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儿落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考官)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首先是说教材
1、《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选自语文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级下华东师大版第二单元第9课。本单元以“成长”为主题,或记录作者的成长足迹,或展示他人的成长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节选自台湾著名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选入课文的这部分,以夹竹桃花为主线(暗线),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为副线(明线),双线穿插,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并从回忆中展示了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2课时,我今天要说的是第1课时。
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2.教学目标
根据这些分析以及新课程理念的特点,我制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正确度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理解标题的含义,理清文章脉落,了解插叙、伏笔手法的运用。
b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提高朗读的质量,掌握朗读的技巧,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分出哪些写的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又是怎么引出的,从而弄清全文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正确体会本文父亲对“我”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要求的意图,并从“我”的成长中得到启示。通过体会作者的情感,启迪学生去感悟影响自己成长的父爱,感受至爱亲情,真正理解长大的含义。
3、教学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赏析爸爸的性格特点,从中感受至爱亲情,体验父爱,感悟成长。
4、教学难点
因为初中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有限,文章主要采用插叙、伏笔手法讲述事件,并且现实与回忆相互交错,理清文章脉络为教学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接下来是说教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想采用“情境体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上。“体验感受、探究思考、对话交流、读写结合”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
三、说学法
接下来我想谈谈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培养。初一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父亲的爱。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为什么?——不错!同学们都喜欢长大,这样就可以自己去谱写自己精彩的生命之歌,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笔下的英子,同大家一样也喜欢长大,但是她又害怕长大,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体会童年的小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时那一路的成长历程。)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掸dǎn
簪
zān骊
lí
歌
花圃
pǔ
栅zhà
肿胀zhàng
叮嘱
dīng
zhǔ
)。(利用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掌握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纠正错漏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2)接下来,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圈画出关键词句:
1、小英子向我们讲述了童年时她和爸爸之间的哪些故事?
a去医院探病b六年前迟到挨打c爸爸爱花d闯练汇款e满院落花
(根据“完整的故事情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赏析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清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概括出童年时英子和爸爸之间的故事情节。理清课文回忆与现实相互交错的特点,让学生的理解依托故事情节有条不紊地展开,又使原有的语文知识得以巩固。)
2、小组讨论文中的故事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插叙)
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的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飘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的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
眼前事 往事的回忆
毕业典礼前 病床叮嘱、赖床挨打
毕业典礼时 闯练做事、爸爸爱花
毕业典礼后 爸爸去世、花落了
3、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的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伏笔)
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 ”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年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起爸爸妈妈,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象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至。
此环节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明确故事情节,理清文章脉络,感知文章内容,同时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为下文的学习打基础。
环节3研读赏析
1、结合文章中的各个故事,小组讨论
“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我”送夹袄)。他时时盼望着自己女儿长大,鼓励女儿要坚强,无论什么艰难的事,只要去做就能闯过去。——(鼓励“我”闯练汇款)。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急得吐血。)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根据“鲜明的人物性格”来分析爸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格特征。首先指导学生分角色有表情朗读对话,生动形象地再现人物性格,让学生从语言的音韵变化中分辨角色,整体上感知各自的性格特征。接着具体分析语言、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最后,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1、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2、很重感情3、特别爱花。人物形象性格在故事情节中得到发展,同时人物形象性格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爸爸对英子的爱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这种爱有什么特点?
爸爸爱小英子,从文中可以体会到爸爸对“我”有殷切的希望、严格的要求、温暖的关怀、热忱的鼓励。这就是一种无声、无私而又博大的爱,它叫父爱。
(重点抓住爸爸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联系叙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的三件事来分析,总结出父爱的成分。)(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2)“没有爸爸,你要自己管好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张大了”(3)“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助你妈妈。你最大”
这三句话充分体现父亲教育女儿勇
( http: / / www.21cnjy.com )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勇敢担起家庭重任,而每一次的“磨练”,都给女儿提供一些战胜困难的经验,也多一分生活的经验,让女儿真正成熟起来。
五、情境体验和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大家一起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然后对父亲说些心里有却一直没有说出口的话。
六、说教学效果: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白父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永远在我们身边,只有教会我们生存,才是真正的爱。父爱是深沉的,这使我们往往忽略了那严厉后的慈爱,漠视了那沉默时的关怀,但是细细品味,又是那样真切!父爱又是伟大的,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坚强,当我们品出了这真切伟大的父爱,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读得懂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