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朱德的扁担 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5 朱德的扁担 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1-06 11:55:4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朱德的扁担
【拓展资源】
丛书:《勤俭的朱德同志》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学习任务二:识扁担,讲朱德同志的故事
“革命先辈,我们记得您”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第二站——朱德的扁担,让我们重温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用扁担挑梁的故事,感受他们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谊,争当红领巾宣讲员,让更多人记住革命先辈——敬爱的朱德同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图片、组词等方法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朱、德”等生字。正确书写“同、志”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读出相应的语气。
3.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再写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同、志”等6个字。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用方法,巧识字。
1.出示课题,指导学生识记“朱、德、扁、担”等字,并引导学生理解“扁担”的意思。
(1)出示朱德同志的照片,引导学生读名字加深印象,利用口诀“一撇一横加上木”识记“朱”字,指导学生组词识记“德”字:品德、美德。
(2)出示“朱德的扁担”图片,引导学生识记“扁、担”二字,提示学生在该词中读轻声,并介绍“扁担”:扁担扁而长,可以用来搬运货物。
2.指导学生齐读三组词语,并自主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加点生字:
第一组:同志、队伍、敌人、根据地 第二组:抽人挑粮、山高路陡、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 第三组:心疼、敬爱
(1)指导学生组词识记“同、志”二字:同学、共同;志向、志气。介绍“同志”是指有共同志向和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员。
(2)指导学生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伍、根、据”等字,并组词强化记忆:落伍、入伍;敌军、敌对;根本、草根;据说、数据。
(3)指导学生用字理识字法识记“敌”字:“敌”本义指仇敌之间发生口舌之争或武力冲突。
(4)引导学生使用加一加或组词等多种方法识记“抽、陡、鞋”:
①抽:扌+由=抽,联系生活组词:抽烟、抽水。
②陡:阝+走=陡,联系生活组词:陡峭、陡坡。
③鞋:联系生活组词:皮鞋、雨鞋。
(5)指导学生借助对“心疼”的理解认识“疼”字,借助对“敬爱”的理解认识“敬”字,指出带“敬”字的词语常常用于长辈,组词:疼痛、疼爱;尊敬、敬重。
(二)借助词语,说出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请你再读课文,试着借助“挑粮、敬爱、心疼”这三个词语,大体说说课文讲了朱德的什么事?
◎井冈山上的红军为了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为此,朱德同志白天和战士们走五六十里路,一块儿去山下挑粮,晚上还要夜以继日地研究怎么和敌人打仗。战士们看了很心疼,就藏起了朱德的扁担。不料,后来他又找来一块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几个字,又继续与战士们一起挑粮,大家见了越发敬爱他了。
活动二:再读课文,读好长句
读好停顿,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1.指导学生读好第一个长句子:
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1)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借助分隔符号读好停顿。
(2)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会师”的意思。(“会师”是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战地会合,也指几方面人员会合。
(3)读“会师了”时,语调要上扬,读出两支队伍会师的喜悦之情。
2.指导学生读好第二个长句子: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1)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借助分隔符号读好停顿。
(2)重读“山下”,读出从山上到山下的路之长、远。
3.指导学生读好第三个长句子: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1)自由读、齐读,引导学生借助分隔符号读好停顿。
(2)理解并重读“白天、晚上、整夜整夜”等词语,读出朱德同志夜以继日地工作,非常辛苦。
活动三:自主观察,写好生字
1.仔细观察下面上下结构的生字,指导学生从字的宽窄、高低和关键笔画的位置等方面说说在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志、军、常、每
◎志:“士”上横长下横短,心字底卧钩有弧度,第2点稍高,写在竖中线上。
◎军:“冖”宽扁覆盖“车”,“车”第3笔横宽于“冖”,末笔竖在竖中线上。
◎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而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
◎每:“母”的竖折和横折钩相接于左上格,相交于右下格,中间的横最长,两个点都在竖中线上。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同桌根据评价标准评价得星,写得不好的生字再写一个。
4.同样的步骤指导学生书写“同、戴”等半包围结构的生字。
◎同:写好同字框,注意横平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
◎戴:“土”字长横从左上格延至右上格,左低右高,“戈”斜钩起笔高,收笔低。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戴着斗笠”等词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理解战士们藏扁担和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并宣讲《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2.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再写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敌、非”等4个字。
3.通过拓展阅读《勤俭的朱德同志》,指导学生同桌合作讲好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活动四:品读课文,宣讲朱德故事
(一)了解挑粮的背景和困难。
1.指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下山挑粮的背景和困难,并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汇报交流圈画语句,教师顺势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陡”的意思,并总结挑粮背景和遇到的困难:急需粮食、路途艰难。
(二)读课文,思考朱德受人敬爱的原因。
1.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朱德同志也不例外。出示课文句段: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1)出示三幅图片,指导学生用手势指一指“草鞋”和“斗笠”,并通过自由读、齐读短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感受词语搭配的恰当,进行积累识记。
(2)教师提问:抓住这段话中的两个“一块儿”,你体会到了什么?
◎朱德同志作为领导,也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没有一点官架子,这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领导,我想,这也是战士们敬爱他的原因之一。
◎两个“一块儿”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2.指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大家藏朱德扁担的原因,用“—”画出来。找出后来大家又不藏朱德扁担的原因,用“﹋”画出来。
(1)学生集体交流圈画出的语句,并说出大家藏朱德扁担的原因是心疼他没日没夜地工作,并指导学生再次抓住“白天、晚上、整夜整夜”读出朱德同志的夜以继日和辛苦。
(2)学生交流大家不藏朱德扁担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他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这几个字,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朱德同志用这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告诉战士不要藏自己的扁担了。
◎朱德同志的这种行动也表达了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决心,这让战士们越发敬爱他了。
(三)回顾课文,讲一讲《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1.学校少先队开展“革命先辈,我们记得您”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了解了朱德同志的事迹,请你借助下面的关键词,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2.同桌互相讲一讲,并根据评价标准评一评。
3.小组推选优秀红领巾宣讲员,在班级讲《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活动五:仔细观察,书写规范生字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下面的生字,并按照结构给生字分类。
敌、非、战、士
◎左右结构:敌、非、战。
◎独体结构:士。
2.引导学生从字的宽窄、高低和关键笔画的位置等方面说说在写这些生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敌:“舌”第2笔横从横中线起笔至竖中线,“口”上宽下窄,“攵”第3笔撇要穿插到“舌”第2笔横的下方,捺写舒展。
◎非:两竖中左竖稍短,横画之间距离匀称,稍有长短之别。
◎战:“戈”的斜钩从竖中线起笔,写至右下格向上出钩,末笔点不要漏掉。
◎士:首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修长笔直,写在竖中线上,末笔横较短。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同桌根据评价标准评价得星,写得不好的生字再写一个。
活动六:拓展阅读,了解更多事迹
拓展阅读:同桌合作讲一讲《勤俭的朱德同志》的故事。
1.默读文本,思考:褥子缝补了这么多次还暖和吗?朱德同志为什么不换一条新的呢?
◎褥子缝补了这么多次,可能早已经不暖和了,而朱德同志坚持不换一条新的褥子,既体现了他勤俭的美德和优良品质,又体现了他决心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
2.借助关键词,同桌互相讲一讲《勤俭的朱德同志》的故事。
3.学完《朱德的扁担》,又读了《勤俭的朱德同志》,你想对朱德爷爷说什么?
◎敬爱的朱德爷爷,读了您的故事,我满心敬佩。挑粮时与战士同甘共苦,生活中始终克勤克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敬爱的朱德爷爷,您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以身作则、勤俭节约。我们一定会传承您的精神,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一个朴实、有担当的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了解并宣讲了朱德同志的事迹,下节课,让我们走近周恩来总理,继续担当优秀的红领巾宣讲员,讲述周总理的故事。
【板书设计】(共35张PPT)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
学校少先队将要开展“革命先辈,我们记得您”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让我们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收集革命先辈故事卡,争当红领巾宣讲员吧!
核 心 任 务
识扁担
讲朱德同志的故事
庆泼水节
讲周总理的故事
革命先辈,我们记得您
观八角楼上
讲毛主席的故事
敬革命先辈
讲刘胡兰的故事
讲好红色故事
争当红领巾宣讲员
识扁担
讲朱德同志的故事
任务二:“革命先辈,我们记得您”红色故事宣讲活动第二站——朱德的扁担,让我们重温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用扁担挑梁的故事,感受他们同甘共苦的深厚情谊,争当红领巾宣讲员,让更多人记住革命先辈——敬爱的朱德同志。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15 朱德的扁担
课型:精读引领课 课时:2
第一课时
0
活 动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活 动 二:再读课文,读好长句
活 动 三:自主观察,写好生字
学习活动
0
活 动 一: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0
朱 德 的
zhū dé
biǎn dɑn
扁 担
用方法,巧识字
品德、美德
“一撇一横”
加上“木”
0
同志、队伍、敌人、根据地
抽人挑粮、山高路陡、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
心疼、敬爱
0
同志、队伍、敌人、根据地
抽人挑粮、山高路陡、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
心疼、敬爱
指仇敌之间发生口舌之争或武力冲突。
同学、共同
志向、志气
落伍、入伍
敌军、敌对
根本、草根
据说、数据
0
同志、队伍、敌人、根据地
抽人挑粮、山高路陡、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
心疼、敬爱
指仇敌之间发生口舌之争或武力冲突。
抽=扌+由
(抽烟、抽水)
陡=阝+走
(陡峭、陡坡)
(皮鞋、雨鞋)
0
同志、队伍、敌人、根据地
抽人挑粮、山高路陡、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
心疼、敬爱
指仇敌之间发生口舌之争或武力冲突。
疼痛、疼爱
尊敬、敬重
请你
0
借助词语,说出课文内容
挑粮
心疼
敬爱
请你读一读课文,试着借助上面三个词语,大体说说课文讲了朱德的什么事?
0
活 动 二:再读课文,读好长句
请你
0
读好停顿,读出对课文的理解
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读出喜悦
重读读出朱德同志的辛苦
读出山路之长
会合
请你
0
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
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指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会合了。
你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指整个晚上,强调时间持续一整个晚上。
0
活 动 三:自主观察,写好生字
请你
0
仔细观察生字,说说怎么写正确、写规范
上下结构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请你
0
半包围结构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第二课时
0
活 动 四:品读课文,宣讲朱德故事
活 动 五:仔细观察,书写规范生字
活 动 六:拓展阅读,了解更多事迹
学习活动
0
活 动 四:品读课文,宣讲朱德故事
请你
0
了解挑粮的背景和困难
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战士们下山挑粮的背景和困难,并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急需粮食
路途艰难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思考朱德受人敬爱的原因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朱德作为领导,带头挑粮,没有官架子。
两个“一块儿”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0
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大家藏朱德扁担的原因,用“—”画出来。找出后来大家又不藏朱德扁担的原因,用“﹋”画出来。
心疼
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
关心
0
同志们藏扁担的原因:
“白天、晚上、整夜整夜”突出朱德同志夜以继日、万分辛苦。
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0
同志们不藏扁担的原因:
朱德同志用这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告诉战士不要藏自己的扁担了。同样表达了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决心。
没有想到
学校少先队开展“革命先辈,我们记得您”红色故事宣讲活动,了解了朱德同志的事迹,请你试着讲给大家听。
回顾课文,讲一讲《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评价标准 得星数
1.声音洪亮,自然大方。
2.把故事讲得完整准确。
3.加入动作,把故事讲生动。
0
活 动 五:仔细观察,书写规范生字
请你
0
仔细观察生字,说说怎么写正确、写规范
左右结构
姿势端正 书写正确 注意结构和笔顺笔画 书写整洁

独体结构
0
活 动 六:拓展阅读,了解更多事迹
拓展阅读,同桌合作讲一讲《勤俭的朱德同志》的故事。

《勤俭的朱德同志》
朱德同志
战士们
褥子破破烂烂 改造一番 放些麦草
被烤焦了 破旧不堪
心疼 领一床新褥子 重新缝好 拔草
褥子拆洗干净 缝缝补补
褥子缝补了这么多次还暖和吗?朱德同志为什么不换一条新的呢?
学完《朱德的扁担》,又读了《勤俭的朱德同志》,你想对朱德爷爷说什么?
敬爱的朱德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了解并宣讲了朱德同志的事迹,下节课,让我们走近周恩来总理,继续担当优秀的红领巾宣讲员,讲述周总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