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 三国鼎立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 三国鼎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7 17:1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史实、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通过典型历史事件分析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使学生形成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核心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曹操、诸葛亮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教学重点
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一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是展现了曹操个人的雄才大略。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备、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个真实的完整的了解。
预学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

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200年,曹操在
之战中打败袁绍。随后基本上统一

赤壁之战
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地盘。
208年,
军在赤壁一带与
军展开决战。
以少胜多,打败
军。这就是注明的

魏、蜀、吴三分天下
1.220年,曹丕建立
,定都

2.221年,刘备建立
,定都

3.222年,孙权称吴王,定都

探究交流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精导
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战胜袁绍?
官渡之战后,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失败?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解决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其实?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曹操的原因是什么?
三、魏、蜀、吴三分天下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
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他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少胜多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请你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
)
A诸葛亮
B曹操
C孙权
D周瑜
2.为曹操统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3.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于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其中位于北方的是(
)
A蜀汉
B吴
C东晋
D魏
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5.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6.杜甫有诗云: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老臣”指的是
(
)
A诸葛亮
B卫温
C袁绍
D许攸
7.公元207年,曹操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
A消灭袁绍
B废汉称帝
C统一天下
D建立魏国
二、材料分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词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这一战役有什么影响
(3)该词为什么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