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7 16:2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重点)
通过分析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记录。(难点)
通过齐桓公“不计前嫌”、晋文公“退避三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培养学生的宽容忍让、诚信、坚毅等优良品格。
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2.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教学过程:学科渗透语文(成语)
教学媒体
投影
教学重点、难点: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
预学
春秋争霸
石器,周王室日益衰弱,各诸侯国为了争夺

和支配别国的权利,展开了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最先争霸的是

齐桓公任用
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增强了国力,并以“
”为号召,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
会盟,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重用人才,发展农工商业,于公元前632年,采取“
”的策略,在
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
后来,
问鼎中原,打败晋国,做了霸主。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

春秋五霸是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







战国七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著名的战役有
之战,
之战等。
探究交流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仍然强大的有哪几个?这是为什么呢?
精导

春秋争霸
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齐桓公为什么能最早称霸?
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春秋五霸指哪五位霸主?
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春秋争霸客观上有何作用?

战国七雄
什么是战国七雄?它与春秋五霸有什么不同?
战国七雄按地理方位能记住吗?
战国七雄兼并战争中注明的战役有哪些?
提升
单项选择题
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
楚庄王
B
越王勾践
C齐桓公
D晋文公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是(
)
A为了发展经济
B保住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C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D为了加快统一的步伐
3.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老马识途
B
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
尊王攘夷
4.战国七雄中,在今山东的国家是(
)
A齐国
B燕国
C秦国
D楚国
5.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
6.发生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争有(
)
①城濮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其意图在于(
)
A维护奴隶贵族世袭制
B否定尧舜时期的禅让制
C主张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D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制造舆论
8.“尊王攘夷”口号的实质是(
)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提高齐国的地位
C听从周王号令去攻打少数民族政权
D.尊重齐王,进攻周边少数民族国家
二、材料分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请回答:
从材料可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历史上把“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请列举此时齐、楚、晋诸侯国的著名国君
后来,晋国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