离教室300米远的地方抬回教室,平均每个人要抬( )米。
4.椰子的价格上涨到原来的2倍,现在购买11个椰子的钱,原来可以购买( )个椰子的钱。
5.一瓶果汁第一次喝了一半,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还剩60毫升。这瓶果汁原有( )毫升。
6.张阿姨把水果装入礼盒,15分钟装好了5个礼盒。照这样的速度,填写表。
礼盒数量/个 5 22
装盒时间/分 15 60
7.一本故事书,小明计划每天看18页,20天看完。如果他想提前2天看完,那么平均每天要比计划多看( )页。
8.一小时活动课上,三名同学轮流在一张乒乓球桌上进行单打比赛,每人打的时间一样长,每人打了( )分钟。
9.一辆汽车装有4个轮胎,还有1个备胎,司机轮换使用这5个轮胎,使每个轮胎行程相同,小汽车共行驶320千米,每个轮胎平均行驶( )千米。
10.王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20个篮球,一共用去960元。如果篮球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那么960元可以买到( )个篮球。
11.李阿姨打算购买10千克苹果,后来发现梨的价钱只有苹果的一半,就拿出一半的钱去买梨。她一共购买苹果和梨( )千克。
12.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0,甲比乙多4,乙比丙多6,丙数是( )。
13.用同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壶重520克;如果倒进4杯水,连壶重880克,每杯水重 克,空水壶重 克。
14.王老师给舞蹈队队员买演出服,原来买20套需要920元,刚好赶上半价优惠,优惠后这些钱可以买( )套演出服。
15.哥哥有18支铅笔,弟弟有8支铅笔,哥哥给弟弟( )支两人就一样多。
16.3只燕子7天一共吃了924只害虫,要求3只燕子1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 ),一只燕子7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 )。
17.学校买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 )个教室。
18.一个房间的地面,用边长是6分米的方砖铺,需要24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铺,那么需要( )块。
19.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565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775克。每杯水( )克。
20.6本相同的字典摞在一起高168毫米,那么至少( )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才能达到300毫米以上的高度。
21.九月份食堂采购50箱番茄,一共用去2000元。十二月份番茄的单价是九月份的2倍,这些钱可以采购( )箱。
22.四年级举行夹乒乓球比赛,第一组8人参加比赛,5分钟一共夹了440个乒乓球,第一组平均每人夹了( )个球,平均每分钟夹了( )个球。
23.一座水库某天从8:00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发现每两小时水位下降8厘米。照这样计算,到20:00水位一共下降了( )厘米。
24.李想到邮局去买邮票,5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40张,用同样的钱买8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 )张。
25.一个水库某天从8:00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表是他的观测记录。照这样的下降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50cm,一共要放水( )小时。
时间 10:00 12:00 14:00 16:00
与8:00水位下降/cm 15 30 45 60
26.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若倒进3杯水,则连瓶共重380克;若倒进6杯水,则连瓶共重620克。若倒进1杯水,则连瓶共重( )克。
27.一盒钢笔有10支,每支钢笔8元,王老师买钢笔付了240元。
算式240÷8表示 ;
算式240÷(8×10)表示 。
28.一套积木原价81元,降价后原来买7套积木的钱,现在可以多买2套,降价后每套积木( )元。
29.林豆和许萌带了同样多的钱去超市,发现他们带的钱正好可以买24个杯子,林豆越看越喜欢,于是他买了16个杯子,许萌买了8个杯子,回到家后林豆给许萌微信转了40元,每个杯子( )元。
30.水果店张阿姨打算购买200千克苹果,后来发现梨的价钱只有苹果的一半,于是就拿出一半的钱去买梨。她一共购买苹果和梨( )千克。
31.两个数的和是616,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上是0,若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相等。这两个数分别是 , 。
32.某市1路公共汽车早晨5:00发出第1班车,以后每隔10分钟发一班。这辆公共汽车早晨5:30发出第( )班车;发出第10班车的时间是( )。
33.学校进行团体操表演,原来排成10行,每行有24人,队形变化后,现在每行比原来少4人,现在可以排成( )行。
34.安琪花35元买了7本故事书;小灵买了4本同样的故事书,应付多少元?悦悦花了45元买同样的故事书,能买几本?列表整理为:
安琪 7本 35元
小灵 4本 ( )元
悦悦 ( )本 45元
35.儿童乐园装了7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装了7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装了多少个灯泡?综合算式是( )。
36.一列火车以27米/秒的速度通过一座长2500米的大桥,如果火车全身长200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大桥,一共需要 秒。
37.甲工厂生产线每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零件的总数量,前5分钟一共生产35个。照这样的速度计算,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时间/分 5 10 15
零件数量/个 35 175
38.养牛场平均每头牛每天吃9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40头牛一个月(按30天算)一共吃多少千克饲料?综合算式是( )。
39.(1)王莹做幸运星,20分钟一共做了5个。按照这样的速度,请把下表填完整。
数量/个 5 8 12
所用时间/分 20 60 72
(2)如果每袋装24个幸运星,一共可以装5袋。请把下表填完整。
每袋个数 24 20 30 15
袋数 5 2
40.一座水库某天从7:00起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面表格是他的观察记录。
时间 9:00 11:00 13:00 15:00
与7:00比水位下降/cm 6 12 18 24
照这样的速度,到21:00时水位下降( )厘米,要使水位下降54厘米,一共要放水( )小时。
41.工厂一个自动加工线每4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零件的总数,下面是16分钟生产零件情况的记录表。
时间/分钟 4 8 12 16
产品数量/个 56 112 168 224
照这样的速度,48分钟生产( )个零件,生产840个零件需要( )分钟。
42.一桶油漆需要2位工人抬,安排3位工人把这桶油漆抬到600米外的车上,平均每人要抬( )米。
43.同学们和老师去划船,男同学去了132人,女同学去了188人,每条船上最多坐18人,至少再坐( )位老师,船上才没有空位,一共坐了( )条船。
44.用一个空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586克,如果倒进6杯水连壶重940克,每杯水重( )克。
45.一个房间,用边长为3分米的方砖铺地,正好需要200块,这个房间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如果改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 )块这样的方砖。
46.某款三星堆盲盒原来每个80元,“双十一”期间降价促销,原来买6个的钱现在可以多买2个。降价后,每个三星堆盲盒( )元。
47.工人师傅用面积4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625块正好铺满。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需要( )块。
48.向一个空玩具盒内装相同的玻璃球,如果装进4个球,连盒重620克,如果装进7个球,连盒重875克,每个玻璃球重( )克。
49.用一个竹篓向一个大筐内倒苹果,倒入3篓后连筐重76千克;倒入8篓后连筐重201千克。每篓苹果重( )千克,一个空筐重( )千克。
50.一种玩具汽车,原来每辆90元,降价后原来买8辆的钱可以多买4辆,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 )元。
51.星期天,小红感冒发烧了,妈妈给她服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烧,下图为12岁以下儿童用药说明(12岁以下儿童按体重服药)。
年龄(岁) 体重 (千克) 一次用量(毫升) 次数
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 16-21 5
7-9 22-27 8
10-12 28-32 10
一瓶布洛芬混悬液25毫升,小红今年11岁,体重23千克,那么小红一次用量( )毫升,若24小时内小红持续发烧。这瓶布洛芬混悬液够喝吗?请判断并说出理由:( )。
52.4只青蛙3天共吃了180只害虫,要求4只青蛙1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 );算式180÷4÷3求出的是( )。
53.学校买来12箱打印纸,每箱有5包,共用去840元。算式“12×5”求的是( );算式“840÷12”求的是( );要求“每包打印纸多少元”可以列综合算式为( )。(只列式不计算)
54.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7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两个小时一共行驶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 )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55.某公安部门原来一队有70人,二队有76人。现在上级调来28人,若使两队的人数相等,一队应分得( )人,二队应分得( )人。
56.一瓶酸奶,明明喝了一半后,接着妈妈又喝了剩余部分的一半,此时瓶中酸奶还有250毫升。这瓶酸奶原来有( )毫升,合( )升。
57.已知每本练习本4元,小红带的钱刚好可以买9本这样的练习本。如果用这些钱买圆珠笔,每支圆珠笔比每本练习本贵2元,那么小红可以买( )支圆珠笔。
58.黄山烧饼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一个微型烤炉一次最多可以烤2个烧饼,烧饼两面都要烤,每面要烤2分钟。则烤6个烧饼最少要( )分钟。
59.兔妈妈采了42个,兔宝宝采了30个,这些蘑菇每篮装8个,可以装几篮?可以先算( ),再算可以装几篮。综合算式:( )。
60.一根木头长20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要锯( )次,锯一次需要7分钟,一共要锯( )分钟。
61.一个大南瓜,需要2只小熊一起抬,现在3只小熊轮流把南瓜从离家120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熊要抬( )米。
6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前3小时每小时行驶80千米,后2小时共200千米。这辆汽车从A地到B地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63.在游乐场游玩,每人第一个小时付款13元,以后每小时付款7元,军军和弟弟同时游玩后共付了96元,他们在游乐场各玩了( )小时。
64.一箱饮料,需要两个人一起抬,小明和他的2个朋友一起从离家420米的商店抬回家,平均每个人抬( )米。
65.三位同学到果园参加助农实践。三人合作运苹果,一筐苹果需要两人同时运。从采收点运到果园门口要走210米。运一筐苹果,平均每人要走( )米。
66.3只小猴一个星期采桃子651个,3只小猴平均每天采( )个桃子,平均每只小猴每天采( )个桃子。
67.一种玩具小汽车原来每辆80元。降价后,原来买6辆的钱可以多买2辆。降价后的玩具小汽车每辆( )元。
68.李阿姨买3千克苹果和4千克梨共用了88元,已知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的价钱相等,那么1千克苹果的价钱应该是( )元。
69.甲乙两筐共有苹果60个,若从甲筐拿6个苹果给乙筐,则两筐苹果个数一样多,甲筐原有苹果( )个。
70.公司员工去食堂就餐,小张点了一荤两素花了15元,小王点了两荤三素花了26元,问一份荤菜的价钱应该是( )元。
71.将400毫升的蜂蜜倒入同样的玻璃杯中,可以倒满2杯,如果要倒满8杯,需要( )毫升的蜂蜜。
72.有两杯水,甲杯360毫升,乙杯200毫升,每次都从甲杯倒入20毫升给乙杯,倒( )次,两杯水就同样多。
73.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光明小学四年级有学生235人,如果每人每天节水50克,那么这些同学一天一共可以节水 克。
74.甲、乙两桶水共重10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15千克水给乙桶,那么此时甲桶水的质量是乙桶水的3倍。原来乙桶有水( )千克。
75.学校为四年级学生买来两箱苹果,甲箱有96个苹果,乙箱有60个苹果,每次从甲箱拿3个放入乙箱,拿( )次后两箱的苹果一样多。
76.一个自动生产线每3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物品的总数量。照这样计算,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想一想:( )是相同的,所以要先算( ),再算( )。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时间/分 3 45
物品数量/个 54
77.学校上星期买了30瓶消毒液,一共用去900元。如果消毒液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900元可以买( )瓶。
78.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壶重48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750克,每杯水重( )克。
79.某文具店准备在元旦期间举行“买一送一”促销活动,现在小玲买12支钢笔的钱,元旦时可以买( )支钢笔。
80.妈妈做香葱炒鸡蛋,要做的事情有:炒香葱和蛋3分钟、烧热油1分钟、敲蛋和搅蛋1分钟、烧热锅1分钟、洗锅2分钟、切葱1分钟。她做好这道菜至少需要( )分钟。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150
【分析】用吃的害虫总数除以天数可算出3只燕子平均1天吃害虫的只数。
【解析】300÷2=150(只)
3只燕子2天吃害虫300只,3只燕子平均每天吃害虫150只。
2.480
【分析】根据一顶花轿需要4个人一起抬,可知4个人抬花轿走过的总路程为600乘4;然后用总路程除以总人数5人,即可求出平均每个人要抬的米数。
【解析】
(米)
所以平均每个人要抬480米。
3.200
【分析】总路程为300米,每次需要2人抬,因此总的工作量为300×2=600(米)。3人平均分配,每人抬600÷3=200(米)。
【解析】300×2÷3
=600÷3
=200(米)
平均每个人要抬200米。
4.22
【分析】根据倍数关系,买椰子的金额不变,同样的钱现在能买11个椰子,椰子现在的价格是原来的2倍,则原来可以买11乘2个数量的椰子。
【解析】(个)
原来可以购买22个椰子的钱。
5.240
【分析】一瓶果汁第一次喝了一半,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还剩60毫升。用剩下的60毫升乘2,可得到第一次喝完后剩多少果汁,再乘2,即可得到这瓶果汁原有多少毫升。
【解析】60×2×2
=120×2
=240(毫升)
因此这瓶果汁原有240毫升。
6.20 66
【分析】由题干可知,15分钟装好了5个礼盒,用15除以5,据此可求出装1个礼盒需要多少分钟,然后用60除以每个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可求出60分钟可以装多少个;用22乘每个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计算可求出装22个礼盒需要多少时间。
【解析】15÷5=3(分钟)
60÷3=20(个)
22×3=66(分钟)
综上填表如下:
礼盒数量/个 5 20 22
装盒时间/分 15 60 66
7.2
【分析】由题意得,一本故事书,小明计划每天看18页,20天看完。可以先用18乘20算出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如果小明想提前2天看完,那么他应该(20-2)天看完。直接用故事书一共的页数除以小明要看的天数算出他每天需要看多少页。最后再用前面的得数减去18即可算出平均每天要比计划多看多少页。
【解析】18×20=360(页)
20-2=18(天)
360÷18=20(页)
20-18=2(页)
故平均每天要比计划多看2页。
8.40
【分析】1小时=60分钟,单打比赛,一共需要比3场,每个人都打了2场,用60÷3计算出打一场需要的时间,然后再乘2即可解题。
【解析】1小时=60分钟
60÷3=20(分钟)
20×2=40(分钟)
一小时活动课上,三名同学轮流在一张乒乓球桌上进行单打比赛,每人打的时间一样长,每人打了40分钟。
9.256
【分析】无论怎样换,总有4个轮胎在跑,所以也就是4个轮胎各行驶了320千米,用320乘4可以计算出4个轮胎行驶的总路程,现在这些路程要5个轮胎平均来分,再除以5就是平均每个轮胎行驶的路程;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320×4=1280(千米)
1280÷5=256(千米/个)
所以每个轮胎平均行驶256千米。
10.40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用960除以20可以计算出每个篮球原来的价格,再除以2可以计算出每个篮球降价后的价格,最后用960除以每个篮球降价后的价格,可以计算出降价后能买到的个数;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960÷20÷2=24(元/个)
960÷24=40(个)
所以960元可以买到40个篮球。
11.1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李阿姨拿出一半的钱去买梨,则另一半的钱仍买苹果;在苹果价钱不变的情况下,总价钱变为原来的一半(除以2),则购买的千克数也变为原来的一半(除以2),所以先求出买苹果的千克数为10÷2=5(千克);在梨和苹果总价钱相同的情况下,梨的价钱只有苹果的一半,则梨的千克数是苹果的2倍,即再求出买梨的千克数为5×2=10(千克);最后把苹果和梨的千克数相加即可。据此解答。
【解析】10÷2=5(千克)
5×2=10(千克)
10+5=15(千克)
所以,她一共购买苹果和梨15千克。
12.28
【分析】甲比乙多4,乙比丙多6,则甲比丙多4+6=10,假设甲、乙、丙三个数都是丙,则三个数的和为:100-6-10=84,则丙为(84÷3);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4+6=10
100-6-10=84
84÷3=28
所以甲比乙多4,乙比丙多6,丙数是28。
13.180 160
【分析】用倒进4杯水后连壶重量减去倒进2杯水后连壶重量,计算出2杯水的重量,再除以2,即可算出每杯水的重量是多少;用倒进2杯水后连壶重量减去2杯水重量,即可算出空水壶重多少克。据此解答。
【解析】880-520=360(克)
360÷2=180(克)
520-360=160(克)
每杯水重180克,空水壶重160克。
14.40
【分析】先用920除以20即可求出原来一套演出服的价钱;再根据题意“半价优惠”可知,原来一套演出服的价钱除以2即可求出现在一套演出服的价钱;最后用920除以现在一套演出服的价钱,即可求出这些钱可以买演出服的数量。
【解析】原来一套演出服的价钱:(元)
现在一套演出服的价钱:(元)
(套)
所以优惠后这些钱可以买40套演出服。
15.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哥哥和弟弟有铅笔的数量差除以2,即可得到两人一样多时,哥哥需要给弟弟的支数,依此解答。
【解析】(18-8)÷2
=10÷2
=5(支)
哥哥给弟弟5支两人就一样多。
16.924÷7 924÷3
【分析】求一天吃的害虫只数=总数量÷天数,即924÷7即可;求一只燕子吃的害虫=总数量÷燕子的只数,即用924÷3即可。
【解析】3只燕子7天一共吃了924只害虫,要求3只燕子1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924÷7,一只燕子7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924÷3。
17.18
【分析】每个教室放3盆,24个教室可以放24个3盆,即3×24;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要求可以放多少个教室,用总盆数除以4即可。
【解析】3×24÷4
=72÷4
=18(个)
可以放18个教室。
18.54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边长×边长=正方形的面积。用6×6算出每块方砖的面积,再用每块方砖的面积乘块数,算出房间的面积。用4×4算出后来每块方砖的面积。再用总面积除以后来每块方砖的面积,就是需要的块数。据此解答。
【解析】6×6=36(平方分米)
24×36=864(平方分米)
4×4=16(平方分米)
864÷16=54(块)
那么,需要54块。
19.105
【分析】用倒进5杯水连壶的总重量减去倒进3杯水连壶的总重量,求出2杯水不连壶的重量,用2杯水不连壶的重量除以2,即可求出每杯水多少克。
【解析】775-565=210(克)
210÷2=105(克)
所以每杯水105克。
20.11
【分析】根据题意,用168毫米除以字典的本数,就是每本字典的厚度。再用300毫米除以每本字典的厚度就是至少多少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为了达到300毫米,有余数时,需要按照进一法,加上一本的厚度。据此解答。
【解析】168÷6=28(毫米)
300÷28=10(本)……20(毫米)
10+1=11(本)
6本相同的字典摞在一起高168毫米,那么至少11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才能达到300毫米以上的高度。
21.25
【分析】一箱番茄的钱数=总钱数÷番茄的箱数,即用2000÷50即可,十二月份番茄的单价是九月份的2倍,一箱番茄的钱数×2,再用2000元除以十二月份一箱番茄的价格,
【解析】2000÷50=40(元)
40×2=80(元)
2000÷80=25(箱)
九月份食堂采购50箱番茄,一共用去2000元。十二月份番茄的单价是九月份的2倍,这些钱可以采购25箱。
22.55 88
【分析】平均每人夹球的个数=总数÷人数,即用440÷8即可;平均每分钟夹球的个数=总数÷分钟数,440÷5据此解题。
【解析】440÷8=55(个)
440÷5=88(个)
四年级举行夹乒乓球比赛,第一组8人参加比赛,5分针一共夹了440个乒乓球,第一组平均每人夹了55个球,平均每分钟夹了88个球。
23.48
【分析】先计算出从8:00到20:00一共多少个小时,即用20:00-8:00即可,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每两小时水位下降8厘米,观察一次水位下降8厘米,求得的时间除以2,就是观察了几次,也就是有几个8厘米,据此解题。
【解析】20:00-8:00=12(小时)
12÷2=6(次)
6×8=48(厘米)
一座水库某天从8:00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发现每两小时水位下降8厘米。照这样计算,到20:00水位一共下降了48厘米。
24.25
【分析】根据题意,5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40张,先用40×5求出一共有多少角,再除以8即可求出用同样的钱买8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多少张。
【解析】40×5÷8
=200÷8
=25(张)
李想到邮局去买邮票,5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40张,用同样的钱买8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25张。
25.20
【分析】依据图表每两个小时水位下降30-15=15cm,依此类推每两个小时多加15cm列表直到水位下降150cm,然后再用最后时间减去8:00即为所求,这里分两天计算经过时间第一天用24:00减8:00,次日用4:00减0:00,再把两天经过时间相加。
【解析】
24:00-8:00=16(小时)
4:00-0:00=4(小时)
16+4=20(小时)
一共要放水20小时。
26.220
【分析】由两次倒水得出:因为杯子的重量不变,所以从3杯水到6杯水多出的620-380=240(克)是3杯水的重量,用240除以3就可以求出一杯水的重量;然后用380减去每杯水的重量乘3就是一个空瓶的重量;最后再用一杯水的重量加上一个空瓶的重量,即可解答。
【解析】一杯水的重量:(620-380)÷(6-3)
=240÷3
=80(克)
一个空瓶的重量:380-80×3
=380-240
=140(克)
80+140=220(克)
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若倒进3杯水,则连瓶共重380克;若倒进6杯水,则连瓶共重620克。若倒进1杯水,则连瓶共重220克。
27.王老师购买的钢笔的总数量 王老师购买的钢笔盒数
【分析】第一个算式240÷8表示王老师购买的钢笔数量,因为总金额除以每支钢笔的价格等于购买的钢笔数量。
第二个算式240÷(8×10)表示王老师购买的钢笔盒数,因为总金额除以每盒钢笔的价格(每支钢笔价格乘每盒钢笔数量)等于购买的钢笔盒数。
【解析】算式240÷8表示王老师购买的钢笔总数量;
算式240÷(8×10)表示王老师购买的钢笔盒数。
28.63
【分析】根据题意,用原来每套积木的价钱乘7,求出原来买7套积木需要多少钱;然后用总钱数除以后来可以买的积木的数量(7+2),求出降价后每套积木多少元即可。
【解析】81×7÷(7+2)
=81×7÷9
=567÷9
=63(元)
降价后每套积木63元。
29.10
【分析】两人带的钱同样多,合起来可以买24个杯子,那么每人带的钱可买24÷2=12(个)杯子,林豆买了16个杯子,因此他给许萌的40元付的就是16-12=4(个)杯子的钱,用40÷4,即可求出每个杯子的价钱,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24÷2=12(个)
40÷(16-12)
=40÷4
=10(元)
林豆和许萌带了同样多的钱去超市,发现他们带的钱正好可以买24个杯子,林豆越看越喜欢,于是他买了16个杯子,许萌买了8个杯子,回到家后林豆给许萌微信转了40元,每个杯子10元。
30.300
【分析】张阿姨原本打算买200千克苹果,后来拿出一半的钱去买梨,这就意味着用于买苹果的钱少了一半。因为总价=单价×数量,在单价不变的情况下,钱少一半,能买到的苹果数量也就变为原来的一半,所以实际购买苹果的重量是:(千克)。
由于梨的价钱只有苹果的一半,那么同样的钱能买到的梨的重量就是苹果的2倍。
张阿姨拿出原本买苹果钱的一半去买梨,这一半的钱如果用来买苹果能买100千克,但因为梨价是苹果的一半,所以用这一半的钱能买到的梨的重量是:(千克)。
实际购买苹果的重量是 100 千克,购买梨的重量是 200 千克,那么购买苹果和梨一共的重量就是:。
【解析】实际购买苹果的重量是:(千克)
能买到的梨的重量是:(千克)
(千克)
水果店张阿姨打算购买200千克苹果,后来发现梨的价钱只有苹果的一半,于是就拿出一半的钱去买梨。她一共购买苹果和梨300千克。
31.56 560
【分析】由题意可知较大加数是较小加数的10倍,它们的和就是较小加数的(10+1)倍,所以较小加数就等于两个数的和除以11,由此可以先算出较小加数,再用616减较小加数算出较大加数。
【解析】616÷(10+1)
=616÷11
=56
616-56=560
两个数的和是616,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上是0,若把0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相等。这两个数分别是56,560。
32.4 6:30/6时30分
【分析】根据题意,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用5:30减5:00,得到经过的时间,再除以每发一班的时间10分钟,得到有几个10分钟,就是5:00后发出的班车数,再加上5:00发出的第1班车,即得到5:30发出车的班车数;
再用第10班车的班次数10减5:00发出的第1班车,得到5:00后一共发出的班车数,再乘每发一班的时间10分钟,即得到第10班车与第1班车之间经过的时间,再根据1时=60分,可把分钟数换算为小时数;再根据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用5:00加经过时间,即得到第10班车的发出时间。据此解答。
【解析】5:30-5:00=30(分钟)
30÷10+1
=3+1
=4(班)
所以,这辆公共汽车早晨5:30发出第4班车。
(10-1)×10
=9×10
=90(分钟)=1小时30分
5:00+1小时30分=6:30
所以,发出第10班车的时间是6:30。
33.12
【分析】先用行数乘每行的人数求出总人数,变化后每行人数为24-4=20(人),再用总人数除以变化后每行的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10×24÷(24-4)
=10×24÷20
=240÷20
=12(行)
即队形变化后,可以排成12行。
34.见详解
【分析】由题意得,安琪花35元买了7本故事书,可以先用35除以7算出每本故事书多少钱。小灵买了4本,直接用4乘上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小灵应付多少元。悦悦花了45元买同样的故事书,直接用45除以每本书的价钱即可算出悦悦买了多少本。
【解析】35÷7=5(元)
4×5=20(元)
45÷5=9(本)
安琪 7本 35元
小灵 4本 20元
悦悦 9本 45元
35.7×15+7×20
【分析】先用乘法算出7串彩色灯泡的数量,即7×15;再用乘法算出7串普通灯泡的数量,即7×20;最后再相加即可。
【解析】7×15+7×20
=105+140
=245(个)
综合算式是:7×15+7×20
一共装了245个灯泡。
36.100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如下:
由图可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大桥,走过的路程为桥的长度+火车全身的长度,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列式计算即可。
【解析】(2500+200)÷27
=2700÷27
=100(秒)
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大桥,一共需要100秒。
37.见详解
【分析】首先利用每分钟生产的数量=总数量÷生产的时间,计算出每分钟的产量,然后再根据总量=每分钟生产的数量×生产时间,生产时间=总数量÷每分钟生产的数量,进行计算。
【解析】35÷5=7(个)
7×10=70(个)
7×15=105(个)
175÷7=25(分)
时间/分 5 10 15 25
零件数量/个 35 70 105 175
38.40×9×30
【分析】先用乘法算出40头牛每天吃的饲料的重量,即40×9;再用乘法算出40头牛一个月吃的饲料的重量,即40×9×30;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0×9×30
=360×30
=10800(千克)
列综合算式为:40×9×30
40头牛一个月(按30天算)一共吃10800千克饲料。
39.见详解
【分析】(1)20除以5等于做一个需要的时间,做一个的时间×个数=需要的时间,需要的时间÷做一个的时间=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2)24乘5等于幸运星的总个数,总个数÷每袋个数=袋数,总个数÷袋数=每袋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1)20÷5=4(分钟)
4×8=32(分钟)
4×12=48(分钟)
60÷4=15(个)
72÷4=18(个)
数量/个 5 8 12 15 18
所用时间/分 20 32 48 60 72
(2)24×5=120(个)
120÷20=6(袋)
120÷30=4(袋)
120÷2=60(个)
120÷15=8(袋)
每袋个数 24 20 30 60 15
袋数 5 6 4 2 8
40.42 18
【分析】根据题意,每2小时水位下降12-6=6(厘米),据此计算从15:00到21:00经过的时间,再计算下降的水位;用54除以6再乘2计算所需时间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21时-15时=6小时
6×6÷2+24
=36÷2+24
=18+24
=42(厘米)
54÷6×2
=9×2
=18(小时)
照这样的速度,到21:00时水位下降42厘米,要使水位下降54厘米,一共要放水18小时。
41.672 60
【分析】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用56除以4等于每分钟生产零件个数,每分钟零件个数乘48即等于48分钟生产的零件个数,用840除以每分钟生产的零件个数等于生产840个零件需要的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56÷4=14(个)
14×48=672(个)
840÷14=60(分钟)
照这样的速度,48分钟生产672个零件,生产840个零件需要60分钟。
42.400
【分析】一桶油漆需要2位工人抬,所以抬油漆的人共走了(600×2)米,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600×2)除以3就是平均每人要抬水的米数,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600×2÷3
=1200÷3
=400(米)
所以平均每人要抬400米。
43.4 18
【分析】用男同学的人数加上女同学的人数,再除以每条船能坐的人数,商+1即为一共坐船需要的条数,余数即为剩下学生的人数,用每条船最多坐的人数减去剩下学生的人数,即为需要再坐多少老师才没有空位,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32+188)÷18
=320÷18
=17(条)……14(人)
18-14=4(位)
17+1=18(条)
至少再坐4位老师,船上才没有空位,一共坐了18条船。
44.118
【分析】两次倒水的差为:6-3=3(杯),那么可以计算出两杯水的质量为:940-586=354(克),用354除以3计算出1杯水的质量,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
(940-586)÷(6-3)
=354÷3
=118(克)
所以每杯水重118克。
45.1800 72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方砖的面积,再乘所需的块数,即可求出房间的面积,再用房间的面积除以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面积,即可解答。
【解析】3×3×200
=9×200
=1800(平方分米)
这个房间的面积是1800平方分米;
1800÷(5×5)
=1800÷25
=72(块)
至少需要72块这样的方砖。
46.60
【分析】总价=单价×数量,先求出原来买6个的钱数,再除以6+2=8个,即为降价后每个三星堆盲盒的价格,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6+2=8(个)
80×6÷8
=480÷8
=60(元)
降价后,每个三星堆盲盒60元。
47.100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面积4平分米的方砖铺地,625块正好铺满,先用乘法计算出这块地的面积,然后求出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的面积,最后用这块地的面积除以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的面积即可计算出需要的块数。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4×625=2500(平方分米)
5×5=25(平方分米)
2500÷25=100(块)
工人师傅用面积4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625块正好铺满。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需要( 100 )块。
48.8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相差(7-4)个球,重量相差(875-620)克,因此用相差的重量除以相差的球的个数,即可计算出每个玻璃球的重量。
【解析】(875-620)÷(7-4)
=255÷3
=85(克)
每个玻璃球重85克。
49.25 1
【分析】观察发现3篓连筐重76千克与8篓连筐重201千克,相差8-3=5(篓)的苹果质量,用201减去76计算出这5篓苹果的质量,再除以5计算出每篓苹果重量;用每篓苹果重量乘3计算出3篓苹果的质量,再用76减去3篓苹果的质量,计算出一个空筐的重量;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
(201-76)÷(8-3)
=125÷5
=25(千克)
76-25×3
=76-75
=1(千克)
每篓苹果重25千克,一个空筐重1千克。
50.60
【分析】首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原来每辆玩具汽车的价钱乘以8,求出原来买8辆玩具汽车需要多少钱;然后用它除后来可以买的玩具汽车的数量,求出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即可。
【解析】90×8÷(8+4)
=90×8÷12
=720÷12
=60(元)
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60元。
51.8 不够;因为一瓶布洛芬混悬液25毫升,小红一天需要喝32毫升
【分析】12岁以下儿童按体重服药,小红今年11岁,体重23千克,则用量按体重为一次8毫升;若24小时内小红持续发烧,那么小红需要服用4次药,用一次用量乘4计算出总用量,再与25毫升进行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一瓶布洛芬混悬液25毫升,小红今年11岁,体重23千克,那么小红一次用量8毫升;4×8=32(毫升),32>25,所以判断并说出理由:不够,因为一瓶布洛芬混悬液25毫升,小红一天需要喝32毫升。(理由答案不唯一)
52.180÷3 平均1只青蛙1天吃的害虫数量
【分析】用青蛙吃的害虫总数量除以天数即可求出1天青蛙吃的害虫数量,据此列式;算式180÷4÷3是先用180除以4求出平均1只青蛙吃的害虫数量,再用平均1只青蛙吃的害虫数量除以3求出平均1只青蛙1天吃的害虫数量。
【解析】4只青蛙3天共吃了180只害虫,要求4只青蛙1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180÷3;算式180÷4÷3求出的是平均1只青蛙1天吃的害虫数量。
53.12箱打印纸的总包数 1箱打印纸的价格 840÷12÷5
【分析】12表示打印纸的箱数,5表示每箱的包数,用12×5计算的是12箱打印纸的总包数;840是12箱打印纸的总价,12是打印纸的箱数,总价÷数量=单价,用840÷12计算的是1箱打印纸的价格;要求“每包打印纸多少元”,先用840除以12计算出每箱打印纸的价格,再除以5计算出每包打印纸的价格;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12×5=60(包),所以算式“12×5”求的是12箱打印纸的总包数;840÷12=70(元),所以算式“840÷12”求的是1箱打印纸的价格;
840÷12÷5
=70÷5
=14(元)
所以要求“每包打印纸多少元”可以列综合算式为840÷12÷5。
54.75 3
【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已知路程和时间,代入数据,求出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再用总路程减去前两小时行驶的路程,而速度不变,最后再用剩下的路程除以速度即可求出还要多少小时才能到达,据此解答。
【解析】(千米/小时)
(小时)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75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两个小时一共行驶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还要(3)小时才能到达乙地。
55.17 11
【分析】原来一队的人数加原来二队人数,再加上级调来的人数等于现在的总人数,再除以2等于重新分配后每队的人数,用重新分配后每队的人数减一队原有的人数等于一队应分得的人数,用重新分配后每队的人数减二队原有的人数等于二队应分得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70+76+28)÷2
=174÷2
=87(人)
87-70=17(人)
87-76=11(人)
一队应分得17人,二队应分得11人。
56.1000 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妈妈又喝了剩余部分的一半,此时瓶中酸奶还有250毫升,故妈妈喝了250毫升的酸奶,所以250乘2等于明明喝了一半后剩下的酸奶毫升数,再乘2即等于这瓶酸奶的毫升数,1升=1000毫升,再把单位换算成升即可解答。
【解析】250×2×2
=500×2
=1000(毫升)
=1升
这瓶酸奶原来有1000毫升,合1升。
57.6
【分析】1本练习本4元,9乘4可以求出9本练习本的总价,而每支圆珠笔比每本练习本贵2元,4加2可以求出每支圆珠笔的价格是6元,再用前面的积除以6即可解答。
【解析】4×9÷(4+2)
=4×9÷6
=36÷6
=6(支)
小红可以买6支圆珠笔。
58.12
【分析】6个烧饼两面都要烤,把6个烧饼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⑤、⑥号,具体操作:第一次烤①、②号烧饼正面;第二次烤①号反面、③号正面;第三次烤②号反面、④号正面;第四次烤③号反面,⑤号正面;第五次烤④号反面,⑥号正面;第六次烤⑤号反面,⑥号反面,经过6次全部烤完,用2乘6即可求出烤6个烧饼最少需要的时间。
【解析】2×6=12(分钟)
则烤6个烧饼最少要12分钟。
59.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采的蘑菇个数 (42+30)÷8
【分析】兔妈妈采的蘑菇个数加兔宝宝采的蘑菇个数等于总共采的蘑菇个数,再除以每篮装的蘑菇个数,即等于可以装的篮数,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42+30)÷8
=72÷8
=9(篮)
可以先算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采的蘑菇个数,再算可以装几篮。综合算式:(42+30)÷8。
60.4 28
【分析】需要锯成5段,锯1次即可获得1段,锯到最后一次时就能得到2段,即可解答;每次需要7分钟,时间×次数=总时间。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一根木头长20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要锯4次;锯一次需要7分钟,,则锯4次需要4×7=28(分钟)。
61.80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大南瓜需要2只小熊一起抬,那么3只小熊抬大南瓜走的总路程为(120×2)米,所以用总的路程除以小熊的总只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只小熊要抬的米数;依此解答。
【解析】120×2÷3
=240÷3
=80(米)
平均每只小熊要抬80米。
【点评】先计算出3只小熊走的总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62.8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前3小时每小时行驶的路程×3=前3小时行驶的路程,前3小时行驶的路程+后2小时行驶的路程=从A地到B地的距离,从A地到B地的距离÷从A地到B地行驶的时间=汽车从A地到B地平均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解析】80×3=240(千米)
240+200=440(千米)
3+2=5(小时)
440÷5=88(千米)
这辆汽车从A地到B地平均每小时行驶88千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先计算出从A地到B地的距离和行驶的时间长,是解题的关键。
63.6
【分析】两人一起玩,共付了96元,平均每人付96÷2=48(元)。用总钱数减去第一小时付款钱数,求出剩下的钱数,再除以每小时付款钱数,求出游玩的时间。用游玩的时间加上1小时,求出每人游玩总时间。
【解析】96÷2=48(元)
(48-13)÷7
=35÷7
=5(小时)
5+1=6(小时)
他们在游乐场各玩了6小时。
【点评】解决本题时先求出每人付的钱数,再求出按照每小时7元付款游玩的时间,注意还要加上1小时,才是游玩总时间。
64.280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箱饮料需要2个人一起抬,那么2个人抬一箱饮料走的总路程为(420×2)米,而总路程需要3个人轮流走,所以用总的路程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人要抬的米数;依此解答。
【解析】2+1=3(人)
420×2÷3
=840÷3
=280(米)
平均每个人抬280米。
【点评】先分析出3个人要抬的总路程,是解题的关键。
65.140
【分析】一筐苹果需两个人同时运,每人需要运2次,所以3人运送苹果的总路程是果园收采点到果园门口距离的2倍;再把运送苹果的距离平均分成3份就是平均每人要运多少米,依此解答。
【解析】210×2=420(米)
420÷3=140(米)
运一筐苹果,平均每人要走140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明确共需要3人运送这筐苹果,是解题的关键。
66.93 31
【分析】一个星期为7天,3只小猴一个星期采桃子的个数÷7=3只小猴平均每天采桃子的个数,3只小猴平均每天采桃子的个数÷3=平均每只小猴每天采桃子的个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解答。
【解析】651÷7=93(个)
93÷3=31(个)
3只小猴平均每天采93个桃子,平均每只小猴每天采31个桃子。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明确每个星期的天数,是解题的关键。
67.60
【分析】先算出原先买6辆车花了多少钱,降价后同样的价钱可以买8辆车,用除法列式计算即可得出。
【解析】6+2=8(辆)
80×6÷8=60(元)
降价后每辆玩具车60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乘除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8.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3千克苹果的价钱+4千克梨的价钱=88元,2千克苹果的价钱=1千克梨的价钱,则4千克梨的价钱=(4×2)千克苹果的价钱,因此用88除以(3+4×2),即可计算出1千克苹果的价钱,依此解答。
【解析】3+4×2
=3+8
=11(千克)
88÷11=8(元)
1千克苹果的价钱应该是8元。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明确88元相当于多少千克苹果的价钱,是解题的关键。
69.36
【分析】从甲筐拿6个苹果给乙筐,两筐苹果个数一样多,说明甲筐比乙筐多6×2=12个苹果。这就转化成一个和差问题,甲乙两筐苹果共有60个,甲筐比乙筐多12个,求甲筐苹果有多少个?
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一般指:大数-小数),简称和差问题。和差问题的解题规律为:用两数和加上两数差,再除以2,就可求出其中的大数;用两数和减去两数差,再除以2就可求出小数。
【解析】(60+6×2)÷2
=(60+12)÷2
=72÷2
=36(个)
甲乙两筐共有苹果60个,若从甲筐拿6个苹果给乙筐,则两筐苹果个数一样多,甲筐原有苹果(36)个。
【点评】熟悉和差问题的解答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0.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个荤菜的价钱+2个素菜的价钱=15元,2个荤菜的价钱+3个素菜的价钱=26元,由此可知,2个荤菜的价钱+4个素菜的价钱=30元,因此1个素菜的价钱为(30-26)元,再根据“1个荤菜的价钱+2个素菜的价钱=15元”即可计算出1个荤菜的价钱,依此解答。
【解析】15×2=30(元)
30-26=4(元)
15-2×4
=15-8
=7(元)
一份荤菜的价钱应该是7元。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明确“2个荤菜的价钱+4个素菜的价钱=30元”是解题的关键。
71.160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用400除以2,从而计算出每个玻璃杯的容积,然后用每个玻璃杯的容积乘8,即可计算出倒满8杯需要蜂蜜的总量,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解析】400÷2=200(毫升)
200×8=1600(毫升)
如果要倒满8杯,需要1600毫升的蜂蜜。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的计算,先计算出每个玻璃杯的容积,是解题的关键。
72.4
【分析】甲杯水的毫升数减乙杯水毫升数除以2等于要倒入乙杯水的毫升数,再除以每次倒入的毫升数即可解答。
【解析】(360-200)÷2÷20
=160÷2÷20
=80÷20
=4(次)
倒4次,两杯水就同样多。
【点评】明确只要倒入两杯相差毫升数的一半两杯水就同样多,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3.11750
【分析】每人每天节水50克,235人一天一共可以节水235个50克,即50×235。
【解析】50×235=11750(克)
答:这些同学一天一共可以节水11750克。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4.10
【分析】甲桶水的质量是乙桶水的3倍,则两桶水的总质量是现在乙桶水的4倍,现在乙桶水重(100÷4)千克。用现在乙桶水质量减去15千克,求出原来乙桶水的质量。
【解析】100÷(3+1)
=100÷4
=25(千克)
25-15=10(千克)
原来乙桶有水10千克。
【点评】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明确两桶水的总质量是乙桶水的4倍。
75.6
【分析】先计算出两箱苹果相差的个数,然后除以2即等于从甲箱中要拿出的个数,再除以每次拿出的个数即等于拿出的次数。
【解析】(96-60)÷2÷3
=36÷2÷3
=18÷3
=6(次)
拿6次后两箱的苹果一样多。
【点评】只要拿出两箱苹果相差的一半到较少的箱中,两箱苹果的数量就相等。
76.每分钟生产物品数量;每分钟生产物品个数;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
810
【分析】3分钟生产物品的数量除以时间,可以算出这个自动生产线平均每分钟生产(54÷3)个物品。这个自动生产线平均每分钟生产物品数量乘生产时间即可算出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
【解析】54÷3×45
=18×45
=810(个)
一个自动生产线每3分钟自动记录一次生产物品的总数量。照这样计算,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想一想:(每分钟生产物品数量)是相同的,所以要先算(每分钟生产物品个数),再算(45分钟能生产多少个物品)。
时间/分 3 45
物品数量/个 54 810
【点评】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
77.60
【分析】先根据总价÷数量=单价,据此代入数据即可求解;再用原价除以2求出现价,再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得解。
【解析】900÷30=30(元)
900÷(30÷2)
=900÷15
=60(瓶)
如果消毒液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900元可以买60瓶。
【点评】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
78.90
【分析】倒进5杯水的重量比倒进2杯水的重量多3杯水的重量,而前后水连壶的重量相差(750-480)克,平均每杯水重(750-480)÷3克。
【解析】(750-480)÷(5-2)
=270÷3
=90(克)
每杯水重90克。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前后水连壶的重量差就等于3杯水的重量。
79.24
【分析】根据题意,买1支得:1×2=2(支),买2支得:2×2=4(支),买3支得:3×2=6(支),那么买12支得(12×2)支。
【解析】12×2=24(支)
元旦时可以买24支钢笔。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买一送一”的意义,再进一步解答。
80.7
【分析】根据题意,先洗锅2分钟,接着烧热锅1分钟,烧热锅的同时切葱;然后烧热油1分钟,烧热油的同时敲蛋和搅蛋;最后炒香葱和蛋3分钟,所以做好这道菜至少需要(2+1+1+3)分钟。
【解析】2+1+1+3=7(分钟)
她做好这道菜至少需要7分钟。
【点评】本题考查优化问题,要想时间最短,应合理安排各项任务之间的顺序,注意同时进行的两项任务应互不干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