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4.3 三角恒等变换 课时练作业 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4.3 三角恒等变换 课时练作业 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1-06 10:5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9张PPT)
简洁
实用
高效
第四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4.3 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回顾
关键能力提升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考点1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考点2 求三角函数值
01
02
考点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03
课时作业
第三部分
04
高考创新方向 多想少算
1.会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推导出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推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
自主学习·基础回扣
必备知识回顾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和角、差角公式)
sin (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S(α+β)
sin (α-β)=____________________.S(α-β)
cos (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C(α+β)
cos (α-β)=____________________.C(α-β)
tan (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T(α+β)
tan (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T(α-β)
教材回扣
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倍角公式)
sin 2α=___________.S2α
cos 2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2α
tan2α=___________.T2α
2sin αcos α
cos2α-sin2α
1-2sin2α
2cos2α-1
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降幂公式
sin2α=____________.
cos2α=___________.
sin αcos α=_____________.
(2)升幂公式
1+cos α=__________.
1-cosα=__________.
1+sinα=________________.
1-sin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常用的拆角、拼角技巧
教材拓展
2.正切公式的常用变形
(1)tan α±tan β=tan (α±β)(1 tan αtan β).
1.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中的角α,β是任意的.(   )
(2)存在实数α,β,使等式sin (α+β)=sin α+sin β成立.(   )
(4)存在实数α,使tan 2α=2tan α.(   )
基础检测


×

互动探究·考点精讲
关键能力提升




考点1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A
D
规律总结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一看角,二看名,三看式子结构与特征.
2.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注意观察条件中角之间的联系(和、差、倍、互余、互补等),寻找式子和三角函数公式之间的联系点.
考点2 求三角函数值
命题角度1 给角求值
【例2】 (1)化简:tan 67°tan 68°-tan 67°-tan 68°=(   )
A.8     B.1    
C.2     D.4
B
(2)(2024·四川宜宾三模)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命题角度2 给值求值
【例3】 (1)(2024·新课标Ⅰ卷)已知cos (α+β)=m,tan αtan β=2,则cos (α-β)=(   )
A
A
规律总结
1.给角求值问题一般所给出的角都是非特殊角,从表面上来看是很难的,但仔细观察非特殊角与特殊角之间总有一定的关系,解题时,要利用观察得到的关系,结合公式转化为特殊角来求值.
2.给值求值问题一般是将待求式子化简整理,看需要求相关角的哪些三角函数值,然后根据角的范围求出相应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即可.
B
考点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D
D
规律总结
给值求角问题一般先求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再求角的范围,最后确定角.遵照以下原则:
(1)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
A
A
高考创新方向 多想少算
C
创新解读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换元将计算式变简单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确定方程的解,与利用三角恒等变换等方法解方程的题目不同,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多涉猎不同类型的题目,拓展解题思路,锻炼思维能力,以应对新高考对思维能力考查的要求.
课时作业27




D
2.(5分)(2024·四川达州二模)cos 147°cos 333°+cos 57°cos 63°=(   )
D
A
B
B
A
D
D
9.(8分)(多选)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CD
BC
ABD
A
16.(5分)(2024·河北保定三模)已知锐角α,β(α≠β)满足sin α+2cos α=sin β+2cos β,则sin (α+β)的值为(   )
D
C
同课章节目录