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七 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七 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变异和进化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1-06 12: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专题七 生物的生殖发育、
遗传、变异和进化
[2025·石景山区改编]桑蚕文化是我国农业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研人员对家蚕有着深入的研究。
(1)蚕农植桑有多种方法,扦插是常用的一种方法。采用扦插
的方法培育桑树,属于_____生殖(填“有性”或“无性”),
扦插时,应选择如图中___(填“甲”或“乙”)插穗进行,有
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能够更好地生根和成活。
无性

(2)桑叶是饲养家蚕的常用饲料。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要经历
四个时期,在___期会不吃不动,被茧包裹,结茧率的高低影
响着蚕丝产量。
(3)科研人员尝试用其他植物叶部分代替桑叶来饲喂家蚕,并
统计了结茧率(如表)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_______进行饲喂优
势明显。
食物配比 结茧率
50%莴苣叶+50%桑叶 76%
50%甘蓝叶+50%桑叶 72%
全桑叶 97%

全桑叶
(4)在上述实验中,还发现家蚕对于其他2种植物的叶进食量较
少。进一步研究得知,家蚕Ⅲ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与其味觉形
成有关,使其对苦味十分敏感,进而拒食有苦味的叶片,呈现
寡食性;若该基因发生改变,寡食性家蚕就会出现广食性,这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5)家蚕的寡食性和广食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科研人员利用纯
种寡食性蚕和纯种广食性蚕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三,据此
判断寡食性是___性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6)自然界中,苦味往往代表着毒性,苦味越重毒性越大;而
绝大多数野生蚕都是具有A基因的寡食性蚕,请你从进化的角
度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生蚕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寡食性和广食性的
变异,其中广食性蚕在食用苦味叶后容易因中毒死亡
思路导析
(1)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在蛹期,家蚕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阶段,不吃不动,被茧包裹。结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丝的产量,因为蚕丝主要是由蛹期的蚕分泌的丝液形成的。
(2)从表中数据看,全桑叶饲喂时结茧率为97%,高于50%莴苣叶+50%桑叶和50%甘蓝叶+50%桑叶饲喂时的结茧率,所以用全桑叶进行饲喂优势明显。
(3)家蚕Ⅲ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使其呈现寡食性,基因改变后出现广食性,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纯种寡食性蚕和纯种广食性蚕杂交,后代F1全是寡食性,符合“有中生无”(亲代有某性状,子代全部表现该性状),所以寡食性是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纯种寡食性蚕和纯种广食性蚕杂交,子一代均为寡食性,所以可以判断寡食性是显性性状。
(5)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生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后代。具有A基因的寡食性蚕能够识别并拒食有苦味的有毒植物,避免了摄入有毒物质,更适应环境。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这种有利的性状得以积累和保留,使得绝大多数野生蚕都是具有A基因的寡食性蚕。
1.[2024·绥化]下列植物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椒草用叶生殖
B.竹用地下茎生殖
C.水稻杂交育种
D.马铃薯用块茎生殖
2.[2025·云南]“饲养并观察家蚕”的实践活动中,当家蚕作茧之后,选取一只蚕茧,用剪刀剪开,可观察内部的(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2023·通辽]关于“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以及各结构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鸡卵的卵壳,看到卵壳表面光滑
B.将鸡卵的尖端敏碎,把破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后,可以看到气室
C.只有卵黄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D.卵黄表面中央的白色小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2024·临沂]阅读资料,回答4、5小题。
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不断进化,世代相继,生生不息。
4.如图示家蚕和蝗虫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和蝗虫都属于有性生殖
B.家蚕和蝗虫的发育都属于变态发育
C.若①为受精卵,则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①→③→④
D.蝗虫的幼虫与成虫相比,生殖器官发育不成熟
5.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受精卵的形成开始的;
②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形成;
③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
④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
⑤胎儿通过脐带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⑥分娩指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6.[2024·泰安]如图是与生殖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a是生殖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B.图乙所示繁殖方式的优势是能保持结构Ⅰ原来的优良性状
C.图丙中2、3、4、5合称胚,胚
和胚乳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D.图丁中①能产生卵细胞、分泌
雌性激素,②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化学起源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C.在地质年代晚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比较,推测它们可能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8.“超级细菌”的诞生过程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下列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①示细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由于变异产生少数耐药菌
B.②示随着抗生素使用,耐药细菌因为有利变异而生存下来
C.①→②说明,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D.③示随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来越强,进化出“超级细菌”
9.[2024·海南]从森林古猿到直立行走的露西少女,人类
经历了艰难的进化历程。根据自然选择学说,相关解释错误
的是( )
A.直立行走是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异
B.古人类存在过度繁殖的倾向是其进化的基础
C.遗传和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定向选择有利变异的古人类
10.我国发现一种长有牙齿的鸟类化石(如图)。这些鸟类可以咬开昆虫、螃蟹等坚硬的外壳。传统观点认为,鸟类牙齿的消失与食性有关。此外,没有牙齿鸟类的体重减轻,更利于飞行。遗传学研究发现,鸟类没有牙齿是因为与牙齿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科学家研究鸟类牙齿演化过程的直接证据
B.鸟类食性从肉食转为杂食可能与其牙齿消失有关
C.鸟类牙齿的消失是为了减轻体重形成的有利变异
D.环境因素和遗传变异共同决定了鸟类牙齿的消失
11.[2024·湖南]下面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呈螺旋状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染色体的组成有DNA和蛋白质
D.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12.[2024·天津]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圆粒与黄粒
B.绵羊的卷毛与山羊的直毛
C.番茄的红果与黄果
D.人的单眼皮与有耳垂
13.[2023·深圳]“四棱者房小而子少,八棱者房大而子多。皆因肥瘠所致,非种性也。”这是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描写的胡麻果实(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房小和子少为一对相对性状
B.房大房小会受环境影响
C.控制房大房小的基因一定不同
D.房大房小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14.[2025·长春]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如图为人体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的是女性染色体排序图
B.图中显示的是精子染色体排序图
C.图中只有22对染色体
D.图中有两条性染色体
15.[2024·德州]2023年8月,科研人员完成对人类Y染色体的DNA全部基因测序。下列有关Y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Y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中
B.Y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男性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D.Y染色体仅由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组成
16.[2024·聊城]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圣女果的果实有红果和黄果两种,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科研人员为了研究这两种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
A 红果×黄果 全是红果
B 红果×红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C 红果×黄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A.B组子代出现红果和黄果属于可遗传变异
B.根据A组和B组可以判断红果为显性性状
C.C组亲代和子代的红果基因组成都是Aa
D.C组子代中黄果占25%
17.月季是北京市市花,也是校园常见绿化花卉,具有较高的
观赏价值。同学们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尝试种植月季。
(1)月季花色彩艳丽,由此推测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进行传
粉。经传粉受精后,雌蕊内部的_____发育成种子。
(2)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了解到,月季依靠种子繁殖比较困
难,可利用扦插、嫁接等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的方式快速繁育新植株。
昆虫等(虫媒)
胚珠
无性
(3)同学们进行了月季扦插活动,操作步骤及相关要点如下,
请将其补充完整。
Ⅰ.插穗选择技巧
选择半木质化的月季插穗,即新生且开过花的
枝条,至少带有2~3个芽点。叶芽通过细胞的
生长、分裂和_____过程发育成茎和叶。
分化
Ⅱ.基质与容器准备
基质配比 根系效果指数
纯甘蔗渣 3.27
椰糠∶甘蔗渣=3∶7 7.51
椰糠∶甘蔗渣=1∶1 15.80
椰糠∶甘蔗渣=7∶3 22.25
纯椰糠 19.14
注:根系效果指数越大,生根效果越好
如表为不同基质配比对月季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由此可
知,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质,有利于月季插穗生
根。选用带排水孔的花盆或其他容器,以增大透气性,利于根
系进行_____作用。
Ⅲ.扦插操作要点
去除插穗的大多数叶片,以降低_____作用,
减少水分的大量散失。将插穗下端进行45°
斜切后插入基质,浇透水,放置在阴凉处。
椰糠∶甘蔗渣=7∶3
呼吸
蒸腾
Ⅳ.扦插后的养护
月季扦插后需保持土壤湿润,通风,避免阳光直射。定期检查
插穗生长情况,出现下列__现象时应及时拔除。
a.茎秆变黑或腐烂
b.长出新叶
c.长出新芽
a
解析:(1)传粉与果实种子的形成:传粉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又可分为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虫媒花一般具有色彩艳丽的花朵、芳香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等传粉者。植物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2)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等,
无性生殖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3)植物的个体发育:叶芽中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发育成茎和叶等结构。植物的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植物的根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需要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18.[2023·陕西]果蝇生活史短,每个雄性个体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图一是人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图二是果蝇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图三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对+XY。果蝇的
体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图二中雌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可
表示为________依据性染色体来判断,该果蝇能产生_____种
类型的生殖细胞。
(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灰身雌雄果蝇交
配后,产生了一代子代果蝇,子代既有灰身、又有黑身,子代
中黑身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
3对+XX
1/一
25%
(3)请比较图一和图二中染色体数目,分析果蝇是良好遗传学
实验材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果蝇属于节肢动物,它在图三中的位置是___(填序号)。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分析

19.[2024·湖南]果蝇的长翅、残翅受一对基因控制,如图甲、乙所示。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用一只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果蝇作为亲代,进行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一代)全为长翅。再让子一代长翅果蝇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二代)果蝇的性状和占比如图
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_____性状。
(2)亲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___(填序号)。
(3)图丙中,子二代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的数量比是_____,其中
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_____(填序号)。
(4)从子二代中任取一只长翅果蝇,与多只残翅果蝇杂交。若
其子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例约为_____,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
成是Aa;若其子代_________,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
显性

3∶1
①②
1∶1
全为长翅
(5)研究发现,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31 ℃的环境中培
养,会得到一些翅长接近长翅果蝇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正常环
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又都是残翅果蝇。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因和环境
20.[2025·陕西]小秦在学习“遗传与进化”主题时,知道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他想知道自己的头发卷曲性状是如何遗传而来的,为此,他调查了父母家族部分成员头发的卷曲情况,绘成了遗传图谱(图二)。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结构如图一所示,控制小秦头发卷曲
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的___(填序号)上。
(2)人的头发正常和头发卷曲是一对_____性状。图二中8号头
发正常,小秦头发卷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_____。根据
遗传图谱可判断出显隐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对
变异
5号和6号个体
均为头发正常,生了一个头发卷曲的孩子
(3)假设控制头发卷曲情况的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
则小秦的姐姐10号的基因组成是___,决定其头发正常的基因
是__(填“7”或“8”)号个体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她的。
(4)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
措。若小秦的父母计划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是头发卷
曲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
Aa
8
1/4(25%)
21.[2024·德州]某班同学在学习物种延续的相关知识后,开展了“饲养家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如下是他们的实践记录单,请你给他们补充完整。
实践记录单
实践
目的 通过饲养家蚕观察其发育过程,尝试探究家蚕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饲养
家蚕 (1)卵 蚕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将在网上购买的同批350粒蚕卵平均分为7组,如表是在不同温度、光照、湿度条件下,各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组别 蚕卵
数量 温度(℃) 光照(h) 湿度(%) 孵化天
数(天) 孵化率
1 50 18 10 75 24 90%
2 50 22 10 75 12 96%
3 50 26 10 75 9 100%
4 50 26 10 90 11 100%
5 50 26 10 60 12 98%
6 50 26 20 75 9 98%
7 50 26 0 75 10 100%
分析如表,可以看出_____对家蚕卵的孵化影响最大。
温度
饲养
家蚕 (2)幼虫  ①幼虫依靠腹足上的趾钩附着在
桑叶上,有利于取食和运动,这体现了_____
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②本阶段,家蚕会经历4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结构
与功能相适应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

饲养
家蚕 (3)___ 给家蚕幼虫食用不同颜色的蚕饲料,它
们会结出不同颜色的茧,这个事例说明基因、
环境、性状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
结果
饲养
家蚕 (4)成虫 蚕蛾全身被白色鳞片和毛;口器退
化,不能进食;胸部三对足,两对翅,但飞
行能力退化。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与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别。
(5)根据以上观察,发现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
_____。
完全变态
发育
探究
实验 (6)选取家蚕有斑纹(B)和无斑纹(b)这对相对性状进行探究实验。若要确定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将一只有斑纹蚕和一只无斑纹杂交
若子代蚕既有有斑纹的又有无斑纹的。说明有斑纹
蚕的基因组成是Bb
若子代蚕都是有斑纹的,说明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
是B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