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推恩令、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历史知识。(重点)
三等“推恩令”、独尊儒术、对匈奴等史实,积累对汉武帝时代的了解,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时代特征。
引导学生认识到汉武帝通过政治、思想、军事等措施,巩固了秦朝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从而为中国统计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与能力目标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预学
王国问题的解决
汉初,在
制的同时,分封了一些
,以巩固统治。
平定了七国之乱,加强了对
的控制。
汉武帝继位后,颁布“
”,从王国中分出许多
,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独尊儒术
董仲舒提出了“
”的思想。他建议汉武帝“
,
”。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排斥了其他学说,大兴
教育,任用
做官。从此确立了
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
与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
年,
、
率军深入漠北决战,打败匈奴,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探究交流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什么内容?
汉武“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
精导
王国问题的解决
什么叫“推恩令”?它的实施有何作用?
独尊儒术
什么叫“大一统”?
汉武帝推行“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儒家思想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
与匈奴的战争
汉武帝多次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其中最著名的是哪次战争?战争结果怎样?有何意义?
提升
单项选择题
汉初为巩固统治所实行的制度是(
)
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县制、分封制
D.禅让制
平定七国之乱,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的是(
)
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推恩令”在巧妙在(
)
维护了皇帝的权威
B.恩赐诸侯子弟
C.削夺了列侯爵位
D.一费一兵,不损一士就削弱了封国势力
解决了王国问题的皇帝是(
)
汉武帝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景帝
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的是(
)
主父偃
B.董仲舒
C.卫青
D.李斯
公元前119年,深入漠北与匈奴决战,大败匈奴的将领是(
)
卫青、霍去病
B.项羽
C.韩信、张良
D.陈胜、吴广
《汉武大帝》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削弱封国势力③统一文字、货币④北击匈奴⑤颁布“推恩令”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
中国过去有种说法叫半部谁治天下。中国的读书人只有学习儒家思想才能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情况最早出现在(
)
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隋炀帝时
D.明太祖时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这是谁提出的建议?彵生活在哪个朝代?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他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哪位皇帝对待儒家的态度与其相反?能否据此说明他们的目的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