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华东师大版3.13《爱莲说》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华东师大版3.13《爱莲说》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7 17: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爱莲说》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爱莲说》是语文七年级下华东师大版第三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13课。该单元是古诗文单元,它与前后几册教材中的文言文单元连成一线,以落实义务教育承担的文学教育任务。《爱莲说》是古代散文名篇,又安排在单元之尾,是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一环,又是教师贯彻“由教到不教”的关键所在。
《爱莲说》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的名文,他以具有高尚品格的“莲”自比,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直到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2、关于教材难点和重点:《爱莲说》的教学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为: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为: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及本文特点,我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如下
〔1〕、知识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2〕、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二)学情分析:本文可读性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最重要环节,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切实掌握诵读文言文的三种方法:一是“疏解文意的读法”,旨在初步读懂文章,领会文章中词语、句、段的含义,要求读得通顺,语音正确,不读破句;二是“推究文理的读法”,旨在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恰当地表达文脉的贯通和层次,要求读得流畅,语气、重音、停顿和速度得当;三是“品味意境的读法”,旨在读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要求读得铿锵悦耳,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从教学对象看,他们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高视角、低起点”,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因为很多文言知识是原来学生没有学过的,所以在目标的设定上既要对字词落实,又要掌握本文的写法及文章的中心,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对于八年级来说则更应该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知识点的整合。
(三)教法学法
1、关于教法的分析
: 根据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教育的要求,及从学情出发,本课教学思路如下:突破传统文言教学由教师逐字逐句串讲的模式,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贯彻“学本论”的方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鉴于教材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的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选用讲授法和讨论归纳法进行授课,并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导课,情景结合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把握教学重点的方法。
2、关于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指导学生从精品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1)以形成性练习指导圈点、批注、勾画的预习方法。
(2)交际互动,当堂成诵的学习方法。
(3)设计、拼贴莲花图,培养动手动脑能力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程序设计(七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不同姿态的莲花)
其实,不仅是今人,早在九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年前,就有一位哲学家写了一篇传诵千古的赞美莲花的名篇,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宋代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板书课题)
(以上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主动求知。)
(二))读课文,学生自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明白自主学习的内容,师生共同合作加上教师的点拨,共同完成在自主学习阶段不能完成的任务。)
学习内容:
①关于作者的情况。
② 文中 一共写了几种花 ,作者偏爱什么?
③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这个教学环节用6分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听的重复性,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重点语段讨论评析
1.找出爱莲花原因的语句,用笔划出。所划部分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特点?
2.疏通文意,将所划分部用白话文连贯翻译一下。
3.作者写对莲花的喜爱之情,目的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高度概括莲花品质的一句。
4.根据课文注释,阐述含义。想想这种“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君子的品格和莲花的品质有无相似之处?这是运用什么样的写法?
(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逐步理解本文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即借莲花之形言君子之志。同时,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我设计一个“君子图”,七个花瓣分别写上君子品德的七个方面,再让学生模仿制作一幅莲花图,对应的花瓣分别填上莲花的七个特点,可以完成对“托物言志”这一表现手法的理解,并且激发了他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二步即“推究文理的读法”,以领悟促诵读,以诵读加深领悟。)
(四)学习正衬、反衬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分析陶渊明爱莲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明确作者对菊和牡丹的不同态度,并与作者爱莲作比较,体会衬托作用。
(投影可以展示美术上两组色块对比:A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灰色块对比,B组——白、黑色块对比,提问学生:“两组色块中白色显得更亮,更白?”学生的回答是一致的:“B组。”我在这时点出:两组白色的亮度是一样的,只不过灰色的白色比较接近,黑色和白色对比鲜明,由此,可引出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与反衬。这样通过直观教学化难为易,完成教学难点。
(五)分析结尾段议论,指导朗读。
1.试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句,讨论修辞手法,并强调以花喻人的用意及目的。
2.用叹词领起并用不同句式写花有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分析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反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叹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所抒之情及朗读语气。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是多读多诵,以上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程序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学目的2熟读能诵,融会于心,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能获得牢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在这一教学程序中落实诵读法第三步即“品读意境的读法”,)
(六)总结“说”的文体特点,指导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背诵。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古代“说”的文体类似现代散文,文眼即一个“爱”字。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如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这个教学环节用5分钟,目的是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掌握。)
(七)布置作业。
作业: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我爱———,因为——————————————————————。
(这个教学环节用2分钟)
(从课程的设计来看,能体现语文“工具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来看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能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从问题的设计上,来体现梯度。)
附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托物———————————————————言志
(莲)
(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