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件(共10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件(共10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6 11: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8张PPT)
第二单元 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框架】
知识点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一般生活在水中,只有少数种类生活在_______
___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___的分化。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4)作用:大气中_____的主要来源、食用、药用。
(5)代表植物:小球藻、紫菜、海带等。
阴暗潮
湿
根、茎、叶
氧气
2.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_____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有_______的分化,无真正的根,假根短而细,
起固着作用,植株矮小。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4)作用:监测_____________的指示植物。
(5)代表植物:地钱、墙藓等。
阴湿
茎、叶
空气污染程度
3.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_____环境中。
(2)形态结构:有真正的___________,分化出了能运输水分和
养料的_____组织,茎多长在地下,体形较大。
(3)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4)作用:食用、药用、绿肥和饲料、与_____的形成有关。
(5)代表植物:肾蕨、满江红等。
阴湿
根、茎、叶
输导
煤炭
4.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产生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形成一个新的植物体,这样的生物称为孢子植物。
5.种子植物
(1)根据种子外_______________,种子植物分为_________和
_________。
(2)裸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环境,种子裸露,只有种子而没有果
实,如银杏、苏铁。
(3)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___和_____,种子外有_____包被,又
叫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内有发达的_________,如桃树、
苹果。
是否有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果实
果皮
输导组织
名师点拨
(1)区分植物的类群
①区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否用种子繁殖(即繁殖方式)。
②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2)辨析不同植物的特征
①在结构层次上,孢子是生殖细胞,种子是生殖器官。
②海带、紫菜的食用部分不是叶,而是叶状体;海带、紫菜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③白果不是果实,是银杏的种子。
④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藻类植物,如金鱼藻、黑藻是被子植物,生活在水中。
⑤带“柏”字的不一定都是裸子植物,如卷柏是蕨类植物。
知识点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_____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叶片的结构
(1)叶片的基本结构(如图)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气体

(2)气孔
①分布:多数植物的气孔分布在_______。
②控制:张开和闭合受_________控制。吸水膨胀时,气孔张
开;反之,气孔就关闭。
③能够通过气孔进出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皮
保卫细胞
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名师点拨
叶片的结构
(1)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植物通过控制保卫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孔的关闭,从而控制水分和气体(主要有O2、CO2、水蒸气)的交换。
(2)气孔的分布因植物类型不同而不同:陆地生活的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浮水植物(如莲),叶片上表皮的气孔多于下表皮。
(3)叶片的正面颜色比背面颜色深,正面比背面比重大,原因是叶片靠近上表皮(正面)的叶肉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含叶绿体较多;接近下表皮(背面)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3.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应用
(1)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空气
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等。
(2)应用
①移栽树木时,剪掉大部分枝叶的目的是减少_____________。
②遮阴、阴天或傍晚移栽的目的是降低_____________。
③带土移栽,目的是减少_____和_____损伤,保持吸水能力。
光照强度
环境温度
蒸腾作用面积
蒸腾作用强度
幼根
根毛
4.意义: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_____;促进_____和_______
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使植物有效地_____;提高大气
湿度,增加降水量。
水分
水分
无机盐
散热
名师点拨
蒸腾作用的意义
(1)植物体吸收的水分,只有少部分被自己利用,约有95%~99%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2)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不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根对无机盐的吸收与消耗能量有关。
知识点3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_____,通过_______,把_________和___转化成
贮存着能量的_______(主要是_____),并且释放_____的过程。
2.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能
叶绿体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淀粉
氧气
易混辨析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和叶绿素
(1)叶片不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是一种细胞结构;叶绿素是叶绿体中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合成。
3.实质: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1)物质转化: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化为淀粉等有机物。
(2)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化为_____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化学
4.探究实验
(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过程:将此装置置于光下照射,发现在金鱼藻的周围有
气泡产生;用_____法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进玻璃
管,细木条_____ 。
③实验结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_____。
排水
复燃
氧气
(2)范·海尔蒙特实验(如图)
5年后,土壤的质量减少了不到100克,减少的主要是_______;
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从外界吸收了_____
_____和_____。
无机盐
二氧
化碳
雨水
(3)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甲装置内的叶片遇碘液_______,乙装置内的叶
片遇碘液_________。
③实验结论: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变蓝色
不变蓝色
二氧化碳
(4)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经暗处理、光照、脱色后滴加碘液,叶片A区(非
绿色部分)遇碘液_________,叶片B区(绿色部分)遇碘液_____
___。
③实验结论: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不变蓝色
变蓝

叶绿体
5.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光照强度
①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②应用:_________、_________、适当延长光照时间、适当增
加光照强度。
合理密植
间作套种
(2)二氧化碳浓度
①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增
强。
②应用:_____、增施“_______”或“气肥”。
(3)温度
①原理: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②应用:增加_________:白天适当升高温度,增强光合作
用;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
通风
有机肥
昼夜温差
知识点4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
细胞内有机物在_____的参与下被分解成_________和___,同
时释放出_____的过程。
2.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质:分解_______,释放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能量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有机物
4.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
(1)实验一 呼吸作用与能量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甲中的温度计读数_____,乙不变。
③实验分析:呼吸作用释放_____。
升高
能量
(2)实验二 呼吸作用的产物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甲中澄清石灰水变_____,乙不变。
③实验分析:呼吸作用产生_________。
浑浊
二氧化碳
(3)实验三 呼吸作用与氧气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现象:甲内蜡烛_____,乙内蜡烛继续燃烧。
③实验分析:呼吸作用消耗_____。
(4)根据上述三个实验得出呼吸作用吸收_____,释放_______
___,并产生_____。
熄灭
氧气
氧气
二氧化

能量
5.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①原理:一定范围内,随氧气的浓度增加,呼吸作用逐渐增
强;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逐渐减弱。
②应用:促进呼吸作用的方法,如深耕_____、遇洪涝时_____
_____;抑制呼吸作用的方法,如保鲜膜贮藏_________。
松土
及时
排水
蔬菜水果
(2)温度和水分
①原理: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增强;植物的含
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②应用:促进呼吸作用的方法,如种子萌发时提供适宜的温度
和一定的水分;抑制呼吸作用的方法,及时_____粮食,_____
贮藏水果蔬菜。
晾晒
低温
名师点拨 辨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项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中
条件 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实质 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也可以用于光合作用的某些过程,二者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知识点5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
量;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产生的___
___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平衡。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碳—氧
3.天然的“蓄水池”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的_____,增加降水量,促
进生物圈的_______。
湿度
水循环
实验3 探究蒸腾作用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关系
【实验器材】
带叶的枝条、锥形瓶、量筒、脱脂棉、清水。
【实验过程】
【实验分析】
1.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面积越大,蒸腾
作用越___。
2.锥形瓶内水的初始量与最终量的差值越大,散失的水分___
___,蒸腾作用_____。




越强
【注意事项】
1.若需探究植物蒸腾失水,可套袋处理。塑料袋下方不可套在花盆上,因为花盆中的土壤含有水分,在太阳照射下也会蒸发到塑料袋内,不能说明袋中的水分完全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2.保留全部的叶片和去掉大部分叶片的两段枝条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片的面积;如果一段枝条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枝条去掉全部叶片,变量是叶片,可验证蒸腾作用的器官是叶。
3.两个实验装置都应放在相同的阳光下。
【拓展延伸】
关于蒸腾作用的实验设计和结论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右边下沉 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
左边下沉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实验设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液面下降多,
乙液面下降少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塑料袋上有大量水珠 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跟踪训练】
[2024·眉山]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叶片
B.量筒中滴加油滴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C.实验结束后,A所在量筒比B所在量筒液面低
D.两量筒中液面差异的原因是枝条A进行了光合作用
实验4 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器材】
新鲜的植物叶片、双面刀片、镊子、培养皿、毛笔、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纱布、清水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分析】
名称 组成 结构特点 组织 生理作用
表皮 上表皮和
下表皮 一层排列⑥_____,无色透
明的表皮细胞构成,保卫
细胞围成⑦_____,下表皮
气孔较多 保护
组织 保护、透光,防止内部水分散失
紧密
气孔
名称 组成 结构特点 组织 生理作用
叶肉 栅栏
组织 接近上表皮,细胞排列
⑧_____,含叶绿体多 营养
组织 营养
海绵
组织 接近下表皮,细胞排列
⑨_____,含叶绿体少
叶脉 导管 是死细胞,运输
⑩___________ 输导
组织 支持、
输导
筛管 是活细胞,运输有机物
整齐
疏松
水和无机盐
【问题探究】
1.切割叶片时是横向切取,即与
主叶脉垂直的方向(如图所示)。
2.使用双面刀片的目的:使切出的材料 _______,便于观
察。
3.切割叶片时,一定要用手捏紧并排的 _____刀片,切割的
速度一定要快,这样才能使切的叶片足够薄且完整。
尽量薄
两片
4.每切一次,刀片要 _____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薄片放入
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5.切片时要多切几次,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用 _____蘸
取 _____的一片做成切片,切勿用手拿薄片。盖玻片一定要
注意轻放,以便保持叶片横切面的位置不变。
6.实验操作问题:撕植物叶的表皮时选择下表皮,因为下表
皮含有气孔较 ___。撕时不要带叶肉,否则会影响观察。
蘸水
毛笔
最薄

7.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___
___;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 _____。由此可知气孔的张
开与闭合主要是由保卫细胞调节的。
8.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
对;观察叶片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可能是由
叶片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
9.观察叶片的结构和上下表皮上的气孔都不需要染色。


闭合
10.为什么把切下来的薄片先放入水中,而不是放在载玻片上
直接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切下的薄片厚薄不同,放在水中呈细丝状,便于找到最薄的
薄片进行观察
【跟踪训练】
1.[2025·河北]某同学通过研究气孔数量及分布对叶片单位时间内水分散失的影响,建立了下列四种叶片横切模型,其中表示相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水分散失最多的是( )
2.[2022·聊城]菠菜叶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铁等无机盐,是人们非常喜欢的蔬菜。某生物实验小组利用菠菜叶观察叶片的结构,填写相关内容。
(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
_____切割,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多切几次。用毛笔蘸出
_____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2)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横切
面的_____切片。
迅速
最薄
永久
(3)观察结果如图。菠菜叶的表皮细胞是_________的,有利于
光线透过。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许多_______
(填结构)。叶肉细胞之间分布着一些以横交错的脉络,称为
[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找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
___________。根据对叶片结构的观察,你认为叶所属的结构
层次是_____。
无色透明
叶绿体
叶脉
细准焦螺旋
器官
4
实验5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
【实验分析】
1.暗处理的目的: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对实
验结果造成影响。
2.酒精的作用:酒精可以溶解_______,使叶片脱色,便于清
晰观察颜色反应。
3.隔水加热的原因:酒精的_____比水低,直接加热不仅会导
致蒸发过快造成浪费,也容易引燃酒精引起火灾。
4.碘液的作用:_________是淀粉的特性,可以利用这一特性
来检验叶片中是否有淀粉生成。
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叶绿素
沸点
遇碘变蓝
【实验现象】
1.见光部分(对照组):滴加碘液后_______。因为见光部分能
够进行_________,制造_____。
2.遮光部分(实验组):滴加碘液后_______,因为无光照,不
能进行___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变蓝色
光合作用
淀粉
不变蓝
光合作用
淀粉

【跟踪训练】
1.[2024·济南改编]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过程示意图。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③④②
B.④中小烧杯和大烧杯内的液体分别为清水和酒精
C.③中用黑纸片遮盖部分叶片的作用是形成对照
D.①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2025·河北]将某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取一片叶进行处理,如图一所示。将装置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取出叶,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①处不变蓝,②处变蓝,如图二所示。该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淀粉
考点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16地8考)
1.[2025·烟台]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描写被子植物的是( )
A.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B.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C.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D.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2.[2025·泰安]兴趣小组到植物
园研学调查多种植物,对其中四种
植物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Ⅰ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体内有输导组织,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B.Ⅱ的体内输导组织发达,能开花结果,果实能够保护和传播种子
C.Ⅲ的叶无叶脉,茎无导管,有假根,植株顶端的孢蒴里有许多孢子
D.Ⅳ的根、茎、叶发达,体内有输导组织,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3.[2023·菏泽]如图是植物类群的思维导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表示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
C.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D.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考点2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16地6考)
1.[2024·日照]将塑料袋套在植株上,不久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叶片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2023·滨州]如图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
B.三个塑料袋内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
C.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越快
D.将装置置于湿度小的环境中,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3.[2023·德州]在移栽树苗时,下列哪种情况下成活率最
高( )
A.枝叶不做处理 阴天 无风
B.去掉部分枝叶 阴天 无风
C.枝叶不做处理 晴天 有风
D.去掉部分枝叶 晴天 有风
考点3 光合作用及应用(16地29考)
1.[2022·青岛]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同学们利用一株牵牛花探究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氢氧
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要将整株牵牛花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叶片a可用来探究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C.装置甲和丙可用来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D.装置乙和丙可用来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2022·德州]德州禹城推行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如图)。采用该技术后,玉米基本不减产,每亩地还能增产200多斤大豆。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作物种植密度越大,产量就会越高
B.玉米和大豆间作能更充分地利用光照
C.两种植株高矮差距较大,可确保良好的通风
D.大豆根内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壤肥效
3.[2024·菏泽]菏泽古称曹州,自古享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技术人员为研究某些环境因素对牡丹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同一批牡丹分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用氧气传感器等仪器测定O2释放速率,实验在CO2浓度恒定且适宜的同一个密闭环境中完成,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牡丹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填细胞结构)。
(2)测定图甲实验数据时,呼吸作用强度不变,该批牡丹呼吸
作用每小时消耗氧气的量为__mmol。若将该批牡丹放在图甲
实验条件下,先黑暗处理1小时,再用10 klx的光照强度处理
1小时,比较这两个小时前后,密闭环境中氧气的增加量为
__mmol。
叶绿体
2
6
(3)据图乙分析可知,该批牡丹生长的最适温度是___ ℃。
(4)图甲是温度为14 ℃测定的结果,根据甲、乙两图分析可
知:①图乙是在光照强度为___klx下测定的结果;②影响牡丹
生长的环境因素为_______________。
18
10
光照强度和温度
考点4 呼吸作用及应用(16地7考)
1.在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中,设计了如图一实验,并用传感仪器测量了实验过程中温度、二氧化碳、氧气的变化,依据数据绘制了图二曲线,你认为能正确表达萌发的种子实验曲线的是( )
A.1、2、5
B.3、4、6
C.1、2、3
D.4、5、6
2.[2025·烟台]农民伯伯在培育黄瓜幼苗时,常采用短时低温处理以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短时低温对幼苗的呼吸作用有什么影响呢?科研人员用黄瓜幼苗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4 ℃时幼苗用于生长的能量少
B.4 ℃时幼苗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更多
C.4 ℃时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少
D.短时低温处理的幼苗呼吸作用强
3.下列有关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田间松土能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与呼吸作用无关
B.用透气性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存
C.风干后的小麦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D.零下低温有利于新鲜水果、蔬菜的保鲜
考点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综合(16地2考)
1.[2025·枣庄]如图为植物叶片完成的某生理过程,①②表示气体。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进出叶片的通道是气孔
B.若②是水蒸气,完成该过程必须有光
C.若②是氧气,保卫细胞不能完成该过程
D.若②是二氧化碳,完成该过程有淀粉生成
2.[2025·临沂]某同学为了探究植
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并
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共设置了2组对照实验
B.甲装置不能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C.乙实验必须将装置放置在光下,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丙、丁实验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2024·聊城]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况,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关于玉米一天中
生理过程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分
析合理的是( )
A.曲线Ⅰ为光合作用,Ⅱ为呼吸作用
B.玉米在a、c点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比较a、p、c三点,p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D.在b点玉米停止进行光合作用
4.[2023·菏泽]为探究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甲、乙两个装置(说明:密闭装置中NaOH溶液能吸收CO2,CO2缓冲液可使装置内CO2浓度保持恒定,装置气密性良好),丙为乙内植物释放O2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在黑暗条件下,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B.甲在黑暗条件下,红色液滴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代表呼吸作用速率
C.乙在图丙的A点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不移动
D.乙在图丙的B点光照条件下,红色液滴向右移动
5.[2024·日照]无土栽培能够精准施肥,高效调控环境,是未来农业的方向。图一是番茄无土栽培的玻璃温室,图二是温室内的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和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变化曲线。
(1)无土栽培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营养液成分变化,通过营养
液控制中心,满足番茄不同时期对各类_______的需求,从而
使植物生长得更好。气泵向营养液中充入空气,能够促进根系
的_________(填生理活动)。
(2)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无机盐
呼吸作用
补充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

(3)根据图二中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分析,光合作用强
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的时间段是_____;为了提高光合作用效
率,在d点时,温室调控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二分析,经过24小时温室内二氧化碳含量N点低于M
点,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cg段
适当遮阴或降低温度
24小时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消耗
的有机物
考点6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023·青岛]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B.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消耗氧气,排放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
1.[2025·齐齐哈尔]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种数位于世界前
列。请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
B.鱼缸长期不换水,内壁出现的绿膜是由苔藓植物大量繁殖而形成

C.珙桐属于被子植物,又称中国鸽子树,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D.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它的果实俗称“白果”
2.[2025·苏州]将一段芹菜插入装有红墨水的锥形瓶里,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的颜色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叶柄运输红墨水的结构是筛管
B.红墨水的运输方向是由下向上
C.红墨水上升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叶片中最先出现红色的是叶脉
3.研究者测量了一棵灰树18小时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水分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曲线(如图),
分析正确的是( )
A.水分的运输速率大于吸收速率
B.水分的运输和吸收速率都与蒸
腾作用无关
C.水分运输和吸收的最高速率相同
D.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吸收速率存在相关性
4.[2023·广安]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是菠菜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B.⑤和⑧表示气孔,是菠菜蒸腾失水的“门户”
C.⑦表示保卫细胞,它不含叶绿体
D.①和④表示表皮,是保护组织
5.[2025·山西]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 步骤①目的是增加叶片中的淀粉
B. 步骤②说明该实验变量是黑纸片
C. 步骤③可使叶绿素溶解到清水中
D. 步骤④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蓝
6.[2025·遂宁]如图为光合作用曲线图,则x轴不可以表
示( )
A.温度
B.氧气浓度
C.二氧化碳浓度
D.光照强度
7.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描述不恰当的是( )
A.图甲对照实验中Ⅰ号叶片证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B.图甲对照实验中Ⅱ号叶片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图乙装置证明:二氧化碳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D.图丙装置证明: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8.[2025·云南]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完成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实验中对叶片做了如图一所示的处理,图二箭头表示该叶片某细胞
中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云南”两字和银边部分均不会变成蓝色
B.图二中可以代表氧气扩散方向的是①④⑤
C.光照条件下,银边部分的气体扩散方向为图二中③④⑤⑥
D.积累有机物时,绿色部分的气体扩散方向为图二中①②⑤⑥
9.[2025·黑龙江]下列植物的生理作用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呼吸作用能分解有机物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D.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10.[2025·齐齐哈尔]农业生产中常蕴含一些生物学原理,以下各选项中前后不相符的是( )
A.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氧气进
行呼吸作用
B.农田遇到涝害时排水——保证根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C.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植物成
活率
D.播种作物时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11.[2025·巴中]如图中a和b代表两种物质,①和②表示绿色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
B.图中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C.①利用的能量是光能,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
D.图中①在线粒体中进行,②在叶绿体中进行
12.[2025·泸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我国乃至世界解决饥饿问题作出
了巨大贡献。为传承他的科研精神,某科研
小组对水稻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研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稻植株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生理过程C
B.水稻通过生理过程B,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C.水稻通过生理过程A,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D.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种植时应合理密植并保持恒温
13.[2025·福建]圆柏具有刺叶和鳞叶两种叶形,幼树以刺叶为主。随着树龄增长,树木长高, 叶不易被遮挡,刺叶逐渐被鳞叶取代。两种叶形的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开放程度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刺叶可减少叶片间相互遮挡,会降低光合作用
②刺叶的叶绿素含量更高,有助于幼树生长发育
③鳞叶的气孔开放程度小,具有较好的抗旱功能
④树龄增长,鳞叶取代刺叶有利于适应弱光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25·眉山]对下列各图中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种子在密闭透明温室内萌发长成幼苗的氧气含量变化,t1时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大值,t1之后,光合作用持续增强
B.比较图乙a、b、c点可知,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图丙表示蔬菜大棚内氧气含量的变化,d点之后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
D.图丁表示夏季晴天一昼夜某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ef段气孔全部关闭
15.[2025·南充]现有太空突变型和地球野生型两种水稻,太空突变型水稻产量更高。图甲是水稻叶肉细胞中两种气体扩散方向示意图(a、b表示气体,①~⑥表示气体扩散方向),图乙是两种水稻的气孔开放程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表示氧气的是__;深夜12点,不应出现的序号有
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突变型水稻比野生型水稻产量更高,原因可
能是在相同光照强度下,突变型水稻的气孔开放程度_____,
叶片吸收的_________更多,光合作用更强。
(3)结合上图分析,除合理密植外,农业上可采取的增产措施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一条即可)
a
①②⑤⑥
更大
二氧化碳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
16.[2025·成都]为研究光照的强弱对黑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共4组),并按照下表方案进行实验。光照条件下,黑藻会释放出氧气,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黑暗条件下,黑藻进行呼吸作用时会吸收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会溶于稀碳酸氢钠溶液,使试管内压强减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强弱控制 数据收集和处理
甲 强光:不包裹试管 4组实验同时开始,用灵敏压强传感器和数据收集仪,连续收集各组的压强数据,并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乙 中光:一层纱布包裹试管
丙 弱光:两层纱布包裹试管
丁 黑暗:不透光的铝箔包裹试管
(1)光照条件下,甲组装置的试管内压强会增大,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实验正常进行相同的一段时间后,甲、乙、丙、
丁4组实验装置记录到了不同的压强数据,此时,压强最大的
是___组,压强最小的是___组。
(2)本实验中控制光照强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请提出另外一种控制光照强弱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
条件下,黑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试管内气体增多,
压强增大


用不同层数的纱布包裹试

改变灯与试管的
距离(或更换不同功率灯泡)
(3)每组实验中,稀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会影响实验结果,为
保证实验数据准确可靠,还应该在实验中注意控制的影响因素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答出2点)。
黑藻的数量、实验时间、试管的大小、环境温度等(答出2
点即可)
(4)该实验利用了灵敏压强传感器和数据收集仪收集压强数
据,并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请你谈谈新技
术的使用对科学研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新技术(灵敏压强传感器、数据
收集仪、计算机相关软件)的使用,使实验数据的收集更精
准、快速,数据处理更高效、准确,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和科学性,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结论(合理即
可)
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香瓜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图一表示香瓜叶肉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图二是晴朗的夏季香瓜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某晴天大棚内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乙过程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内进行。
(2)图二中中午12点左右,光合作用强度减弱,主要是因为温
度高,部分气孔关闭,减少了_________的吸收。此时大棚空
气中的氧气含量会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在图三a点对应的时刻,若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为m克,
此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__克。
(4)若阴雨天时测量,排除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三中的
d点会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线粒体
二氧化碳
增加
0
向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