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重点)
通过分析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记录。(难点)
通过齐桓公“不计前嫌”、晋文公“退避三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培养学生的宽容忍让、诚信、坚毅等优良品格。
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2.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教学过程:学科渗透语文(成语)
教学媒体
投影
教学重点、难点: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
预学
春秋争霸
石器,周王室日益衰弱,各诸侯国为了争夺
、
和支配别国的权利,展开了争霸战争。
春秋时期,最先争霸的是
。
齐桓公任用
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增强了国力,并以“
”为号召,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
会盟,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重用人才,发展农工商业,于公元前632年,采取“
”的策略,在
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
后来,
问鼎中原,打败晋国,做了霸主。
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是
。
春秋五霸是
、
、
、
和
。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
、
、
、
、
、
、
。
战国七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著名的战役有
之战,
之战等。
探究交流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国在战国时期仍然强大的有哪几个?这是为什么呢?
精导
一
春秋争霸
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齐桓公为什么能最早称霸?
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春秋五霸指哪五位霸主?
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春秋争霸客观上有何作用?
二
战国七雄
什么是战国七雄?它与春秋五霸有什么不同?
战国七雄按地理方位能记住吗?
战国七雄兼并战争中注明的战役有哪些?
提升
单项选择题
1.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
楚庄王
B
越王勾践
C齐桓公
D晋文公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是(
)
A为了发展经济
B保住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C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
D为了加快统一的步伐
3.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老马识途
B
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
尊王攘夷
4.战国七雄中,在今山东的国家是(
)
A齐国
B燕国
C秦国
D楚国
5.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
6.发生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争有(
)
①城濮之战
②马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春秋末年某思想家曾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其意图在于(
)
A维护奴隶贵族世袭制
B否定尧舜时期的禅让制
C主张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D为新兴地主阶级夺权制造舆论
8.“尊王攘夷”口号的实质是(
)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
B以“尊王”为旗号,提高齐国的地位
C听从周王号令去攻打少数民族政权
D.尊重齐王,进攻周边少数民族国家
二、材料分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请回答:
从材料可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周初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历史上把“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请列举此时齐、楚、晋诸侯国的著名国君
后来,晋国分裂,你知道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