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文档属性

名称 曹刿论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1-10 20: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九年级 下册 曹刿论战《左传》执教者:建兴中学张富伟学习目标:一.熟读课文。理解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体会曹刿指挥作战的策略思想。
二.再度课文,评析人物形象。
三.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成果展示初读课文,并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翻译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的音。
翻译课文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求见的原因:
(1)十年春,齐师伐我,(2)公将战(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那几句话表现了鲁庄公的鄙?曹刿的谋?
衣食所安,夫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的鄙(把希望寄托
牺牲玉帛,夫敢加也,必以信 在贵族和神灵保佑上)
“公将战”“公将鼓之”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未可”“可矣” 曹刿的“谋”(军事上)
表明曹刿已充分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的道理,他和鲁庄公谈话时,不去讨论军队和武器装备,把眼光放在政治基础上,放在人心向背上,符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3、讨论课文的结构层次
曹刿论战战前准备请见原因1齐师伐我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政治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战争经过战后总结齐人三鼓,鲁军一鼓,齐师败绩下视其辙,登轼望之,遂逐齐师进攻时机:齐人三鼓之后,彼竭我盈之时追击时机:辙乱旗靡之时战略思想(取信于民)战场指挥(正确英明)战术思想(抓住时机) 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及策略思想:精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为什么说齐人“三鼓”后才可以进攻?
曹刿“下视其辙”的原因是————————
下令追逐齐军的原因是—————————
“未可”“可矣”“下视”“登视而望之”突出了曹刿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本文标题起名为“长勺之战”可以吗?
不可以,本文中心不是论述长勺之战,而是通过曹刿的论战,表明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对于其战役论述,只是为了为“论战”提供事实论据,证明其决策正确,并且只是略写,几乎看不到刀光剑影。再次尝试二.人物形象分析:1.曹刿:深谋远虑 胸有成竹 从容不迫 精忠报国2.鲁庄公:昏庸无能  目光短浅  鲁莽草率  急躁冒进小结:曹刿的军事才能  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齐鲁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战术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胜利要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他认为战斗中要抓住战机,在彼竭我盈时进攻,在辙乱旗靡时追击。这就是曹刿的论战。这就是被春秋车战时期作为军事家的曹刿指挥指挥战争取胜所证明了的规律。三.创新训练:从《曹刿论战》谈____“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鲁庄公鄙乎?”        返回三、你知道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那些? 袁曹的官渡之战;刘孙与曹的赤壁之战;秦晋的淝水之战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
2.由“创新训练”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