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培优卷)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全真模拟提升培优卷-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提升培优卷)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全真模拟提升培优卷-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6 08:2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全真模拟提升培优卷(苏教版)
第5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单选题
1.根据下面的信息(  ),可以求出售货员需要找给张叔叔多少钱。
①张叔叔买了8 盒彩色记号笔。 ②付给售货员800元。
③每盒彩色记号笔15 支。 ④每盒彩色记号笔98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程程家的居民楼有两个单元。右面是该楼的住户5 月份的用水情况统计表。第二单元共交水费390元,要计算整个居民楼五月份应交的水费,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
单元 户数/户 总用水量/吨
一 12 144
二 10 130
总计 22 274
A.390元,10户,22户 B.390元,130 吨,274 吨
C.390元,130 吨,22户 D.390元,10户,130 吨
3.小红和小华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间。小红的速度为70米/分,小华的速度为65 米/分,经过5分钟两人第二次相遇。这座桥长(  )米。
A.675 B.135 C.225
4.在解决“花店包装一些玫瑰,每12枝捆一束,每6束装一盒,一共装了25盒,这些玫瑰一共有多少枝 ”这个问题时,同学们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下列算式中先算“一共有多少束”的是(  )。
A.12×6×25 B.12×(6×25) C.25×12×6
5.超市运来65箱苹果,每箱15千克。____,求还剩多少千克,如果列式为(65-35)×15,那么横线上的信息应是(  )。
A.卖出35千克 B.又送来35 箱
C.卖出35 箱 D.又送来35千克
6.迎新晚会后,老师决定把糖分给同学们,并让每个同学拎一个装有相同数量糖的袋子。她在每个袋子里放了尽可能多的糖,她放完后,发现每个袋子里有20颗糖,并且还剩下12颗糖没有分完。老师原来至少有(  )颗糖。
A.52 B.232 C.272 D.411 E.432
7.北京烤鸭一直深受游客的青睐。一个旅游团去一家网红烤鸭店吃饭,共点了单价125元的招牌烤鸭15份,旅游团点的烤鸭实际需要支付(  )元。
活动来袭 消费每满600元减50元
A.1825 B.1775 C.1725 D.1650
8.智能家电可以实现家用电器的自动化控制。某商场进购一批智能家电,预计每日销售28台,可销售25天,由于价格优惠,平均每日销售台数比统计多12台,若在进购的家电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售卖天数比原计划少(  )天。
A.25 B.17 C.7
9.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四年级学生前往汇报厅集体观看颁奖典礼的视频,汇报厅每排有20个座位,共需要400个椅子,因正在更换新椅子,每排可坐的人数少了一半,那么一共需要坐(  )排座位。
A.20 B.40 C.80
10.某工厂制作了一批外观精美的炻器药瓶,工人将一大瓶药水倒入该药瓶中,倒满6瓶还剩12毫升,若该药瓶的容量为18毫升,则这一大瓶药水有(  )mL。
A.108 B.120 C.122
二、填空题
11.师徒俩加工相同个数的零件,师傅每天加工80个,徒弟每天加工65个,当师傅完成任务时,徒弟还需要加工3天完成,师徒俩各加工了   个零件。
12.小杭在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时,把其中一个因数41看成了47,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多了942。这道乘法算式正确的积是   。
13.王叔叔驾驶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60千米,当行驶到超过中点10千米时,离终点还有140千米。王叔叔一共要行驶   小时才能从甲地到乙地。
14. 一辆摩托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小时。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了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驶了70千米。这辆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15.龟兔赛跑。比赛全程2000米,乌龟每分钟爬25米,小兔每分钟跑280米。小兔自以为胜利在望,就在途中美美地睡了一觉,结果乌龟到了终点时,小兔离终点还有320米。小兔在途中睡了   分钟。
16.美术组同学以7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到公园写生,走了12分钟,正好比全程的一半多150米,此时他们离公园还有   米。
17.大客车在甲地,小轿车在乙地,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大客车的速度为48千米/时,小轿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两车在距离甲地192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
18. 四年级的同学以7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到公园春游。走了25分钟,离全程的一半还差210米,他们还要走   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
19.甲、乙两辆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距56千米。已知甲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乙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2千米。A、B两城相距   千米。
20.某电影院的放映大厅里有24排椅子,每排有16个座位。某日放映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每张票价40元,如果还有一半座位没坐满,那么放映这场电影可收   元。
21. 一个体育馆可坐4000人,一次比赛卖出甲等票250张,乙等票680张,其余均为丙等票。如果所有的票都卖完,一共能卖   元。
甲等票 每张180元
乙等票 每张120元
丙等票 每张65元
22.西安是“一带一路”的起点。一位外国商人在西安采购了一批相同的服装。如图,采购小票不小心被弄脏了,这位商人采购了   件服装。
三、判断题
23.计算“144÷8+17×4”时,除法和乘法可以同步计算。(  )
24.680加100的和再乘20,积是2680。(  )
25.360÷(2+6×3)和360÷[(2+6)×3]的计算结果相同。
(  )
26. 周老师2分钟能打120个字,照这样计算,5分钟能打300个字。(  )
27.乐乐看一本故事书,他每天看20页,看了6天则第7 天应从第 120页看起.(  )
28.90元钱可以买5个文具袋,照这样计算,买10个文具袋要200元。(  )
四、计算题
29.直接写出得数。
35+45= 980-450= 600÷12= 23×20+30=
180÷5×2= 425÷25+50= 20×25÷4= 450÷15×23=
30.递等式计算。
31.看图列式解答。
五、解决问题
32.某社区组织开展“爱心传递·书香留存”公益捐书活动,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区。经工作人员统计发现:这次捐赠的图书适合成人阅读的有 102 箱,每箱50 本;适合儿童阅读的有75箱,每箱 30本。这次捐赠的图书有7000 本吗?请计算说明。
33.济郑高铁的开通方便了沿线的人们去品尝山东的美食,下面是山东淄博一家烧烤店火爆时段的销售情况:
①羊肉串卖出了660串。 ②牛肉串比羊肉串少卖了240串。 ③羊肉串和牛肉串都是15串一盘。
根据信息可以列出算式“(660-240)÷15”。这个算式解决的问题是:
解答过程:
34.某校开展了一次航天研学活动,研学团带队老师为每位同学购置了一顶研学帽,下面是研学活动相关信息资料。
①研学团共180人 ②每盒装有15顶研学帽 ③购买经费为792元 ④购买1盒研学帽72元,买5盒送1盒 ⑤这些学生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
(1)要求“平均每组需要发放几顶研学帽”需要的信息是(  )(填序号),再列式解答。
(2)购买经费最多能买多少盒研学帽?给每位同学发放一顶研学帽够吗?
35.阳光假日小队打算开展一次冬日送温暖活动,为户外工作者送围巾,他们准备购买15条围巾,发现有两家超市都有围巾的促销活动。去哪家超市购买更划算?
36.湖州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某工厂接到一个加工400支湖笔的订单。
(1)假如一小时加工45 支湖笔,完成这个订单至少需要几小时?
(2)实际上前2 小时各加工了55 支湖笔,剩下的平均每小时加工58 支湖笔。实际上完成这个订单一共花了几小时?
37.某学校需要购置1000 根跳绳,现有甲、乙两家商店可以选择。两家商店跳绳的单价都是18元,但优惠情况不同,甲商店2根30元,乙商店买4根送1根。学校去哪家商店买更划算?
38.阅读资料,再完成题目要求。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时速350千米运营。列车提速后从上海虹桥站到北京南站票价没有变化,二等座为553元,一等座为933元,商务座为1748元。
(1)从上海虹桥站到北京南站买4 张一等座的成人票,4000元够吗?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提出问题并解答。
39.春节快到了,养老院准备购买 138张“福字贴”送给院中的老人们。“福字贴”每张12元,超市大促销,买5 张送1张。算一算养老院购买“福字贴”共需要多少元。
4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爸爸假期带金小圈到西安游学,从成都到西安的公路长约734千米。
(1)爸爸开车从成都出发,以10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3时,这时距离成都多少千米? 先算一算,再在图中用“▲”标出爸爸这时的大致位置。
(2)剩下的路程计划用4时行驶完。那么在这4时中,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应是多少?
41.奇思为班级购买跳绳时,售货员提醒他:跳绳有买一送一的活动,即每买一条长跳绳就送一条短跳绳;如果使用手机支付,每满100元还可以少付5元。奇思班上有39名学生,需要购买3条长跳绳和每人一条短跳绳。如果奇思参与跳绳买一送一的活动,并且使用了手机支付,实际付了多少钱?
买一条长跳绳送一条短跳绳 长跳绳(12米) 65元/条 短跳绳 29元/条
42.叔叔骑自行车从西村到东村,12:40出发,以400米/分的速度行进。13:10叔叔所在的位置正好距离两村中点2千米。那么,照这样的速度,叔叔还要骑多少分钟才能到达东村
43.兄妹二人同时从家出发去上学,哥哥每分钟走100米,妹妹每分钟走8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门口160米处和妹妹相遇。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B
【解答】解:需要选择的信息包括:彩笔的单价、数量和付出的钱数,即①②③。
故答案为:B。
【分析】售货员需要找给张叔叔的钱数=付出的钱数-平均每盒彩色记号笔的单价×张叔叔买的盒数。
2.B
【解答】解:390元是二单元的水费,需要知道水的单价,所以需要知道二单元的用水量130吨,还需要知道总的用水量274吨。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二单元的水费除以二单元的用水量求出水的单价,用水的单价乘总的用水量求出整个居民楼共交的水费。
3.C
【解答】解:(70+65)×5÷3
=675÷3
=225(米)。
故答案为:C。
【分析】当两人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3个桥的长度,这座桥长=速度和×第二次相遇时用的时间÷3=(70+65)×5÷3=225(米)。
4.B
【解答】解:先算“一共有多少束”的算式是12×(6×25) 。
故答案为:B。
【分析】一盒装的束数×装的盒数=玫瑰的总束数。
5.C
【解答】解:“65-35”这步算式的意义是从65箱苹果中去掉35箱,而不是去掉35千克,所以横线上的信息应是卖出35箱。
故答案为:C。
【分析】小括号里面的箱数相减,表示减少的箱数,由此选择横线上的信息即可。
6.A
【解答】解:20×1+12
=20+12
=32(颗)
20×2+12
=40+12
=52(颗)
故答案为:A。
【分析】老师原来至少有糖的颗数=平均每个袋子里面糖的颗数×袋子的个数+剩下没有分完的颗数,从1个袋子开始计算,选出最少的颗数。
7.C
【解答】解:125×15=1875(元)
1875÷600=3……75(元)
3×50=150(元)
1875-150=1725(元)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先求出总价,再根据条件“ 消费每满600元减50元 ”求出满减的次数,然后用总钱数-满减的钱数=实际支付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8.C
【解答】解:28×25÷(28+12)
=700÷40
≈18(天)
25-18=7(天)
故答案为:C。
【分析】用预计每日销售的台数乘销售的天数求出这批家电的总台数,用总台数除以实际每天售出的台数求出售完需要的天数,然后用计划销售的天数减去实际售完需要的天数即可求出比原计划少的天数。
9.B
【解答】解:400÷(20÷2)
=400÷10
=40(排)
故答案为:B。
【分析】原来每排坐20人,现在每排坐10人,用共需要椅子的个数除以现在每排坐的人数即可求出需要座位的排数。
10.B
【解答】解:18×6+12
=108+12
=120(mL)
故答案为:B。
【分析】用一个药瓶的容量乘6,再加上还剩的12毫升即可求出这一大瓶药水的量。
11.1040
【解答】解:80-65=15(个)
65×3÷15
=195÷15
=13(天)
80×13=1040(个)。
故答案为:1040。
【分析】师傅每天比徒弟多加工80-65=15(个)零件,当师傅完成任务时,徒弟还差3天才能完成,这3天徒弟总共能加工零件的个数=65×3=195(个),所以师傅比徒弟多加工的零件个数正好是195个,师傅多加工15个零件需要的天数=195÷15=13(天),因此,师傅加工了13天,加工的零件个数为80×13=1040(个),所以师徒俩各加工了1040个零件。
12.6437
【解答】解:942÷(47-41)
=942÷6
=157
41×157=6437。
故答案为:6437。
【分析】将一个因数 41 看成了 47,多看了(47-41)乘另一个因数,也就是比正确的积多了的942,所以另一个因数=942÷(47-41)=157,正确的积=157×另一个正确的因数。
13.5
【解答】解:(140+10)×2÷60
=300÷60
=5(小时)
故答案为:5。
【分析】王叔叔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要行驶的时间=(超过中点的路程+此时离终点的路程)×2÷王叔叔驾驶摩托车的速度。
14.66
【解答】解:(60×2+70×3)÷(2+3)
=330÷5
=66(千米)
故答案为:66。
【分析】这辆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前2小时的速度×2+后3小时的速度×3)÷(2+3)。
15.74
【解答】解:2000÷25=80(分)
2000-320=1680(米)
1680÷280=6(分)
80-6=74(分)。
故答案为:74。
【分析】小兔在途中睡的时间=乌龟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小兔实际跑的时间;其中,乌龟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比赛全程的长度÷乌龟爬行的速度;小兔实际跑的时间=(比赛全程的长度-小兔离终点还有的路程)÷小兔的速度。
16.540
【解答】解:70×12=840(米)
(840-150)×2
=690×2
=1380(米)
1380-840=540(米)。
故答案为:540。
【分析】此时他们离公园还有的路程=总路程的一半×2-已经走的路程,其中,总路程的一半= 美术组同学的速度×走的时间-比一半路程多的米数。
17.432
【解答】解:(48+60)×(192÷48)
=108×4
=432(千米)。
故答案为:432。
【分析】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大客车和小货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其中,相遇时间= 两车相遇距离甲地的路程÷大客车的速度。
18.31
【解答】解:(70×25+210)×2
=(1750+210)×2
=1960×2
=3920(米)
3920÷70-25
=56-25
=31(分)。
故答案为:31。
【分析】到达目的地还需要的时间=总时间-已经走的时间;其中,总时间=总路程÷速度,总路程=(四年级同学春游的速度×走的时间+还差的米数) ×2。
19.704
【解答】解:(80+82)×4+56
=162×4+56
=648+56
=704(千米)。
故答案为:704。
【分析】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计算出甲乙两车4小时后所行的路程之和,再用两车4小时后所行的路程之和加上4小时后两车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0.7680
【解答】解:24×16÷2×40
=192×40
=7680(元)
故答案为:7680。
【分析】用每排座位的个数乘排数求出座位总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坐的座位数,用坐的座位数乘每张票的钱数即可求出一共可收的钱数。
21.326150
【解答】解:180×250+120×680+65×(4000-250-680)
=45000+81600+65×3070
=126600+199550
=326150(元)
故答案为:326150。
【分析】先分别计算出甲等票卖出的钱数和乙等票卖出的钱数。然后用丙等票的单价乘卖出丙等票的张数求出卖出丙等票的钱数,然后把三种票卖出的钱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能卖的钱数。
22.17
【解答】解:(1000-14)÷58
=986÷58
=17(件)
这位商人采购了17件服装。
故答案为:17。
【分析】付款金额-找零=买服装花的钱数,买服装花的钱数÷每件的钱数=买的件数。
23.正确
【解答】解:计算“144÷8+17×4”时,除法和乘法可以同步计算。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含有乘除法和加法,可以先同时计算除法和乘法,最后计算加法。
24.错误
【解答】解:(680+100)×20
=780×20
=1560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用加法计算680与100的和,然后再乘20,所得的积是15600。
25.错误
【解答】360÷(2+6×3)
=360÷(2+18)
=360÷20
=18
360÷[(2+6)×3]
=360÷[8×3]
=360÷24
=15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先按顺序分别计算两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判断即可。
26.正确
【解答】解:120÷2=60(个)
5×60=300(个)
5分钟能打300个字,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2分钟能打的字数÷2=1分钟能打的字数,1分钟能打的字数×5=5分钟能打的字数。
27.错误
【解答】解:20×6+1
=120+1
=121(页)
第7天应从第121页看起,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每天看的页数×6天=6天看的页数,6天看的页数+1页=第7天开始看的页数。
28.错误
【解答】解:10÷5=2
90×2=180(元)
买10个文具袋要180元。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买5个文具袋的钱数×2=买10个文具袋的钱数,据此解答。
29.
35+45=80 980-450=530 600÷12=50 23×20+30=490
180÷5×2=72 425÷25+50=67 20×25÷4=125 450÷15×23=69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30.解:828÷23×77
=36×77
=2772
40×(540÷18)
=40×30
=1200
196÷(656-628)
=196÷28
=7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1.解:68×5+750
=340+750
=1090(米)
答:这条公路长1090米。
【分析】用每天修的长度乘6求出已经修的长度,然后加上没有修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条公路的总长度。
32.解:102×50=5100(本)
75×30=2250(本)
5100+2250=7350(本)
7350>7000
答:这次捐赠的图书有7000本。
【分析】这次捐赠的图书的本数=捐赠的图书适合成人阅读的箱数×平均每箱的本数+适合儿童阅读的箱数×平均每箱的本数。然后与7000本比较大小。
33.解:牛肉串卖了多少盘?
(660-240) ÷15
=420÷15
=28(盘)
答:牛肉串卖了28盘。
【分析】牛肉串卖的盘数=(羊肉串卖出的总串数-牛肉串比羊肉串少卖的串数)÷平均每盘的串数。
34.(1)解:需要的信息是①⑤,
180÷5÷4
=36÷4
=9(顶)
答:平均每组发放9顶研学帽。
(2)解:792÷72=11(盒)
11÷5=2(个)……1(盒)
11+2×1=13(盒)
15×13=195(顶)
195>180
答:购买经费最多能买13盒研学帽,给每位同学发放一顶研学帽够。
【分析】(1)用总人数除以平均分的队数求出每队的人数,用每队的人数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每组的人数,也就是每组发放研学帽的顶数;
(2)用购买经费除以1盒的钱数求出买的盒数,因为买5盒送1盒,所以用买的盒数除以5,商是5的个数,也就是送的盒数,用买的盒数加上送的盒数就是最多能买的盒数。用最多能买的盒数乘每盒的顶数求出能买的总顶数,然后与总人数比较后判断够不够每位同学发一顶。
35.解:莲花超市:445×15=6755(元)
675÷90=7(个)……45(元)
675-15×7=570(元)
乐购超市:15÷(5+2)=2(组)......1(条)
15-2×2=11(条)
55×11=605(元)
570<605
答:去莲花超市购买更划算。
【分析】莲花超市:先按照原价求出总价,然后计算出总价里面有几个90,就从总价里面减去几个15元;
乐购超市:买5条送2条的意思是每(5+2)为一组,一组中有2条不需要付款,用15除以(5+2)求出商和余数,用商乘2求出不需要付款的条数,然后用需要付款的条数乘原价求出需要的钱数。比较后判断哪个超市更划算。
36.(1)解:400÷45=8(小时)……40(支)
8+1=9(小时)
答:完成这个订单至少需要9小时。
(2)解:400-55×2=290(支)
290÷58=5(小时)
5+2=7(小时)
答:实际上完成这个订单一共花了7小时。
【分析】(1)需要加工的总支数÷1小时加工的支数=加工的小时数......余下的支数,加工的小时数+1=完成这个订单至少需要的时间。
(2)400支-前2小时加工的支数=剩下的支数,剩下的支数÷平均每小时加工的支数=加工完剩下的需要的时间,加工完剩下的需要的时间+前面加工的2小时=实际上完成这个订单一共花的时间。
37.解:甲商店:
1000÷2×30
=500×30
=15000(元)
乙商店:
1000÷(4+1)×4×18
=1000÷5×4×18
=14400(元)
14400<15000
答:去乙商店买更划算。
【分析】甲商店2 根 30 元,1000 根可以分成1000÷2=500(组),每组30元,用每组的钱数乘组数求出需要的钱数。乙商店买4 根送1根,也就是花4根的钱可以买5根,1000根可以分成1000÷(4+1)=200(组),每组有4根需要付款,用跳绳的单价乘需要付款的根数即可求出需要的钱数。比较后判断去哪个商店买更划算。
38.(1)解:933×4=3732(元)
3732<4000
答:4000元够。
(2)问题:4000元够买4张一等座成人票和1张二等座成人票吗?
933×4=3732(元)
3732+553=4285(元)
4000<4285
答:不够。
【分析】(1)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每张一等座的单价乘4求出买4张一等座的总票价。再与4000元作比较即可。
(2)先求出4张一等座成人票和1 张二等座成人票的总价钱,再与4000元作比较即可。
39.解:138÷(5+1)
=138÷6
=23(组)
(138-23)×12
=115×12
=1380(元)
答:共需要1380元。
【分析】买5张送1张,说明每6张为一组,一组中有1张是送的。用总张数除以(5+1)求出组数,也就是送的张数,然后用总张数减去送的张数求出应付款的张数。用应付款的张数乘每张的钱数求出共需要的钱数。
40.(1)解:102×3=306(千米)
答:这时距离成都306千米。
(2)解:(734-306)÷4
=428÷4
=107(千米/时)
答:爸爸开车的平均速度应是107千米/时。
【分析】(1)用速度乘时间求出行驶的路程,也就是距离成都的长度,然后根据总路程判断大致的位置;
(2)用总路程减去已经行驶的路程求出剩下的路程,然后用剩下的路程除以4即可求出开车的平均速度。
41.解:3×65+(39-3)×29
=195+36×29
=195+1044
=1239(元)
1239÷100=12(个)……39(元)
1239-12×5
=1239-60
=1179(元)
答:实际支付了1179元。
【分析】长跳绳买3条,短跳绳去掉送的3条需要买(39-3)条,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长跳绳和短跳绳的钱数,相加后求出一共需要的钱数。因为满100少付5元,所以求出总价里面有多少个100,就从原价中减去多少个5元,这样计算出实际付的钱数即可。
42.解:13时10分-12时40分=30分
2千米=2000米
①未到中点
(400×30+2000×2)÷400
=16000÷400
= 40(分钟)
②超过中点
(400×30-2000×2)÷400
=8000÷400
=20(分钟)
答:叔叔还要骑40分钟或者20分钟才能到达东村。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出发时刻=30分,2千米单位换算后是2000米;①当未到中点时,到达东村叔叔还要骑的时间=(叔叔骑行的速度×时间+李叔叔的位置正好距离两村中点的长度×2)÷叔叔骑行的速度;②当超过中点时,到达东村叔叔还要骑的时间=(叔叔骑行的速度×时间-李叔叔的位置正好距离两村中点的长度×2)÷叔叔骑行的速度。
43.解:160×2÷(100-80)
=320÷20
=16(分钟)
100×16-160
=1600-160
=1440(米)
答:他们家离学校有1440米。
【分析】他们家离学校的路程=哥哥的速度×时间-与妹妹相遇时离校门口的路程;其中,时间=与妹妹相遇时离校门口的路程×2÷(哥哥的速度-妹妹的速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